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单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远期结果 被引量:32
1
作者 金才益 曾忠友 +2 位作者 徐阿炳 陆金荣 任忠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系统 治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BAK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失稳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才益 曾忠友 +2 位作者 邹德威 陆金荣 徐阿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BAK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的并发症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采用BAK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的 34例所出现的并发症 ,并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改进 (包括手术原则及操作 )。结果 :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出现与术者的临床经... 目的 :探讨BAK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的并发症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采用BAK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的 34例所出现的并发症 ,并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改进 (包括手术原则及操作 )。结果 :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出现与术者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有关。结论 :使用BAK融合器要求术者充分了解其设计特点 ,有熟练的脊柱外科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 腰椎 并发症 治疗 腰椎失稳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5例翻修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才益 曾忠友 +3 位作者 王斌 黄志海 江春宇 吴鹏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390-392,共3页
关键词 髋关节 假体 失败 翻修
下载PDF
颈椎锁定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才益 任忠明 +3 位作者 裴仁模 张玉良 徐阿炳 陆金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6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颈椎锁定钢板 颈椎前路融合技术 颈椎病 内固定
下载PDF
纤维环剥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才益 任忠明 +5 位作者 徐阿炳 陆金荣 曾忠友 张建乔 黄志海 王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目的 探讨纤维环剥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本组均行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纤维环摘除术 ,其中对后期 35例同期行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 9年 ,优 2 8例 ,良 18例 ,可 4例 ,差 2例 ... 目的 探讨纤维环剥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本组均行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纤维环摘除术 ,其中对后期 35例同期行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 9年 ,优 2 8例 ,良 18例 ,可 4例 ,差 2例 ,优良率为 88 5 %。结论 纤维环剥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剥脱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Apofix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6例
6
作者 金才益 任忠明 +3 位作者 陆金荣 张玉良 除阿炳 曾忠发 《武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Apofix系统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不稳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9
7
作者 曾忠友 黄伟 +4 位作者 张建乔 汤永华 江春宇 金才益 王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折),骨折脱位3例;按AO分型:A1.2型2例,A3.1型16例,A3.3型5例,B1.2型3例;载荷评分为4~7分,平均5.9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3例,E级14例。除1例跳跃性骨折的L1部位为4钉单节段固定外,其余伤椎部位均采用6钉三椎体固定,同时作单节段植骨融合。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2~27个月,平均15.5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末次随访时Cobb角(除外2例跳跃性骨折的L4部位)由术前的11°~47°(平均24.5°)矫正至-2°~19°(平均6.2°);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丢失10%~49%(平均37.7%)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5%~100%(平均92.7%);椎管占位(A3.1型16例及A3.3型5例)由术前的11%~62%(平均35.7%)恢复至0~13%(平均5.2%)。脊髓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 内固定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年以上随访结果 被引量:67
8
作者 曾忠友 张建乔 +4 位作者 金才益 王斌 江春宇 吴鹏 严卫锋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6钉三椎体固定并选择性单节段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伤椎置钉6钉三椎体固定方式并选择性单节段植骨治疗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6钉三椎体固定并选择性单节段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伤椎置钉6钉三椎体固定方式并选择性单节段植骨治疗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39.1岁。按AO分型:A1.3型5例,A3.1型17例,A3.3型8例,C1.1型1例,C1.3型1例。载荷评分4~7分,平均5.8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14例。测量并对比其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程度,同时采用Denis评分对疼痛及劳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9.2个月(30~4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除3例为浮壁骨痂外其余病例关节突间及椎板表面植骨融合良好。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最后随访时脊柱矫正度较术后有部分丢失(P>0.05)。25例患者最后随访时CT扫描显示椎体前上方存在大小不一的空洞现象。脊髓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Denis疼痛评分:P122例,P27例,P33例。Denis工作状态评分:W118例,W28例,W33例,W53例。结论:虽然经伤椎置钉6钉三椎体固定方式并选择性单节段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脊柱生理弧度、伤椎前缘高度及椎管容积,亦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且腰背痛获得很好缓解,但并不能改善椎体空壳现象,亦不能避免矫正度部分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下腰椎椎板、关节突的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曾忠友 江春宇 +6 位作者 宋永兴 张建乔 王斌 金才益 龙德云 吴鹏 王云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2,425,共4页
目的: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测量3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及下腰椎椎板、关节突CT平扫片,获得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椎板厚度、椎板外斜角及椎板下倾角的相关数据。结果:下腰椎椎板... 目的: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测量3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及下腰椎椎板、关节突CT平扫片,获得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椎板厚度、椎板外斜角及椎板下倾角的相关数据。结果:下腰椎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cm):L3/4男性为(4.63±0.75),女性为(4.40±0.63),L4/5男性为(5.12±0.45),女性为(5.03±0.39),L5/S1男性为(5.47±0.65),女性为(5.35±0.57),钉道长度自L3/4至L5/S1逐渐增大,且测量数据男性较女性长,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厚度(mm):L3男性为(5.4±0.8),女性为(5.2±0.73),L4男性为(6.7±1.4),女性为(6.4±1.5),L5男性为(6.4±1.4),女性为(6.2±1.45),椎板厚度L4较L3厚,L5较L4薄,男性较女性厚,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外斜角(°):L3/4男性为(46±5.1),女性为(45±4.8),L4/5男性为(43±3.8),女性为(44±4.1),L5/S1男性为(36±3.5),女性为(35±3.0),椎板外斜角自L3/4至L5/S1逐渐减小,男性与女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椎板下倾角(°):L3/4男性为(49±3.6),女性为(48±3.0),L4/5男性为(47±3.1),女性为(48±2.2),L5/S1男性为(51±2.5),女性为(50±1.8),椎板下倾角L4/5较L3/4小,L5/S1较L4/5大,男、女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测量患者影像学资料可获得个体化的下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应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应用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板 关节突 影像学 瞄准器 微创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17例报告 被引量:24
10
作者 曾忠友 金才益 +1 位作者 裴斐 黄志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静脉栓塞多见于较大的脊柱矫形、重建、融合手术,而且与麻醉方法及是否存在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脊柱围手术期中存在较多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栓塞 病历报告 预防措施 DVT 临床资料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85例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建乔 陆金荣 +3 位作者 金才益 任忠明 黄志海 袁维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正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85例,手术方式包括: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32例(A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植骨31例(B组);椎弓根固定...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正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85例,手术方式包括: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32例(A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植骨31例(B组);椎弓根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固定22例(C组).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三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8.1%、83.9%、95.5%;按0~9分法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3%、86.8%、90.9%.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使不稳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手术疗效;应根据腰椎退变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融合术式;cage的应用为融合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式 椎管探查减压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前路减压内固定修复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忠明 金才益 +2 位作者 裴斐 黄志海 吴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前路减压修复重建的必要性。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26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男23例,女3例,年龄23~62岁。其中T126例,L112例,L24例,L33例,L41例。神经功能按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A级2例,B...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前路减压修复重建的必要性。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26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男23例,女3例,年龄23~62岁。其中T126例,L112例,L24例,L33例,L41例。神经功能按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A级2例,B级13例,C级5例,D级6例。手术均行前路减压内固定重建术,其中4例因脊柱三柱结构损伤严重,同期先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融合术。结果26例术后影像学检查胸腰椎生理弧度基本恢复正常,椎管内减压彻底、充分。均获随访1~6年,平均17.7个月。术后3个月植骨区达骨性融合,神经功能除2例脊髓完全损伤出现不可逆恢复外,其余有1~3级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脑积液漏、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明显植骨块吸收伤椎塌陷、继发性脊柱后突及节段性不稳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修复重建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及内固定牢固等特点,有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前路减压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忠友 汤永华 +4 位作者 陈国军 严卫峰 吴鹏 张建乔 金才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不稳。其中26例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A组),25例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9.5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无严重不稳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相当,但相对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手术治疗选择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曾忠友 吴鹏 +5 位作者 张建乔 唐宏超 宋永兴 严卫锋 韩建福 金才益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分系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6例下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高...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分系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6例下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高处坠落伤40例,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4例。损伤部位:L337例,L4 16例,L53例。按AO分型:A3.1型17例,A3.2型14例,A3.3型25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40例。按A0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分别选择跨伤椎固定、经伤椎置钉固定、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手术方式。对比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的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结果:56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情况:跨伤椎固定方式融合13例,经伤椎固定方式融合20例,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方式20例均获得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C级1例,D级3例,E级52例。患者局部疼痛评定:Pl52例,P23例,P31例。工作状态分级:W112例,W239例,W35例。结论:由于下腰椎与胸腰段在解剖、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异,其具有完全不同的损伤特点。而根据AO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的综合评分,是指导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选择的较好方法,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损伤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RF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忠明 金才益 +4 位作者 陆金荣 徐阿炳 张玉良 曾忠友 黄志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滑脱病例 ,采用RF系统对滑脱椎行撑开提拉复位 ,以恢复椎体正常序列和椎间高度 ;彻底减压椎管和神经根管 ;从椎间后外侧斜放单枚...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滑脱病例 ,采用RF系统对滑脱椎行撑开提拉复位 ,以恢复椎体正常序列和椎间高度 ;彻底减压椎管和神经根管 ;从椎间后外侧斜放单枚填塞自体骨的BAK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6~ 2 1个月 ,平均 9 1个月。原腰腿痛症状消失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早期疗效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 治疗
下载PDF
脊柱手术深静脉栓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忠友 金才益 刘海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脊柱 手术 深静脉栓塞 骨科 血栓形成 病理因素
下载PDF
两种椎间融合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建乔 董黎强 +4 位作者 金才益 曾忠友 吴鹏 王斌 汤静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碳纤维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共1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碳纤维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共101例,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cage椎间融合)和B组(椎间植骨融合)。A组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3岁;B组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2岁。按照0~9分法评估临床疗效,应用X线片评价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优良率为93.0%,B组为77.6%。A组融合率为95.35%,B组为81.04%,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A组椎间高度平均为11.3±1.4mm,B组为11.2±1.6mm,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时A组为11.1±1.5mm,B组为9.2±1.4mm,两组椎间高度丢失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碳纤维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均优于椎间单纯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不稳症 碳纤维椎间融合器 椎间融合
下载PDF
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忠友 严卫锋 +3 位作者 唐宏超 吴鹏 张建乔 金才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5,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24--70岁...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24--70岁,平均51.0岁,病史时间2~20年,平均7.5年,均有顽固性下腰痛;病变部位:L415例,L,27例;均为双侧椎弓峡部裂,其中椎体滑脱Ⅱ°28例,Ⅱ°14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其中单节段固定38例,双节段固定4例。经椎间孔入路融合器植骨,使用一枚融合器5例,使用两枚融合器37例。对比其术前、后腰椎前凸角、骶倾角、滑脱角、滑脱率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采用Oswestry评分(oDI)评价其功能变化。结果本组病例切口无感染,1例因螺钉位置不正确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而行螺钉调整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5个月。除腰椎前凸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外,术后滑脱角、滑脱率、骶倾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改善。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现象,椎间融合器植骨除2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获骨性融合;Oswestry评分由术前33.6--6.5至最后随访时10.8--4.1。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II。或以上滑脱病例其病史时间长、病情重、病理变化明显。建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充分松解、尽量复位并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前移 椎弓根螺钉 固定 融合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3
19
作者 曾忠友 程新财 +4 位作者 张建乔 江春宇 宋永兴 金才益 王斌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建乔 董黎强 +3 位作者 金才益 曾忠友 韩建福 项俊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0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9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和B组(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A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单节段不稳38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B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3~72岁,单节段不稳53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丢失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面)评估临床疗效,A组由术前平均(10.11±2.40)分上升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4.88±2.30)分,其中优25例,良12例,中4例;B组由术前平均(9.62±2.60)分上升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5.19±2.40)分,其中优37例,良13例,中6例。A组39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95.1%(39/41),B组53例获得融合,融合率94.6%(53/56)。术后7d平均椎间高度A组为(11.2±1.2)mm,B组为(11.3±1.4)mm,术后2年A组为(11.0±1.4)mm,B组为(11.1±1.4)mm。经组间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丢失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单枚或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高,且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而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相对双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后柱结构、价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椎间融合器 椎间融合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