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金修宽 马茂亭 +2 位作者 赵同科 安志装 姜玲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4-1344,共11页
【目的】测墒补灌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小麦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旨在探索测墒补灌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为该区节水、节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漫灌的方式设置测墒补灌和施氮两因素田间试验,补灌设置4个处理,于冬小麦拔节期、开花... 【目的】测墒补灌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小麦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旨在探索测墒补灌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为该区节水、节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漫灌的方式设置测墒补灌和施氮两因素田间试验,补灌设置4个处理,于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依据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W1)、60%(W2)、70%(W3)、80%(W4)。施氮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N0)、施纯氮180 kg·hm-2(N180)、240 kg·hm-2(N240)和300 kg·hm-2(N300)。在此处理下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当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80%范围内时,冬小麦籽粒的增产效应差异不显著。各补灌处理下,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变化。本试验条件下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施氮量为240 kg·hm-2时冬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高,为8 104.6 kg·hm-2。(2)增加施氮量和补灌量均可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施氮的提高效果不显著。补灌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60%(W2)、70%(W3)时较补灌至80%(W4)处理显著降低耗水量,说明有利于节约灌水而获得较高产量。(3)相同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当补灌量增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为14.7 kg·hm-2·mm-1。相同补灌处理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但施氮量不宜超过240 kg·hm-2,否则将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4)相同施氮处理下,应控制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60.1 kg·kg-1、22.4 kg·kg-1。相同补灌处理下,施氮量应控制在24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氮素干物质利用效率及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63.9 kg·kg-1、23.5 kg·kg-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当施氮量为240 kg·hm-2、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干物质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均最高,为最优的节水、节氮、高产组合,推荐其作为该区域适宜水、氮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 小麦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修宽 赵同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239,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补灌设3个水平,在冬小麦拔节期0—40cm土层补灌至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的60%(W_1),70%(W_2)和80%(W_3)。施氮设3个水平:不施氮(N_0)、施纯氮195kg/hm^2(... 采用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补灌设3个水平,在冬小麦拔节期0—40cm土层补灌至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的60%(W_1),70%(W_2)和80%(W_3)。施氮设3个水平:不施氮(N_0)、施纯氮195kg/hm^2(N_(195))和255kg/hm^2(N_(255))。结果表明:(1)不同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株高、叶面积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同一补灌处理下,其冬小麦株高、叶面积均表现为N_(255)>N_(195)>N0(p<0.05)。N_(195)、N_(255)处理显著高于N_0处理,但N_(195)及N_(255)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施氮处理下,W_2(569.4m^3/hm^2)、W_3(873.45m^3/hm^2)处理显著高于W_1(265.2m^3/hm^2)处理,但W_2及W_3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量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无显著性作用。(2)同一施氮水平下,补灌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存在一定的临界值,超过临界值,产量下降。当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时达最高产8 500kg/hm^2。(3)冬小麦成熟期,施氮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p<0.05),但在W_2、W_3处理下,N_(255)相较于N_(195)显著下降(p<0.05),特别是在W_3(873.45m^3/hm^2)水平下,N_(255)甚至低于N_0处理;在N_0、N_(195)处理下,植株氮素积累量随补灌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但在N_(255)处理下并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适量补灌、施氮可提高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但过量补灌、施氮并不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4)拔节期补灌量的增加虽提高了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促进冬小麦吸收较多的氮素,却抑制了冬小麦体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和分配。综合考虑冬小麦生长状况及氮素风险状况,建议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作为该区域适宜的水、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测墒补灌 施氮量 产量 氮素吸收分配
下载PDF
包膜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施对小站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修宽 李明悦 +2 位作者 高伟 高宝岩 高贤彪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23-126,共4页
为研究包膜控释氮肥(CRU-N)与普通氮肥(CK-N)不同配施比例对小站稻产量的影响,为小站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氮肥)、T1(CRU-N∶CK-N 80%∶20%)、T2(CRU-N∶CK-N 70%∶30%)、T3(CRU-N∶CK-N ... 为研究包膜控释氮肥(CRU-N)与普通氮肥(CK-N)不同配施比例对小站稻产量的影响,为小站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氮肥)、T1(CRU-N∶CK-N 80%∶20%)、T2(CRU-N∶CK-N 70%∶30%)、T3(CRU-N∶CK-N 60%∶40%)和T4(CRU-N∶CK-N 50%∶50%)处理,测定成熟期剑叶SPAD值、干物质质量(DM)和产量(GY)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配施比例处理SPAD值显著提高43.49%~57.86%;显著提高DM和GY幅度为37.3%~86.86%和14.86%~52.14%,T2处理DM和GY最高达12397.33 kg·hm^(-2)和5478.00 kg·hm^(-2),比CK提高86.86%和52.14%;与CK相比,不同配施比例显著提高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T2处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最高。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包膜控释氮肥(CRU-N)与普通氮肥(CK-N)配比为70%∶30%时,小站稻品种金稻919能够获得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站稻 产量 包膜控释氮肥 配施比例
下载PDF
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小麦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克刚 和爱玲 +4 位作者 李向东 金修宽 胡颖 刘晓虎 赵丽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4,共3页
运用ASI法测定的潮土区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麦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小麦相对产量<50%,50%~65%,65%~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可以得出潮土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 mg/L... 运用ASI法测定的潮土区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麦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小麦相对产量<50%,50%~65%,65%~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可以得出潮土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 mg/L,"低"指标为7~12 mg/L,"中"指标为12~18 mg/L,"较高"指标为18~38mg/L,"高"指标为>38 mg/L。据此建立的麦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7 mg/L,推荐磷肥用量为13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7~12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10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2~1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9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8~3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6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38 mg/L,建议不施或者少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ASI方法 土壤有效磷 潮土 丰缺指标
下载PDF
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景观方案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杜莹 王辉 金修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方案,指出雨水在收集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河南农业大学 雨水资源 雨水利用 景观
下载PDF
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及施钾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克刚 和爱玲 +4 位作者 金修宽 李向东 胡颖 祝秀花 赵丽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69,73,共4页
采用ASI法测定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含量,按照缺钾素处理小麦产量占平衡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百分数即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时分别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为极低、低、中和高的标准,建立了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并据... 采用ASI法测定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含量,按照缺钾素处理小麦产量占平衡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百分数即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时分别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为极低、低、中和高的标准,建立了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并据此提出推荐施钾量,为潮土区当前生产条件下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潮土区土壤有效钾临界指标:有效钾含量<48.4mg/L为极低,介于48.4~78.2mg/L为低,介于78.2~114.8mg/L为中,>114.8mg/L为高。根据此麦田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提出的推荐施钾量为:土壤有效钾含量<48.4mg/L时,推荐施钾量为150kg/hm2;有效钾含量在48.4~78.2mg/L时,推荐施钾量为120kg/hm2;有效钾含量在78.2~114.8mg/L时,推荐施钾量为90kg/hm2;有效钾含量>114.8mg/L时,推荐施钾量为4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ASI方法 土壤有效钾 潮土 丰缺指标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明悦 金修宽 +2 位作者 高伟 衣文平 高贤彪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56-60,共5页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和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探究适宜的有机肥替代率是有机肥配施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以“鲜食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鲜食玉米产量及...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和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探究适宜的有机肥替代率是有机肥配施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以“鲜食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鲜食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比例有机替代处理均能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当有机替代比例为30%时,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最高,为17806 kg·hm-2和9932.1 kg·hm-2,比100%全量化肥(CK)处理产量、干物质量提高10.00%和15.52%;(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显著增加鲜食玉米氮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当有机替代比例为30%时,鲜食玉米氮吸收量最高,为114.17 kg·hm-2,比100%全量化肥(CK)处理增加12.15%,而氮肥利用率为25.57%,比100%全量化肥(CK)处理提高了6.23个百分点。因此,对于鲜食玉米而言,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30%化肥能够获得最高的鲜食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有机替代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鲜食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悦 金修宽 +2 位作者 高伟 衣文平 高贤彪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53-55,60,共4页
在天津市玉米良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鲜食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及干物质量,与对照(CK)处理相比较,产量提高1575 kg·hm^-2~3500 kg·hm^-2,增幅11... 在天津市玉米良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鲜食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及干物质量,与对照(CK)处理相比较,产量提高1575 kg·hm^-2~3500 kg·hm^-2,增幅11.43%~22.43%;干物质量提高1363.5 kg·hm^-2~2385.1 kg·hm^-2,增幅21.66%~37.88%;施氮量为195 kg·hm^-2时,鲜食玉米产量及干物质量最高,为17500 kg·hm^-2,8680.9 kg·hm^-2,比对照(CK)处理增产22.43%和37.88%;(2)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鲜食玉米氮吸收量,当施氮量为195 kg·hm^-2时,氮素吸收量最高,施氮量为234 kg·hm^-2时与其相仿;(3)随施氮量的增加,鲜食玉米氮肥利用率逐渐降低,施氮量为195 kg·hm^-2时,鲜食玉米氮肥利用率为20.55%。因此,综合产量、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95 kg·hm^-2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立艳 高伟 +1 位作者 李明悦 金修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8-22,27,共6页
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 kg·hm-2(N2)和300kg... 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 kg·hm-2(N2)和300kg·hm-2(N3)3个。结果表明,N2和N3比N1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38.85%~94.88%和62.03%~131.51%;3个小麦品种氮肥利用率为25.5%~35.6%,N3的氮肥利用率与N2相比降低了8.02%~20.32%;‘衡观35’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4.64%,‘衡4399’、‘济麦22’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23.83%和12.48%。综合考虑三个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225 kg·hm-2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氮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氮收获指数
下载PDF
水稻育秧基质水解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勇 王立艳 +5 位作者 赵杰 李梦琪 金修宽 袁文娅 冯瑞光 王景余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为了规范水稻育秧基质水解氮含量的测定方法,选用天津市水稻育秧中常用的4种基质,对测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基质粒型和质量)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育秧基质水解氮含量在500~1500 mg/kg时,基质测定时采用基质粒型为2 mm、称样质量在... 为了规范水稻育秧基质水解氮含量的测定方法,选用天津市水稻育秧中常用的4种基质,对测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基质粒型和质量)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育秧基质水解氮含量在500~1500 mg/kg时,基质测定时采用基质粒型为2 mm、称样质量在0.5 g为宜;水解氮含量在300~500 mg/kg时,可适当增大称样质量到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质 水解氮 测定方法
下载PDF
施氮量对小麦穗花发育及穗粒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祎 李青松 +5 位作者 王宜伦 李慧 史金 金修宽 谭金芳 韩燕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8-673,共6页
为了解小麦穗发育与氮素营养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0、180、270kg·hm-2三个施氮量水平(分别用N1、N2和N3表示),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和弱春性品种太空6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主茎幼穗长度、第九小穗小花发育进程... 为了解小麦穗发育与氮素营养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0、180、270kg·hm-2三个施氮量水平(分别用N1、N2和N3表示),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和弱春性品种太空6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主茎幼穗长度、第九小穗小花发育进程、每穗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主茎幼穗长度对施氮量响应逐渐明显,豫麦49和太空6号分别表现为N3〉N2〉N1和N2〉N3〉N1。豫麦49第九小穗第4-6朵小花发育进程对施氮量响应差异显著,且分化程度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太空6号第3-6朵小花进程对施氮量响应差异显著,其中第3朵小花在发育进程前期N2处理快于N1、N3处理,中期和后期N2、N3处理快于N1处理,第4-6朵小花分化程度则一直表现为N2〉N3〉N1。不同施氮处理间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穗粒数等指标差异亦显著,且品种之间对施氮反应存在差异,其中豫麦49的总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穗粒数呈N3〉N2〉N1,而太空6号呈N2〉N3〉N1;豫麦49小穗结实率呈N3〈N2〈N1,而太空6号呈N2〈N3〈N1。由此可见,施氮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其对小穗中部小花发育、每穗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和单穗结实率的影响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用量 穗花发育 穗粒数 产量
下载PDF
生物炭对砂质潮土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培培 韩燕来 +3 位作者 金修宽 张万旭 李慧 汪强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4-1169,共6页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砂质潮土中低产田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三个生物炭梯度8 thm-2、16 thm-2和32 t hm-2,研究了生物炭施用对砂质潮土养分,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生物炭后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砂质潮土中低产田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三个生物炭梯度8 thm-2、16 thm-2和32 t hm-2,研究了生物炭施用对砂质潮土养分,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生物炭后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其中以32 thm-2施用量含水量最高,最高比不施生物炭对照(CK)高5.4%。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施用量越大pH增加值越高,开花期后pH开始缓慢下降;施用生物炭土壤铵态氮含量总体变化不明显,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K,施用量越高,硝态氮含量越低;施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P<0.05),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后期有降低土壤速效磷的趋势;各梯度施用生物炭对试验土壤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较大施用量16 t hm-2和32 t hm-2显著提高了真菌数量(P<0.05)。施用生物炭16 thm-2和32 thm-2可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生物炭 速效养分 玉米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