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对研究西汉乐悬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
4
1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6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自2011年4月海昏侯墓抢救性发掘以来,大量出土文物不断冲击着世人眼球,多重证据最终证明墓园内一号墓墓主身份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然而在物质背后,我们认识到的不仅是刘贺这个传奇的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直观地向我们透露了已经...
自2011年4月海昏侯墓抢救性发掘以来,大量出土文物不断冲击着世人眼球,多重证据最终证明墓园内一号墓墓主身份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然而在物质背后,我们认识到的不仅是刘贺这个传奇的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直观地向我们透露了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汉代礼乐制度。墓室北回廊的乐器库中出土的编钟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西汉礼乐背景下乐悬制度发展的新视窗。。2016年3月'海昏侯考古发掘成果展'在首博开幕,我有幸有三个月时间隔着展柜玻璃对编钟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礼乐
乐悬制度
编钟
原文传递
西晋华芳墓银铃音乐图像探析
2
作者
金隐村
《博物院》
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
西晋华芳墓银铃为首都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小巧别致、做工精细,铃身饰有8个乐人,栩栩如生。本文通过乐人分布特点、形态特征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残损细节,逐一辨识每个乐人的表演性质;并根据乐队组合和银铃自身特点,推断乐人表演的音...
西晋华芳墓银铃为首都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小巧别致、做工精细,铃身饰有8个乐人,栩栩如生。本文通过乐人分布特点、形态特征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残损细节,逐一辨识每个乐人的表演性质;并根据乐队组合和银铃自身特点,推断乐人表演的音乐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墓主华芳所处时代背景,聚焦墓志铭中“朗解五音,而不听声乐,欲以终成家风,匪唯一己而已”之辞,试析银铃上乐人图像所体现出的音乐文化现象,解读墓志铭中称颂之辞的言外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芳墓银铃
鼓吹乐
蓄伎之风
私家乐部
原文传递
赵励墓散乐图与同类壁画对比研究
3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263-272,共10页
2002年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附近工地发现一座砖砌壁画墓,墓中壁画保存较完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5年将该墓墓壁一组五幅壁画移交首博,目前首博通史展厅可见该组壁画复制品。壁画墓自汉起有之,发展至两宋时期壁画内容更富于生活气息,其...
2002年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附近工地发现一座砖砌壁画墓,墓中壁画保存较完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5年将该墓墓壁一组五幅壁画移交首博,目前首博通史展厅可见该组壁画复制品。壁画墓自汉起有之,发展至两宋时期壁画内容更富于生活气息,其中不乏乐舞类壁画,目前普遍统称为散乐图。本文即基于前人对宋辽金时期散乐图的研究成果,将北京地区金初赵励墓墓壁西南隅的散乐图置于其中,通过分类对比研究,试图探析其用乐性质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乐图
备茶
宴饮
葬俗礼制
供盏节次
原文传递
以音乐学角度看馆藏“鸟纹大钟”
4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7年第1期165-173,共9页
首都博物馆'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陈列了一件青铜乐钟,说明牌标注'鸟纹大钟',年代为西周晚期。'鸟纹大钟'是青铜器,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件乐器。一件具有音乐性能的乐器仅用器物类型学对其进行研究是不全面的,更...
首都博物馆'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陈列了一件青铜乐钟,说明牌标注'鸟纹大钟',年代为西周晚期。'鸟纹大钟'是青铜器,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件乐器。一件具有音乐性能的乐器仅用器物类型学对其进行研究是不全面的,更应该站在音乐学的角度,用音乐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然而'鸟纹大钟'形制结构疑云重重,诸多不合理因素凸显,它究竟是青铜乐钟诸多种类中的哪一员?为何结构设计如此特殊?本文站在音乐学的角度对它做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乐钟
乐器
音乐学
音乐考古
原文传递
博物馆戏剧活化实践探讨——以首博“博物馆之夜”活动为例
5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3-38,共6页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始终是当下博物馆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博物馆活化”成为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首博主会场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案例,结合博物馆学和戏剧学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合理运...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始终是当下博物馆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博物馆活化”成为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首博主会场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案例,结合博物馆学和戏剧学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合理运用戏剧活化形式。同时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活化的难点所在,有待今后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戏剧活化
合理交融
戏剧空间
观演模式
原文传递
伎乐铜屋音乐场景初探
6
作者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回顾首博"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有浙江省博镇馆之宝——伎乐铜屋。本文以铜屋中音乐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场景中出现的筝,探究所呈现的音乐活动性质。笔者将吴越赣三地出土筝的墓葬作为线索,根据"真秦之声"探讨...
回顾首博"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有浙江省博镇馆之宝——伎乐铜屋。本文以铜屋中音乐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场景中出现的筝,探究所呈现的音乐活动性质。笔者将吴越赣三地出土筝的墓葬作为线索,根据"真秦之声"探讨筝的起源;借鉴历史学界争议了近百年的秦人起源研究成果,推断筝源于东方;再根据东西两地筝乐并存的现象,跟随徐人迁徙路线,分析吴越赣地区有筝的历史背景。最后结合以上问题推断伎乐铜屋音乐场景为先秦徐人祭祀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筝
真秦之声
秦人族源
徐人迁徙
原文传递
题名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对研究西汉乐悬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
4
1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不详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6年第1期146-154,共9页
文摘
自2011年4月海昏侯墓抢救性发掘以来,大量出土文物不断冲击着世人眼球,多重证据最终证明墓园内一号墓墓主身份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然而在物质背后,我们认识到的不仅是刘贺这个传奇的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直观地向我们透露了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汉代礼乐制度。墓室北回廊的乐器库中出土的编钟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西汉礼乐背景下乐悬制度发展的新视窗。。2016年3月'海昏侯考古发掘成果展'在首博开幕,我有幸有三个月时间隔着展柜玻璃对编钟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
关键词
西汉礼乐
乐悬制度
编钟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晋华芳墓银铃音乐图像探析
2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首都博物馆
出处
《博物院》
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
文摘
西晋华芳墓银铃为首都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小巧别致、做工精细,铃身饰有8个乐人,栩栩如生。本文通过乐人分布特点、形态特征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残损细节,逐一辨识每个乐人的表演性质;并根据乐队组合和银铃自身特点,推断乐人表演的音乐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墓主华芳所处时代背景,聚焦墓志铭中“朗解五音,而不听声乐,欲以终成家风,匪唯一己而已”之辞,试析银铃上乐人图像所体现出的音乐文化现象,解读墓志铭中称颂之辞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
华芳墓银铃
鼓吹乐
蓄伎之风
私家乐部
Keywords
Silver bell unearthed in Huafang Tomb
wind and percussion music
the popularity of fostering musicians
privateband
分类号
K23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励墓散乐图与同类壁画对比研究
3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263-272,共10页
文摘
2002年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附近工地发现一座砖砌壁画墓,墓中壁画保存较完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05年将该墓墓壁一组五幅壁画移交首博,目前首博通史展厅可见该组壁画复制品。壁画墓自汉起有之,发展至两宋时期壁画内容更富于生活气息,其中不乏乐舞类壁画,目前普遍统称为散乐图。本文即基于前人对宋辽金时期散乐图的研究成果,将北京地区金初赵励墓墓壁西南隅的散乐图置于其中,通过分类对比研究,试图探析其用乐性质与形式。
关键词
散乐图
备茶
宴饮
葬俗礼制
供盏节次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音乐学角度看馆藏“鸟纹大钟”
4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不详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7年第1期165-173,共9页
文摘
首都博物馆'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陈列了一件青铜乐钟,说明牌标注'鸟纹大钟',年代为西周晚期。'鸟纹大钟'是青铜器,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件乐器。一件具有音乐性能的乐器仅用器物类型学对其进行研究是不全面的,更应该站在音乐学的角度,用音乐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然而'鸟纹大钟'形制结构疑云重重,诸多不合理因素凸显,它究竟是青铜乐钟诸多种类中的哪一员?为何结构设计如此特殊?本文站在音乐学的角度对它做探析。
关键词
青铜乐钟
乐器
音乐学
音乐考古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博物馆戏剧活化实践探讨——以首博“博物馆之夜”活动为例
5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3-38,共6页
文摘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始终是当下博物馆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博物馆活化”成为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首博主会场举办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案例,结合博物馆学和戏剧学理论探讨博物馆如何合理运用戏剧活化形式。同时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活化的难点所在,有待今后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博物馆
戏剧活化
合理交融
戏剧空间
观演模式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892.4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伎乐铜屋音乐场景初探
6
作者
金隐村
机构
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文摘
回顾首博"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有浙江省博镇馆之宝——伎乐铜屋。本文以铜屋中音乐场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场景中出现的筝,探究所呈现的音乐活动性质。笔者将吴越赣三地出土筝的墓葬作为线索,根据"真秦之声"探讨筝的起源;借鉴历史学界争议了近百年的秦人起源研究成果,推断筝源于东方;再根据东西两地筝乐并存的现象,跟随徐人迁徙路线,分析吴越赣地区有筝的历史背景。最后结合以上问题推断伎乐铜屋音乐场景为先秦徐人祭祀场面。
关键词
筝
真秦之声
秦人族源
徐人迁徙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对研究西汉乐悬制度的启示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6
4
原文传递
2
西晋华芳墓银铃音乐图像探析
金隐村
《博物院》
2023
0
原文传递
3
赵励墓散乐图与同类壁画对比研究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9
0
原文传递
4
以音乐学角度看馆藏“鸟纹大钟”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7
0
原文传递
5
博物馆戏剧活化实践探讨——以首博“博物馆之夜”活动为例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2
0
原文传递
6
伎乐铜屋音乐场景初探
金隐村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