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明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形成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怡顺 刘海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王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针 中国革命 机会主义 “左”倾 严重性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意蕴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怡顺 陶厚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48,52,共5页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肩负历史使命、奋力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主题、增进党内思想和谐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其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忧患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党&...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肩负历史使命、奋力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主题、增进党内思想和谐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其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忧患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党"为何忧"、"为谁忧",也包括"如何解忧";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而且付之于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主题的实践,是党和人民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考察党的忧患意识的历史发展,对于目前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攻坚克难,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历史考察 现实意蕴 居安思危 历史担当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怡顺 叶昌友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共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立足新的实践 ,分析新的情况 ,回答新的问题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牢固坚持 ,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是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党建理论 中国共产党 时代特征 党风廉政建设 “三个代表”
下载PDF
四大教育:增进党内和谐的教育路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怡顺 周贤山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统一党内思想行动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党内凝聚力、建设党内和谐政治生态的重要路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促进党内和谐,需要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主题教育促进党内思想和谐,需要强化组织与纪律观念... 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统一党内思想行动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党内凝聚力、建设党内和谐政治生态的重要路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促进党内和谐,需要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主题教育促进党内思想和谐,需要强化组织与纪律观念教育促进党的组织团结统一,需要突出作风教育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和谐政治生态,需要以党内教育制度化促进党内和谐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教育 党内和谐 作风教育 教育制度
下载PDF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特点及规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金怡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5,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高度,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领导开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斗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标志的党建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高度,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领导开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斗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标志的党建思想。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蕴含五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规律,是新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把握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特点及其中蕴含的党建规律,对新形势下构建党内和谐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建党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 党建规律
下载PDF
构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怡顺 王同昌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1,55,共4页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一定的机制保障。立足现实实践,应注重几个方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制定实施细则,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操作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能力机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一定的机制保障。立足现实实践,应注重几个方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动力机制;制定实施细则,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操作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能力机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构筑贯彻群众路线的监督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长效机制 党群关系
下载PDF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怡顺 叶昌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深邃的理论命题。深刻把握这一命题的内涵 ,要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上去思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代表 先进生产力 实现途径
下载PDF
增进党内和谐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怡顺 钱春慧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是否团结和谐,不仅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因此要努力探索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党...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是否团结和谐,不仅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因此要努力探索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党内和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和谐 路径
下载PDF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内涵的几点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怡顺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从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阶级属性 ,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动力和发展前途 ,主要内容和形式以及如何建设好这一新文化等方面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内涵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内涵
下载PDF
构建党内和谐运行机制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怡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2,共5页
党内和谐问题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实际出发,突出强调了这一问题。维护、增进"党内和谐"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内和谐运行机制... 党内和谐问题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实际出发,突出强调了这一问题。维护、增进"党内和谐"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内和谐运行机制。党内和谐运行机制的构建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目前主要有三个维度: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主线,健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牢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增进党内的思想和谐;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不断增进党内的组织和谐;完善党内的监督机制和反腐倡廉机制,努力化解党内的不和谐因素,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和谐 思想和谐 反腐倡廉
下载PDF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怡顺 李国辉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2-96,共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挑战,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路径
下载PDF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怡顺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教条主义错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点。我们研究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教条主义错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点。我们研究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必须注意把握两个实质性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条主义
下载PDF
五四时期陈独秀社会历史观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怡顺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9,共4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其社会历史观经历了由唯心到唯物逐步演进的过程。五四以前 ,陈独秀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 ,陈独秀的世界观有了质的飞跃 ,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 ,但不很彻底。
关键词 陈独秀 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群众观
下载PDF
对我国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怡顺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保持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必须注重结构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 质量和效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里程碑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怡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51,共5页
在当代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而这个全新的历史时代是由于它提出和解决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最重大、最根本、最关键的议题才开辟出来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遵义... 在当代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而这个全新的历史时代是由于它提出和解决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最重大、最根本、最关键的议题才开辟出来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遵义会议之后的新的伟大里程碑,较之第一个里程碑有其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伟大里程碑
下载PDF
从《告全党同志书》看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分歧——兼论陈独秀被开除出党的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怡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着对中国革命有关问题的看法,陈独秀与当时的中共中央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分歧。正是这些分歧,最终导致其被开除出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共产国际 陈独秀
下载PDF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怡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15,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长期而崇高的使命。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着力把握三方面要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长期而崇高的使命。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着力把握三方面要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致力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牢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实际
下载PDF
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国际根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怡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7-80,共4页
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与共产国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理论及其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左”的估计 ,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战略总方针的理论依据 ;俄国城市武装起义经验的绝对化 ,是李立三坚持“城市中心论”的... 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与共产国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共产国际的“第三时期”理论及其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左”的估计 ,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战略总方针的理论依据 ;俄国城市武装起义经验的绝对化 ,是李立三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仿效模式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阶级关系的公式化、定型化的分析 ,是李立三制定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理论基础 ;联共、共产国际反布哈林右倾的斗争 ,为李立三的反倾向斗争定下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三 共产国际 斯大林 "第三时期"理论 三阶段论 "左"倾错误 民族资产阶级政策
下载PDF
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中共八大再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怡顺 《世纪桥》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0年代中期,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从国际上看,首先,缓和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向.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仍在继续,但是冷战双方开始就一... (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0年代中期,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从国际上看,首先,缓和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向.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仍在继续,但是冷战双方开始就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举行谈判,并取得一些成果.亚、非国家广泛兴起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运动.1956年下半年埃及为收回苏伊士运河而进行的斗争震动西方世界,一些亚非新兴国家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共产党 第八次代表大会 国际问题 国际关系 工作思路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20
作者 金怡顺 高剑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与合理性运用之普遍诉求,从赋权和限权两个维度,对代议制度的起源和西方分权理论作了历史考察,论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以往民主制度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民意代表的选拔体制、民... 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与合理性运用之普遍诉求,从赋权和限权两个维度,对代议制度的起源和西方分权理论作了历史考察,论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以往民主制度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民意代表的选拔体制、民意表达的渠道体制、政治协调的体制、政治权利运用以及社会监督的体制四个方面,既吸收了人类以往政治文明的合理内核,表现为开放的形态;又呈现出严密的逻辑结构,克服了古代代议活动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立宪民主制度的弊端,将最终保证中华民族和平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活动 间接代议制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分权制衡 合法性 合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