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陈豪 杨柏霖 +6 位作者 杨光 金醇民 章蓓 吴毙岚 陈红锦 孙尚颖 金黑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例)、苏州市中医院(38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0例)和徐州市中心...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例)、苏州市中医院(38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0例)和徐州市中心医院(13例)收治的132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行LIFT)和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或切开挂线术)。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2)术后第1、3、7、14天肛门疼痛评分。(3)创面愈合时间。(4)术前、出院时、术后3、6、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5)总治愈率。总治愈率=一期治愈率+局部切口失败率(经局部换药愈合)。采用门诊、问卷、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至门诊复诊;术后3、6、12、24个月由随访人员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了解创面愈合情况、肛门控便能力及治愈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32例,治疗组67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无肛门失禁。治疗组67例患者均行uFT;对照组65例患者中,45例行肛瘘切开术,20例行切开挂线术。(1)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16)min,对照组为(49±1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3、7、14天肛门疼痛评分分别为1分(0~3分)、4分(1~6分)、2分(0~5分)、1分(0~4分),对照组分别为1分(0~3分)、4分(1~7分)、4分(1—7分)、2分(0~6分),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5,P〈0.05)。其中术后第1、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1.7,P〉0.05);术后第7、14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3.3,P〈0.05)。(3)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9d(19—55d),对照组为38d(19~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P〈0.05)。(4)治疗组患者出院时、术后3、6、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为0分(0~2分),对照组分别为0分(0—4分)、0分(0~7分)、0分(0~5分)、0分(0~4分),两组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P〈0.05)。其中出院时、术后3、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1.6,-1.4,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P〈0.05)。(5)治疗组67例患者中,50例一期手术治愈,8例单纯性括约肌间切口感染(或裂开)经换药后治愈,9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为86.6%(58/67)。对照组65例患者中,61例一期手术治愈,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为93.8%(61/65)。两组总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P〉0.05)。13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论LIFT作为临床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保留全括约肌手术,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保护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保留括约肌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