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金黛丽 李继峰 刘洪亮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62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与研究组(艾司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62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与研究组(艾司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T_(0))、麻醉诱导后10 min(T_(1))、切皮后10 min(T_(2))及术毕(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1 h及术后1 h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术后1 h、术后3 h、术后6 h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_(0)时刻,两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刻,研究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3)期间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研究组N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h的NE、COR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3 h、6 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研究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h的CRP、IL-6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同时预防多种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复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疼痛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
2
作者 金黛丽 刘洪亮 姚宏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86-89,共4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6例患者展开研究,选择区间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后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6例患者展开研究,选择区间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后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麻醉诱导后予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比两组围术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疼痛评分、苏醒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麻醉前血压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诱导时、插管时、拔管时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2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拔管、自主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压影响较小,术后疼痛感较轻且术后苏醒质量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吸入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压 疼痛评分 苏醒时间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单肺通气患者临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宏苏 张建友 +3 位作者 陈丽 杨阳 王茂华 金黛丽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氧化应激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麻醉术的OLV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和观...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患者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氧化应激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麻醉术的OLV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地塞米松联合丙泊酚麻醉),各46例。结果两组患者OLV、手术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LV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显著低于OLV前,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丙二醛(MDA)、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及表面活性蛋白(SP-D)、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OLV前,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当(4.35%比10.87%,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泊酚麻醉可减轻OLV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性反应,减少肺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丙泊酚 单肺通气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强 刘彦超 金黛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滞对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将B...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滞对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将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滞用于全麻,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术后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评分(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加用右美托咪啶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中,可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改善术后舒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部手术 B超 右美托咪啶 镇痛 BCS
下载PDF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超 王芳 +4 位作者 李继峰 武强 李志国 金黛丽 靳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舒...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组接受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指标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体动反应率均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体动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与舒芬太尼无显著差异,但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镜 老年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刘超 王芳 +4 位作者 李继峰 武强 李志国 金黛丽 靳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RIH)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模型组(M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RM组)及PKC抑制剂组(Inhibitor组)。R组、RM组及In...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RIH)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模型组(M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RM组)及PKC抑制剂组(Inhibitor组)。R组、RM组及Inhibito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min),M组、RM组及Inhibitor组建立左后足切口痛模型;分别于造模前24h(T_(-1))以及造模后2h(T_(1))、6h(T_(2))、24h(T_(3))、48h(T_(4))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建模48h后脊髓背角PKC及NR1、NR2A、NR2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PWL和PWT均显著降低(P<0.05),PKC、NR1、NR2B表达及NR2A/NR2B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M组相比,RM组PWL和PWT均显著降低(P<0.05),PKC、NR1、NR2B表达及NR2A/NR2B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RM组相比,Inhibitor组术后PWL和PWT均显著升高,PKC、NR1、NR2B表达及NR2A/NR2B比值显著降低。结论:PKC在RIH大鼠脊髓背角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激活NMDA受体促进RI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切口痛 NMDA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