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在性囊性胃炎合并早期胃癌的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牛森森 金树 +1 位作者 常前平 周玉保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合并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诊治且术后病理证实为GCP合并早期胃癌的病例,对白光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GCP合并... 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合并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诊治且术后病理证实为GCP合并早期胃癌的病例,对白光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GCP合并早期胃癌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70岁;17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前均无胃部手术史,病变部位贲门19例、胃体3例;白光内镜下以平坦型表现为主,超声内镜检查第一层增厚8例,第三层增厚7例,探及黏膜下囊状低回声区7例;22例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病理为分化型管状腺癌22例,治愈性切除18例,非治愈性切除4例。结论GCP合并早期胃癌好发于老年男性,内镜下以平坦型表现为主,好发部位为贲门,术后病理多为黏膜内中分化管状腺癌,超声内镜探及黏膜下囊状低回声区对GCP合并早期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ESD治疗早期胃癌合并GC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在性囊性胃炎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金树 詹翔 +2 位作者 张道权 谢菁 周玉保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接受EMBM治疗的75例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患者,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对...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接受EMBM治疗的75例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患者,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对比术前和术后病理结果,并结合随访结果,分析总结EMBM的疗效。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MBM术,手术时间(40.00±9.21)min,3例术中并发出血,均成功内镜下止血,无穿孔、迟发性出血和操作相关死亡发生。9例患者术后出现食管创面狭窄,予以内镜下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EMBM术后病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4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45处,黏膜内癌(IMCA)9处,所有患者水平切缘均阴性。相比较EMBM前的钳夹活检,有21处(26.9%)标本病理结果发生变化。随访期间,2例患者术后半年、4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给予内镜成功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EMBM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和并发症少特点,是治疗食管早癌、尤其是食管癌前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食管癌前病变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多尺度钢管塔法兰套管相贯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树 李靖宇 +2 位作者 牛延宏 王磊 田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
现有的大跨越钢管塔支管间的钢管节点连接形式主要分为相贯焊接、插板连接与法兰连接。本文针对以上3种连接形式存在的强度、刚度与施工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新型钢管塔法兰套管相贯节点的连接形式。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 现有的大跨越钢管塔支管间的钢管节点连接形式主要分为相贯焊接、插板连接与法兰连接。本文针对以上3种连接形式存在的强度、刚度与施工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新型钢管塔法兰套管相贯节点的连接形式。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尺度下法兰套管相贯节点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与破坏机理,为该类新型节点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节点 法兰套管相贯节点 不同尺度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树 罗勇 +1 位作者 牟效东 范建国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
所谓医院后勤社会化,即打破传统的“医院办后勤、医院办社会”的理念、体制与模式,将后勤服务交给专业公司管理,医院主要行使督导作用,医院后勤预留少数人员主要以监督、考核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为工作职责。自200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 所谓医院后勤社会化,即打破传统的“医院办后勤、医院办社会”的理念、体制与模式,将后勤服务交给专业公司管理,医院主要行使督导作用,医院后勤预留少数人员主要以监督、考核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为工作职责。自200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后,全国各类医院在这十多年来对医院后勤社会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后勤社会化 社会化管理 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应用 后勤服务 工作职责 国务院
下载PDF
我院创建等级医院的做法和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树 汪卓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8期1003-1004,共2页
本文介绍了我院围绕创建等级医院奋斗目标,通过加强领导、深入学习、全面动员、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加强督查等,加强了医院特色建设,推进医院管理创新,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医院建设好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关键词 等级医院 创建 评审 体会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溃疡病115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树 焦增富 +1 位作者 李邦库 王素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例肝硬化并发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与非肝源性组相比,肝源性组溃疡直径大(P<0.01),出血机会多(P<0.01),临床症状明显,溃疡愈合时间长(P<0.01)... 目的了解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例肝硬化并发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与非肝源性组相比,肝源性组溃疡直径大(P<0.01),出血机会多(P<0.01),临床症状明显,溃疡愈合时间长(P<0.01),复发率高(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出血机会、糜烂性胃炎的合并率、1年内病死率均同肝功能分级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树 孔德润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755-756,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线索:方法收集我院1987~2000年间经胆道造影术确诊的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例,其中男女各4例,平均诊断年龄46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的平均病程3.7年,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 目的研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线索:方法收集我院1987~2000年间经胆道造影术确诊的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例,其中男女各4例,平均诊断年龄46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的平均病程3.7年,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结果。结果阻塞性黄疸、体重减轻、搔痒是其主要就诊原因,大部分病人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症状,生化指标以碱性磷酸酶升高最敏感。影像学表现为胆管轻度扩张、管壁粗糙、胆结石。结论硬化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道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树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单独用药,以及与s一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30),熊去氧胆酸...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单独用药,以及与s一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30),熊去氧胆酸组给予中等剂量(13~15mg/kg·d)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加s-腺苷蛋氨酸(1.5g/d),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皮肤瘙痒、尿黄等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改善;与熊去氧胆酸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降低更明显,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熊去氧胆酸相比,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S-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胆囊声像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金树 张磊 李邦库 《疾病控制杂志》 200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 了解肝硬化病人胆囊声像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超声波检查了解胆囊声像的改变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价值。结果  12 1例肝硬化病人中胆囊声像发生改变的占 90 .9% ,改变类型有胆囊体积的增大或缩小 ,囊壁增厚与粗糙 ,囊壁的... 目的 了解肝硬化病人胆囊声像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超声波检查了解胆囊声像的改变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价值。结果  12 1例肝硬化病人中胆囊声像发生改变的占 90 .9% ,改变类型有胆囊体积的增大或缩小 ,囊壁增厚与粗糙 ,囊壁的双重影 ,囊内结石、息肉、胆泥、胆固醇结晶等。其中以囊壁增厚与粗糙最为常见 (88/ 12 1) ,而以囊壁双重影临床价值最大 ,它同肝硬化门脉高压程度及肝硬化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有较紧密的联系。结论 对肝硬化的胆囊声像进行检查了解 ,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临床意义 胆囊 超声检查 诊断 疗效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简化模型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震 王文明 +3 位作者 林清海 金树 曹丹京 田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采用输电塔-线体系的简化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输电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研究输电塔的薄弱部位和倒塌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模型得到的输电塔薄弱环节和连续性倒塌过程与采用三塔四线模型得到的结果... 采用输电塔-线体系的简化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输电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研究输电塔的薄弱部位和倒塌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模型得到的输电塔薄弱环节和连续性倒塌过程与采用三塔四线模型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简化模型可用于输电塔-线体系的连续性倒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简化模型 连续性倒塌分析 地震作用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詹翔 周玉保 +3 位作者 金树 张道权 郝睿 谢菁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吲哚美辛栓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本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4例接受ERCP诊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吲哚美辛组于术前30min经直肠给与吲哚美辛栓剂... 目的观察并比较吲哚美辛栓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本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4例接受ERCP诊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吲哚美辛组于术前30min经直肠给与吲哚美辛栓剂100mg,对照组不予任何预防药物。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ERCP术前血清淀粉酶均为正常值。术后6h、12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栓组、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4.00%、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0,P〈0.05);吲哚美辛组、对照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5)。吲哚美辛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RCP术前预防性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有效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PEP) 吲哚美辛栓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下载PDF
经内镜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玉保 张道权 +5 位作者 郑成 詹翔 胡红娜 郝睿 牛森森 金树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ERCP途径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ERCP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 目的探讨经ERCP途径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ERCP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术中血压及血氧变化,分析术后6小时、次日晨测血淀粉酶、血常规,术后3日、30日监测肝功能,评定黄疸消退疗效,以及早期并发症及操作相关死亡率,30天支架通畅率、生存期等资料。结果 29例患者成功进行35例次RFA治疗,胆道引流成功率为35/35(100%),RFA术后16例次放置塑料支架,其中8例肝门部Bismuth分型Ⅲ型及以上患者,放置2根ERBD,9例术后放置SEMS,10例术后放置ENBD(4例为胆管放置SEMS再堵塞患者行RFA疏通治疗)。6例次术后2周内出现胆管感染,均为放置ERBD患者,5例保守治疗缓解,1例重新更换支架,术后胆管感染率为17. 1%(6/35);高淀粉酶血症5例,发生率14. 3%(5/35); 1例胆管出血,术后出血率为2. 8%(1/35);无穿孔、胰腺炎患者,无操作相关死亡发生;术后30天支架通畅率97. 1%(34/35),随访6个月生存率88. 5%(23/26),一年生存率52. 6%(10/19),较同期非RFA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生存期延长。结论经ERCP途径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安全性高,操作可行,初期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胆道肿瘤 射频消融 支架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联合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翔 周玉保 +1 位作者 张道权 金树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9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6月103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行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6月103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行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且直径小于2 cm的食管黏膜下隆起患者,均入院行EMBM治疗,回顾性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整块切除率,随访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总结EMBM的治疗效果。结果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98例(95.15%)成功予以EMBM切除,3例(2.91%)行结扎术未予以电切,2例(1.94%)术中改为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整块切除95例(92.23%)。平均手术时间(30.2±10.7)min。2例切除术后创面渗血明显,予以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和电热活检钳成功止血。无穿孔、迟发性出血和操作相关死亡病例发生。术后病理与术前超声微探头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0±2.1)d。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复发。结论EMBM对浅层的食管小SMTs具有较高的整块切除率,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微探头联合EMBM治疗食管小SMTs是安全有效且经济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肿瘤 超声微探头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不同抑酸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熙 李邦库 金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药物疗法 西咪替丁 治疗 奥美拉唑 泰胃美 疗效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凤麟 金树 +3 位作者 张林 付红梅 王春艳 边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0-122,130,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并结合特染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3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26.3岁.镜下所有肿块均呈FNH典型形态:纤维... 目的探讨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并结合特染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3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26.3岁.镜下所有肿块均呈FNH典型形态:纤维间隔围绕无明显异形的肝细胞形成硬化样结节,中央见星形疤痕,结节周围见大量增生的小胆管及不规则的扭曲厚壁血管.纤维间隔内见淋巴细胞散在浸润.Ag+染色显示结节内肝细胞1~2层排列,Masson染色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并包绕形成肝细胞结节.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肝炎病原学标记阴性;CD34未见肝窦内皮细胞血管化;CEA阴性;Ki-67<2%.结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肝脏瘤样增生,预后好,组织学上应与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腺瘤、肝硬化和肝腺瘤样增生结节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临床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鞍上垂体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凤麟 潘国庆 +4 位作者 何波 金树 苏国苗 何金松 边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鞍上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垂体细胞瘤发生于蝶鞍区,光镜下病变见梭形瘤细胞交错呈束状排列,部分区域形成假菊形团样结...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鞍上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垂体细胞瘤发生于蝶鞍区,光镜下病变见梭形瘤细胞交错呈束状排列,部分区域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呈短梭形,部分瘤细胞核轻度异型性,未见明显核分裂。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TTF-1、GFAP,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因其罕见及组织形态学特征不明显,临床易误、漏诊;需与垂体腺瘤、颗粒细胞瘤及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垂体细胞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大型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设施设备应急管理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成 金树 +5 位作者 尤勇 朱发平 曾军 李珺璞 杨锡瑶 陈明壮 《现代医院》 2021年第2期288-290,294,共4页
加强医院设施设备管理、优化医院设施设备管理手段、保障医院设施设备高效运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重点对象和基础环节。根据医院管理实践,从启动设施设备保障应急管理机制、隔离病房应急改造、空调通风系统... 加强医院设施设备管理、优化医院设施设备管理手段、保障医院设施设备高效运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重点对象和基础环节。根据医院管理实践,从启动设施设备保障应急管理机制、隔离病房应急改造、空调通风系统应急管理、传递窗应急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应急改造、设施设备保障队伍建设等角度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设施设备管理举措和防控经验,并提出优化改进意见,为医院决策者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设施设备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449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道权 金树 周玉保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49b(miR-44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88例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存档蜡块,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组织中miR-449b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微小RNA-449b(miR-44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88例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存档蜡块,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组织中miR-449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血清CEA、CA50和CA199水平)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miR-449b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QPCR检测发现9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iR-449b水平分别为0.367±0.183,低于癌旁组织的1.029±0.228(P<0.05);miR-449b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及血清CEA、CA50和CA199水平均无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miR-449b低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7.0(95%CI:33.168~40.382)个月,低于miR-449b高表达者的47.0(95%CI:42.561~51.419)个月(P<0.001)。结论 miR-44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miR-449b低水平的预后较差,在该类型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RNA-449b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输电铁塔有加劲塔脚板受拉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娟 金树 褚洪民 《机电信息》 2013年第33期116-117,共2页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输电铁塔有加劲塔脚板进行了受拉分析,以工程中常用的塔脚板为模型,将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和按《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以下简为《规定》)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设计建议。
关键词 输电铁塔 塔脚板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
下载PDF
消化道套细胞淋巴瘤1例
20
作者 詹翔 金树 +2 位作者 周玉保 张道权 谢菁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2001年WHO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滤泡套内层中未受抗原刺激的CD5^+B淋巴细胞,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早期多不典型,大部分MCL患者确诊时多已呈弥散性病变,处于Ⅲ...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2001年WHO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滤泡套内层中未受抗原刺激的CD5^+B淋巴细胞,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早期多不典型,大部分MCL患者确诊时多已呈弥散性病变,处于Ⅲ-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造血组织肿瘤 抗原刺激 滤泡 超声内镜 内层 偏低回声 淋巴瘤样息肉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