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水平下3种类型粳稻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志海 高娃 +4 位作者 金鸿明 郝娜 杨美英 凌凤楼 张治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82,共8页
【目的】阐明吉林省主推粳稻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不施氮(CK)、1N(纯氮70kg/hm2)、2N(纯氮140kg/hm2)和3N(纯氮210kg/hm2)4种施氮水平下,研究3个吉林... 【目的】阐明吉林省主推粳稻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不施氮(CK)、1N(纯氮70kg/hm2)、2N(纯氮140kg/hm2)和3N(纯氮210kg/hm2)4种施氮水平下,研究3个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吉农大505,吉农大603,吉农大809)灌浆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灌浆期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大。吉农大505在2N条件下剑叶和倒三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吉农大603在3N条件下倒三叶净光合速率较高,吉农大809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受施氮水平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氮水平对不同品种冠层结构的影响导致叶片表观叶肉导度不同而引起的。吉农大603和吉农大809茎鞘、叶和穗部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吉农大505茎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2N水平达到最高值。吉农大603在3N水平产量最高,其他2个品种在2N水平下产量最高,这与对应氮水平条件下各品种灌浆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效叶面积有关。产量与茎鞘、穗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适宜施氮量存在差异,吉农大505和吉农大809相对耐低氮,而吉农大603适宜在高氮下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量
下载PDF
间套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娜 武志海 +3 位作者 张立祯 金鸿明 王旗 张悦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0期23-28,共6页
作物间套作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水资源有限情况下,通过间套作作物间的竞争和互补作用,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间套作水分利用的一个难点。笔者通过文献综述,系统地分析了间套作水... 作物间套作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水资源有限情况下,通过间套作作物间的竞争和互补作用,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间套作水分利用的一个难点。笔者通过文献综述,系统地分析了间套作水分利用的研究成果,间套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的评估方法,以及研究的难点和发展方向等。分析结果可为实现农业用水高效化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向日葵与蚕豆和马铃薯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娜 武志海 +1 位作者 张立祯 金鸿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6-674,共9页
在农牧交错带研究了向日葵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蚕豆2种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水分吸收和利用特征,以向日葵、马铃薯、蚕豆单作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了间作作物生育期内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及作物产量。量化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 在农牧交错带研究了向日葵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蚕豆2种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水分吸收和利用特征,以向日葵、马铃薯、蚕豆单作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了间作作物生育期内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及作物产量。量化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水分当量比(WER)、农田蒸散量(ET)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和向日葵与蚕豆间作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生产力,具有间作优势,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更有优势。间作种植可增加作物耗水量,能使作物利用深层水分,对耗水量大的作物有优势。向日葵与豆科和非豆科作物间作均可有效提高高秆作物向日葵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向日葵提高了27. 1%~28. 8%,向日葵与蚕豆间作比向日葵与马铃薯间作更具有水分利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蚕豆 马铃薯 间作 土地当量比 水分当量比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施氮水平对4个粳稻品种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金鸿明 付丽 +2 位作者 郝娜 高娃 武志海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0-677,共8页
本试验以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平均施氮量在140 kg/hm2基础上分别设置了纯氮0 N(0 kg/hm2)、1 N(70 kg/hm2)、2 N(140 kg/hm2)、3 N(210 kg/hm2)四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4种粳稻的株型及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试验以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平均施氮量在140 kg/hm2基础上分别设置了纯氮0 N(0 kg/hm2)、1 N(70 kg/hm2)、2 N(140 kg/hm2)、3 N(210 kg/hm2)四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4种粳稻的株型及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粳稻品种分蘖期株高随着氮素增加不显著,抽穗期高氮条件下(2 N,3 N)株高有最大值。4个粳稻品种分蘖数随着氮素增加而增加,叶夹角在2 N水平中有最大值,叶面积在高氮水片平(2 N,3 N)中具有一定优势。氮素对4个粳稻品种第一节间长度影响显著大于第二,三节间。4个粳稻品种株型总体表现为随着氮素增加株高增高,且分蘖数增多,叶片弯曲程度在2 N水平最大。吉农大505与吉农大809在2 N中产量最高,吉农大603在3 N中产量最高,吉农大815在4个施氮水平下产量变化不显著。由此可知,吉农大603对氮素增加最敏感,施氮量越高越好;而吉农大809对较敏感但不适宜施高氮,吉农大505相对不敏感但在中氮水平下可获得高产,而吉农大815对氮素最钝感,增加施氮量使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施氮水平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