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化抑制剂对糯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金何玉 张明超 +2 位作者 陈光蕾 周金泉 朱毅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1-177,共7页
为明确大田试验条件下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江苏地区糯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以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对照(N0)、农民常规施氮(N,以当地高产玉米施氮... 为明确大田试验条件下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江苏地区糯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以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对照(N0)、农民常规施氮(N,以当地高产玉米施氮量为参照)、农民常规施氮+硝化抑制剂(N+CP)、减氮25%(-25%N)、减氮25%+硝化抑制剂(-25%N+CP)5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减氮25%的条件下,配施CP处理可显著提高糯玉米产量,-25%N+CP处理相较于-25%N处理提高了15%~17%,且-25%+CP处理后,糯玉米部分农艺性状及产量与农民常规施氮无显著差异;配施CP处理后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比相应的不施CP处理高,其中N+CP处理相较于N处理高出179%~224%,硝态氮含量减少35%;-25%N+CP处理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相较于-25%N处理高出202%~261%,硝态氮含量减少30%~36%;配施CP可提高糯玉米的氮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其中-25%N+CP处理的糯玉米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考虑在保持糯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推荐减施25%化学氮肥并配施硝化抑制剂,可为实现糯玉米在农业生产上“减氮增效”的目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硝化抑制剂 产量 氮素利用率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江苏淮南地区杂交粳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星 陈洁 +2 位作者 陈许兵 金何玉 王升 《作物研究》 2021年第6期599-603,共5页
杂交粳稻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较高的优点,但生产上缺乏熟期适宜、抗性好、产量高的杂交粳稻品种。2020年,采用间比试验法,以甬优2640为对照,选用8个杂交粳稻品种在盐城市射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为淮南地区种植户品种选择提... 杂交粳稻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较高的优点,但生产上缺乏熟期适宜、抗性好、产量高的杂交粳稻品种。2020年,采用间比试验法,以甬优2640为对照,选用8个杂交粳稻品种在盐城市射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为淮南地区种植户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最短的春优T36,与对照甬优2640相当,最长的徐优0052,比对照长21 d;连粳优19-1、哈两优927和春优T36群体整齐度好、长势旺、叶姿挺拔、熟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甬优2640、哈两优46271、甬优4949、春优T36四个品种田间未发生穗颈瘟、纹枯病和稻曲病;产量超过对照的品种有中禾优5号、徐优0052、春优T36、甬优4949,且均增产5%以上。综合生育期、整体长势、抗倒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筛选出明显优于对照的甬优4949和春优T36两个杂交粳稻品种,可在该地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品种 筛选 淮南
下载PDF
缓释肥在扬麦23小麦上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星 陈洁 +2 位作者 陈许兵 金何玉 王升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188-1191,共4页
在大田生产中为了达到简化施肥步骤及增产的目的,本研究选用几种常见的缓释肥(汉枫1、汉枫2、玖功1、玖功2、撒可富),进行常规施肥、不施肥和5种缓释肥处理比较试验,以研究在小麦季中施用缓释肥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 在大田生产中为了达到简化施肥步骤及增产的目的,本研究选用几种常见的缓释肥(汉枫1、汉枫2、玖功1、玖功2、撒可富),进行常规施肥、不施肥和5种缓释肥处理比较试验,以研究在小麦季中施用缓释肥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对照相比,玖功1、玖功2和汉枫23个缓释肥处理能够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在抽穗至成熟期,缓释肥处理大都能提高小麦的生物量;从产量结构方面来看,除撒可富缓释肥处理外,其余处理的小麦穗长都高于对照,但有效穗都低于对照,实粒数和结实率在汉枫2、玖功1和玖功2这3个缓释肥处理中都得到提高,不施肥处理最高千粒重,表明在穗期追施尿素能够提高小麦的实粒数和结实率,对千粒重影响不大;从经济效益来看,汉枫1、汉枫2和玖功1处理的小麦净效益高于对照,且在玖功1处理最高,这与产量高及成本较低有关,而撒可富处理的净效益偏低与产量低和成本高有关。综上,小麦季一次性基施玖功1缓释肥后,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得到增强,能够促进地上部的生长,且后期实粒数和结实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产量增加,高产量及低成本导致其净效益与常规相比增长幅度最大。因此,在小麦生产中推荐一次性基施750 kg·hm-2玖功1缓释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叶绿素 生物量 产量 净效益
下载PDF
3种抗倒剂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星 陈洁 +3 位作者 陈许兵 金何玉 王振 王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小麦生产中,倒伏对其产量影响较大。为达到控高及稳产的目的,选用3种常用的抗倒剂(25%矮壮丰、3%调环酸钙水乳剂、5%抗倒酯水乳剂)来探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R_(2)(矮壮丰80 m L/667 m^(2))相比,在灌浆期(5... 在小麦生产中,倒伏对其产量影响较大。为达到控高及稳产的目的,选用3种常用的抗倒剂(25%矮壮丰、3%调环酸钙水乳剂、5%抗倒酯水乳剂)来探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R_(2)(矮壮丰80 m L/667 m^(2))相比,在灌浆期(5月12日)前,其他抗倒剂处理下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大都低于对照,而灌浆期后下降缓慢,光合作用时间延长;抗倒剂处理下小麦的株高都低于对照且在R_(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下降至最低,且小麦的不同节间长度在抗倒酯水乳剂处理下都得到控制,在最高浓度(60 m L/667 m^(2))处理下都降至最低;调环酸钙水乳剂仅对小麦的第3、第5节间有控长作用,而抗倒酯水乳剂对小麦的大部分节间都起到控长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有效穗数在R_(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下达到最高,实粒数在不同处理下相差不大,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抗倒酯水乳剂处理下都处于较高水平,但产量在常规对照R_(2)(矮壮丰80m L/667 m^(2))处理下最高;其次是R_(6)(抗倒酯水乳剂60 m L/667 m^(2))处理。因此,综合考虑控高效果、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提高及稳产等多种因素,推荐在小麦的分蘖末期喷施60 m L/667 m^(2)的5%抗倒酯水乳剂,能达到控高且不会明显降低其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剂 光合作用 株高 节间长度 产量
下载PDF
播期播量对宁麦1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洁 周星 +4 位作者 王振 周娜娜 金何玉 陈许兵 王升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646-1649,共4页
适期播种是培育小麦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形成壮秆大穗的基础,播期播量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巨大。本试验以宁麦13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2个播期和12个播量,播期间隔3 d,播期推迟3 d每667 m^(2)播量增加1.5 kg,以探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宁麦13... 适期播种是培育小麦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形成壮秆大穗的基础,播期播量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巨大。本试验以宁麦13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2个播期和12个播量,播期间隔3 d,播期推迟3 d每667 m^(2)播量增加1.5 kg,以探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宁麦1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同一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不同,11月18日之后播种,1 kg种子成苗数显著降低,穗下节间显著变短,株高降低,有效穗降低,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将11月18日作为一个播期的分界线,11月18日后播种,不仅需要增加用种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产量提升作用不大。为了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宁麦13在盐城地区需在10月25日—11月18日期间完成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13 播期播量 节间长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3种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周星 陈洁 +3 位作者 陈许兵 金何玉 王振 王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50-153,共4页
在小麦生产中,为达到增产的目的,选用3种常见的叶面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科麦1007为研究对象,共设置6个处理(Y1~Y6),包括4种叶面肥处理(单施和混施处理)、常规对照(磷钾动力)以及清水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喷施叶面... 在小麦生产中,为达到增产的目的,选用3种常见的叶面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科麦1007为研究对象,共设置6个处理(Y1~Y6),包括4种叶面肥处理(单施和混施处理)、常规对照(磷钾动力)以及清水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Y2(磷钾动力)相比,除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能够提高小麦的高峰苗和叶绿素含量外,其余处理对小麦的高峰苗和叶绿素影响不大。在分蘖期,Y3(粒粒金)处理下小麦单株干重最大,但从拔节期至成熟期时,仅在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下小麦单株干重一直高于常规对照,其余叶面肥处理下的小麦干重均低于常规对照。所有处理的小麦株高和穗长均低于对照,有效穗和成穗率在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下偏低,但实粒数和结实率在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下均处于高水平,可能是前期较多的无效分蘖影响了后期的成穗。产量方面,仅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后的小麦产量高于对照,其余处理对小麦产量的提升效果不大。综上,在Y6(粒粒金+尿素以及粒粒金+磷钾动力)处理下,小麦前期的分蘖数得到增加后,进而可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而前期虽能有效地提高小麦的高峰苗,但影响了后期的有效穗和成穗率,而实粒数和结实率均得到提高,进而对产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因此在生产上,推荐将粒粒金和尿素在小麦拔节前喷施2次,待旗叶抽出时将粒粒金与磷钾动力混合喷施,前期可增强小麦的分蘖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后期通过提高小麦的实粒数和结实率来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小麦 光合作用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