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癌病人术前外周血SⅡ和ELR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金丽涛 李福年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乳癌病人术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EL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治疗的260例女性乳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Ⅱ、ELR最佳截断值,将病人... 目的探讨乳癌病人术前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EL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治疗的260例女性乳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Ⅱ、ELR最佳截断值,将病人分为高SⅡ和低SⅡ组、高ELR和低ELR组,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病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对乳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Ⅱ水平高低与临床分期(TNM)、Ki-67阳性率密切相关(χ2=13.64、4.90,P<0.05),ELR水平高低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乳癌病人5年无病生存率为85.40%,高SⅡ组和低SⅡ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80%和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P<0.05);高ELR组和低ELR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0%和8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Ⅱ(HR=5.03,95%CI=2.30~11.04,P<0.05)、包块大小(HR=6.12,95%CI=2.33~16.07,P<0.05)、淋巴结转移数量(HR=4.40,95%CI=1.01~19.18,P<0.05)对乳癌病人复发转移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SⅡ可作为预测乳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高SⅡ值提示预后不良;而ELR不能作为预测乳癌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徐泰 朱俊强 +3 位作者 金丽涛 范苑林 丘冬琴 宋君凤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入院病理诊断为前哨淋巴结(SLN)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125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有无NSLN转移分为不同的预后类型,分析... 目的探究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入院病理诊断为前哨淋巴结(SLN)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125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有无NSLN转移分为不同的预后类型,分析影响SLN阳性患者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验证模型对SLN阳性患者出现NSLN转移阳性的预测能力。结果125例SLN阳性患者中NSLN阳性26例(20.8%)。不同预后分型样本对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SL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OR=6.707,95%CI:1.329~10.883)、SLN阳性率(OR=11.081,95%CI:2.840~14.229)和组织学分型(OR=3.504,95%CI:1.728~6.855)均为SLN阳性患者出现NLS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SLN阳性率、组织学分级和联合预测对应的AUC值分别为0.781、0.866、0.874和0.912。结论肿瘤大小、SLN阳性率和组织学分级为乳腺癌SLN阳性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三个指标联合预测NSLN发生转移的风险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腺体全切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宇扬 李艰娟 +2 位作者 金丽涛 黄华英 张思明 《现代医院》 2022年第5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接受全乳腺体切除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后,保留乳头乳晕与不保留乳头乳晕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容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33例和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接受全乳腺体切除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后,保留乳头乳晕与不保留乳头乳晕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容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33例和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收治于梅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患者组间生存曲线、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差异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乘积极限法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房重建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保留乳头晕组与不保留乳头晕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例乳腺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1.23%,3年总生存率100.00%。其中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3.94%,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为87.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与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以及患者自身满意度分析,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及患者自身满意度均优于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6.36%,不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1.67%,两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全切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在预后及术后并发症上与不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全切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相似,但保留乳头乳晕乳房重建术具有更美观、患者满意度更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 即刻背阔肌带蒂肌皮瓣 乳房重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梅州市梅县区2017-2020年度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泰 黄小利 +6 位作者 李艰娟 丘冬琴 范苑林 李小苑 朱俊强 吴媛 金丽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975-978,共4页
目的了解梅州市梅县区妇女乳腺癌及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为进一步优化乳腺癌筛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在梅州市梅县区乳腺癌免费筛查机构接受乳腺检查的35岁以上妇女进行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了解梅州市梅县区妇女乳腺癌及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为进一步优化乳腺癌筛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在梅州市梅县区乳腺癌免费筛查机构接受乳腺检查的35岁以上妇女进行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结果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标准分级,乳腺彩超结果BI-RADS分级为0级和3级以上者建议到指定机构进行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结果同样采用BI-RADS分级标准报告结果。将BI-RADS 1级定义为正常乳腺,将BI-RADS 2~3级定义为良性乳腺疾病,将BI-RADS 4~5级定义为乳腺癌高风险。结果 2017-2020年梅州市梅县区共对18 355名35岁以上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共检出良性乳腺疾病3 498例,检出率为19.06%,乳腺癌高风险140例,检出率为0.76%。良性乳腺疾病检出率(χ^(2)趋势=280.087,P<0.001)和乳腺高风险检出率(χ^(2)趋势=34.566,P<0.001)均呈逐年上升趋势。40~<50岁妇女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高风险检出率均最高,检出率分别为25.43%和0.93%。生育年龄≥30岁,无母乳喂养史、未绝经、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其良性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均P<0.05)。无母乳喂养史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研究对象乳腺高风险检出率较高(均P<0.05)。此外,随着学历的升高,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高风险的检出率均增高(P<0.05)。结论 2017-2020年梅州市梅县区35岁以上妇女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高危风险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应将围绝经期女性、高学历女性、晚育女性和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作为乳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彩超 良性乳腺疾病 乳腺癌高风险 检出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