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S用于指导小儿七氟醚麻醉用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泉英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BIS指导小儿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48例1~12岁、行泌尿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均分为两组。BIS组依据BIS值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目标BIS术中保持在40~60,术末15 min保持60~75);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 目的探讨BIS指导小儿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48例1~12岁、行泌尿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均分为两组。BIS组依据BIS值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目标BIS术中保持在40~60,术末15 min保持60~75);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和术末平均BIS值、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MAC值。同时记录HR、MAP、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计算七氟醚用量。结果BIS组术中及术末的平均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BIS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BI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监测BIS能减少七氟醚用量和加快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七氟醚 儿童
下载PDF
咪唑安定作为小儿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泉英 付月珍 徐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外科手术 咪唑安定 镇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小儿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金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9-410,共2页
1999年12月美国FDA批准右美托咪定为ICU用药,适用于重症监护治疗期间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短期镇静。右美托咪定在药理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都不同于目前临床使用的镇静药。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将右美托... 1999年12月美国FDA批准右美托咪定为ICU用药,适用于重症监护治疗期间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短期镇静。右美托咪定在药理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都不同于目前临床使用的镇静药。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将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小儿 使用呼吸机病人 FDA批准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 药理分类 临床使用
下载PDF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泉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从乙醚、氟烷,到异氟烷、安氟烷,再到现在的地氟烷、七氟烷,随着新的吸入麻醉药的开发及吸入麻醉技术的广泛开展,吸入麻醉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七氟烷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由于其突出的特性,被誉为现代吸入麻醉药.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 应用 小儿 麻醉技术 异氟烷 安氟烷 地氟烷
下载PDF
七氟烷/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泉英 付月珍 +2 位作者 王春 姜燕 王则娅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全凭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小儿30例。麻醉诱导采用5%七氟烷、60%氧化亚氮,流量5 L/min(氧气2 L/min、氧化亚氮3 L/min),观察并记录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内插管时...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全凭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小儿30例。麻醉诱导采用5%七氟烷、60%氧化亚氮,流量5 L/min(氧气2 L/min、氧化亚氮3 L/min),观察并记录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评定插管条件。麻醉维持吸入七氟烷及氧化亚氮,氧气1 L/min、氧化亚氮1 L/min,记录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患儿有目的的挣扎活动的时间、气管导管拔出的时间、出麻醉复苏室的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及苏醒时的不良反应。记录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的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74.80±25.80)s,气管内插管时间(232.25±58.88)s,气管插管条件为优21例,良8例,差1例。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患儿有目的的挣扎活动的时间(8.83±5.65)min,气管导管拔管的时间(13.19±6.75)min,出麻醉复苏室的时间(18.97±6.27)min。另外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后的血压较诱导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时的血压进一步下降,与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后的血压相比P〈0.01。结论:七氟烷诱导平稳,苏醒快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吸入麻醉 七氟烷 氧化亚氮 全麻 小儿
下载PDF
连体儿分离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分离手术 连体儿 麻醉 先天畸形 医学技术 分离技术
下载PDF
小儿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丙泊酚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金泉英 付月珍 +3 位作者 马亚萍 周益人 王则娅 王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通过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丙泊酚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为小儿氯胺酮麻醉选择合理有效、经济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法。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四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KM组... 目的通过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丙泊酚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为小儿氯胺酮麻醉选择合理有效、经济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法。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四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KM组)、氯胺酮加丙泊酚组(KP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和丙泊酚组(KMP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及术毕时的HR、MBP、SPO2并统计分析,观察术毕麻醉复苏情况,比较苏醒时间和氯胺酮加药次数。结果与术前比较,K组的HR仅在诱导后和术毕有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组的HR在每一个时点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KP组的MBP除切皮外三个时点呈显著性差异,KMP组诱导后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KM组仅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组中KM组和KMP组的SPO2在诱导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KP组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K组比较,KMP组仅诱导后的MBP有显著性差异;KM组每一个时点的MBP有显著性差异;而KP组结扎、术毕的HR以及诱导后、切皮、结扎时的MBP有显著性差异,诱导后的SPO2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K组比较,KMP组氯胺酮加药次数明显减少,呈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病人术后均无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K组最高,达26.67%,三组联合用药组均低于15%。结论就本研究而言,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使用麻醉效能强,血液动力学平稳,苏醒快,缺点是明显的呼吸抑制,但与另两组联合用药组相比,控制好丙泊酚用药速度,氯胺酮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的先天性畸形矫治术是一种更为可取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咪唑安定 丙泊酚 联合用药 小儿麻醉
下载PDF
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麻醉
8
作者 金泉英 付月珍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 ̄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11个月 ̄14岁,平均8.02±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气... 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 ̄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11个月 ̄14岁,平均8.02±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气管内插管吸入复合静脉麻醉7例,气管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2例;术前2小时起至术中用激素替代治疗4例。结果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儿均成活,无1例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测和正确的麻醉处理才能保证肾上腺肿瘤手术患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肿瘤切除术 麻醉 小儿
下载PDF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顾志清 金泉英 陈莲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2-824,共3页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师Archie B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明并首先使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经口将喉罩置入咽喉部,充气后,喉罩在喉部周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空间,既可保持气道开放...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师Archie B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明并首先使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经口将喉罩置入咽喉部,充气后,喉罩在喉部周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空间,既可保持气道开放,便于施行正压通气,又保留自主呼吸,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一种通气工具.30多年来,喉罩因其操作简单及维持通气方便等优点在受到越来越多麻醉医师的认可和推崇.在小儿麻醉领域,喉罩也单纯地从作为困难气道的一项急救措施转变为小儿全身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气道管理工具.本文对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置入 小儿麻醉 应用 通气装置 保留自主呼吸 气道开放 麻醉医师 管理工具
下载PDF
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给药顺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嵘 王春 +2 位作者 章赛吉 刘珺珺 金泉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0-672,共3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在麻醉诱导期间不同给药顺序对防治小儿依托咪酯引起肌阵挛的效果。方法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腺样体吸割术的患儿80例,年龄≥2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药物: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在麻醉诱导期间不同给药顺序对防治小儿依托咪酯引起肌阵挛的效果。方法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腺样体吸割术的患儿80例,年龄≥2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药物: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最大剂量3m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3mg/kg(乳剂,江苏恩华药业),随后予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肌肉松弛达最大阻滞时行气管插管。根据麻醉诱导给药顺序将80例患儿随机分入依咪芬组(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芬太尼)、芬依咪组(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咪依芬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和咪芬依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每组20例。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后1min内观察肌阵挛发生情况并评分,之后依次注射余下药物。结果依咪芬组的肌阵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肌阵挛分级1、2、3级的构成比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芬依咪组与咪依芬组间肌阵挛发生率和肌阵挛分级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咪芬依组肌阵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咪依芬组和芬依咪组(P值均<0.05),肌阵挛分级1、2、3级的构成比亦显著低于咪依芬组和芬依咪组(P值均<0.05)。结论预先使用咪达唑仑或芬太尼均可有效减少小儿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发生,而两药联合应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小儿 肌阵挛
下载PDF
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麻醉
11
作者 金泉英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11月-14岁,平均8.02上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 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11月-14岁,平均8.02上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气管内插管吸入复合静脉麻醉7例,气管内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麻醉麻醉2例。术前2小时起至术中用激素替代治疗4例.结果: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儿均成活,无一例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测和正确的麻醉处理才能保证肾上腺肿瘤手术患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麻醉处理 小儿 肾上腺皮质肿瘤 术前准备 神经母细胞瘤 复合静脉麻醉 硬膜外腔麻醉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在儿童早期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嵘 杜晶慧 +1 位作者 付月珍 金泉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对儿童早期插管及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60例2~10岁择期行腺样体吸割手术患儿按所给肌松药和剂量随机分为Ⅰ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Ⅱ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和Ⅲ组(罗库溴铵0...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对儿童早期插管及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60例2~10岁择期行腺样体吸割手术患儿按所给肌松药和剂量随机分为Ⅰ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Ⅱ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和Ⅲ组(罗库溴铵0.6 mg/kg),每组20例。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和相应剂量的肌松药进行麻醉诱导,注入肌松药后1 min试行气管插管,采用肌松检测仪对尺神经进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颤搐变化,记录各组1 min插管时TOF中的第1次颤搐(T1)值及起效时间(肌松药注毕至T1为最大阻滞的时间);评价插管条件分级。结果注入肌松药后1 min,Ⅱ组和Ⅲ组插管条件评分明显好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插管条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in试行气管插管时,外周监测拇内收肌肌松作用显示3组患儿T1并没达到最大阻滞,Ⅱ组和Ⅲ组对神经肌肉功能的阻滞程度明显快于Ⅰ组(P<0.05),肌松药起效时间Ⅱ组和Ⅲ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麻醉下,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可用于快速诱导早期气管插管,肌松药注入后1 min行气管插管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气管插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早期插管 儿童
下载PDF
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志清 金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0-721,共2页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临床使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数不多。本研究介绍关于TCI用于小儿麻醉的最新情况,为临床使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靶控输注 应用 TCI技术 静脉给药方法 临床使用 静脉麻醉药 动力学原理
下载PDF
I-gel喉罩和Ambu喉罩用于1岁以下婴儿全身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志清 刘珺珺 +1 位作者 金泉英 陈莲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9-634,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1岁以下婴儿使用I-gel喉罩或Ambu喉罩的通气效果,评价这两款喉罩用于婴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0~1岁择期于泌尿外科行会阴部手术的患儿3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I-gel喉罩组和Ambu喉罩组,每组15... 目的通过比较1岁以下婴儿使用I-gel喉罩或Ambu喉罩的通气效果,评价这两款喉罩用于婴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0~1岁择期于泌尿外科行会阴部手术的患儿3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I-gel喉罩组和Ambu喉罩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喉罩置入情况,包括置入成功率、成功置入喉罩所需时间(张口开始至行正常机械通气的时间)、喉罩置入成功后的Brimacombe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成功置入喉罩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正常时(T1)、置入后10min(T2)、置入后20min(T3)、置入后30min(T4)各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于T1至T4时间点记录气道密封压(LP)和呼吸动力学数据,计算每千克体重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漏气分数(Lf)和呼气阻力(Re)。记录喉罩置人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喉罩置人成功率和喉罩成功置入后Brimacomb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I-gel喉罩组成功置人喉罩所需时间显著短于Ambu喉罩组(P〈0.05)。Fgel喉罩组T1至T4时间点的LP均显著高于Ambu喉罩组(P值均〈0.05)。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博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mbu喉罩组T1至T4时间点的呼气峰流速均显著高于I-gel喉罩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呼气阻力均显著低于I-gel喉罩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Ambu喉罩组T1时间点的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肺动态顺应性、肺静态顺应性均显著高于I-gel喉罩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Ambu喉罩组患儿胃胀气发生率显著高于I-gel组(P〈0.05),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gel喉罩和Ambu喉罩均能满足1岁以下婴儿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通气效果。I-gel喉罩置入时间更短,气道密封性更优,婴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有利于麻醉医师对气道进行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l喉罩 Ambu喉罩 呼吸动力学 婴儿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舌根囊肿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五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春 金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0,共1页
先天性舌根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由甲状舌管发育异常所致[1],常引起新生儿或婴幼儿发生喉喘鸣、呼吸吞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切除大部分囊壁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Ⅲ。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的... 先天性舌根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由甲状舌管发育异常所致[1],常引起新生儿或婴幼儿发生喉喘鸣、呼吸吞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切除大部分囊壁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Ⅲ。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的麻醉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舌根囊肿 麻醉处理 囊肿切除术 小儿 发育异常 甲状舌管 吞咽障碍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小儿与成人全麻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1 位作者 金泉英 张育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记录呼吸停止时间、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9%、95%、92%、90%的时间,然后行机械通气,并记录SpO2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呼吸停止时间为80.45s,B组呼吸停止时间为99.72s,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2%和90%的时间A组(分别为443s和462s)明显短于B组(分别为335s和342s)(P<0.05)。SpO2降至90%时两组均有PaCO2升高和pH下降,以B组更显著(P<0.05),而两组PaO2下降相似。结论: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预给氧2min,小儿的无通气安全时限较成人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2×95%的有效药物剂量采用预注给药对儿童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嵘 杜晶慧 +2 位作者 付月珍 金泉英 张马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2×95%的有效药物剂量(ED95)采用预注给药对儿童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及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39例2~1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3例:D组(2×ED95单次剂量组)单次静脉注... 目的观察2×95%的有效药物剂量(ED95)采用预注给药对儿童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及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39例2~1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3例:D组(2×ED95单次剂量组)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100μg/kg;Y组(2×ED95预注组)先静脉预注顺式阿曲库铵10μg/kg,5min后注入余量90μg/kg;S组(3×ED95单次剂量组)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150μg/kg。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4mg/kg及相应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采用肌肉松弛监测仪对尺神经进行连续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记录各组起效时间[肌肉松弛药注射完毕至第1个肌颤搐反应高度(T1)消失为最大抑制时间]、阻滞维持时间(肌肉松弛药注射完毕至T1恢复到5%的时间)、临床作用时间(肌肉松弛药注射完毕至T1恢复到25%的时间)、体内作用时间(肌肉松弛药注射完毕至T1恢复到95%的时间)及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观察预注间期(预注量注射完毕至注入余下剂量前的5min)TOF的变化。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及气管插管条件评估分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Y组预注间期TOF值为1,无变化。S组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D组和Y组(P值均<0.05),但D组与Y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均较D组和Y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D组与Y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恢复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ED95剂量顺式阿曲库铵以10μg/kg为预注剂量、90μg/kg为余量应用于儿童麻醉诱导无明显优势。无论预注与否,2×ED95剂量的效果均不及3×ED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预注 儿童 药效学
下载PDF
预注顺式阿曲库铵预防小儿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引起肌阵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嵘 章赛吉 +2 位作者 刘珺珺 金泉英 徐宝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观察预注顺式阿曲库铵防治小儿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引起肌阵挛的效果。方法: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Y组(预注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到3 mL静脉推注;D组(对照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3 mL,观察预注期间... 目的:观察预注顺式阿曲库铵防治小儿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引起肌阵挛的效果。方法: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Y组(预注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到3 mL静脉推注;D组(对照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3 mL,观察预注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2 min后各组分别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并观察肌阵挛分级情况,之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Y组与D组肌阵挛的发生率分别为6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肌阵挛程度评分与D组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期间Y组1例8岁男孩给予预注量顺式阿曲库铵1 min后出现轻度视物模糊,无其他明显不适,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认真观察未给予药物处理。结论:应用预注0.01 mg/kg顺式阿曲库铵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减少儿童依托咪酯诱导所引起的肌阵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阵挛 预注 顺式阿曲库铵 依托咪酯 小儿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位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导期间不采用辅助或控制通气,记录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SpO2降至90%时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SpO2降至90%时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T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2.3±96.6)s,C组为(462.0±136.1)s,二者有显著差异(<0.05)。动脉血气分析、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麻诱导期采取头高15°斜坡位,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斜坡位 无通气安全时限 预给氧
下载PDF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的新生儿麻醉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志清 张幸萱 金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0-480,共1页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新生儿麻醉 先天性 肿瘤切除术 静吸复合麻醉 多发性肿瘤 红细胞压积 体格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