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金清美 金承龙 +4 位作者 金哲虎 李周娜 金玟言 董日成 高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33-138,142,共7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topical timolol maleate,TTM)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12只,在双侧耳腹侧分别制作4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切口,术后21 d上皮化完成之日起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模... 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topical timolol maleate,TTM)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12只,在双侧耳腹侧分别制作4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切口,术后21 d上皮化完成之日起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每日外敷生理盐水1 ml,每日2次,每次1 h)、TTM组(每日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1 ml,每日2次,每次1 h),每组32个瘢痕模型。术后49 d给予标本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瘢痕增生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表达情况,测量微血管密度。结果给予不同方式处理后,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创面瘢痕增生率高于TTM组。用药治疗4周后,TTM组瘢痕颜色较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明显变淡,成纤维/肌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新生血管及炎性细胞浸润较轻,胶原纤维疏松、排列较规律,且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瘢痕增生指数、VEGF表达量、微血管密度均低于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可以通过减少VEGF分泌及微血管形成的数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以及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改善胶原纤维的密度、形态、排列,进而减轻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增生性 噻吗洛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瘢痕增生指数
下载PDF
4-羟苯基维胺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rocollagen Ⅰ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南美兰 金玟言 +1 位作者 金哲虎 金承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探讨4-羟苯基维胺(4-HPR)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rocollagenⅠ和MMP-1 mRNA表达情况。观察4-HPR对Procoll... 目的探讨4-羟苯基维胺(4-HPR)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rocollagenⅠ和MMP-1 mRNA表达情况。观察4-HPR对ProcollagenⅠ和MMP-1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rocollagenⅠ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而MMP-1 mRNA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PR不同浓度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ro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MM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ocollagenⅠ和MMP-1基因表达在瘢痕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HPR可抑制ProcollagenⅠ和促进MMP-1 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4-羟苯基维胺 Ⅰ型前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周娜 全福花 +3 位作者 金承龙 金玟言 崔靖博 金哲虎 《皮肤科学通报》 2019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起的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良性皮肤肿瘤。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治疗为主,放射、压力衣、激光、冷冻和硅凝胶等联合应用于辅助治疗。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药物有三类,分别为...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起的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良性皮肤肿瘤。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治疗为主,放射、压力衣、激光、冷冻和硅凝胶等联合应用于辅助治疗。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药物有三类,分别为细胞外基质靶向药物、细胞靶向药物和生化微环境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及EDA、ED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承龙 金玟言 +1 位作者 金珊 金哲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选择性剪接片段EDA、EDB的影响。方法用RT-q PCR法检测UVB照射后成纤维细胞各时相FN及其EDA、EDB片段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UVB100m J/cm2照射后成纤维细胞F...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选择性剪接片段EDA、EDB的影响。方法用RT-q PCR法检测UVB照射后成纤维细胞各时相FN及其EDA、EDB片段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UVB100m J/cm2照射后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EDB的mRNA表达均有下降。照射后1、2、4、8、12、24h组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波紫外线UVB下调皮肤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EDB mRNA表达,在UVB引起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光损伤过程中,FN及FN-EDA、EDB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纤维连接蛋白 EDA EDB 急性光损伤
下载PDF
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金玟言 李周娜 +1 位作者 金哲虎 金承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15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间隔8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记录治疗后瘢痕改善程度、治疗前、...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15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间隔8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记录治疗后瘢痕改善程度、治疗前、后瘢痕的ECCA权重评分、疼痛VAS评分以及治疗中、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3次的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后患者的EC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治疗即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疼痛、水肿、红斑,疼痛VAS评分为(4.07±1.22)分,红斑持续时间为(28.07±9.79)d,3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持续4~6周消退。结论超脉冲CO2激光人工点阵热收缩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激光 人工点阵技术 热收缩 凹陷性瘢痕
下载PDF
载芬维A铵脂质体抑制A375黑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崔艾丽 金玟言 金哲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裸鼠皮下人恶性黑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4-HPR-L。通过皮下接种黑素瘤A375细胞至BALB/c裸鼠右侧腋窝建立黑素瘤荷瘤裸鼠模型。取10只荷瘤裸鼠模型,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尾... 目的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裸鼠皮下人恶性黑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4-HPR-L。通过皮下接种黑素瘤A375细胞至BALB/c裸鼠右侧腋窝建立黑素瘤荷瘤裸鼠模型。取10只荷瘤裸鼠模型,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同浓度细胞膜近红外荧光探针(DiR)溶液和DiR脂质体(DiR-L),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给药后6、12、24 h药物在体内分布情况。取30只荷瘤裸鼠,随机等分为3组,即对照组、4-HPR组和4-HPR-L组,分别经尾静脉每次注射5%(质量分数)葡萄糖溶液0.2 ml、25 mg/kg 4-HPR和4-HPR-L溶液,于接种A375细胞后第8、10、12、14、16、18、20、22天给药,动态监测给药后各组裸鼠的体重和肿瘤体积,观察生存情况。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裸鼠,取心、肝、脾、肺、肾及肿瘤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素瘤体内转移情况,并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显示,DiR-L能较长时间滞留于肿瘤组织,给药24 h后在肿瘤部位仍可观察到较强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DiR-L荧光强度(22.85±1.66)显著高于DiR(8.45±0.97,t=12.957,P<0.01)。与对照组和4-HPR组相比,4-HPR-L组末次给药后第2天离体瘤重明显降低(F=27.055,t值分别为4.768、6.640,均P<0.05)。HE染色显示,4-HPR-L组2只裸鼠发生肝脏转移,而对照组、4-HPR组全部裸鼠发生肝脏转移。荷瘤鼠的生存期观察显示,4-HPR-L组裸鼠于接种后76 d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和4-HPR组分别于接种后56 d和59 d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凋亡指数为(12.14±1.33)‰,4-HPR组为(67.17±15.18)‰,4-HPR-L组为(152.73±11.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588,P<0.05),4-HPR-L组与对照组和4-HPR组相比,t值分别为18.162、11.075,均P<0.05。结论4-HPR-L能够有效抑制裸鼠皮下黑素瘤体积增长和黑素瘤细胞转移,并延长裸鼠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芬维A铵 脂质体 模型 动物 细胞凋亡 A375细胞
原文传递
超声联合4-羟苯基维胺微泡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α1链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周娜 金玟言 金哲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4-羟苯基维胺(4-HPR)微泡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分为对照组、15 mg/L 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15 mg/L 4-HPR微泡组,处理24 h后,运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4-羟苯基维胺(4-HPR)微泡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分为对照组、15 mg/L 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15 mg/L 4-HPR微泡组,处理24 h后,运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各组KF中COL1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8、0.69±0.15和0.35±0.18,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93±0.03、0.74±0.07和0.44±0.06。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4-HPR微泡组(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4-HPR微泡对KF中COL1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胶原Ⅰ型 维甲酸 超声处理 4-羟苯基维胺 Ⅰ型胶原蛋白α1链 微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