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金露萍 黄淑田 +2 位作者 王瑞英 邓长金 胡迎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怀疑冠心病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44例住院患者,男性23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65例,急性心...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怀疑冠心病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44例住院患者,男性23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设为对照组,共86例。以酶法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以苦味酸法测定血浆肌酐(Scr);e GFR计算方法:a MDRD公式;根据改良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结果 (1)对照组,UA组与AMI组Scr值分别为64.32±10.53μmol/L,70.54±13.42μmol/L及85.47±13.52μmol/L,对照组低于AMI组(P〈0.05);三组e GFR值分别为113.52±17.47 m L/(min·1.73 m2),88.54±14.53 m L/(min·1.73 m2)与80.53±13.63 m L/(min·1.73 m2)(P值均〈0.05);UA组与AMI组Gensini评分为40.54±23.45分与54.78±23.78分(P值〈0.05)。(2)e GFR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07),LDLC(r=0.865)、TC(r=0.743)、Lp(a)(r=0.221)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01)。(3)通过将TC、TG、LDLC、HDLC、Lp(a)、Scr、e GFR七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 GFR(OR=0.249,95%CI为0.132~0.472,P〈0.001)与LDLC(OR=15.724,95%CI为8.042~30.732,P〈0.001)及TC(OR=7.402,95%CI为4.534~12.083,P〈0.001)一同进入方程。(4)PCI术患者随访结果:随访时间、全因死亡率、MACE、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服药时间、因心绞痛再住院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与肾功能之间存在联系,肾功能越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尚未观察到肾功能损害影响PCI术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肾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浆载脂蛋白水平及apoB/apoA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金露萍 黄淑田 +2 位作者 张丽娜 贾美轩 尹慧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B(apoA1,B)水平及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的11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设为对照组32例...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B(apoA1,B)水平及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的11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设为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apoA1、apoB,计算apoB/apoA1比值,比较各组各项测定指标及apoB/apoA1的水平变化,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A组与AMI组apoA1分别为(1.10±0.12)mmol/L,(1.07±0.14)mmol/L,与对照组(1.19±0.17)mmol/L相比显著偏低(P均<0.01);UA组与AMI组apoB分别为(1.00±0.14)mmol/L,(1.10±0.13)mmol/L,与对照组(0.92±0.14)mmol/L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UA组与AMI组的apoB/apoA1分别为0.91±0.19,0.97±0.18,与对照组(0.79±0.18)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oB/apoA1(OR=4.462,95%CI2.153~9.255,P<0.001)及apoB(OR=2.764,95%CI1.174~6.511,P<0.001)与ACS显著相关。结论 apoB与apoB/apoA1均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B/apoA1是ACS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B/A1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长金 金露萍 +4 位作者 成威 魏国政 邵玲 彭娜 徐晓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年龄60~75岁。分为两组,对照组68...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年龄60~75岁。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行单纯PCI术;联合组40例,血栓抽吸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校正TIMI帧数(CTFC)以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1)两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联合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3级率、术后90 min ST段回落〉50%的比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术后无复流率、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3)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再次住院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栓抽吸可有效减轻老年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负荷,明显改善PCI术后心肌组织微循环的灌注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直接PCI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长金 金露萍 +4 位作者 成威 魏国政 徐晓东 邵玲 彭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98例,其中单纯行血栓抽吸48例(血栓抽吸组),术中应...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98例,其中单纯行血栓抽吸48例(血栓抽吸组),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50例(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1)住院期间,与血栓抽吸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3±0.6)级比(2.7±0.3)级]、TIMI血流3级率(72.9%比90.0%)、术后90min ST段50%回落率(52.1%比74.0%)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术后无复流明显降低(18.8%比4.0%,P=0.038);(2)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血栓抽吸组明显提高[(58±6.3)%比(51±5.6)%,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既可有效减轻STEMI患者冠脉内的血栓负荷,又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心肌梗死 抽吸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尹慧娟 黄淑田 +3 位作者 张丽娜 贾美轩 金露萍 王瑞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3例CHF患者,将其分为收缩性...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3例CHF患者,将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三类,并对三类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接受利尿剂治疗居多,静脉制剂以呋塞米及托拉塞米为主,约占70%,螺内酯为主要的口服制剂。SHF、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药物使用情况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70.6%、71.0%、71.2%;β受体阻滞剂占56.3%、58.1%、49.3%;洋地黄占68.9%、19.4%、61.6%;β受体阻滞剂以美托洛尔为主,占74%,平均剂量平片(10.9±5.4)mg,缓释片(18.1±6.8)mg。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四类药物使用广泛,总有效率达92.4%,需进一步加强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洋地黄
下载PDF
杨梅素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 被引量:3
6
作者 邵玲 周梦桥 +2 位作者 熊涛 邓长金 金露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有关杨梅素能否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功能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报道不多。文章探讨杨梅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成纤维细胞,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诱... 目的有关杨梅素能否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功能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报道不多。文章探讨杨梅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成纤维细胞,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泌。采用不同浓度的杨梅素(1,3,10,30,100μmol/L)孵育成纤维细胞24h,观察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的影响;采用CK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T-PCR检测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可能的信号蛋白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荧光亮度明显增强(P<0.05);与TGF-β组比较,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α-SMA表达的荧光亮度减弱(P<0.05)。RT-PCR结果显示: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刺激成纤维细胞48 h,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III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30μmol/L杨梅素+TGF-β和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细胞中上述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均低于TGF-β组(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成纤维细胞smad2、smad3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TGF-β组smad4表达增加(P<0.05);与TGF-β组smad2、smad3磷酸化水平和smad4表达(3.24±0.01、3.65±0.01、0.69±0.01)比较,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2.11±0.02、2.98±0.03、0.45±0.03)和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98±0.02、1.56±0.028、0.41±0.0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杨梅素可以通过抑制smad信号通路阻断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成纤维细胞 心肌纤维化 SMAD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淑田 尹慧娟 +3 位作者 张丽娜 贾美轩 金露萍 王瑞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商品名:新活素)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先静脉推注新活素负荷量1.5~2.0 μg/kg,继以0.0075~0.0100 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24~72 h,分析比较治...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商品名:新活素)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先静脉推注新活素负荷量1.5~2.0 μg/kg,继以0.0075~0.0100 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24~72 h,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心功能的改善程度,并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等变化.结果 用药后第一个24 h尿量明显增多(P<0.01),心悸、气短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啰音、水肿近乎消失(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的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结论 静脉应用rhBNP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副反应少,可作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CT检查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和血栓栓塞事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亚锋 徐晓东 +1 位作者 金露萍 李慎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A02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和血栓栓塞事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60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对照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和血栓栓塞事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60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对照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30例研究组患者再联合华法林进行治疗。治疗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出血事件以及出血状况。结果研究组发生1例(3.33%)脑栓塞,与对照组发生5例(1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严重出血事件3例(10.00%),对照组为4例(13.33%),研究组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再联合华法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 抗栓治疗 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不同条件饲养钉螺和释放尾蚴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柏青 金露萍 +3 位作者 李巧 严琳 崔一兰 边藏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3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求适宜的钉螺饲养方法及日本血吸虫尾蚴释放的最佳条件,为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可行的实验方法。方法:将200只钉螺分为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光照、容器、饲料等条件饲养,比较观察不同条件下钉螺存活时间与释放尾... 目的:探求适宜的钉螺饲养方法及日本血吸虫尾蚴释放的最佳条件,为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可行的实验方法。方法:将200只钉螺分为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光照、容器、饲料等条件饲养,比较观察不同条件下钉螺存活时间与释放尾蚴的次数及钉螺死亡率;设置15组不同的条件,观察释放尾蚴的时间与尾蚴数量。结果:用混合饲料饲养、光照射、活动空间大的C组,钉螺存活时间为45d,释放尾蚴4次;用砚台饲养、无光照射B、A组及用奶粉饲料、光照射D组,钉螺存活时间分别为10 d、15 d、29 d;释放尾蚴次依次为1、2、3次;用自来水、塑料网罩组5 h无尾蚴释放;用脱氯水或凉开水、晴天、温度29~30℃组,3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83条;同样条件下,温度25~26℃组,6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33条;阴雨天组,9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716条。结论:温度为24~28℃,白日持续日光灯照射,去氯水保湿,活动空间较宽的环境中,用泥土混合饲料饲养钉螺,活动状态较好,生存时间相对较长,可多次释放尾蚴;在26~30℃温度,晴天,用脱氯水或凉开水,加钢丝网罩,尾蚴释放快、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钉螺 日本血吸虫尾蚴 观察
下载PDF
生姜油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边藏丽 夏鹏 +2 位作者 黄柏青 金露萍 李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生姜油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以及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3组,先将生姜油涂抹于A、B组小鼠皮肤,A组小鼠直接用血吸虫尾蚴感染,B组小鼠用泥浆水洗擦后感染血吸虫尾蚴,C组为对照组,A、B两组结果... 目的探讨生姜油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以及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3组,先将生姜油涂抹于A、B组小鼠皮肤,A组小鼠直接用血吸虫尾蚴感染,B组小鼠用泥浆水洗擦后感染血吸虫尾蚴,C组为对照组,A、B两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生姜油预防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另以生姜油涂于小鼠腹部,观察对皮肤的毒副作用。结果A组小鼠血吸虫尾蚴的感染率为0,减虫率达100%;B组小鼠感染率为10%,减虫率达88.5%;两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吸虫尾蚴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小鼠皮肤涂生姜油后未见异常反应。结论生姜油涂肤有防御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作用;对皮肤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油 日本血吸虫 尾蚴 小鼠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媛 黄淑田 +3 位作者 苗慧慧 陈佳娟 金露萍 王瑞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3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治疗),强化1组2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 h、...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3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治疗),强化1组2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 h、2 h分别予阿托伐他汀40 mg、20 mg),强化2组2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 h、2 h分别给阿托伐他汀80 mg、40 mg)。通过3个月随访,观察强化剂量对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预后)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强化组较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3组间肝肾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及相关不良反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K升高的肌肉疼痛,无肝酶(ALT)和CK升高2倍的病例。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冠脉介入术 强化治疗
下载PDF
吞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伴随焦虑和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帆 余波 +1 位作者 陈文华 金露萍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吞咽训练能否缓解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 目的研究吞咽训练能否缓解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就诊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2周后,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的程度,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吞咽障碍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露萍 黄淑田 +3 位作者 尹慧娟 张丽娜 贾美轩 郭宴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6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6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非冠心病患者。检测各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NLR。比较各组之间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另对行PCI术的48例AMI患者按NLR大小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或计算各组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再住院率及左心室重构率。结果 (1)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WBCC、NC、hs-CRP、NLR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AMI组的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7±0.7)×109/Lvs.(1.2±0.4)×109/L,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BCC(OR5.960,95%CI5.278~6.729,P<0.01),hs-CRP(OR10.827,95%CI7.498~15.632,P<0.001)、NLR(OR9.915,95%CI7.958~12.351,P<0.001)均为ACS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hs-CRP预测ACS的价值相当。(3)随访结果:NLR较高组的PCI术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率(25.0%vs.4.2%,P<0.05)、左心室重构率(37.5%vs.12.5%,P<0.05)较低NLR组明显偏高。结论 NLR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较WBCC高,与hs-CRP相当。NLR与PCI术患者术后一年全因死亡率、左心室重构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室重构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脑钠肽与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黄淑田 张丽娜 +2 位作者 金露萍 尹慧娟 贾美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3期7132-713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水平变化及血清脑钠肽(BNP)、血尿酸(UA)浓度与心力衰竭分级及肾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120例,年龄(65.8±14.2)岁,按照心、肾功能不全分别将...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水平变化及血清脑钠肽(BNP)、血尿酸(UA)浓度与心力衰竭分级及肾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120例,年龄(65.8±14.2)岁,按照心、肾功能不全分别将其分为三组、四组,测定其Scr、BNP及UA浓度,并经MDRD公式计算出eGFR。健康对照组115例,年龄(64.5±12.9)岁。对比分析各组间相关参数的水平变化及与心、肾功能级别的相关关系。结果采用eGFR评估肾功能,CHF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率高达36.67%,明显高于Scr值计算结果(26.67%)(P<0.05)。不同心肾级别组血清BNP、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心功能及肾功能级别的增高二者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0),而与病因无关。结论 CKD是CHF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CHF患者血清BNP、UA浓度变化不仅与NYHA分级密切相关,而且与肾功能分级有紧密联系,监测二者水平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尿酸 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生存素信号通路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成威 邓长金 +3 位作者 金露萍 邵玲 徐晓东 舒春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生存素信号通路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核因子κB siRNA慢病毒载体(滴度1×108 TU/ml),并在33只SD大鼠中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模后将SD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11)、核因子...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生存素信号通路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核因子κB siRNA慢病毒载体(滴度1×108 TU/ml),并在33只SD大鼠中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模后将SD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11)、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n=11)和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生存素抑制剂)组(n=11),同时以损伤对侧的正常颈动脉作为正常对照组(n=11).7d后各组分别处死5只SD大鼠并取材,以RT-PCR检测核因子κB及生存素mRNA水平.28 d后各组分别处死6只SD大鼠并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比较内膜增生程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中膜α-SM-actin的表达.结果 (1)术后7d,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及生存素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mRN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与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生存素mRN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高于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P<0.05).(2)术后28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中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组、核因子κB siRNA转染+YM155组的内膜面积分别为(0.13 ±0.01)、(0.11 ±0.01)和(0.09 ±0.01)mm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分别为1.55±0.07、0.92 ±0.08和0.76±0.0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剩余狭窄率分别为(58.71±0.02)、(32.13±0.05)和(26.42±0.03)%,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膜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2±7.21)、(36.54±6.42)和(28.57±6.3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膜α-SM-action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55±0.006、0.072±0.011和0.084±0.00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抑制核因子κB基因表达可抑制损伤内膜的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生存素而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生存素 血管内膜 增生
原文传递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低温处理对心肌无复流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陈亚锋 徐晓东 +2 位作者 金露萍 李慎 夏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1834-1838,共5页
目的:探究低温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再灌注后组织无复流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标准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40只(雄性雌性各20只),平均体重(205.6± 1.5)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低温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再灌注后组织无复流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标准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40只(雄性雌性各20只),平均体重(205.6± 1.5)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给予常温处理,观察组则在再灌注结束时晚期给予低温干预,对两组大鼠心肌组织无复流的差异及相关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缺血高危区域所占的百分比平均水平为(16.7±3.5)%,低于对照组的(35.6±2.5)%(P<0.05);观察组的组织坏死区域所占的百分比平均水平为(23.8±5.1)%,低于对照组的(56.4±3.9)%(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灌注结束时心率降低,收缩压和平均血压升高(P<0.05);两组大鼠心肌染色宏观评价显示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无复流的区域小于对照组.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中通过再灌注后晚期给予治疗性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微血管的堵塞,并且此效应与心肌梗死的面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 再灌注 心肌无复流 低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