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1
作者 朱倩 王倩 +5 位作者 康丽清 金正明 李彩霞 吴德沛 俞磊 黄海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7-515,565,共10页
目的探索CAR-T细胞疗法后桥接HSCT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方法85例R/R淋巴瘤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其中51例在CAR-T后获得CR或PR,12/51例患者接受CAR-T后的HSCT治疗。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其余39/51例患者中的2... 目的探索CAR-T细胞疗法后桥接HSCT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方法85例R/R淋巴瘤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其中51例在CAR-T后获得CR或PR,12/51例患者接受CAR-T后的HSCT治疗。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其余39/51例患者中的24例患者进行匹配,作为对照组。比较CAR-T和CAR-T桥接HSCT治疗R/R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CAR-T后桥接移植组12例,CAR-T后随访组24例。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R-T治疗缓解后桥接HSCT的患者较CAR-T治疗后随访组并没有展现出生存优势,1年OS分别为83.3%和82.9%(P=0.702),1年PFS分别为83.3%和66.7%(P=0.489)。两组患者1年CIR分别为8.3%和30.0%(P=0.417)。CAR-T桥接HSCT组1年TRM为8.3%。结论CAR-T治疗后获得CR以及PR的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在缓解状态下桥接HSCT作为巩固治疗,并未体现出明显的生存优势。而先前接受过CAR-T治疗的患者在后续HSCT过程中发生的毒性反应也并没有高于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9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正明 吴德沛 +2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唐晓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53-54,56,共3页
关键词 伊马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急变期 淋巴样 急性 PH染色体
下载PDF
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正明 钱岳荣 +1 位作者 石长青 李如昌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0年收治94例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影像学(腹部平片、钡灌肠、结肠镜、CT)表现和治疗方法。全组一期切除吻合51例(54.3%),分期手术8例,转流捷径...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0年收治94例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影像学(腹部平片、钡灌肠、结肠镜、CT)表现和治疗方法。全组一期切除吻合51例(54.3%),分期手术8例,转流捷径手术8例,Hartmann手术3例, Miles手术6例,单纯结肠造口16例,单纯探查术2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3例,吻合口漏一例,90例(95.7%)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应根据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以及医疗单位技术水平实施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结直肠癌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优化探索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正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高度侵袭性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给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高度侵袭性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给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AHSCT在淋巴瘤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对AHSCT适应证和治疗时机进行概述,进而详细介绍AHSCT治疗流程、移植后管理及注意事项。AHSCT的适应证和治疗时机与疾病亚型、危险分层及移植前疾病状态紧密相关。行AHSCT前,需对患者进行移植前诱导及疗效评估,诱导方案根据淋巴瘤亚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参考相应指南推荐进行选择;目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影像学缓解(CT/MRI评价)和代谢缓解(PET/CT评价)。AHSCT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预后密切相关,整体流程包括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移植前预处理、干细胞回输、合并症管理、植入情况评估。制定良好的动员策略以保证动员效果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淋巴瘤患者,应根据诱导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缓解状态来选择最佳的动员方案,以提高干细胞动员成功率。参考国外造血干细胞动员经验,在疾病稳定状态下,如达到CR1/CR2的患者,可优选稳态动员;针对活动复发的患者,建议优选疾病特异性的非稳态动员。针对干细胞采集目标,过往国内外临床经验多推荐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的最佳目标采集量为5×10^(6)个CD34^(+)细胞/kg,近期新发表的研究结果提示,骨髓瘤患者PBSC为4.5×10^(6)~8×10^(6)个CD34^(+)细胞/kg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淋巴瘤患者PBSC最佳阈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自体移植物质量评价也打破了传统仅评估CD34^(+)细胞数量的模式,已有研究显示,可将自体移植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utograft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ALC)纳入到自体移植物评估中。AHSCT预处理应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马法兰)方案在淋巴瘤的AHSCT预处理中较为常用。在干细胞回输上,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出现细胞聚集现象,输注过程中还需加强临床质量控制管理,出现不良事件时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植入后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等指标直至移植后100 d,以评估植入情况。移植后部分淋巴瘤亚型需行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和治疗失败风险,提高生存率;针对不同淋巴瘤亚型,可采取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案,对于移植后复发高危患者,现已有BT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上市,目前针对新药开展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也在进一步探索中。淋巴瘤患者接受AHSCT治疗后造血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移植后应采取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植入成功后也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对于适合移植的淋巴瘤患者,建议尽早转诊到移植中心行AHSCT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实践
下载PDF
78例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正明 邵景章 +1 位作者 仇红霞 仇惠英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的状况。方法 对该院 9年内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共 7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5 0 % ,急性白血病 (AL)组感染率 (6 7.4% )明显高于非AL组(2 8.6 % ) ,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的状况。方法 对该院 9年内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共 7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5 0 % ,急性白血病 (AL)组感染率 (6 7.4% )明显高于非AL组(2 8.6 % ) ,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 (37% )、败血症 (2 4.1% )、口腔 (14.8% )。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 (43.3% )、真菌 (2 9.7% )和革兰阴性菌 (2 7% )。结论 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疾病性质、白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革兰阳性球菌所致感染居首位 ,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医院内感染
下载PDF
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真菌感染分析
6
作者 金正明 邵景章 李建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病例分析 老年人
下载PDF
单纯修补或加PCV后清除Hp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7
作者 金正明 石长青 +1 位作者 张新连 宗兵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5期332-333,352,共3页
目的:评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或加行壁细胞迷切(PCV)术后常规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994年来,我院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1例,其中单纯修补41例,修补加PCV10例。术后均常规予清除Hp治疗... 目的:评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或加行壁细胞迷切(PCV)术后常规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994年来,我院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1例,其中单纯修补41例,修补加PCV10例。术后均常规予清除Hp治疗,并对术后恢复及溃疡复发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2年以上随访,单纯修补或加PCV术后再常规清除Hp,溃疡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均明显降低。修补加PCV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修补组(P<0.05);单纯修补组中,急性溃疡穿孔病例的疗效显著优于慢性溃疡穿孔(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后再清除Hp可作为急性溃疡穿孔的理想治疗方案;修补加PCV术后再清除Hp治疗慢性溃疡穿孔可获良好根治溃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外科手术 幽门螺旋杆菌 PCV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巍 金正明 +7 位作者 曹晶 朱霞明 孙爱宁 仇惠英 苗瞄 郭丹丹 吴德沛 唐晓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HAAG[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柔比星(Acla)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观察其有效率及... 目的探讨采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HAAG[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柔比星(Acla)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观察其有效率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分析我中心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进展期AML患者,其中18例患者为标准难治复发患者,另外18例为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36例患者均给予DAC联合HAAG方案再诱导化疗,观察其一疗程缓解率、化疗毒性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一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58.3%(21/36),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22.2%(8/36),总体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80.6%(29/36)。18例难治复发患者CR率为61.0%(11/18),PR率为22.2%(4/18),ORR为83.3%(15/18);18例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CR率为55.6%(10/18),PR率为22.2%(4/18),ORR为77.8%(14/18)。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均为4级,感染发生率为72.2%,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可控。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5(0.5~33.3)个月,全部患者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43.3%,难治复发患者1年OS率为24.2%,一疗程未缓解患者1年OS率为61.6%(P=0.01)。结论对于进展期AML患者,DAC+HAAG方案一疗程再诱导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方案 地西他滨 HAAG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孙爱宁 吴德沛 +11 位作者 王荧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唐晓文 傅铮铮 马骁 韩悦 何广胜 陈苏宁 薛胜利 赵晔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但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 背景与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但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关人群中找到相合供者的概率是1/5万~1/10万,甚至更低。若进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则有90%的患者能找到供者,本文旨在探索HLA半相合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方法: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HLA半相合(其中单倍体20例)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延长、强化联合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globulin,ATG)和/或加舒莱(抗CD25单抗)加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bonemarrow,BM)或加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混合移植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及达完全供者植入。21例(21/25)发生急性GVHD(aGVHD),其中Ⅰ度8例,Ⅱ度6例,Ⅲ度2例,Ⅳ度5例(其中3例为同胞部分相合),Ⅱ~Ⅳ度和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8.0%和28.6%。12例(12/25)发生慢性(c)GVHD,均为局限性。16例患者无病生存,1年预计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为(64.00±2.98)%,1年预计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为(64.0±3.08)%。9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复发,8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其中肺部感染4例,Ⅳ度GVHD3例,白质脑病1例。结论:HLA配型半相合的HSCT是治疗无亲缘和无关供体全相合的高危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但风险较大,需在严密监测下慎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组织相容性试验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俊 孙爱宁 +5 位作者 吴德沛 陈苏宁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唐晓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且被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病患者。将60例入选...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且被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血液病患者。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泊芬净组(32例)静脉滴注卡泊芬净(d170mg,d2起50mg/d);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静脉滴注脂质体两性霉素BE3mg/(kg·d)]。两组治疗时间持续至中性粒细胞恢复和症状消失后5d,或者疗程大于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60例患者接受评估,卡泊芬净组32例,总有效率65.6%,不良反应率25.0%;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28例,总有效率67.9%,不良反应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卡泊芬净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相当,但耐受性较脂质体两性霉素B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脂质体 真菌感染
下载PDF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随机对照治疗重症G^+球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卫峰 凌春华 +2 位作者 张险峰 金正明 甘建和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3-915,共3页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随机对照治疗重症G+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7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ON)和肠球菌所致的重症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开放试验 ,分为试验组 :替考...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随机对照治疗重症G+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7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ON)和肠球菌所致的重症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开放试验 ,分为试验组 :替考拉宁第一日每次 4 0 0mg ,q12h ,此后每次 4 0 0mg ,qd ;对照组 :万古霉素 ,每次 1 0 g ,q12h ,均为静脉滴注。疗程 10~ 2 1d。 结果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G+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 86 11%和 85 2 9% ,细菌清除率为 91 6 6 %和88 2 4 %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 33%和 11 76 %。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从分离到的70株致病菌药敏试验分析发现 ,对替考拉宁敏感率 95 7%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 92 9% ,(P >0 0 5 )。结论 替考拉宁是治疗M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G^+球菌感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病原菌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Th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曾慧 何广胜 +6 位作者 傅蓉 吴德沛 苗瞄 王秀丽 常伟荣 孙爱宁 金正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 TH细胞
下载PDF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倩兰 唐晓文 +8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付铮铮 赵丙瑞 施晓兰 陈广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4-958,共5页
本研究探索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对32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性AML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移植前未缓解(NR)17例,完全缓解(CR)1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相... 本研究探索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对32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性AML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移植前未缓解(NR)17例,完全缓解(CR)1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白血病复发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移植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除NR组中1例移植失败,1例死于重症肝静脉阻塞病以外,其余30例均获得造血重建。NR组与CR组aGVHD发生率分别为47.1%(8例)和33.3%(5例)。在可评估的患者中,NR组9例中5例发生cGVHD,CR组11例中4例发生cGVHD,两组发生aGVHD(P=0.335)和cGVHD(P=0.21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相关死亡率(29.4%vs 14.3%,P=0.392)及移植后复发率(42.9%vs 26.7%,P=0.300)较CR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3(1-124)个月,至今NR组和CR组各有6例无病生存,2年LFS两组相近(35.3%vs 40.0%,P=0.267)。对32例患者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P=0.044)及发生cGVHD(P=0.046)的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延长。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allo-HSCT是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性AML的有效手段,移植前NR的患者预后与CR患者相比,allo-HSCT疗效及预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NR状态的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实施allo-HSCT,并通过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产生cGVHD,以期获得长期生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化疗联合自体D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跃均 吴德沛 +9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唐晓文 傅琤琤 马骁 韩悦 苗瞄 陈峰 赵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D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D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成D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MTT法检测D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经过质量检定合格后,回输给患者。观察输注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①回输给患者的细胞群中,CD3+CD56+细胞占(38.62±9.32)%,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率为(57.6±2.9)%,回输后患者外周血CD8+、CD56+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6.93±5.78)%、(41.94±13.15)%。②21例患者共接受50例次DCIK细胞治疗,1例接受9疗程治疗,1例接受7疗程治疗,2例接受4疗程治疗,1例接受3疗程治疗,4例接受2疗程治疗,11例接受1疗程治疗。自DCIK细胞回输开始,随访至2009年11个月底,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2~44),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分别为(61.9±18.5)%、(43.1±15.7)%。13/21例(61.9%)持续缓解,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7个月(2~44),共8例复发(1例分子水平复发,7例血液学复发)。③21例患者中,DCIK细胞治疗时处于第1次缓解(First complete remission,CR1)期15例,11例持续缓解,4例复发;≥第2次缓解(Second complete remission,CR2)期6例,4例复发,2例持续缓解。④所有患者输注过程安全,无输注相关不良反应,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DCIK细胞治疗明显改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IK细胞 急性白血病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异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爱宁 周海侠 +3 位作者 吴德沛 王玮 金正明 仇惠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00-502,共3页
为评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异型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对71例诱导治疗的APL患者定期进行血像、骨髓像检查,用巢式RT-PCR检测PML/RARα不同转录本。结果表明:短型(S)和V型白细胞总数比长型(L型)显著升高,所以较易早... 为评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异型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对71例诱导治疗的APL患者定期进行血像、骨髓像检查,用巢式RT-PCR检测PML/RARα不同转录本。结果表明:短型(S)和V型白细胞总数比长型(L型)显著升高,所以较易早期发生严重的出血合并症。S型和V型PML/RARα患者的复发率高于L型患者。结论:APL患者PML/RARα异型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 PML/RARα异型 白血病
下载PDF
自体骨髓移植结合定期维持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学鸣 林宝爵 +5 位作者 吴德沛 金正明 常伟荣 孙爱宁 李建勇 仇惠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00-802,共3页
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国内正在广泛开展,其缺点是易复发。采用ABMT结合定期维持化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血液病。结果14例患者中,9例移植后已持续完全缓解35~95个月,中位数为78个月。证明ABMT结合定... 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国内正在广泛开展,其缺点是易复发。采用ABMT结合定期维持化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血液病。结果14例患者中,9例移植后已持续完全缓解35~95个月,中位数为78个月。证明ABMT结合定期维持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自体 骨髓移植 维持化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输注美罗华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计成阜 孙爱宁 金正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75-1875,共1页
关键词 不良反应1 美罗华 肿大淋巴结 输注 B细胞淋巴瘤 脾脏切除 Bcl-2 上腹饱胀 退休教师 外周血象
下载PDF
非T细胞去除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白血病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德沛 何广胜 +8 位作者 孙爱宁 马骁 傅铮铮 唐晓文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陈苏宁 常伟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T细胞去除 (TCD)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伴骨髓纤维化 1例、加速期 2例、急单变 1例 )、2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 目的 探讨非T细胞去除 (TCD)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伴骨髓纤维化 1例、加速期 2例、急单变 1例 )、2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母亲或同胞供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 5d后采集骨髓或 /和外周造血干细胞 (HSC) ,患者输注CD34+ 细胞、单个核细胞 (MNC) ,预处理方案为司莫司汀 (MeCCNC)、阿糖胞苷 (Ara C)、马利兰 [Bu ,ALL以全身放疗 (TIB)代替 ]、环磷酰胺 (CTX)、抗人体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以环胞霉素A(CsA)、骁悉 (MMF)和氨甲喋呤 (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 均顺利完成预处理 ,出现Ⅰ~Ⅲ度黏膜炎 4例 ,血清病样表现 1例 ,肝功能损害 5例。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aGVHD) 7例 ,达Ⅳ度 3例 ,慢性GVHD(cGVHD) 4例 ;并发出血性膀胱炎 2例 ,肝静脉闭塞病 (VOD)、巨细胞病毒 (CMV)间质性肺炎、白质脑病各 1例。均在移植后 9~ 12d获造血重建。存活 7例 (6例母亲供者 ,1例同胞供者 )。结论 非TCD单倍体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有效 ,GVHD发生率高 ,母亲供者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难治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GVHD T细胞 移植后 HSCT 去除 代替 加速期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明珠 孙爱宁 +6 位作者 吴德沛 仇惠英 唐晓文 傅琤琤 金正明 苗瞄 韩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 目的初步评价动态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水平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172例白血病和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613份血清标本的GM浓度,GM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检测A值>0.5或单次>0.7。对GM试验阳性的患者给予抢先抗曲霉治疗。结果按照试验中界定的界值,该诊断试验的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88.2%。GM测定阳性55例,阴性117例,通过GM测定临床诊断IA者由37例增加至52例,55例GM阳性患者38例完成针对曲霉的抢先治疗,26例有效,12例无效死亡,病死率为31.6%。抗曲霉治疗前GM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中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GM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A提供有力证据,动态监测GM值变化趋势是评价疗效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玲 何广胜 +14 位作者 吴德沛 孙爱宁 金正明 仇惠英 唐晓文 傅铮铮 苗瞄 马骁 韩悦 王秀丽 陈苏宁 王荧 薛胜利 赵晔 吴小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B组)1例,以母亲为供者进行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供者动员方案:G-CSF 300μg/12h×5d后采集造血干细胞。输注D34^+细胞(3.58~8.90)×10^5/kg。预处理方案为:MeCCNC 250mg·m^-2·d^-1×1d,Ara-C4g·m^-2·d^-1×2d,Bu4mg·kg^-1·d^-1×3d,CTX1.8g·m^-2·d^-1×2d。ALL患者以全身放疗(TBI)代替Bu。以CsA、MMF、MTX和AL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处理。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16例、慢性GVHD10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全部患者在移植后10~20d获造血重建。18例患者中12例存活。结论: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提示在以后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优先选择母亲供体,对降低GVHD的严重程度、提高移植成功率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 母供体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