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沌的色彩——论谢脁行旅诗中思乡、恋阙与希隐矛盾的产生及化解 被引量:2
1
作者 金贝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38-41,共4页
谢脁作为南朝著名诗人,其一生命运多舛,历经宫廷数次夺权风波,曾两次外放,两次还都,写作了不少的行旅诗。本文拟将谢脁行旅诗创作与其仕宦经历结合,考察其行旅诗中思乡、恋阙、希隐三种矛盾感情的产生及化解。
关键词 谢(朓) 行旅诗 思乡 仕隐 希隐
下载PDF
论唐诗中的萤意象 被引量:2
2
作者 金贝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36-38,共3页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萤大量地出现在诗歌中却是在中唐以后。本文拟通过归纳唐诗中所描述的萤意象,探讨其中的深层意义,来挖掘隐含其间的历史和文化意蕴。
关键词 意象 唐诗 深层意蕴
下载PDF
《招魂》作者问题的考辩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贝翎 《黄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1-82,90,共3页
在总结归纳前人对此有关论述基础上,从《招魂》这一文学本体出发,通过对《招魂》结构、内容的分析,试图证明《招魂》的作者并非屈原,可能是传说的另一人———宋玉。
关键词 《招魂》 文学本体 宋玉 屈原 作者 考辩 传说 证明 内容 归纳
下载PDF
唐诗“萤”意象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贝翎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多次被写进诗作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在唐代,咏萤诗及与萤意象有关的诗突破了前代诗人对萤物理特征的描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甚至人格方面的涵义。
关键词 意象 唐诗 深层意蕴
下载PDF
景如画 情似曲——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
5
作者 金贝翎 《学语文》 2005年第5期36-36,共1页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见卷首)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戴天山,与李白的居处青莲乡同在四川省江油县。两处相距不远。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诗八句,前六句写...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见卷首)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戴天山,与李白的居处青莲乡同在四川省江油县。两处相距不远。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幽丽;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诗歌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下载PDF
论三张的文学创作观
6
作者 金贝翎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
三张,即西晋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是晋初太康时期的文学家。三张虽非西晋文坛的巨擘,但其创作在有晋一代仍是可圈可点。其文学实践中的创作倾向与审美追求,体现出重真情、重穷形写物、重文辞清丽、工整的文学创作观。
关键词 三张 文学创作观 真情 穷形写物 清丽
下载PDF
箴、铭文体辨析
7
作者 金贝翎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箴、铭两种文体因都具有劝戒的性质,故人们在论述文体时,往往将两者归为一类,而作为两种不同的文体,其差异自然也不容忽视。从箴、铭二者的源起、用途、所施之物、体制和风格、发展趋向等五个方面加以比较,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辨析
下载PDF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现状及问题对策探析——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利琼 金贝翎 《大学教育》 201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和网络课程两种。该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分析了传统的文化素质课程存在着地位低、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问题。尔雅网络课程存在考核成绩太过喜人、师生互动较少、对学生监督缺失以及课... 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和网络课程两种。该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分析了传统的文化素质课程存在着地位低、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问题。尔雅网络课程存在考核成绩太过喜人、师生互动较少、对学生监督缺失以及课程缺乏美感等问题。学校管理层应以切实行动真正重视文化素质课程,从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建设文化素质课程,同时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超星公司应大力优化界面和加快课程更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课程 传统课程 网络课程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