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4例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钡灌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钟捷 张晨莉 +4 位作者 马天乐 金承荣 唐永华 吴云林 江石湖 《胃肠病学》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背景: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不同检查手段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两者对小肠出血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准确率和临床实用价值。... 背景: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不同检查手段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两者对小肠出血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准确率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34例不明原因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进镜方式分为经口腔和经肛门两种,以首选进镜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择期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小肠钡灌检查采用插管式稀钡灌注法。两项检查分别由消化科和放射科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34例行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首选从口腔进镜者22例,其中14例(63.6%)检出病灶;8例未发现病灶者择期再从肛门进镜检查,6例检出病灶。12例首选从肛门进镜者中8例(66.7%)检出病灶;4例择期再从口腔进镜检查,3例检出病灶。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变整体检出率为91.2%(31/34);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变整体检出率为50.0%(17/34)。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检查、手术探查以及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证实,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31/31);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因诊断准确率为48.4%(15/31)。全麻下经口腔进镜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出血 病因诊断 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钡灌 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钡灌诊断小肠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晨莉 钟捷 +2 位作者 金承荣 曹韵 吴云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0-882,共3页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43例经多项常规检查阴性、疑为小肠疾病患者分别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结合手术和病理所见,对照两者的病因诊断率,就其整体检出率和对小肠...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43例经多项常规检查阴性、疑为小肠疾病患者分别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结合手术和病理所见,对照两者的病因诊断率,就其整体检出率和对小肠基本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小肠镜发现36例病灶,整体检查阳性率83.7%;小肠钡灌发现22例病变,整体检查阳性率51.2%。小肠镜检出小肠肿瘤13例,炎性、溃疡性病变20例,血管畸形3例;小肠钡灌分别检出7例15例、0例。结论在小肠疾病的整体检出率和病因诊断率方面,双气囊小肠镜要优于小肠钡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钡灌 小肠疾病
下载PDF
推进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慧 马天乐 +1 位作者 金承荣 钟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 外套管气囊 内镜气囊 护理配合
下载PDF
Sham氏试验筛检结肠脉瘤初探
4
作者 何建沫 金承荣 +5 位作者 王兴平 章文■ 万一平 王炳庚 金夏兰 汤新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34-435,共2页
大肠癌及其最常见最主要的癌前病变—腺瘤,起病毫无症状,筛检效果极不明显,所以大肠癌一经发现,多属晚期,预后很差.因此该瘤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早期发现、早期切除大肠腺瘤,做好大肠癌的二级预防工作.1988年,Shamsuddin利用癌变和癌... 大肠癌及其最常见最主要的癌前病变—腺瘤,起病毫无症状,筛检效果极不明显,所以大肠癌一经发现,多属晚期,预后很差.因此该瘤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早期发现、早期切除大肠腺瘤,做好大肠癌的二级预防工作.1988年,Shamsuddin利用癌变和癌前病变粘膜所产生的粘液T抗原暴露这一特征,首次使用于大肠癌筛检(简称Sham氏法),取得良效.我们用Sham氏法的原理所制成的Go-S试纸(福建三强生化有限公司产品)筛检大肠癌及腺瘤,评估Sham氏法在我国大肠癌普查中的筛检价值,报告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腺瘤 Sham氏试验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病因比较 被引量:93
5
作者 钟捷 张晨莉 +3 位作者 马天乐 金承荣 吴云林 江石湖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1-744,共4页
目的 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  2 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 2种 ,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 ,日... 目的 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和实用价值。方法  2 4例原因不明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 2种 ,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 ,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胶囊内镜采用以色列GIVEN公司产品。 2种检查方法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 ,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  2 4例患者中 2 1例通过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 ,总检出率为 87.5 %。 2 4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后 ,有阳性发现者 11例 (45 .8% ) ,另 13例无异常发现。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均经活检病理和手术探查证实 ,其病因诊断准确率为 87.5 % ,胶囊内镜诊断准确率为 2 5 %。在耐受性评估方面 ,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进镜的耐受性最佳 ,以后依次为非麻醉经肛方式和非麻醉经口方式。所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者中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①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②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面明显优于胶囊内镜检查。③胶囊内镜在小肠多节段病变和长段病变的诊断上仍有一定价值。④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项易为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胶囊内镜 小肠出血 病因诊断
原文传递
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钟捷 张晨莉 +4 位作者 金承荣 曹韵 张曙 唐永华 吴云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怀疑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先前进行的插管法小肠钡灌肠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58例,并经病理...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怀疑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先前进行的插管法小肠钡灌肠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58例,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其中45例患者首选从肛门进镜行小肠镜检查,确认克罗恩病34例(75·6%),另11例后从口腔进镜,发现病变者8例(72·7%);20例首选经口进镜,检出克罗恩病11例(55%),另9例患者日后经肛进镜检查中检出5例(55·6%)。先前进行的46例小肠钡灌肠检查中,2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52·2%,与小肠镜结果比较,符合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例数为18例,诊断正确率为75%(18/24)。22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1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63·6%,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的病例数为11例,诊断准确率为78·6%(11/14)。结论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是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并能对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作出正确判断,插管法小肠钡灌肠是一项决定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上有价值的筛选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双气囊小肠镜 胶囊内镜 肠造影法
原文传递
XAF1基因与p53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天乐 金承荣 +2 位作者 刘晓天 蒋慧 江石湖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两个相邻位置的抑癌基因XIAP相关因子1(XAF1)与p53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Colo320、LoVo、SW1116为体外研究对象,另取41例结直肠癌、28例结直肠腺瘤/息肉以及31例正常人结肠黏膜为体内研究对... 目的观察两个相邻位置的抑癌基因XIAP相关因子1(XAF1)与p53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Colo320、LoVo、SW1116为体外研究对象,另取41例结直肠癌、28例结直肠腺瘤/息肉以及31例正常人结肠黏膜为体内研究对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XAF1mRNA与p53mRNA在体内外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种细胞株中XAF1表达均较为低下,p53mRNA表达均较高。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XAF1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又显著低于良性肿瘤(P<0.05)。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p53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但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良、恶性肿瘤组的组织P53蛋白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F1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降低,且结直肠癌XAF1mRNA表达显著低于良性肿瘤,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1基因 P53基因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