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译《鲁拜集》的生态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春岚 黄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在郭沫若译《鲁拜集》中,生态翻译批评的解读才是全面和综合的。原文和译本乍看是静止的,实质是译者与作者及虚构或者实在的读者在不断对话、广泛联系的过程。这种对话和联系受两种不同语言内部生态结构和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语... 在郭沫若译《鲁拜集》中,生态翻译批评的解读才是全面和综合的。原文和译本乍看是静止的,实质是译者与作者及虚构或者实在的读者在不断对话、广泛联系的过程。这种对话和联系受两种不同语言内部生态结构和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语言特征竞争与选择进行重组的机制。在郭译本中可以发现,他不仅重视诗歌本身特点的表达,有其"自然"、"浪漫"情绪的宣泄,也重视原作与译作的"淳化"过程,即如何用译文最自然的语言和结构反映原文的特点,他翻译的"淳化——自然——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原文、译本及读者的有机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过程 互动 生态翻译对话
下载PDF
“文”“章”学的意义诠释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春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回顾我国几千年的文章学的基本理念,"文"、"章"与"文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究其根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文人正是通过"文"来获得社会存在的基本价值,来与人沟通,来实现与社会的"共... 回顾我国几千年的文章学的基本理念,"文"、"章"与"文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究其根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文人正是通过"文"来获得社会存在的基本价值,来与人沟通,来实现与社会的"共存"的意义。通过文章达到"公器"的要求,于是产生"大我",最终实现了为"文"之人的"外王内圣"的价值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 意义
下载PDF
国际交流的汉语“难题”:一个“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春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4,112,共11页
在语言学界及国际交流学界,相当多的学者主张只有超越语言"障碍"(主要指中文"难"),才能达到真正的国际文化交流。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指导下,应重视语言的本质属性及语言主体与客体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忽略人的交往... 在语言学界及国际交流学界,相当多的学者主张只有超越语言"障碍"(主要指中文"难"),才能达到真正的国际文化交流。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指导下,应重视语言的本质属性及语言主体与客体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忽略人的交往实践;语言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建构功能,社会和个体在话语的实践中被建构,这种关系是主动且积极的,一方面维系现存的社会身份、关系和体系;另外一方面则积极地改变和突破原有的体系;而在整个过程中,只有理性地沟通和对话才能达到真正有效沟通的目的。国际交流的目的是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对话,而争议虽相当普遍,却可以理性避免,"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来解决国际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和沟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语言观 国际化交流 多元化 对话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下载PDF
“起承转合”与西方语篇模式理论 被引量:4
4
作者 金春岚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5,共8页
古人有丰富的关于篇章结构的论述",起承转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和把握"起承转合"的内涵意义重大,因为它体现了古人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的追求,也表现了中国人在文字使用过程中的智慧和艺术的修为... 古人有丰富的关于篇章结构的论述",起承转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和把握"起承转合"的内涵意义重大,因为它体现了古人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的追求,也表现了中国人在文字使用过程中的智慧和艺术的修为。本文梳理了"起承转合"的源起和内涵以及在八股文中的表现,并试图通过对比"起承转合"结构与英语语篇模式来挖掘二者的差异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承转合 宏观结构 语篇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