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政治·同情——库切《耻》中的儒家式生态伦理观
1
作者 金怀梅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
一直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倾向于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或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观照库切布克奖小说《耻》中的动物伦理观以及生态思想。然而,我们若走出欧美文化批评的既定阐释框架,会发现库切与儒家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文章尝试从道德、政治和... 一直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倾向于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或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观照库切布克奖小说《耻》中的动物伦理观以及生态思想。然而,我们若走出欧美文化批评的既定阐释框架,会发现库切与儒家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文章尝试从道德、政治和同情这三个伦理、政治元素入手,借助儒家思想考察《耻》中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耻》不仅聚焦道德、政治与生态之联系,揭示其是产生生态问题的精神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同时注重同情的伦理影响,主张人类关爱一切生命,以同情之心实现人与万物的“有情共生”。小说对将世间万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呼吁,对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诉求,对进行跨物种之共情想象的倡导,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构建了独特的伦理方案,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越发迫切的情况下尤显珍贵。从儒家思想观照《耻》,库切文本超越国族和文化阈限的普适性生态意义得以呈现,而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亦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 儒家思想 道德 政治 同情
下载PDF
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意识:库切《耻》的伦理书写
2
作者 金怀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5-70,共6页
库切的扛鼎之作《耻》不仅关涉重大的政治和历史议题,同时也不乏对伦理和道德的探讨,有着鲜明的伦理取向。小说在对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和伦理意识等进行伦理书写的过程中,突出人之为人的伦理要义:对他人、社会乃至动物承担起应... 库切的扛鼎之作《耻》不仅关涉重大的政治和历史议题,同时也不乏对伦理和道德的探讨,有着鲜明的伦理取向。小说在对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和伦理意识等进行伦理书写的过程中,突出人之为人的伦理要义:对他人、社会乃至动物承担起应有的伦理责任,从而能为这个冲突和混乱的世界重建伦理秩序。《耻》不仅以灰暗的笔调书写了新南非存在的伦理意识模糊、道德堕落、伦理缺位等诸多伦理问题,更是成功地通过主人公的道德发展轨迹构建了一幅动态的伦理图景,引领世人思考自身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等交互关系中所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突出了作品的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库切的道德探索和伦理建构彰显其浓厚的伦理意识、深切的伦理情怀和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耻》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暴力之后的宽恕与补偿--《耻》中露西的伦理选择
3
作者 金怀梅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在J.M.库切的小说《耻》中,主人公露西在遭遇黑人轮奸后拒绝报警,并随后主动放弃土地,转让给黑人佩特鲁斯。批评家将此解读为身为白人的露西在为祖辈赎罪或是为在新南非生存下去而付出的代价。然而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在南非后种族... 在J.M.库切的小说《耻》中,主人公露西在遭遇黑人轮奸后拒绝报警,并随后主动放弃土地,转让给黑人佩特鲁斯。批评家将此解读为身为白人的露西在为祖辈赎罪或是为在新南非生存下去而付出的代价。然而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在南非后种族隔离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政治进程中来重读文本可以发现,这是作者借露西这一虚构人物的伦理选择对处于关键转型期的新南非政治局势的积极回应。库切认为,面对脆弱的新南非民主进程,唯有宽恕过去的暴行和伤害,才能避免走进暴力无限循环的漩涡,也唯有正视历史,对黑人实现补偿的正义,解决好土地问题,才有实现不同种族真正和解和共同发展的希望。库切以文学叙事参与到国家重大和解进程的思考与建设之中,形成了与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的互动,也因此凸显了作品独特的伦理关切和深厚的伦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 伦理选择 宽恕 补偿
下载PDF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构建研究
4
作者 金怀梅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目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坚持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观点,对大学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目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坚持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观点,对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组成因素及其有机联系进行整体思考,从平衡主体生态位、创设生态化教学目标并打造国家意识培养路径、构建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拓展课程生态场域等主要维度着手,试图构建一个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性、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有望助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有效开展,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为国家战略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育生态学 生态路径
下载PDF
从《等待野蛮人》看库切小说的生态整体主义精神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怀梅 许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作品里不乏对现代文明社会下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体现出浓重的生态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其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别从人类对自然的犯罪导致的自然生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作品里不乏对现代文明社会下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体现出浓重的生态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其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别从人类对自然的犯罪导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性的丧失和文明的偏颇导致的社会生态危机和个体的沦落导致的精神生态危机三方面具体揭示文本中展露的多重危机以及现代人在这些危机之下所遭遇到的生存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待野蛮人》 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文学 J.M.库切
下载PDF
衰老之耻——库切《耻》中的隐性叙事进程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怀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耻》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名作,不仅助其摘得布克奖,而且自出版之日起便受到学界持久而广泛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已有的主题研究均聚焦于对情节层面的意义之多元性展开挖掘和探讨。而事实上,《耻》是一个具有双... 《耻》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名作,不仅助其摘得布克奖,而且自出版之日起便受到学界持久而广泛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已有的主题研究均聚焦于对情节层面的意义之多元性展开挖掘和探讨。而事实上,《耻》是一个具有双重叙事运动的文本,在情节发展层面的显性进程后面,还存在一个与之并行的隐性进程。文章将深入挖掘和剖析这一隐性进程及其所呈现的“衰老之耻”这一主题意义,从而丰富对主人公形象之多面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该作品的主题蕴涵、结构技巧以及审美价值的理解与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耻》 衰老 隐性进程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作业现状调查及个性化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怀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51-253,共3页
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大学英语作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个性化设计大学英语作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大学英语作业 个性化 设计
下载PDF
库切小说的创伤书写与救赎之道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怀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3-98,共6页
从创伤理论视角剖析了库切小说创作的创伤叙事及其所蕴含的主旨意蕴,认为库切对创伤意识形态深层原因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消解创伤的救赎之道,显示出其创伤叙事下普世性的道德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 库切 创伤 救赎
下载PDF
恶之根源:《等待野蛮人》中的路西法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怀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28-133,共6页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展现了系统力量造就的“敌意想象”和情境力量场中的“去个人化”对施恶者人性和行为的强力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人性和罪恶行径的定势认知。虽然库切对人性之黑暗有着清晰的洞察,然而,他并没有对人性丧失信心。通...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展现了系统力量造就的“敌意想象”和情境力量场中的“去个人化”对施恶者人性和行为的强力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人性和罪恶行径的定势认知。虽然库切对人性之黑暗有着清晰的洞察,然而,他并没有对人性丧失信心。通过对主人公这一平凡英雄的刻画与褒扬,库切试图向人们传达:只要坚守人性之本分,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力抵抗住外在力量的影响,避免走向恶之端。库切对罪恶和人性的深刻剖析显示其作为一名哲学作家的深度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等待野蛮人》 路西法效应 敌意想象 去个人化
下载PDF
库切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一种儒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怀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一直以来,国内外库切研究者普遍认为库切创作思想与欧美及南非文学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而对于其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则未曾论及。事实上,库切在多部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中国及中国元素,对中国文化乃至古代中国都... 一直以来,国内外库切研究者普遍认为库切创作思想与欧美及南非文学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而对于其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则未曾论及。事实上,库切在多部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中国及中国元素,对中国文化乃至古代中国都有一定了解。通过对库切传记的考察,甚至可以挖掘出他与儒家文化的姻缘。文章尝试论证库切创作与中国文化的关联,重点考察其作品中的刑罚观、大同思想等契合儒家人文思想的伦理和政治观念,以期呈现库切作品中的多元文化思想,体现其作为一名跨文化作家的思想深度,同时显示中国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普适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刑罚观 大同思想 儒学
下载PDF
库切小说的暴力书写与伦理关怀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怀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29-138,160,共11页
暴力是库切小说的重要主题。根据齐泽克的暴力理论,库切小说涉及的战争、杀戮、酷刑、强(诱)奸以及人对动物的残杀等暴行均属于主观暴力,而这些暴行产生的深层次动因却是包含制度暴力和符号暴力在内的客观暴力。库切对暴力的反复描写与... 暴力是库切小说的重要主题。根据齐泽克的暴力理论,库切小说涉及的战争、杀戮、酷刑、强(诱)奸以及人对动物的残杀等暴行均属于主观暴力,而这些暴行产生的深层次动因却是包含制度暴力和符号暴力在内的客观暴力。库切对暴力的反复描写与其成长及生活过程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密切相关。此外,库切用背离现实主义传统的创作手法书写暴力,拒绝对暴力场景进行细致描摹是其作为一名文人知识分子主动承担的高度伦理责任。通过暴力书写,库切展现了他对"同情"和"走进受害者立场"这一道德诉求的追寻,引领读者正视暴力,反思生命意义,并用同情和博爱去对待异种族、他人乃至一切生命,尽最大努力尝试改善滋生暴力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主观暴力 制度暴力 符号暴力 作者伦理
下载PDF
《耻》的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怀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45-350,共6页
从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结构三方面具体剖析了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策略、主旨蕴涵与审美品质,认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各具特色的人物话语模式、明暗并置的叙事线索和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使作品达到了叙事艺... 从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结构三方面具体剖析了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策略、主旨蕴涵与审美品质,认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各具特色的人物话语模式、明暗并置的叙事线索和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使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和叙事效果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耻》 叙事策略 “戏中戏”结构
下载PDF
中国库切研究现状论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怀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5-62,共8页
库切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在南非乃至世界文坛均占有特殊地位。库切自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通过梳理我国十多年来的库切研究成果,以期引领库切研究走向深入。研究认为,国内学者需要全面考量库... 库切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在南非乃至世界文坛均占有特殊地位。库切自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通过梳理我国十多年来的库切研究成果,以期引领库切研究走向深入。研究认为,国内学者需要全面考量库切的创作,并在注重利用国内文化资源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库切研究界的交流,拓宽理论视野,打开库切研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后殖民主义 南非 寓言
下载PDF
以产出目标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怀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淘汰“水课”,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意义重大。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应用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教法偏误、学以致用缺位、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频现。文章以中国本土化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学流程的设计、... 淘汰“水课”,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意义重大。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应用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教法偏误、学以致用缺位、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频现。文章以中国本土化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师主导作用的定位、综合测评体系的研发等三个方面尝试构建以产出目标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合理设计驱动、促成和评价三大教学环节;明确教师“脚手架”的作用;研发多元化的教学测评方式,在终结性评价中增加口语测试,并丰富形成性评价。以期实现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同时为实现国家战略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金课” 产出导向法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怀梅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3-76,共4页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个性化教学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与个性化教学理念相统一。文章通过对二者的整合研究探讨适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个性化教学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与个性化教学理念相统一。文章通过对二者的整合研究探讨适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旨在改善当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个性化教学 民办高校 大学英语
下载PDF
儒家思想视域下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解读
16
作者 金怀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17-122,128,共7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首个布克奖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自问世以来广受关注。有别于研究者们多以后殖民视角为主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进行阐释,论文借用儒家文化的三个基本观念解读主人公迈克尔·K的行为所体现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首个布克奖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自问世以来广受关注。有别于研究者们多以后殖民视角为主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进行阐释,论文借用儒家文化的三个基本观念解读主人公迈克尔·K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孝道、归隐思想和天人合一观念,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深度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用儒家思想给予观照,文本呈现为一个与“送母还乡”相关的孝行故事,体现了主人公浓浓的爱母之情;迈克尔·K不参与政治斗争并非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其坚持内心信仰的一种归隐方式,是对南非昏暗政治和战争暴力的抵制和批判;而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显示其具有人与万物同根同源的“天人合一”思想。K的行为不仅是库切自身情感和观念的投射,更体现出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也表达出他对人类健康发展的渴望和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孝道 归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种族·殖民·动物伦理:论《等待野蛮人》中的狩猎
17
作者 金怀梅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4-49,68,共7页
库切的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聚焦酷刑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而作为其情节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狩猎虽具有多元复杂的意义,但一直以来并未得到批评家们的足够重视。狩猎与酷刑并非两个互不相干的文本成分,而是展示了物种主义与种族... 库切的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聚焦酷刑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而作为其情节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狩猎虽具有多元复杂的意义,但一直以来并未得到批评家们的足够重视。狩猎与酷刑并非两个互不相干的文本成分,而是展示了物种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共谋关系;狩猎与针对“野蛮人”的战争同是帝国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狩猎同时体现了作者提倡的以道德和同情为内核的动物伦理观。对狩猎情节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以及作家的深度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待野蛮人》 狩猎 种族主义 殖民主义 动物伦理
下载PDF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儒家式生态伦理思想
18
作者 金怀梅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J.M.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在政治议题之下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同于以往研究者多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解读该作品,论文运用儒家生态哲学对其进行观照,呈现其内在的儒家式生态观。小说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同根同源,故... J.M.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在政治议题之下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同于以往研究者多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解读该作品,论文运用儒家生态哲学对其进行观照,呈现其内在的儒家式生态观。小说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同根同源,故动物、植物等一切自然物均应被纳入人类道德共同体,成为人类关爱和保护的对象。作品为人类实践这一伦理行动提供了两大方案:仁爱和同情,倡导作为“德性主体”的人应该自觉提升道德修养,以仁爱之心和同情共感与自然万物达成良性互动。小说的生态伦理思想跨越时空阈限,与儒家生态哲学相暗合,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互为相通的精神旨趣,能共同为解决当下人类愈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彰显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库切作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儒家生态哲学 仁爱 同情
下载PDF
《等待野蛮人》与非道德行为生成机制
19
作者 金怀梅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J.M.库切的《等待野蛮人》展现了处于文明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人性丧失、对他人和他种族实施暴行或坐视暴行的骇人图景,因其聚焦的酷刑主题和蕴涵的深刻道德伦理关怀而备受评论界关注。小说揭示的道德冷漠、道德盲视、酷刑等一系列非道... J.M.库切的《等待野蛮人》展现了处于文明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人性丧失、对他人和他种族实施暴行或坐视暴行的骇人图景,因其聚焦的酷刑主题和蕴涵的深刻道德伦理关怀而备受评论界关注。小说揭示的道德冷漠、道德盲视、酷刑等一系列非道德行为的社会生成机制却罕见探讨。结合鲍曼对大屠杀的社会学解释和凯尔曼对暴力的思考详细剖析作品中非道德行为的社会生成,认为个体对权威的服从及权威通过赏罚体系对个体的操纵、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非人性化、现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与暴力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关系,使得一系列非道德行为在文明社会畅通无阻,道德对暴行的约束受阻。小说显示了库切作为一名人文知识分子对人类道德困境及其出路的深切忧思和智慧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待野蛮人》 非道德行为 服从权威 非人性化 文明化进程
下载PDF
流散·疏离·身份——重析《三四五区间的联姻》
20
作者 金怀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作家的社会经历深刻影响其创作,多丽斯·莱辛把自身流散经历的状态赋予在《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女主人公爱丽·伊斯身上。爱丽·伊斯遭遇了三区和四区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既不能融入他乡文化,又与家园文化日渐疏离,继而陷... 作家的社会经历深刻影响其创作,多丽斯·莱辛把自身流散经历的状态赋予在《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女主人公爱丽·伊斯身上。爱丽·伊斯遭遇了三区和四区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既不能融入他乡文化,又与家园文化日渐疏离,继而陷入身份认同困境和精神痛苦。莱辛借此揭示了20世纪后期开始的全球化背景中个体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三四五区间的联姻》 流散 疏离 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