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写人类世的故事:论金·斯坦利·罗宾逊《未来部》
1
作者 金秋容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5,共8页
地质学概念“人类世”从科学上揭示了人类对地球面貌的强大改造能力,也提出了一个重大思想挑战:重新认识这个已改变的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境况。人类世语境相应地对文学想象,尤其是环境文本的写作和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美国科幻小说家金... 地质学概念“人类世”从科学上揭示了人类对地球面貌的强大改造能力,也提出了一个重大思想挑战:重新认识这个已改变的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境况。人类世语境相应地对文学想象,尤其是环境文本的写作和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美国科幻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最新作《未来部》对此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在叙事策略、情感模式和文学类型上补充并超越了主流小说叙事的固有传统,敏锐地捕捉到气候变化时代新的生活现实。罗宾逊的思想实验探索了人与这个深陷气候危机的世界的相处方式,为地球共同体在“人的时代”的健康存续提供了重要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坦利·罗宾逊 《未来部》 人类世小说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走向生态世界主义:论《时光的彼岸》中的全球性生态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金秋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4,共8页
新世纪美国研究的跨国转向关注日益重塑地方的"去疆域化"力量,对修正生态批评的传统地方意识提出了要求。当代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在《时光的彼岸》中回应了如何协调多重跨地域作用力影响下的地方和全球意识的问题,通... 新世纪美国研究的跨国转向关注日益重塑地方的"去疆域化"力量,对修正生态批评的传统地方意识提出了要求。当代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在《时光的彼岸》中回应了如何协调多重跨地域作用力影响下的地方和全球意识的问题,通过呈现"去疆域化"语境下地方的动态性及跨地域地方感,指向了一种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环境哲学,即生态世界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丝·尾关 时光的彼岸 生态批评 生态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超越生态反乌托邦——论气候小说《纽约2140》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秋容 《东吴学术》 CSSCI 2019年第5期93-98,共6页
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语境中,生态反乌托邦主义是参与建构战后美国环境话语的重要角色,奠定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环境叙事的基调。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兴文类气候小说同样倾向于把世界再现为生态反乌托邦,但生态反乌托邦主义本身并非... 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语境中,生态反乌托邦主义是参与建构战后美国环境话语的重要角色,奠定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环境叙事的基调。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兴文类气候小说同样倾向于把世界再现为生态反乌托邦,但生态反乌托邦主义本身并非没有局限和问题。当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金 斯坦利 罗宾逊的气候小说《纽约2140》独树一帜,在挑战生态反乌托邦主义的基本概念并揭示其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以新视角理解气候变化中的世界、阐释人类生活现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利 罗宾逊 《纽约2140》 气候小说 生态反乌托邦主义 生态批评
原文传递
自由的柏树:论《瓦尔登湖》中的矛盾生态哲学
4
作者 金秋容 《东吴学术》 CSSCI 2018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瓦尔登湖》是美国生态批评绕不开的经典文本。十九世纪中期梭罗于瓦尔登湖畔的短暂居留如今已成为一个深刻的文化象征,不断影响和塑造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梭罗的人生试验代表一种理想,这一理想绝非"回归自然"或是"天... 《瓦尔登湖》是美国生态批评绕不开的经典文本。十九世纪中期梭罗于瓦尔登湖畔的短暂居留如今已成为一个深刻的文化象征,不断影响和塑造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梭罗的人生试验代表一种理想,这一理想绝非"回归自然"或是"天人合一"这么简单。梭罗的理想是超验的、哲学的,同时也是博物学的、生态的,这两个方面看似冲突,实则互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梭罗矛盾的生态哲学在扎根大地的同时,追求真理、自由、人的尊严和完整,指向统合了质朴本性和理念追求的人文主义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湖》 生态哲学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觉醒》中艾德娜的主体意识发展探析
5
作者 金秋容 《东吴学术》 2016年第2期21-28,共8页
凯特·肖邦最重要的小说《觉醒》呈现了主人公艾德娜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艾德娜挑战了男性权威将女性客体化的规定,重建了女性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了与男性同等的女性主体意识。在此意义上,她冲破了男权社会中男性主体/女性客体... 凯特·肖邦最重要的小说《觉醒》呈现了主人公艾德娜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艾德娜挑战了男性权威将女性客体化的规定,重建了女性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了与男性同等的女性主体意识。在此意义上,她冲破了男权社会中男性主体/女性客体二元对立的藩篱。但此后,艾德娜作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人,却表现出脱离同他人和社会一切联系的倾向。她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的能动性,拒绝接受主体意识的受动性,她对脱离社会现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致使其主体意识最终陷入困境。艾德娜或许并非自杀,而是以竭力游向大海深处来逃离现实,追求主体能动性的最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艾德娜 主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