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源性小肽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金赢凯 占东升 +5 位作者 梁世排 徐海红 高扬 胡亚菁 沈鹏 张少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共4页
采用D-gal致衰老动物模型,分别从组织结构、抗氧化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来研究乳源小肽LPLP对受试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源性小肽LPLP能减轻致衰老小鼠的脾脏老化现象;在抗氧化生理生化指... 采用D-gal致衰老动物模型,分别从组织结构、抗氧化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来研究乳源小肽LPLP对受试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源性小肽LPLP能减轻致衰老小鼠的脾脏老化现象;在抗氧化生理生化指标层面上,LPLP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在SOD、MDA、T-AOC等指标上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在细胞因子层面,LPLP能显著性降低小肽灌胃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与TNF-a的分泌水平。综上所述,乳源性小肽LPLP具有改善动物的抗氧化功能并能够减轻小鼠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老化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性小肽 抗氧化 抗衰老
下载PDF
生物活性肽的抗炎功能及其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婕慧 金赢凯 +5 位作者 徐海红 高扬 林文珍 梁世排 张振江 张少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14,共4页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乳源性生物活性肽Gln-Glu-Pro-Val-Leu(QEPVL)的抗炎能力,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建立急性炎症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乳源性生物活性肽Gln-Glu-Pro-Val-Leu(QEPVL)的抗炎能力,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建立急性炎症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的浓度。结果表明,在100 mg/kg剂量下灌喂QEPVL水溶液30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NO浓度,并显著提高动物体内各种还原酶的酶活,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炎症引发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起到抗炎的功效。随着QEPVL剂量的加大,其抗炎效果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抗炎 氧化应激 调节作用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肽序列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海红 林文珍 +5 位作者 李锡安 金赢凯 钱慧佶 程志才 卢飞 张少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共6页
建立了一种鉴定生物活性多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将MS分析得到的分子量与已知牛乳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得到预测的多肽序列,再根据该序列二级质谱图的az、by断裂情况,经过Biolynx软件分析证实是否为该序列。通过这种方法得到... 建立了一种鉴定生物活性多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将MS分析得到的分子量与已知牛乳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得到预测的多肽序列,再根据该序列二级质谱图的az、by断裂情况,经过Biolynx软件分析证实是否为该序列。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来源于牛奶蛋白的119条多肽序列,包括已被前人报道过的具有ACE抑制活性的SG,LLP,QSLVY,VDGKEDL,有抗菌活性的EKF和KKISQ等。此外,还有些未被报道过的多肽序列。该方法能普遍用于复杂基质中生物活性肽的分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序列 鉴定
下载PDF
不同配比商业直投菌发酵产生的混合小肽的性质研究
4
作者 蒋佑明 占东升 +4 位作者 孙冠华 周婕慧 金赢凯 张少辉 金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24,共5页
商业直投茵嗜热链球菌TA40(TA)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B340(LB)在不同的配比下发酵脱脂乳得到搅拌型酸乳,经过冷冻离心、超滤及冷冻干燥等前处理得到含3ku以下分子量的混合小肽样品(peps,),分别通过SEC色谱法和RP-HPLC色谱法研究混... 商业直投茵嗜热链球菌TA40(TA)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B340(LB)在不同的配比下发酵脱脂乳得到搅拌型酸乳,经过冷冻离心、超滤及冷冻干燥等前处理得到含3ku以下分子量的混合小肽样品(peps,),分别通过SEC色谱法和RP-HPLC色谱法研究混合样品的分子量分布、疏水分布。实验结果和结论:pep3ku产量较多、肽种类较丰富的为TA:LB=1:1和1:2组;在1.4~3.5ku之间的分子量区域没有发现峰信号:pep3ku中较小分子量肽的产量主要受菌种配比的影响,分子量较大的肽产量主要受菌种混合与否的影响。TA:LB=1:1组的小肽分子量较小.分子量分布最多样。LB参与发酵使中间疏水性的肽的比例下降,1:1和2:1组产生更多较高疏水性的肽,1:0和1:2组产生更多较低疏水性的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浓度 分子量分布 疏水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