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琇莹 金晔华 +19 位作者 姜婷 范晓蕾 沈杰 钱奕 章渊源 古英 胡春蓉 苏晓 薛鸾 方勇飞 苏励 高明利 薛愉 彭江云 魏强 刘红霞 黄清春 汪荣盛 朱琦 何东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证候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1月全国10家医院2 650例R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 650例RA患者肝肾阴虚证最多(1 280例,48.3%);平均发病年龄(51.3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证候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1月全国10家医院2 650例R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 650例RA患者肝肾阴虚证最多(1 280例,48.3%);平均发病年龄(51.33±14.20)岁,男女比例1∶4.4;有风湿病相关家族史者135例(5.1%),肝肾阴虚证(81例,6.3%)与湿热痹阻证(18例,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RA患者多于春季发病,不同证型RA患者发病季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病程72(28,145)月,其中湿热痹阻证病程在各证型中最短,与肝肾阴虚证及痰瘀互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A患者中位晨僵时间30(2,60)min,寒湿阻络证晨僵时间30(10,60)min,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中位红细胞沉降率(ESR)28.0 mm/h,湿热痹阻证ESR最高。类风湿因子(RF)有效数据811例,其中RF阳性患者680例(83.8%),气血亏虚证患者RF阳性率最高(32例,88.9%)。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有效数据699例,抗CCP抗体阳性患者574例(82.1%),湿热痹阻证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最高(118例,83.1%)。各证型RF和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ESR)评分4.10(3.17,5.08)分,DAS28-ESR达标(DAS28-ESR评分≤3.2分)685例(25.8%)。结论 目前RA患者大多为中年起病,女性比例较高,多数RA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以中高疾病活动度为主,肝肾阴虚证最常见,寒湿阻络证晨僵时间最长,不同证型间抗CCP抗体、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真实世界研究 中医证候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平 赵佳男 +4 位作者 魏凯 金晔华 常岑 许玲夏 何东仪(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国内外正式期刊发表的有关地舒单抗治疗RA患者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和回顾性比较研究,将检索到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并按照Cochrane 5.1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139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35例,对照组6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舒单抗治疗12个月后,能够有效提高未接受过BPs类药物治疗的RA患者腰椎BMD水平(MD=3.08,95%CI:1.73~4.42,P<0.00001),但与BPs类药物相比,地舒单抗改善腰椎BMD效果无明显差异(MD=0.02,95%CI:-0.03~0.06,P=0.49);地舒单抗还可保护关节,降低Sharp评分(MD=-0.53,95%CI:-0.77~-0.29,P<0.0001)和关节间隙狭窄评分(MD=-0.12,95%CI:-0.17~-0.06,P<0.0001),抑制骨侵蚀,降低关节骨侵蚀评分(MD=-0.49,95%CI:-0.84~-0.15,P<0.0050),且安全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一般不良事件:RR=1.05,95%CI:0.76~1.45,P=0.75;严重不良事件:RR=0.73,95%CI:0.52~1.04,P=0.08;死亡事件:P=0.36)。结论:地舒单抗能够显著提高腰椎BMD,降低关节损伤及骨侵蚀评分,缓解关节间隙狭窄,抑制骨侵蚀破坏,最大程度保护关节,维持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验证以及进一步延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晔华 徐划萍 +2 位作者 金国琴 蒋嘉晔 龚张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在预设时间节点进行体质量称量,第14天测试大鼠跑台能力,第15天采用多功能生理仪检测大鼠肌张力,光镜检测...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在预设时间节点进行体质量称量,第14天测试大鼠跑台能力,第15天采用多功能生理仪检测大鼠肌张力,光镜检测肌纤维横截面;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yhc)、肌肉环状指基因(MuRF)-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重、有氧运动能力、肌张力、Myhc表达显著下降,MuRF-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美雄酮组的体重、有氧运动能力、肌张力、Myhc表达显著升高,MuRF-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从而延缓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萎缩 糖皮质激素 补肾健脾 泛素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研究古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及相关药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平 魏凯 +4 位作者 金晔华 张润润 常岑 许林帅 何东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769-1782,共14页
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处方用药规律,并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参考。通过检索中医药科学数据库,检索关键字段“痹”“脊痛”... 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处方用药规律,并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参考。通过检索中医药科学数据库,检索关键字段“痹”“脊痛”“大偻”“伛偻”等,然后将检索得到的古方进行筛选、统计处理、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之后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高频药对独活-防风进行药理分析,阐明其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等。最终结果筛选出古方179首,统计中药205味,使用频率≥1%的中药有杜仲、肉桂、防风等27味,主要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和祛风湿药;关联规则挖掘共得到出现次数≥20的药物组合35个,其中独活-防风出现次数最高。高频药对独活-防风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独活-防风共含有21个有效成分,对应作用靶点237个,其中β-谷甾醇、汉黄芩素等可能是独活-防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成分;药物作用于疾病的核心靶点包括IL6、TNF、NOS3、PTGS2、CXCL8等17个。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核心靶点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等多项进程,并通过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本研究初步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采用补虚为主,兼以解表清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标本兼治中医特色治法,为进一步应用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临床参考价值;网络药理分析表明独活-防风药对中的β-谷甾醇、汉黄芩素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IL6、TNF、NOS3、PTGS2、CXCL8等靶点作用于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从而发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表明中医药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也为后续进一步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独活-防风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平 魏凯 +4 位作者 金晔华 张润润 常岑 许林帅 何东仪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7期60-64,69,共6页
强直性脊柱炎传统治疗策略仅限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中却存在着更精确、更高效治疗的需求。自从引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后,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 强直性脊柱炎传统治疗策略仅限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中却存在着更精确、更高效治疗的需求。自从引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后,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的相继出现,成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希望。回顾并总结近20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的现状及发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 Janus激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古籍中治疗痹证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新朋 林婷婷 +3 位作者 金晔华 张润润 何东仪 白凤敏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4期55-59,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医e百文献数据库,对治疗痹证的方剂进行整理,运用R语言统计软件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医e百文献数据库,对治疗痹证的方剂进行整理,运用R语言统计软件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检索治疗痹证的方剂434首,参与组方的中药为233种,出现的药物总频次4372次。治疗痹证的中药中核心药物有15味,分别为防风、当归、牛膝、附子、甘草、川芎、羌活、独活、茯苓、麻黄、细辛、白术、桂心、萆薢。治疗痹证的药物以祛风湿药和解表药为最多,在药性方面以五味中的辛、苦、咸为主,四气中以温、寒、平最多,而在归经中,又以归肝、脾、肺、肾经为主。对药物频次排名前3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药性及归经为5类;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潜在的药物组合5个、药对20个。结论:治疗痹证以祛风除湿散寒为主,防风、当归等解表及活血化瘀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药物的性味以辛、苦、温为主,归经多归肝脾肾经。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总结古代中医治疗痹证的规律,获得治疗痹证的基础方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中医药 治疗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古籍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平 戴洁梅 +5 位作者 魏凯 金晔华 常岑 许林帅 时一鸣 何东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9期21-31,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CTWPGs)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CTWPGs)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等获取CTWPGs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银行(Drug Bank)、基因卡(Gene 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等获取RA相关靶点;药物与疾病靶点映射后获取交集靶点,以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并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3.6.0构建CTWPGs“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可视化网络。结果通过筛选获得CTWPGs干预RA的作用成分共47种,得到作用于RA的核心靶点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357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99个,细胞组成条目21个,分子功能条目37个;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107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最终“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TWPGs活性成分中发挥干预RA作用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雷公藤甲素等;关键靶点为环加氧酶2(PTGS2)、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JU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TNF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MAPK3、PTGS2,雷公藤甲素与MAPK3、TNF,山柰酚与MAPK14,银杏内酯A30与MAPK3、TNF、AKT1、PTGS2,黄芩素与MAPK3之间具有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CTWPGs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RA的干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青风藤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平 魏凯 +4 位作者 金晔华 张润润 常岑 许玲夏 何东仪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426-432,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青风藤的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从而分析青风藤干预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青风藤的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从而分析青风藤干预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DrugBank、GeneCards、TTD等数据库获取与AS相关的靶基因;整合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以String数据库对核心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3.6.0构建青风藤活性成分-AS作用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的可视化网络。结果:通过筛选获得青风藤潜在活性成分共6个,得到可作用于AS的靶点37个,核心靶点涉及溶质载体家族6(神经递质转运蛋白),成员4(SLC6A4)、多巴胺受体D2(DRD2)、5-羟色胺受体3A(HTR3A)、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细胞色素P450 2D6(CYP2D6)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150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98个,细胞组成19个,分子功能条目33个。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13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清素激活突触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cGMP-PKG)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研究证实青风藤中大多数活性成分与治疗AS的靶点有着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表明,青风藤中千金藤啶碱、青藤碱等成分是治疗AS的关键成分,这些成分可能调节PTGS2、SLC6A4等靶点,并作用于血清素激活突触、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发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来治疗AS,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AS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青风藤 强直性脊柱炎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lncRNA-miRNA-mRNA网络构建及关键基因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新朋 金晔华 +1 位作者 张润润 何东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12-16,F0003,共6页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mRNA网络及关键lncRNA,揭示lncRNA在RA中的作用。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取相关的数据集GSE103578、GSE83147...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mRNA网络及关键lncRNA,揭示lncRNA在RA中的作用。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取相关的数据集GSE103578、GSE83147、GSE128813,每个数据集中对照组含有3个健康人滑膜分离的FLS,RA组含有3个RA患者的FLS。使用R语言程序,idmap3包进行探针注释,limma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去除批次效应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logFC>1.0且P<0.05作为差异表达的标准。对差异表达的lncRNA及mRNA进行相关性分析,在lncbase、starBase、miRcode数据库中,获得与lncRNA相关的miRNA,在miRWalk、TargetScan数据库中寻找与mRNA相关的miRNA,二者取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lncRNA-miRNA-mRNA网络,将网络中的lncRNA作为关键lncRNA。结果GEO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去除批次效应及注释后,最终得到mRNA有14760条,lncRNA有5290条。与对照组比较,RA组上调的mRNA有31条,下调56条,lncRNA中上调的基因有9条,下调14条。以Pearson相关系数R>0.85且P<0.05作为lncRNA-mRNA共表达基因的标准,得到共表达lncRNA有18条,mRNA有51条。与共表达的lncRNA、mRNA有结合位点的miRNA有26条。构建的lncRNA-miRNA-mRNA共表达网络中lncRNA有13条,包括lncRNA XIST、NR2F2-AS1、LINC01018等,miRNA有26条,mRNA有46条。结论lncRNA XIST、NR2F2-AS1、LINC01018等13条lncRNA在RA-FLS中差异表达,并通过竞争内源性RNA机制调节miRNA及mRNA的表达,形成lncRNA-miRNA-mRNA调节网络,可作为进一步验证的目标lnc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竞争内源性RNA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循环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甲基化的特征研究
10
作者 许玲夏 常岑 +10 位作者 姜平 魏凯 赵佳男 郑义馨 单雨 时一鸣 金晔华 沈逸 郭士成 何东仪 刘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55-161,I0002,共8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循环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靶向甲基化测序方法分析比较RA与健康对照(HC)和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7个CpG位点...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循环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靶向甲基化测序方法分析比较RA与健康对照(HC)和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7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并与临床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构建。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发现,与HC[0.53(0.50,0.57)]和OA患者[0.59(0.54,0.62)]相比,RA患者[0.63(0.59,0.68)]的整体甲基化水平升高(H=47.17,P<0.001)。同时与HC组[0.38(0.35,0.41)、0.59(0.55,0.63)、0.60(0.55,0.64)、0.59(0.55,0.63)、0.58(0.53,0.62)、0.45(0.43,0.49)、0.57(0.54,0.61)]相比,RA组cg0535031560、cg0535031580、cg0535031595、cg05350-315101、cg05350315104、cg05350315128和cg05350315142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都显著升高[0.46(0.42,0.49)、0.70(0.65,0.75)、0.70(0.66,0.76)、0.70(0.65,0.75)、0.69(0.64,0.74)、0.55(0.51,0.59)、0.68(0.63,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63,-5.89,-5.91,-5.89,-5.98,-5.95,-5.95,均P<0.001)。与OA组相比[0.65(0.59,0.69)、0.65(0.60,0.69)、0.64(0.58,0.68)、0.50(0.45,0.54)、0.63(0.58,0.67)],RA组cg0535-031595、cg05350315101、cg05350315104、cg05350315128、cg05350315142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都显著升高[0.70(0.66,0.76)、0.70(0.65,0.75)、0.69(0.64,0.74)、0.55(0.51,0.59)、0.68(0.63,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6、-3.52、-3.60、-3.67、-3.62,P=0.036、0.042、0.031、0.030、0.030)。此外,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该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与CRP(r=0.19,P=0.004)和ESR(r=0.14,P=0.035)呈正相关。CRP(低)组[0.63(0.58,0.68)]的LCK启动子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高于CRP(高)组[0.65(0.6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P=0.009)。最后,通过构建ROC曲线,验证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作为RA患者,特别是血清阴性RA患者与HC、OA组的鉴别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值(95%CI)为0.78(0.63,0.93)。结论本研究提供了RA患者外周血LC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和甲基化单倍型模式特征,该区域整体甲基化水平与炎症水平呈正相关,同时可用于鉴别血清阴性RA患者与HC、O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基化 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 cg05350315
原文传递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和血清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晔华 姜婷 +25 位作者 范晓蕾 汪荣盛 章渊源 程鹏 秦盈盈 洪梦婕 郭梦如 程青青 刘兆宜 张润润 常岑 许玲夏 许林帅 古英 胡春蓉 苏晓 薛鸾 方勇飞 苏励 高明利 彭江云 魏强 沈杰 朱琦 刘红霞 何东仪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7-315,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RA真实世界的大规模研究旨在比较中国RA血清阳性和血清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于全国10家医院就诊的符合1987年ACR分类标准或2010年ACR/ELUAR RA分类标准的RA患者。根据血清学状态,将患者... 目的本研究通过RA真实世界的大规模研究旨在比较中国RA血清阳性和血清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于全国10家医院就诊的符合1987年ACR分类标准或2010年ACR/ELUAR RA分类标准的RA患者。根据血清学状态,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并比较疾病特征和治疗反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①共纳入患者2461例,其中RF(+)抗CCP抗体(+)患者1813例(73.67%),RF(+)抗CCP抗体(-)患者129例(5.24%),RF(-)抗CCP抗体(-)患者245例(9.96%),RF(-)抗CCP抗体(+)患者274例(11.13%)。②无论抗CCP抗体是否阳性,RF(+)患者发病早[RF(-)抗CCP抗体(-)(51±14)岁,RF(-)抗CCP抗体(+)(50±15)岁,RF(+)抗CCP抗体(+)(48±14)岁,RF(+)抗CCP抗体(-)(48±13)岁,F=3.003,P=0.029],病程长[RF(-)抗CCP抗体(-)50(20,126)个月,RF(-)抗CCP抗体(+)60(24,150)个月,RF(+)抗CCP抗体(+)89(35,179)个月,RF(+)抗CCP抗体(-)83(25,160)个月,H=22.001,P<0.01],关节肿胀数(SJC)[RF(-)抗CCP抗体(-)2(0,6),RF(-)抗CCP抗体(+)2(0,5),RF(+)抗CCP抗体(+)2(0,7),RF(+)抗CCP抗体(-)2(0,6),H=8.939,P=0.03]、关节触痛数多[RF(-)抗CCP抗体(-)3(0,8),RF(-)抗CCP抗体(+)2(0,6),RF(+)抗CCP抗体(+)3(1,9),RF(+)抗CCP抗体(-)2(0,8),H=11.341,P=0.01],晨僵时间长[RF(-)抗CCP抗体(-)30(0,60)min,RF(-)抗CCP抗体(+)20(0,60)min,RF(+)抗CCP抗体(+)30(10,60)min,RF(+)抗CCP抗体(-)30(10,60)min,H=13.32,P<0.01];同时RF+患者的ESR[RF(-)抗CCP抗体(-)17(9,38)mm/1 h,RF(-)抗CCP抗体(+)20(10,35)mm/1 h,RF(+)抗CCP抗体(+)26(14,45)mm/1 h,RF(+)抗CCP抗体(-)28(14,50)mm/1 h,H=37.084,P<0.01]及CRP[RF(-)抗CCP抗体(-)2.3(0.8,15.9)mg/L,RF(-)抗CCP抗体(+)2.7(0.7,12.1)mg/L,RF(+)抗CCP抗体(+)5.2(1.3,17.2)mg/L,RF(+)抗CCP抗体(-)5.2(0.9,16.2)mg/L,H=22.141,P<0.01]明显高于RF(-)患者组,且拥有更高的疾病活动度[RF(-)抗CCP抗体(-)(4.0±1.8),RF(-)抗CCP抗体(+)(3.8±1.6),RF(+)抗CCP抗体(+)(4.3±1.8)岁,RF(+)抗CCP抗体(-)(4.1±1.7)岁,F=7.269,P<0.01]。③将RF(+)抗CCP抗体(+)患者分成4个亚组,结果发现RF高滴度(RF-H)抗CCP抗体低滴度(抗CCP抗体-L)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更高(DAS28-ESR)[RF-H/抗CCP抗体-H 4.3(2.9,5.6),RF-L/抗CCP抗体-L4.5(3.0,5.7),RF-H/抗CCP抗体-L 4.9(3.0,6.2),RF-L/抗CCP抗体-H 2.8(1.8,3.9),H=20.374,P<0.01]。④随访3个月后,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4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用药3个月时RF及抗CCP抗体状态未影响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论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与RF存在密切关系,RF(+)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明显高于RF(-)患者,RF高滴度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高于RF低滴度患者;用药3个月后,抗体状态并未影响疾病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关节炎 类风湿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蛋白合成代谢研究补肾健脾方延缓大鼠骨骼肌萎缩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岑 金晔华 +3 位作者 康湘萍 郑静 徐划萍 龚张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81-3284,共4页
目的:从蛋白质合成角度探析补肾健脾方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每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共14d,进行造模,同时给予相应的中药或美雄... 目的:从蛋白质合成角度探析补肾健脾方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每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共14d,进行造模,同时给予相应的中药或美雄酮干预。检测大鼠握力、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腓肠肌谷氨酰胺浓度及SLC1A5、α-actin、Myosin的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握力、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α-actin mRNA、Myos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SLC1A5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握力、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增强(P<0.01,P<0.05),Myosin mRNA表达及SLC1A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可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改善萎缩骨骼肌的质量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 地塞米松 骨骼肌萎缩 蛋白合成代谢 氨基酸载体蛋白2 肌球蛋白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通路探析补肾健脾方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岑 金晔华 +3 位作者 张超超 韩子秋 康湘萍 龚张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07-2909,共3页
目的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通路探析补肾健脾方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 day)进行造模,同时实验组给予中药... 目的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通路探析补肾健脾方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 day)进行造模,同时实验组给予中药或美雄酮干预,共14d。实验结束时,测试大鼠有氧运动能力;检测血清睾酮含量; q RT 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腓肠肌AR,MyoD,Myogenin,Desm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血清睾酮含量、AR,MyoD,Myogenin,Desmin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美雄酮组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血清睾酮含量、AR,MyoD,Myogenin,Desmin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促进体内雄激素的合成,上调A-AR-MyoD通路相关因子表达,促进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拮抗DEX对骨骼肌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 地塞米松 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 骨骼肌萎缩
原文传递
补肾益气方药对衰老大鼠脑组织miRNA表达谱的影响
14
作者 孙丽娥 金国琴 +2 位作者 尹芳 金晔华 王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64-4369,共6页
目的:观察青、老年大鼠脑组织miRNA表达谱差异,及补肾方(左归丸)和益气方(益气聪明汤)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24月龄)为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益气聪明汤组;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用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 目的:观察青、老年大鼠脑组织miRNA表达谱差异,及补肾方(左归丸)和益气方(益气聪明汤)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24月龄)为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益气聪明汤组;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用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NA差异表达变化,并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以及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共检测出761种miRNA,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差异表达的miRNA有126种。左归丸和益气聪明汤干预老年大鼠差异表达的miRNA分别有miR-152-3p、miR-450a-5p等8种和miR-19a-3p、miR-203a-3p等21种。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数据一致。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显示左归丸和益气聪明汤干预衰老大鼠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涉及调控脑功能活动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青、老年大鼠脑组织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补肾益气方药对老年大鼠差异表达的部分miRNA具有改善作用,推测这可能是补肾益气方药延缓脑功能退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益气聪明汤 脑衰老 miRNA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方调节Myostatin/Atrogin-1通路拮抗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子秋 肖益添 +3 位作者 吴谦 常岑 金晔华 龚张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从蛋白质降解角度探析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每组6只。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day)进行造模,同时实验组给予中药或美雄酮... 目的从蛋白质降解角度探析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每组6只。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day)进行造模,同时实验组给予中药或美雄酮干预,共14 d。称量各组大鼠体重;测算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q RT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Myostatin,Atrogin-1,FoxO1,Myosin基因的表达水平;HPLC技术检测尿液3-甲基组氨酸(3-M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逐日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同一时间点体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显著下降(P<0.05);myostatin,atrogin-1,foxo1基因相对表达升高(P<0.05);myosin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7 d,10 d时尿液3-MH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美雄酮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值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myostatin,atrogin-1基因相对表达下降(P<0.05);myosin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7 d,10 d时尿液3-MH含量下降(P<0.05,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能下调Myostatin/Atrogin-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抑制骨骼肌蛋白质降解,是其拮抗DXMS诱导骨骼肌萎缩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 糖皮质激素 肌抑素 蛋白降解 骨骼肌萎缩
原文传递
左归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湘萍 梁超 +3 位作者 蒋嘉烨 许言午 金晔华 金国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37-2840,共4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药物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原代培养、传代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90、CD29、CD34和CD45表达以鉴定BMSCs... 目的观察左归丸药物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原代培养、传代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90、CD29、CD34和CD45表达以鉴定BMSCs;分别使用β-巯基乙醇及左归丸药物血清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Nestin、NSE、GFAP)表达。结果培养至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90、CD29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分别经β-巯基乙醇、左归丸药物血清诱导后,BMSCs可见典型的神经元样改变,神经标志蛋白(Nestin、NSE、GFAP)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左归丸药物血清可以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且分化细胞具备神经细胞的形态及特征,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诱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代培养 神经样细胞 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