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千金要方》不孕症治法探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金珉串
李成卫
王庆国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68,共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505100)
-
文摘
《千金要方》妇人方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给后世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且其先进思想仍贯穿于现代中医学中。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作者综合分析了《千金要方》中有关不孕症的治疗理论、处方规律及方剂结构等内容,探析在《千金要方》中的不孕症治法。
-
关键词
不孕症
千金要方
治法
-
分类号
R271.14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黄帝内经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金珉串
李成卫
王庆国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50-1652,1657,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1CB505100)
-
文摘
《黄帝内经太素》,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著,是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版本。该书以唐初哲学为指导,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延续《内经》脏为库藏、藏天地间精气的基本功能,突出并论证五脏藏神为五脏核心功能。其中,肝为库藏,应春,储藏天地之间少阳之气、五行木气;肝藏血,血是肝所储藏的精气;肝舍魂,舍魂为肝的核心功能,主藏血是为舍魂。《太素》对《内经》肝理论的发展:1)分类整理,使知识同一系统;2)以肝舍魂为核心功能协调并论证了肝所藏精气、血及魂的结构关系;3)以佛教理论指导,论证神、魂内生。明确《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对于明确肝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当代中医肝脏象理论的深入认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肝
脏象理论
-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Taisu
Liver
Viscera theory
-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吴茱萸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方药用量数据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裴相俊
倪胜楼
金珉串
宋佳
傅延龄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25-528,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4)
-
文摘
目的:利用SPSS 20.0提供的描述性分析进行数据挖掘了解吴茱萸在现代临床应用上的剂量情况及量效关系,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吴茱萸剂量作对比分析。方法:文献检索近17年期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应用吴茱萸的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和临床观察文献,采用均数、百分位数(Px)和极差(R)等统计方法对中医医家运用吴茱萸的剂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吴茱萸的剂量阈为2 g,治疗窗为2~30 g,平均使用剂量值为9.71 g,其中77.96%(336/431)分布在6~15 g之间。当患者有头痛或眩晕时,其常用剂量为6~15 g;恶心、呕吐时,其常用剂量为6~12 g;反酸时,其常用剂量范围为3~5 g。结论:研究发现吴茱萸在汤剂中的剂量阈和治疗窗可适当提高或扩宽,以6~15 g为宜。相比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2~5g的剂量使用范围明显偏低、偏窄。数据挖掘结果较客观地反映、总结了吴茱萸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的量效关系,有助于推动吴茱萸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
关键词
吴茱萸
量效关系
临床观察
-
Keywords
Wuzhuyu
dose - effect relationship
clinical observation
-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