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空间融合技术的北京都市圈空间识别及通勤率特征研究
1
作者 赵晖 张纯 +2 位作者 梁晓红 李春艳 金佳萱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以城市中心区为通勤中央核的通勤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此判别北京都市圈的空间边界及拓展趋势,同时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群与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融合和面向通勤群体提供高品质通勤服...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以城市中心区为通勤中央核的通勤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此判别北京都市圈的空间边界及拓展趋势,同时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群与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融合和面向通勤群体提供高品质通勤服务的公交服务给予政策借鉴。采取基于GIS的空间融合分析技术,有效识别手机用户居住地、就业地和通勤OD链,通过测算外围地区到中央核的通勤率判定都市圈通勤范围空间特征。分析显示都市圈范围的空间层次与通勤率相关。以北京中心城区为通勤中央核,第一圈层30%通勤率等值线对应约在30 km之内,这是城市通勤行为最活跃密集的地带。第二圈层10%通勤率等值线对应30-50 km的不规则圈层范围,约为都市圈边界涵盖范围。最外圈层5%通勤率等值线对应的50 km之外的通勤偶发地带,在空间上呈现不连续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通勤率 空间融合技术 通勤距离 手机信令数据 北京
下载PDF
市场力量驱动形成的TOD廊道——以泰国曼谷为例
2
作者 张纯 刘志 +2 位作者 张玥 金佳萱 黎雪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6,57,共8页
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通过土地增值给沿线土地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泰国曼谷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旨在解决曼谷市区主要交通廊道严重的汽车拥堵问题,并没有在规划上引导土地利用效率的... 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通过土地增值给沿线土地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泰国曼谷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旨在解决曼谷市区主要交通廊道严重的汽车拥堵问题,并没有在规划上引导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然而,在强大的市场力量驱动下,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在近20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基于遥感影像的用地变化分析,以贯穿城市中心的、完全民营的“曼谷捷运系统公司”(BTS)线路为考察对象,研究轨道交通带动的土地和房产再开发特征、与土地利用功能和密度的转变,阐述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增值过程。以BTS核心段为例阐述市场驱动下立体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廊道的形成过程,并分析步行廊道可达性的提升对于城市中心商业繁荣的影响。通过分析曼谷案例,揭示了市场力量在交通与土地利用演变中的作用以及市场力量驱动下由房地产业主自发的TOD带动城市更新过程,并据此讨论了基于市场的TOD廊道规划对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廊道 土地溢价 城市更新 曼谷
下载PDF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支持的古驿站城镇形态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纯 刘元媛 +2 位作者 代成 金佳萱 袁媛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城镇形态是解读古代交通走廊沿线小城镇空间特征和历史演化趋势的一把钥匙。古驿站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型古镇,对于丰富对交通走廊沿线古代城镇的全景式认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张库大道沿线的鸡鸣驿为例,通过无人机和倾斜摄影技术,进... 城镇形态是解读古代交通走廊沿线小城镇空间特征和历史演化趋势的一把钥匙。古驿站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型古镇,对于丰富对交通走廊沿线古代城镇的全景式认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张库大道沿线的鸡鸣驿为例,通过无人机和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城镇形态中的空间、功能和细部院落等要素的城镇形态特征分析和解读。首先,通过城镇数字化建模显示古今以来城镇物质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其次,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功能识别,发现随着清末张库大道由兴至衰,城镇功能转向为以居住为主,邮驿功能逐步退却。再次,在院落细部形态上,基于三维模型微观分析,发现很多院落内部的建筑存在废弃和空置。最后,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提供了大批量、低成本的高效获取城镇空间要素的途径,为城镇形态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为增进交通走廊沿线小城镇的系统性认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形态 古驿站 无人机 倾斜摄影技术 机器学习 鸡鸣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