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偏瘫手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亚飞 陈庆珍 +3 位作者 胡世红 李莹莹 于磊 金佳然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镜像治疗,B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镜像治疗,B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3组治疗均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组块测试(BBT)、腕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对患者手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指标——中位频率值(MF)、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AEMG值、MF值、U-FMA评分、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C组AEMG值、MF值、BBT评分以及腕关节AROM分别为(73.17±29.12)μV、(95.67±26.54)Hz、(9.50±3.28)分、(41.75±17.19)°优于A组(57.33±18.47)μV、(77.62±31.10)Hz、(7.15±3.13)分、(26.75±14.53)°和B组(55.61±20.17)μV、(74.45±23.22)Hz、(6.50±3.78)分、(31.50±1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U-FMA评分分别为A组(25.85±8.38)分、B组(25.40±9.25)分、C组(27.20±9.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且优于单一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以及镜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镜像反馈治疗 手功能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金佳然 朱玉连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采用表面(即皮肤)电极放置在特定肌肉表面,通过记录或采集单个或一组肌肉的肌肉活动或动作时的肌电信号,从而来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状态。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 临床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