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双塔大底盘超限高层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健 赵伟 金如元 《江苏建筑》 2012年第1期29-32,55,共5页
文章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评估某对称双塔大底盘超限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能力,了解其动力特性、屈服机制和破坏特征,并检验了关键薄弱部位的抗震安全性。计算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承载力,呈核心筒剪力... 文章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评估某对称双塔大底盘超限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能力,了解其动力特性、屈服机制和破坏特征,并检验了关键薄弱部位的抗震安全性。计算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承载力,呈核心筒剪力墙连梁的"梁铰破坏"特征,达到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大底盘双塔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预应力空心楼盖应用关键技术及计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强 顾璐璐 +3 位作者 梁书亭 金如元 徐澄 汪杰 《江苏建筑》 2017年第6期24-26,共3页
预应力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浇空心板即在混凝土平板中埋设内模,以减轻自重,同时不影响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则兼备了2种技术的优点,一方面具备较小的截面,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小的裂... 预应力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浇空心板即在混凝土平板中埋设内模,以减轻自重,同时不影响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则兼备了2种技术的优点,一方面具备较小的截面,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小的裂缝和挠度。南京二十八所科研办公楼是一栋综合性高档办公大楼,它在层高4.2m的基础上,要求建筑的净高不低于3.2m。而结构局部采用了9m×12m的柱网。文章在介绍了南京二十八所科研办公楼的概念设计后,重点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顺、横筒方向
下载PDF
基于侧阻抛物线分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求解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景晖 石春民 +1 位作者 金如元 吴春良 《江苏建筑》 2013年第B12期73-77,共5页
结合工程实测结果,提出按侧阻抛物线分布假定计算复合地基计算的思路,按有效桩长计算确定抛物线形态,运用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与工程实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按文章方法计算桩土荷载分担和桩身侧阻曲线,与实测结... 结合工程实测结果,提出按侧阻抛物线分布假定计算复合地基计算的思路,按有效桩长计算确定抛物线形态,运用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与工程实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按文章方法计算桩土荷载分担和桩身侧阻曲线,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计算方法可行,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可供类似工程研究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有效桩长 桩土应力比 侧摩阻力
下载PDF
南京AI总部基地多塔复杂连接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如元 张永胜 +3 位作者 刘杰 严克非 梁俊 张海耀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共6页
南京江心洲AI总部基地由一栋120m高的A塔和一栋78m高的B塔连体组成,其中A塔为框架⁃核心筒结构,B塔为带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核心筒双塔结构;A塔与B塔分别在低位4~6层和高位17~19层通过跨度36m的钢连廊连为一体,连接节点通过设置铅芯橡胶... 南京江心洲AI总部基地由一栋120m高的A塔和一栋78m高的B塔连体组成,其中A塔为框架⁃核心筒结构,B塔为带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核心筒双塔结构;A塔与B塔分别在低位4~6层和高位17~19层通过跨度36m的钢连廊连为一体,连接节点通过设置铅芯橡胶支座实现,并在高位支座设置黏滞阻尼器以提高抗风和抗震性能。结构存在复杂连接、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刚度突变、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情况。对复杂连接多塔结构提出了明确的分析思路;对单塔模型和整体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塔楼对连廊的地震放大效应和连廊对塔楼的减震效应;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掌握了关键构件在罕遇地震下的工作状态,对连接体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抗连续倒塌等进行了分析。为解决高层结构中多塔复杂连接问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塔连体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 弱连接 铅芯橡胶支座 屈曲约束支撑
下载PDF
浅析部分预应力方桩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健 金如元 《江苏建筑》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文章通过对比传统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论述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产品特点、优势,并结合省标图集简述了该桩型的生产工艺、分类及选用。该桩型优化了传统预制方桩,可作为现有预制桩型的补充,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应用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应用的关键技术及计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强 顾璐璐 +2 位作者 金如元 徐澄 汪杰 《江苏建筑》 2017年第B12期87-89,共3页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主体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较小的截面尺寸,一方面又要求较高的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正具有以上的特性。南京新地中心一期办公楼项目,原名朗诗城市广场,作为...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主体结构竖向受力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较小的截面尺寸,一方面又要求较高的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正具有以上的特性。南京新地中心一期办公楼项目,原名朗诗城市广场,作为南京河西的一个标志性超限高层建筑,其竖向受力构件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文章在对塔楼的概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后,重点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在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并对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套箍作用 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
下载PDF
超限高层结构设计研究——以南京雨花华邑酒店项目为例
7
作者 闫云龙 金如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13-15,共3页
南京雨花华邑酒店项目地块由一栋地上14层、地下3层的高层酒店建筑组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顶层采用吊挂桁架将结构左右分支连接在一起。针对本结构的超限的情况和U形的平面以及顶部的吊挂难点,针对结构采取了小震弹性的反应谱分析和震... 南京雨花华邑酒店项目地块由一栋地上14层、地下3层的高层酒店建筑组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顶层采用吊挂桁架将结构左右分支连接在一起。针对本结构的超限的情况和U形的平面以及顶部的吊挂难点,针对结构采取了小震弹性的反应谱分析和震弹性的时程的分析以及中震的不屈服验算和中震弹性的验算以及大震的作用下动力的弹塑性的时程的分析。这个计算的结果表明了该结构的设计安全靠谱、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性能设计目标 U形平面 吊挂桁架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健 吉成 +1 位作者 金如元 董嘉林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年第3期66-68,75,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是一种新型叠合板,具有质量轻、承载能力强、抗裂性能好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以江苏省企业标准设计图集《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编制为背景,介绍了该产品的计算、构造相关规定及生产、制作相关要...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是一种新型叠合板,具有质量轻、承载能力强、抗裂性能好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以江苏省企业标准设计图集《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编制为背景,介绍了该产品的计算、构造相关规定及生产、制作相关要求,分析了该产品的特点,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板 钢管桁架
下载PDF
南京AI总部基地B塔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要点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杰 张永胜 +4 位作者 金如元 朱超 梁俊 严克非 张海耀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9-46,共8页
南京AI总部基地大楼由三部分组成,其中B1、B2塔楼通过强连接方式形成B塔楼,空中连廊采用弱连接方式与A塔楼、B塔楼相连,形成一栋三塔复杂连接超限高层建筑。重点分析B塔楼的不规则及超限情况,经过对比,采用跨层BRB支撑控制剪力墙交通核... 南京AI总部基地大楼由三部分组成,其中B1、B2塔楼通过强连接方式形成B塔楼,空中连廊采用弱连接方式与A塔楼、B塔楼相连,形成一栋三塔复杂连接超限高层建筑。重点分析B塔楼的不规则及超限情况,经过对比,采用跨层BRB支撑控制剪力墙交通核偏置引起的扭转效应。小震时程分析表明B塔楼可按规范反应谱进行设计;针对不同构件设定相应性能目标,并通过等效弹性方法利用中、大震反应谱进行分析为施工图提供设计依据。分塔和总装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空中连廊的存在使A塔楼、B塔楼受力互相帮扶,18层以上存在鞭梢效应,地震剪力须放大。总装模型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显示,连梁为主要耗能构件,框架梁耗能有限;连体楼板配筋由中震不屈服工况控制;连体部位楼板舒适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BRB支撑 三塔连体 复杂连接 竖向振动舒适度
下载PDF
南京友华商厦加层及加固改造的结构设计
10
作者 王春林 金如元 《江苏建筑》 2013年第B12期88-90,共3页
文章结合南京友华商厦的加层改造的结构设计,简要介绍高层建筑在较大规模的加层及结构加固改造中,结构设计从基础到上部结构涉及到的各方面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处理措施,为结构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的加层改造时,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文章结合南京友华商厦的加层改造的结构设计,简要介绍高层建筑在较大规模的加层及结构加固改造中,结构设计从基础到上部结构涉及到的各方面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处理措施,为结构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的加层改造时,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加层 两单体合体 抗震加固
下载PDF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陶景晖 金如元 +3 位作者 陆飞 穆保岗 卢中强 戴国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某高层建筑建造于岩溶场地,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现场开展了大型坑下综合性原位试验,包括多项载荷试验、桩与土的应力测试以及沉降观测等。运用BOTDA分布式光纤技术,获得复合地基桩身应力及桩侧摩阻力连续分布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对... 某高层建筑建造于岩溶场地,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现场开展了大型坑下综合性原位试验,包括多项载荷试验、桩与土的应力测试以及沉降观测等。运用BOTDA分布式光纤技术,获得复合地基桩身应力及桩侧摩阻力连续分布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荷载分担变化与发展规律、桩与土承载力发挥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土层注浆和桩底后注浆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强体采用非挤土置换成桩工艺,对桩间土具有加固效果;桩底后注浆对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主要体现在加载后期的较高荷载水平下;土层注浆在提高桩间土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同时,降低了桩、土相对刚度,总体上有利于发挥土的承载作用;土层注浆对桩侧正、负摩阻力发挥均具有作用,可减少荷载经桩传递产生的下卧层附加应力,有利于下伏溶洞的安全。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采用土层注浆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岩溶 刚性桩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BOTDA 土层注浆
原文传递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式RC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大长 支正东 +1 位作者 卢中强 金如元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137,142,共8页
该文以研究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RC柱的抗震性能为目的,制作预制外壳、2个新型装配式RC柱和1个对比整浇柱,开展抗震性能试验;考察两类RC柱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主筋及箍筋的应变发展特点,探讨3个RC柱的耗能... 该文以研究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RC柱的抗震性能为目的,制作预制外壳、2个新型装配式RC柱和1个对比整浇柱,开展抗震性能试验;考察两类RC柱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主筋及箍筋的应变发展特点,探讨3个RC柱的耗能及延性特点,研究表明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RC柱具有与整浇RC柱相同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可供新型装配式RC柱设计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 装配整体式RC柱 抗震性能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延性
原文传递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RC梁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大长 支正东 +2 位作者 卢中强 金如元 刘亚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制作了4根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矩形、T形截面RC梁及对比梁,进行了RC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两类RC梁的荷载-挠度特性、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研究表明:新型装配整体式RC梁与整浇RC梁具有相同的抗弯承载力特性,即具有很... 制作了4根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矩形、T形截面RC梁及对比梁,进行了RC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两类RC梁的荷载-挠度特性、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研究表明:新型装配整体式RC梁与整浇RC梁具有相同的抗弯承载力特性,即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延性;基于试验研究,进一步探讨装配式RC梁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为装配整体式RC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 装配整体式RC梁 抗弯性能 开裂荷载 极限荷载
原文传递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顶埋入式垫层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景晖 卢中强 +3 位作者 金如元 穆保岗 戴国亮 吴春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基于Meyerhof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桩顶埋入式垫层,推导出垫层极限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对桩顶埋入式垫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桩顶埋入式垫层可减少桩顶向上刺入量和地基沉降量,极限桩土应力比随刺入量的增加和垫层内摩擦... 基于Meyerhof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桩顶埋入式垫层,推导出垫层极限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对桩顶埋入式垫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桩顶埋入式垫层可减少桩顶向上刺入量和地基沉降量,极限桩土应力比随刺入量的增加和垫层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提出了考虑桩顶垫层厚度及桩距影响的极限桩土应力比修正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曲线,可供实际工程应用时查询。研究表明:修正后的埋入式垫层极限桩土应力比随桩顶预埋深度与垫层厚度之比的增加而增大,随桩距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算例分析,认为桩顶埋入式垫层具有垫层厚度和预埋深度可双向调节的优点,可用于调节复合地基应力和控制差异沉降,并可作为高层建筑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桩顶埋入式垫层 承载力 桩土应力比 变刚度调平
原文传递
无锡苏宁广场北楼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东升 王曙光 +2 位作者 刘伟庆 金如元 龚任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8-55,共8页
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无锡苏宁广场北楼为例,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 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无锡苏宁广场北楼为例,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利用弹塑性分析及评估软件PERFORM-3D建立结构的基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响应,并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然后利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判定结构的性能水准,从而确定结构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计算结果表明:无锡苏宁广场北楼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是对超限高层设计方法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性能设计 动力弹塑性 抗震设计
原文传递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景晖 梁书亭 +1 位作者 金如元 吴春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1,共6页
某高层办公楼建造场地地质分布极不均匀,存在软弱土、岩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采用天然地基与常规桩基均不合适。经方案比选,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合桩间土注浆、桩底后注浆的综合性地基处理方案,可满足承载要求。针对因施工质量原因... 某高层办公楼建造场地地质分布极不均匀,存在软弱土、岩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采用天然地基与常规桩基均不合适。经方案比选,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合桩间土注浆、桩底后注浆的综合性地基处理方案,可满足承载要求。针对因施工质量原因,实际桩长远小于设计要求,从而造成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不合格,并导致复合压板静载试验结果未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状况,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提出通过人工套挖置换成桩,构造二元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解决方案。加固措施实施效果良好,实测沉降远小于规范限值。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针对性较强,工程事故处理方法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高层建筑 刚性桩复合地基 工程事故处理
原文传递
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如元 赵伟 +1 位作者 郭健 史小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结构,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了解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破坏特征。计算结果显示因双塔对称布置,受力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满足延性设计... 针对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结构,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了解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破坏特征。计算结果显示因双塔对称布置,受力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满足延性设计的要求,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基于性能设计方法 弹塑性时程分析
原文传递
镇江苏宁广场主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如元 冷斌 贾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4-68,共5页
镇江苏宁广场主楼主体结构高313.8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斜交网格+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斜交网格不落地,为复杂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结构体系、斜交网格布置及其性能化目标,通过不同程序进行了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 镇江苏宁广场主楼主体结构高313.8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斜交网格+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斜交网格不落地,为复杂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结构体系、斜交网格布置及其性能化目标,通过不同程序进行了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另外还介绍了施工模拟分析、楼板应力分析、舒适度计算及节点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斜交网格 混合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施工模拟 节点分析
原文传递
水产大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桁架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伟 金如元 《建筑科学》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详细分析了在地震区选择转换层结构形式的方法,论述了转换桁架总体分析及局部补充计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有限刚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桁架,不仅较好的解决了下部大柱网与上部小柱网的转换,而且避免了转换层处在水平力作用下较... 详细分析了在地震区选择转换层结构形式的方法,论述了转换桁架总体分析及局部补充计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有限刚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桁架,不仅较好的解决了下部大柱网与上部小柱网的转换,而且避免了转换层处在水平力作用下较大的刚度突变及复杂应力,在地震区是较为有利的。转换桁架采用低预应力度 0.5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既较好的解决了大跨度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又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使结构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层 有限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 转换桁架
原文传递
某内穿式拱-桁架结构设计及其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哲达 舒赣平 +2 位作者 金如元 赵伟 米金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2-47,53,共7页
利用拱竖向刚度大的特点,可有效减小与其协同工作的桁架的高度。以南京青奥体育场馆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内穿式拱-桁架协同工作的机理与设计方法。对此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稳定性;对拱与桁架相连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 利用拱竖向刚度大的特点,可有效减小与其协同工作的桁架的高度。以南京青奥体育场馆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内穿式拱-桁架协同工作的机理与设计方法。对此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稳定性;对拱与桁架相连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保关键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使用抽柱法进行结构抗连续倒塌计算,以分析结构关键构件。基于上述结果,给出了此类结构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穿式拱-桁架结构 结构布置 受力性能 节点分析 连续倒塌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