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L_(1)~L_(4)骨密度在女性绝经前后和不同体质量指数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淑溶 裴晓姣 +1 位作者 李坤 潘振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4,396,共5页
目的探究腰椎L_(1)~L_(4)骨密度在女性绝经前后和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中的变化规律。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朝阳医院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L_(1)~L_(4)腰椎骨密度的女性患者共1549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按照患者是否绝经分... 目的探究腰椎L_(1)~L_(4)骨密度在女性绝经前后和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中的变化规律。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朝阳医院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L_(1)~L_(4)腰椎骨密度的女性患者共1549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按照患者是否绝经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按照BMI分为中低体重组(≤24 kg/m^(2))和高体重组(>24 kg/m^(2)),回顾性分析各组间和组内的面积骨密度(areal BMD,aBMD)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绝经后组腰椎L_(1)~L_(4)的aBMD值均低于绝经前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绝经前组内腰椎L_(1)~L_(4)的aBMD值基本相同,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绝经后组内腰椎L_(1)的aBMD值低于腰椎L_(2)~L_(4),腰椎L_(2)的aBMD值低于腰椎L_(3)及L_(4),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_(3)与腰椎L_(4)的aBMD值基本相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低体重组腰椎L_(1)~L_(4)的aBMD值均低于高体重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低体重组内腰椎L_(1)的aBMD值低于腰椎L_(2)~L_(4),腰椎L_(2)的aBMD值低于腰椎L_(3)及L_(4),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_(3)与腰椎L_(4)的aBMD值基本相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高体重组内L_(1)~L_(4)各腰椎的aBMD值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和中低体重女性各腰椎椎体骨密度值相对较低,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且绝经后和中低体重女性L_(1)、L_(2)腰椎骨密度值相比L_(3)、L_(4)腰椎更低,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腰椎 双能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智勇 闫玉昌 +2 位作者 关磊 金淑溶 潘振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分析和探究多层螺旋CT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评价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行手术证实的非裂孔性膈疝27例、膈膨升11例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 目的分析和探究多层螺旋CT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评价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行手术证实的非裂孔性膈疝27例、膈膨升11例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易误诊点及鉴别点。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膈疝疝口左右径数值及前后径数值,并与术中测量的径线值进行比较,检验之间相关性。结果手术证实为膈疝27例患者中,经CT薄层扫描并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影像诊断为膈疝24例,影像诊断准确率为88.88%(24/27);手术证实为膈膨升11例患者中,经影像观察诊断为膈膨升8例,准确率为72.72%(8/11)。关于膈疝左右径值、前后径值,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上与术中测量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径值、前后径值各自间均具有较强相关性(r=0.97,0.99;均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在非裂孔性膈疝与膈膨升术前准确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辅以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可明显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多平面重建可多角度显示膈肌形态,准确判断膈肌的完整性及分辨胸腹腔邻近结构,并在相应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膈疝修补术前合适大小疝补片选择上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裂孔性 膈疝 膈膨升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不同对比剂流速在腹部CT增强中对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合并腹壁疝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淑溶 李坤 +1 位作者 刘晨鹏 潘振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合并腹壁疝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对比剂注射流速,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进行了腹部CT增强检查的腹腔恶性病变术后合并腹壁疝患者共计73例,按照对比剂... 目的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合并腹壁疝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对比剂注射流速,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进行了腹部CT增强检查的腹腔恶性病变术后合并腹壁疝患者共计73例,按照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分为A组(32例,对比剂注射速率3.0 ml/s)、B组(41例,对比剂注射速率2.5 ml/s);所有患者均采用GE HD75064层螺旋CT(GE Discovery CT750HD宝石CT)进行仰卧位腹部CT增强扫描。结果主观及客观评价A组和B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14)。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合并腹壁疝患者进行腹部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注射流速为2.5 ml/s时并不影响CT的图像质量,可以对原发病变进行评估,同时可以评估疝囊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降低造影剂注射流速可以降低对血管状况的要求,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恶性肿瘤 腹壁疝 注射流速 不良反应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精细化检查流程在盆底疝动态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淑溶 李坤 +1 位作者 刘晨鹏 潘振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检查质量和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0例盆底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MRI... 目的探讨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检查质量和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0例盆底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MRI检查,试验组在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流程,对比2组患者动态MRI的影像质量和患者心理方面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时间试验组(49.33±3.32)min低于对照组(54.33±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阳性率试验组阳性率100%(15/15)高于对照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前焦虑评分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后焦虑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疝患者在进行动态MRI检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检查流程有助于提高检查质量,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疝 磁共振成像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