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法手段表全量的受事主语句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克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7,共8页
汉语中的各类受事主语句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起来的,其中语法手段表全量的A、B、C三类受事主语句,分别在清代、唐代、魏晋南北朝产生。A类句是由一般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移到动词前主语的位置,先是构成否定义的反问句表全量,再转... 汉语中的各类受事主语句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演变起来的,其中语法手段表全量的A、B、C三类受事主语句,分别在清代、唐代、魏晋南北朝产生。A类句是由一般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移到动词前主语的位置,先是构成否定义的反问句表全量,再转化为同义的肯定义陈述句表全量,从而形成。在清代,A类句刚刚产生,还没有很好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A类句在三个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是疑问代词更丰富;二是否定式用例增多;三是产生内中包含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的“的”字结构充任受事主语的句子。B类句产生于唐代,但在唐代只有少数用例,到明代才大量使用。B类句发展到现代汉语,有两个变化:一是出现主语是“的”字结构的句子;二是谓语部分用“都”呼应的增多。C类句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产生,在变文中曾大量运用,但在其他阶段都没能很好地发展,出现较多的是名词重叠表全量的用例,且多集中在一两个名词和量词上面。C类句发展到现代汉语,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量词更丰富;二是副词“都”使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手段表全量 受事主语句 历史演变
下载PDF
“两”的音义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克中 周作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qu...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表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义演变 变调构词 词义构词
下载PDF
《红楼梦》受事主语句研究
3
作者 金克中 程雅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受事主语句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句子,它是在汉语历史发展中逐步产生并发展出来的。清代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重要阶段,《红楼梦》是代表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重要语料。从主语的语义类型和谓语的结构类型两个方面对《红楼梦》中... 受事主语句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句子,它是在汉语历史发展中逐步产生并发展出来的。清代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重要阶段,《红楼梦》是代表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重要语料。从主语的语义类型和谓语的结构类型两个方面对《红楼梦》中所有受事主语句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受事主语句在这一时期具有如下特点:九类不同语义的名词性成分都可以作受事主语,其中指谓、无指成分所占比例很小,全量、类指、有定三类占比较高,而有定成分作受事主语则占有一半以上;十大类不同结构类型的谓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四字短语"作谓语、"VP不VP"、"VP不曾/没有"作谓语、复句结构作谓语四类的用例较少,而"副词+V"作谓语、"V+C"作谓语两类用例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受事主语句 主语语义类型 谓语结构类型
下载PDF
和尚与庙
4
作者 金克中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词语辨析 词汇系统 词义演变 文化原因
下载PDF
说“桌”、“椅”
5
作者 金克中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5年第2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椅子 坐具 隋唐时期 形式多样 坐姿 家具 诗经 太师椅 座位 靠背
下载PDF
汉字与诗歌创作
6
作者 金克中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文化学 诗歌创作 中国文化 语言艺术 文化信息 文学作品 汉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
下载PDF
《祖堂集》释词三则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克中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祖堂集》是五代时编辑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里面保留了大量五代时的口语词汇,文章选择了"白搥""灼然""党其所习"三个词语予以考释。
关键词 祖堂集 白搥 灼然 党其所习
原文传递
“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大学语文学科为例
8
作者 金克中 《当代继续教育》 2016年第2期74-76,88,共4页
"顶岗置换"模式建立起了高校师范生培养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双向结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本文溯源了湖北大学与咸安区校区合作开展的"顶岗置换"模式,论述了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上... "顶岗置换"模式建立起了高校师范生培养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双向结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本文溯源了湖北大学与咸安区校区合作开展的"顶岗置换"模式,论述了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上的创新意义;探讨湖北大学在"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实施中的措施;分析了湖北大学语文学科在"顶岗置换"模式中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培计划 顶岗置换 湖北大学 语文学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