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林珍 马睿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0期1873-1876,共4页
脊髓损伤(SCI)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和社会问题。电针治疗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康复手段,对SCI后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以及继发的神经病理痛、神经源性膀胱、肠道功能紊乱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 脊髓损伤(SCI)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和社会问题。电针治疗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康复手段,对SCI后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以及继发的神经病理痛、神经源性膀胱、肠道功能紊乱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上,电针治疗SCI相关病症常选取夹脊穴作为主穴。笔者将对近10年来以夹脊电针作为主要方式治疗SCI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治疗SCI提供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功能障碍 夹脊电针 综述
下载PDF
历版《针灸学》针刺行针手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必宏 叶绿 +5 位作者 林碎康 傅海群 金林珍 宋丰军 朱文宗 王庆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92-1395,1411,共5页
[目的]对比我国历版《针灸学》中的针刺行针手法,研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历版《针灸学》教材及针刺行针手法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等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发展和变化... [目的]对比我国历版《针灸学》中的针刺行针手法,研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历版《针灸学》教材及针刺行针手法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等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发展和变化。[结果]针刺行针手法的定义、种类变化与针刺行针手法的实际内涵未具体明确有关,在《针灸学》教材编著过程中,针灸专业领域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与编写者的学术思想以及教材内容设置的需要等也是密切相关的。[结论]针刺行针手法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对针刺行针手法的内涵理解和操作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强调针刺行针手法的可量化评价,以更贴近临床实际。针刺行针手法操作的规范化,也有利于针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材 针刺 行针 手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神经干取穴法联合中药外用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1例
3
作者 陈琴琴 倪凤佳 +1 位作者 金林珍 马睿杰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6期51-51,共1页
Ramsay-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常侵入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伴有同侧严重的耳痛、耳疱疹.同时它也可表现为与邻近的第八颅神经病变有关的体征和症状,如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眩晕、眼球震... Ramsay-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常侵入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伴有同侧严重的耳痛、耳疱疹.同时它也可表现为与邻近的第八颅神经病变有关的体征和症状,如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眩晕、眼球震颤等.马睿杰教授采用神经干取穴电针疗法联合中药外用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1岁.因"右侧口眼歪斜半月余"于2020年10月1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半个月前晨起发现右面部口眼歪斜、额纹和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嘴角偏向左侧,伴味觉减退、右耳听力减退、右耳后疼痛伴散在疱疹.曾于外院就诊,诊断为"Ramsay-Hunt综合征",予泛昔洛韦抗病毒、呋喃硫胺片及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疗效甚微,遂求诊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体征和症状 膝状神经节 闭合不全 味觉减退 右耳听力 取穴法 鼻唇沟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慧婷 蒋金兰 +1 位作者 金林珍 马睿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5-860,共6页
目的:建立针灸治疗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的临床预测模型,为预测针灸疗效提供工具。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9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410例,提取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针灸疗法... 目的:建立针灸治疗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的临床预测模型,为预测针灸疗效提供工具。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9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410例,提取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针灸疗法等相关信息,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评定患者疗效,采用SPSS26.0软件及CART决策树分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针灸治疗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预测模型的关键变量为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医诊断、血红蛋白(HB)、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针灸疗法。决策树模型生成的主要规则共有12条,预测疗效好转的有8条,预测疗效未好转(包括无变化及恶化)的有4条。模型训练集和检验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0.0%和72.8%,ROC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797,模型判别及分类效果较好。结论:采用CART决策树分析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对不同状态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预测准确性较高,医生可在患者就诊时根据预测疗效而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针灸 决策树 临床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