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忠棋 周君富 +1 位作者 周游 陈健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0期588-589,共2页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 5 2例AS患者和 5 0例健康成人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等指标的测定。...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 5 2例AS患者和 5 0例健康成人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者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 (4S-1~ 2 0 0S-1)均明显增加 ,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均增加。结论 AS患者疼痛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变 ,血液呈微凝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类消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忠棋 陈健 +1 位作者 林洁 周游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7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类消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类消胶囊前后进行血清NPT与IL 2R水平测定。 30 0例储血员作为对照组 ,测得NPT≤ 10 0ng/ml、IL 2R≤ 2 5 0u/ml。结果 服药前NPT与IL 2R水平明显高... 目的 研究类消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类消胶囊前后进行血清NPT与IL 2R水平测定。 30 0例储血员作为对照组 ,测得NPT≤ 10 0ng/ml、IL 2R≤ 2 5 0u/ml。结果 服药前NPT与IL 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服药后NPT与IL 2R测定其平均值明显低于服药前 (P <0 0 0 1)。结论 类消胶囊可降低NPT和IL 2R ,而NPT和IL 2R水平高低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草药 免疫测定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急性痛风血液流变学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忠棋 徐昕 +1 位作者 周君富 陈健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痛风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压积 血浆粘度 中医病理
下载PDF
一摇三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
作者 金忠棋 陈健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一摇三板法 治疗
下载PDF
环枢关节脱位及相关结构因素探讨
5
作者 金忠棋 陈健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9期1062-1062,共1页
关键词 环枢关节脱位 诊断 治疗 四头带牵引法 X线检查
下载PDF
电针治疗骨关节炎的外周阿片调制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裘晟晨 金忠棋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电针是治疗骨关节炎等慢性炎性痛的常用方法,其中枢镇痛机制已经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内源性的阿片肽参与慢性炎性痛的外周镇痛作用,电针可以抑制慢性炎性疼痛,3种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及其相应受体(MOR,KOR,DOR)参与电针的外周... 电针是治疗骨关节炎等慢性炎性痛的常用方法,其中枢镇痛机制已经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内源性的阿片肽参与慢性炎性痛的外周镇痛作用,电针可以抑制慢性炎性疼痛,3种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及其相应受体(MOR,KOR,DOR)参与电针的外周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骨关节炎 针刺镇痛 内源性阿片肽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活性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上表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沈贤 金忠棋 陈健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外基质(ECM) 活性酶 表达研究 胶原蛋白酶 MMP-2 MMP-9 matrix 炎性细胞浸润
下载PDF
温针与中药湿敷治疗颈椎退变性头晕
8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25-426,共2页
温针与中药湿敷治疗颈椎退变性头晕陈健,金忠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10009)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头晕,亦可称之为颈性头晕。从1992年至1993年我院治疗病例中,均有颈椎横突压痛敏感,特选择32例典型病例采用温针... 温针与中药湿敷治疗颈椎退变性头晕陈健,金忠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10009)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头晕,亦可称之为颈性头晕。从1992年至1993年我院治疗病例中,均有颈椎横突压痛敏感,特选择32例典型病例采用温针与中药湿敷治疗对照,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 湿敷治疗 浙江医科大学 压痛点 颈脊柱 温针治疗 单纯牵引 旋转活动 三穴 附属二院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04例颈椎退变性眩晕
9
作者 徐昕 金忠棋 周君富 《浙江预防医学》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眩晕 激光血管内照射 低能量 全血表观粘度 治疗后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R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2 位作者 周游 周沈贤 林洁 《伤残医学杂志》 1997年第2期24-25,共2页
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笔者检测了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00例献血员(对照组)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R水平.结果表明: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R水平分别为26.12±... 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笔者检测了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00例献血员(对照组)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R水平.结果表明: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R水平分别为26.12±0.94ng/ml和435.43±22.59μ/ml,而对照组仅为<10ng/ml和<250μ/ml.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R测定可用于早期鉴别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新喋呤 可溶性IL-2R 测定
下载PDF
颈晕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1 位作者 周君富 周游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颈晕定 治疗 颈椎退变性 眩晕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受体的测定
12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1 位作者 林洁 周游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1-202,共2页
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痛,笔者检测了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和200例献血员(对照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受体水平,结果表明: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组的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分别为26.2±0.94ng/ml和435... 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痛,笔者检测了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和200例献血员(对照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受体水平,结果表明: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组的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分别为26.2±0.94ng/ml和435±22.6u/ml,而对照组仅为5.2±2.2ng/ml和186.6±31.7u/ml,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受体测定有助于早期鉴别类风湿急性关节痛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 新喋呤
下载PDF
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6
13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1 位作者 周君富 周游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5年第1期4-9,共6页
本文随机选择了80例经X线片和临床确诊的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以及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配对的80例健康成年人作配对设计对照,进行了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以及4s(-... 本文随机选择了80例经X线片和临床确诊的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以及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配对的80例健康成年人作配对设计对照,进行了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以及4s(-1)、l0s.(-1)、20s.(-1)、40s.(-1)、100s.(-1)、200s.(-1)、切变率时全血表现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值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值相比较,患者组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各切变率时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01~0.0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平均值显著降低(P<0.001)。于80例患者中随机选择了33例患者,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20~30剂后进行上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复查,结果表明:33例患者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后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各切变率时的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服药前(P<0.001~0.02),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平均值皆显著高于服药前(P<0.001)。同时,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 眩晕 血液流变学 补阳还五汤
原文传递
自拟艾桐熏洗方治疗跟痛症42例临床报告
14
作者 丁小安 陈建 金忠棋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3年第2期33-34,共2页
在行走或站立时足跟发生疼痛,称为跟痛症。其病因较多,治疗方法虽不少,但效果常欠理想。笔者用自拟的艾桐熏洗方,治疗42例跟痛症,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8例,女2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8岁,其中40岁以上占29例... 在行走或站立时足跟发生疼痛,称为跟痛症。其病因较多,治疗方法虽不少,但效果常欠理想。笔者用自拟的艾桐熏洗方,治疗42例跟痛症,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8例,女2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8岁,其中40岁以上占29例,单足痛36例,双足痛6例;全部X线摄片,有跟骨骨刺10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半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中医药治疗 自拟艾桐熏洗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