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铈还原表面上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恒芳 胡延平 +1 位作者 李灿 辛勤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原位红外、程序升温脱附、脉冲表面反应技术研究了CeO2还原表面在中温变换反应条件下表面物种的生成及脱附,并根据研究结果归纳出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
关键词 二氧化铈 水煤气 变换反应 反应机理 吸附 脱附
下载PDF
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上的一氧化碳氧化反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源 孙海龙 +1 位作者 刘全生 金恒芳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6,共4页
以一氧化碳氧化为探针反应 ,考察了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研究了催化剂中氧化铜的含量、载体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化铈气凝胶担载的氧化铜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呈现出高催化活性 ... 以一氧化碳氧化为探针反应 ,考察了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研究了催化剂中氧化铜的含量、载体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化铈气凝胶担载的氧化铜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呈现出高催化活性 ,适当温度下焙烧载体及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随着催化剂中氧化铜含量的增加 ,一氧化碳完全转化的温度降低 ,但当w(CuO) >12 %时 ,过量的氧化铜以体相形式而不是以高分散形式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气凝胶 氧化铜 负载型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反应 催化活性
下载PDF
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TPR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源 孙海龙 +1 位作者 刘全生 金恒芳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研究了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还原行为 ,并与其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 .发现此类催化剂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氧化铜 ,即体相氧化铜和分散于载体表面的氧化铜 ,且后者中的部分氧化铜还原后易被氧...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研究了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还原行为 ,并与其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 .发现此类催化剂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氧化铜 ,即体相氧化铜和分散于载体表面的氧化铜 ,且后者中的部分氧化铜还原后易被氧化 .随着此易被氧化的铜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氧凝胶 氧化铜 负载型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一氧化碳 氧化 汽车 尾气净气 催化活性
下载PDF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刁丽彤 金恒芳 +2 位作者 张晓娜 牟占军 张前程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用M¨osbauer谱,XRD及TEM技术对铁系无铬型催化剂的前驱态、母体及还原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生成及晶相结构的微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水合四氧化三铁Fe3-xO4·nH2O和γFe2O3晶态的形成,并... 用M¨osbauer谱,XRD及TEM技术对铁系无铬型催化剂的前驱态、母体及还原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生成及晶相结构的微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水合四氧化三铁Fe3-xO4·nH2O和γFe2O3晶态的形成,并探讨了晶相参数微变引起晶体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催化活性的变化.在Fe3-xO4·nH2O中SB/SA比值为2,x值接近于0时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催化剂 XRD TEM
下载PDF
铁基无铬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前程 张学同 +2 位作者 杨少霞 牟占军 金恒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用过渡金属氧化物Co2O3·xH2O取代铁铬催化剂中的Cr2O3,以硝酸法制备了用于大型合成氨工艺使用的不含硫的铁基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控制铁盐溶液中Fe2+和Fe3+的比例能保证催化剂的主相是γ Fe2O3。Co2O3·xH2O的存在减缓了催... 用过渡金属氧化物Co2O3·xH2O取代铁铬催化剂中的Cr2O3,以硝酸法制备了用于大型合成氨工艺使用的不含硫的铁基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控制铁盐溶液中Fe2+和Fe3+的比例能保证催化剂的主相是γ Fe2O3。Co2O3·xH2O的存在减缓了催化剂因受热引起烧结而导致的比表面积下降,提高了热稳定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有很好耐热性和活性。Co2O3·xH2O的加入量w(Co2O3·xH2O)从1%增加到5%,耐热15h后的低温活性从29 6%提高到了61 3%,证明Co2O3·xH2O是Cr2O3理想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变换反应 无铬变换催化剂 活性
下载PDF
Mo_2N的表面性质和加氢脱氮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平 张文郁 +2 位作者 任铁力 金恒芳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3-517,共5页
以XRD、H2-TPD、TPS方法研究了钝化和硫化处理对Mo2N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以及对吡啶加氢脱氮(HDN)催化活性的影响。Mo2N经钝化或在673K硫化后,虽然其体相结构不发生变化,但其表面性质却发生了明显的异变,并伴随其加氢脱氮活性的... 以XRD、H2-TPD、TPS方法研究了钝化和硫化处理对Mo2N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以及对吡啶加氢脱氮(HDN)催化活性的影响。Mo2N经钝化或在673K硫化后,虽然其体相结构不发生变化,但其表面性质却发生了明显的异变,并伴随其加氢脱氮活性的显著降低.由Mo2N在不同钝化条件下生成的部分氧化产物以及H2-TPD结果,推测在缓慢钝化条件下,Mo2N表面钝化层为MoO2根据Mo2N硫化后的H2-TPD和相应HDN活性变化,以及Mo2N的TPS结果,认为Mo2N经673K硫化后其表面结构发生了硫化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 硫化 氮化钼 加氢脱氮 表面性质 催化
下载PDF
SiW_(12)/Al_2O_3的硫化与加氢脱氮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平 张文郁 +2 位作者 任铁力 金恒芳 辛勤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对SiNi(Co)W11(Mo11)双金属Keggin型杂多酸作为模型前身物,载于Al2O3上应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相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研究了SiW12在Al2O3上的分散状态,硫化行为及其加氢脱氮活性.... 为对SiNi(Co)W11(Mo11)双金属Keggin型杂多酸作为模型前身物,载于Al2O3上应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相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研究了SiW12在Al2O3上的分散状态,硫化行为及其加氢脱氮活性.用吸附法和浸渍法均可将SiW12稳定和高分散地担载于Al2O3表面上.在Al2O3载体上,SiW12的硫化反应发生在573~673K狭窄温度范围内,该硫化作用起始于其Keggin结构破裂前,但接近硫化完全时其Keggin结构已经破裂并最终形成.WS2.虽然以SiW12为前身物时其HDN活性相仍为WS2,但在Al2O3表面上,由SiW12直接硫化比以偏钨酸为前身物得到的相应催化剂的吡啶加氢活性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脱离 硅钨酸 硫化 氧化铝 催化剂
下载PDF
铁基无硫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Ⅲ. 高活性相γ-Fe_2O_3的测定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牟占军 贾玉香 +2 位作者 张学同 张前程 金恒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铁和硝酸为主要原料 ,开发适合大型合成氨厂使用的铁基无硫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 ,采用XRD及M ssbauer谱等技术对催化剂母体的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 ,证实催化剂母体为高活性相γ Fe2 O3 。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制备 穆斯堡尔谱 X射线衍射 催化活性 一氧化碳 Γ-FE2O3 三氧化二铁 表行
下载PDF
铁系无铬(NBC-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 Ⅳ.吸附性能及CO变换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牟占军 高筠 +2 位作者 刘全生 刁丽彤 金恒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及脉冲反应(PSR)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NBC-1)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及脉冲反应(PSR)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NBC-1)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易吸附CO及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铁系 催化剂 高温变换
下载PDF
杂多酸的硫化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新平 辛勤 +2 位作者 任铁力 张文郁 金恒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以IR光谱和程序升温硫化方法对近年来催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杂多酸在H2S作用下的硫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SiW12、PW12和PMo12三种杂多酸中,PMo12最易发生硫化作用,其两种桥氧比端氧易硫化的倾向也最大.PW12次之.在初始硫化阶段,... 以IR光谱和程序升温硫化方法对近年来催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杂多酸在H2S作用下的硫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SiW12、PW12和PMo12三种杂多酸中,PMo12最易发生硫化作用,其两种桥氧比端氧易硫化的倾向也最大.PW12次之.在初始硫化阶段,杂多酸中的部分氧原子在维持其Keggin骨架结构情况下被硫原子取代.在这一条件下硫氧交换是可逆的.对于PMo12,可维持其Keggin结构的温度接近室温,对于SiW12和PW12,该温度在673K~723K之间.当超过这一特定温度时,杂多酸的硫化作用不再可逆,深度硫化作用可能伴随Keggin骨架结构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作用 氧-硫交换 杂多酸 催化剂
下载PDF
稀土铁基无硫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牟占军 王芳 +2 位作者 张前程 刘全生 金恒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以铁和硝酸为主要原料 ,以稀土 (Ce O2 )为主要助剂 ,开发适合大型合成氨厂使用的稀土铁基无硫无铬型 CO高温变换催化剂 ,探讨了稀土 (Ce O2 )的加入量及制备过程中热煮方式、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CO 稀土 水煤气变换 制备 铁基元铬催化剂 合成氨 催化性能 制备 一氧化碳
下载PDF
铁系高温变换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全生 赵福军 +4 位作者 牟占军 唐伟 冷庆海 陈超 金恒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采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在1.0MPa压力下,对环境友好铁系无铬NBC 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得到了高度显著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从... 采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在1.0MPa压力下,对环境友好铁系无铬NBC 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得到了高度显著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从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出:该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活化能比较低,因此其低温活性较好;该催化剂上H2O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CO2对变换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很大,因此为提高变换反应速率,应当设法减小CO2的不利影响;H2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系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动力学
下载PDF
硝酸法铁系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学同 金恒芳 +3 位作者 张前程 牟占军 罗运军 谭惠民 《工业催化》 CAS 2001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湿法合成技术制得以高活性相γ- Fe2 O3为主体的无硫无铬型高变催化剂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及 M o¨ssbouer谱对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 ,并讨论了耐热温度、关键助剂 A的含量及加入方式和助剂 B... 采用湿法合成技术制得以高活性相γ- Fe2 O3为主体的无硫无铬型高变催化剂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及 M o¨ssbouer谱对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 ,并讨论了耐热温度、关键助剂 A的含量及加入方式和助剂 B的加入形态诸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 40 0℃耐热前后具有良好的活性 ;关键助剂 A不仅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无硫型 无铬型 硝酸法
下载PDF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在常压系统中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牟占军 刁丽彤 +4 位作者 刘全生 张前程 金恒芳 陈福祥 何富英 《化肥工业》 CAS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完全去掉了对人体及环境极其有害的铬组份 ,在加压变换系统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在常压变换系统中成功使用。数据表明 ,在常压条件下该催化剂同样表现出活性温度低、蒸汽消耗少、生产负荷大、机械强度...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完全去掉了对人体及环境极其有害的铬组份 ,在加压变换系统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在常压变换系统中成功使用。数据表明 ,在常压条件下该催化剂同样表现出活性温度低、蒸汽消耗少、生产负荷大、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系无格型 高变催化剂 常压变换 应用 常压系统 化肥
下载PDF
CeO_2表面变换过程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延平 金恒芳 《稀土》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原位博氏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CeO2表面的吸附性能及变换反应机理。不同温度下吸附水的结果表明,表面物理吸附水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少。吸附二氧化碳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低温下可以形成单齿状碳酸盐吸附物种,随温度升高此物种... 本文采用原位博氏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CeO2表面的吸附性能及变换反应机理。不同温度下吸附水的结果表明,表面物理吸附水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少。吸附二氧化碳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低温下可以形成单齿状碳酸盐吸附物种,随温度升高此物种逐渐转化为表面碳酸基吸附物种。吸附一氧化碳结果表明表面出现了极少量的甲酸基物种,据此可认为CeO2表面存在微量的表面羟基。随表面温度升高甲酸基物种转化为碳酸基吸附物种。共吸附H2O+CO结果表明CeO2表面在此气氛中可形成大量的甲酸基物种,高温时转化为碳酸基吸附物种。综合研究结果,归纳出了变换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机理 红外光谱 二氧化铈 吸附性能
下载PDF
B113-2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反应动力学(Ⅰ)——本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全生 赵福军 +4 位作者 牟占军 冷庆海 唐伟 陈超 金恒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4-8,16,共6页
使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 ,采用稳态测定技术 ,在 6 18~ 72 3K、1.0MPa压力下 ,对在国产B113- 2型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 ,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得到了高... 使用活塞流管式积分反应器 ,采用稳态测定技术 ,在 6 18~ 72 3K、1.0MPa压力下 ,对在国产B113- 2型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定得到的数据 ,对幂函数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得到了高度显著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从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出 :在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变换反应动力学参数基本上与传统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一致 ,但在该催化剂上CO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降低 ,推测可能是由于该催化剂中Cu组分作用的结果 ;CO2 对变换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较大。因此 ,为提高变换反应速率 ,应当设法减小CO2 的不利影响 ;H2 组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系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本征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铁系无铬NBC-1型高(中)温CO变换催化剂的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刁丽彤 牟占军 +2 位作者 张晓娜 金恒芳 石俊福 《化肥工业》 CAS 1997年第1期22-26,共5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研制生产的铁系无铬NBC-1型高(中)温CO变换催化剂,经化肥厂整炉装填应用,并分析了该催化剂升温还原及两种工况的操作情况,证明NBC-1型催化剂具有易还原、低温活性好、蒸汽消耗低、CO转化率...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研制生产的铁系无铬NBC-1型高(中)温CO变换催化剂,经化肥厂整炉装填应用,并分析了该催化剂升温还原及两种工况的操作情况,证明NBC-1型催化剂具有易还原、低温活性好、蒸汽消耗低、CO转化率高、变换炉阻力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中温变换 一氧化碳 合成氨生产 高温变换
下载PDF
BX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CO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全生 金恒芳 +1 位作者 王国军 张晓娜 《工业催化》 CAS 1999年第4期13-19,共7页
采用常压等温直流积分反应器,研究了在 B X 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 C O 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模拟生产条件进行测试,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估值, 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 并经 F检验、相关指数检验... 采用常压等温直流积分反应器,研究了在 B X 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 C O 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模拟生产条件进行测试,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估值, 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 并经 F检验、相关指数检验及运用此数学模型进行某工厂变换炉催化剂用量的计算, 证明了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 变换 催化剂 稀土催化 BX型 合成氨生产
下载PDF
NBC-1型铁系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上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前程 高筠 +1 位作者 牟占军 金恒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TPD、TPSR、PSR等手段 ,对NBC -1型铁系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进行了变换反应机理的研究。实验证明 ,H2 O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是化学吸附 ,在表面反应产生H2 的同时也产生了覆盖活性表面的“惰性产物”———表面O·(σ) ,使催化... 通过TPD、TPSR、PSR等手段 ,对NBC -1型铁系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进行了变换反应机理的研究。实验证明 ,H2 O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是化学吸附 ,在表面反应产生H2 的同时也产生了覆盖活性表面的“惰性产物”———表面O·(σ) ,使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发生“钝化” ;CO在反应温度下未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是存在于气相 ,同催化剂表面的表面O·(σ)作用生成CO2 ·(σ) ,CO2 脱附后又使活性表面“更新”。在整个变换反应过程中 ,催化剂实际没有参与反应 ,只是提供能够进行反应的“活性中心”。变换反应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催化剂表面反复“钝化”和反复“更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1型 铁系 催化剂 CO变换反应 反应机理 程序升温脱时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下载PDF
铁系变换催化剂中助剂CoO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同 金恒芳 +3 位作者 张前程 牟占军 罗运军 谭惠民 《工业催化》 CAS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运用 X-射线衍射 ( XRD)、催化剂活性评价技术以及 Mossbouer谱等手段研究了 Co O在铁系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Co O对铁系催化剂既有稳定催化剂结构的作用 ,又能使催化剂的活性大大提高。实验证明 ,使用 Co
关键词 铁系无铬催化剂 氧化钴 助剂 合成氨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