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杨丽华 钟丹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73-76,94,共5页
目的分析175例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7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三组:超早产儿组21例、极早产儿组78例、中晚... 目的分析175例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7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三组:超早产儿组21例、极早产儿组78例、中晚期早产儿组76例。比较三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超早产儿组的有创机械通气的概率、病前侵入性操作、病前禁食状态、病前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极早产儿、中晚期早产儿。临床表现中以发热、呼吸困难为表现的中晚期早产儿组与其余两组早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组颅内出血、肺出血发生率低于其余两组,极早产儿组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超早产儿组休克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组在治疗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其余两组,抗生素平均疗程短于其余两组,超早产儿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其余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情转归、并发症、治疗情况有差异,熟悉不同的临床特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不同胎龄 早产儿 败血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1例既往万古霉素假性过敏患者骨髓炎术后复发的药学监护
2
作者 罗伟伟 金建峰 +3 位作者 杨琼 郑盼盼 周靓昉 钟丹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44-948,共5页
1例既往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出现皮疹的骨髓炎患者复发入院,拟行“硫酸钙-万古霉素植入术”。该患者既往皮疹,经临床药师鉴别为红人综合征(RMS)而非真性药物过敏反应。同时针对既往发生RMS的患者能否行“硫酸钙-万古霉素植入术”,临床药... 1例既往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出现皮疹的骨髓炎患者复发入院,拟行“硫酸钙-万古霉素植入术”。该患者既往皮疹,经临床药师鉴别为红人综合征(RMS)而非真性药物过敏反应。同时针对既往发生RMS的患者能否行“硫酸钙-万古霉素植入术”,临床药师进行文献分析,建议可在密切监护下继续进行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RMS及过敏反应,且病情好转。本文临床药师从RMS、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鉴别入手,同时对万古霉素局部使用与RMS的发生风险进行文献复习,对后续治疗方案提出建议,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假性过敏 红人综合征 临床药师 骨髓炎
下载PDF
G6PD缺乏与UGT1A1 G71R错义突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3
作者 谈钰培 赵科 钟丹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目的 探讨广西环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类型,以及G6PD缺乏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G71R错义突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目的 探讨广西环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类型,以及G6PD缺乏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G71R错义突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1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G6PD酶活性,将其分为G6PD缺乏组(n=40)与对照组(n=110),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全基因组DNA提纯后,将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基因测序,对G6PD缺乏组采用PCR-限制性酶切分析(PCR/REA)明确G6PD基因突变类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6PD缺乏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5)。G6PD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G1388A(17例)、G1376T(11例)、A95G(5例)、C1024T(4例),有3例未定型。G6PD基因不同突变类型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存在G71R错义突变,其G71R错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3%、18.6%。G6PD缺乏组的G71R错义突变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UGT1A1 G71R突变型和UGT1A1 G71R野生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84,P<0.05)。G6PD缺乏组+UGT1A1 G71R突变型、G6PD缺乏组+UGT1A1 G71R野生型、对照组+UGT1A1 G71R突变型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UGT1A1 G71R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6、2.801、3.178,P<0.05)。结论 广西环江地区G6PD缺乏常见突变类型为G1388A、G1376T、A95G和C1024T,G6PD基因不同突变类型之间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无差异。G6PD缺乏与UGT1A1 G71R错义突变对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G71R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突变类型对广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丹妮 刘义 林伟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角度探讨新生儿黄疸的遗传学基础,探讨UGT1A1基因编码区G71R、P229Q突变型与广西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33例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病例组,27例生理性黄疸... 目的: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角度探讨新生儿黄疸的遗传学基础,探讨UGT1A1基因编码区G71R、P229Q突变型与广西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33例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病例组,27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法(PCR-ASO)检测总共60例UGT1A1基因编码区G71R、P229Q基因突变。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与生理性黄疸组G71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21%及5.56%,高胆红素血症组G71R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生理性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7 2,P<0.02),高胆红素血症组及生理性黄疸组共60例样本均未发现P229Q突变型。结论:G71R突变型与广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229Q突变型可能与广西新生儿黄疸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突变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人类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产前发育 被引量:7
5
作者 钟丹妮 刘义 +2 位作者 黎汉忠 龙盛京 刘悠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的产前发育规律。方法:取不同孕周胎肝及成人肝脏,用Black方法,测定肝脏B-UGT活性。结果:成人肝脏该酶活性均值为1768.63μg/h·g-1肝... 目的:探讨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的产前发育规律。方法:取不同孕周胎肝及成人肝脏,用Black方法,测定肝脏B-UGT活性。结果:成人肝脏该酶活性均值为1768.63μg/h·g-1肝脏,13~28孕周和~38孕周胎肝该酶活性均值分别是14.37和25.15μg/h·g-1肝脏,分别是成人酶活性的0.84%和1.42%,三组酶活性经秩和检验统计,P<0.005。结论:肝脏B-UGT宫内发育特征非常缓慢。本研究是国内首次报告,为新生儿黄疸中肝酶发育不成熟理论提供实验依据,对指导酶诱导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发育
下载PDF
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酰转移酶的生后发育 被引量:1
6
作者 钟丹妮 刘义 +2 位作者 黎汉忠 龙盛京 刘悠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47-48,共2页
用Black方法测定生后不同日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酰转移酶(Bilirubin-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活性,结果生后1、4、7、1... 用Black方法测定生后不同日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酰转移酶(Bilirubin-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活性,结果生后1、4、7、14、21d,酶活性分别为:(377.19±161.89)μg/h·g-1肝、(817.26±52.36)μg/h·g-1肝、(1093.27±70.77)μg/h·g-1肝、(1483.64±88.44)μg/h·g-1肝、(2267.26±153.94)μg/h·g-1肝;它们分别是成鼠酶活性的14.6%、31.4%、41.8%、56.7%和87%。结果表明,SD大鼠生后该酶的发育速度明显慢于Wistar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胆红素 UDPGP 发育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心肌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钟丹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443-444,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时心肌损伤情况。方法 :测定 3 2例 HIE新生儿血浆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2 ( CK- MB)、乳酸脱氢酶 ( L 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1( L DH1 )、α-羟丁酸脱氢酶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时心肌损伤情况。方法 :测定 3 2例 HIE新生儿血浆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2 ( CK- MB)、乳酸脱氢酶 ( L 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1( L DH1 )、α-羟丁酸脱氢酶 ( α- HBDH)的活性。以 2 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新生儿 HIE组心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出生时有重度窒息组的心肌酶活性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结论 :新生儿 HIE伴有心肌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心肌酶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浅谈儿科学临床教育中的人文学教育 被引量:3
8
作者 钟丹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儿科学 临床医学 患儿家属 医学生 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 文学
下载PDF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医学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新科技紧密结合促进新生儿学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钟丹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S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学 医学 现代医药学 科学技术革命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IL-6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丹妮 刘悠南 +1 位作者 秦雪 刘义 《医学文选》 199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同期11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IL-6含量。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血IL-6浓度增高,其均值...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同期11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IL-6含量。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血IL-6浓度增高,其均值±标准差(x±s)为(432.23±256.84)ng/L,对照组为(28.82±9.66)ng/L,P<0.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增高,白细胞介素-6可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浅谈新生儿疾病见习带教
11
作者 钟丹妮 农光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2期107-108,共2页
新生儿学在儿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内容多,疾病独特,因此新生儿疾病一直是儿科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们带教的基本做法和体会。一、重视理论大课和集体备课,... 新生儿学在儿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内容多,疾病独特,因此新生儿疾病一直是儿科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们带教的基本做法和体会。一、重视理论大课和集体备课,认真书写教案临床医学是理论性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 临床思维 见习课 生理性黄疸 启发式教学 集体备课 临床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的应用与观察
12
作者 钟丹妮 杨朝霞 +1 位作者 高宗燕 李小容 《微创医学》 2009年第5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置管术 中心静脉 外周
下载PDF
230例围产—新生儿尸检死因分析
13
作者 钟丹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11-112,共2页
为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1979年1月至1997年1月我院妇产科、儿科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28d的围产—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性别分布:尸解共230例,... 为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1979年1月至1997年1月我院妇产科、儿科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28d的围产—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性别分布:尸解共230例,男135例,女95例,男女=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 新生儿 尸检 死因
下载PDF
静脉营养疗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14
作者 钟丹妮 刘悠南 +1 位作者 刘义 刘燕芬 《医学文选》 2000年第6期847-848,共2页
目的 总结静脉营养疗法对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五年住院早产儿存活率与开展周围静脉营养的关系。结果 开展静脉营养后早产儿存活率由 5 4%提高到 78%。结论 在早产儿中开展静脉营养疗法可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而且简单易... 目的 总结静脉营养疗法对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五年住院早产儿存活率与开展周围静脉营养的关系。结果 开展静脉营养后早产儿存活率由 5 4%提高到 78%。结论 在早产儿中开展静脉营养疗法可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而且简单易行 ,经济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营养 存活率
下载PDF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虹 钟丹妮 +2 位作者 高宗燕 吴晓静 韦露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第1外显子A1及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突变与广西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152例广西籍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病例组)102例及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UGT...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第1外显子A1及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突变与广西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152例广西籍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病例组)102例及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UGT1A1第1外显子及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型,比较两组UGT1A1 G71R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观察病例组UGT1A1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不同基因型患儿出生后72 h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UGT1A1 G71R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例组检出G71R错义突变40例,启动子A(TA)7突变2例,715C→T杂合无义突变1例。病例组G71R纯合子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野生型及杂合子患儿(P均<0.05)。结论 UGT1A1基因G71R突变是广西新生儿黄疸主要突变类型,该突变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密切关系;新发现的715C→T无义突变可能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
下载PDF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民族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钟勇 蒋晓梅 +2 位作者 冯于玲 吴晓静 钟丹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编码区第一及第四外显子突变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47例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73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UGT1A1基因进行PCR扩增、凝胶...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编码区第一及第四外显子突变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47例病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73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UGT1A1基因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基因测序,比较两组间以及不同民族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两组在第一及第四外显子中只发现G71R基因突变,未发现其他突变类型。两组G71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04和0.034,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G71R基因频率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壮族、汉族、混合民族的错义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为0.19、0.27、0.20,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0.04、0.03、0.03,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71R基因突变与研究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关,第一及第四外显子其他突变类型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关。不同民族在G71R错义突变基因频率上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突变 高胆红素血症 民族 新生儿
下载PDF
超声对脑室内出血早产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田桂湘 李智贤 +2 位作者 钟丹妮 马燕 丁雪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生后一周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胎龄(GA)、出生体重(BW)、平均动脉压(MABP)、日龄对IVH早产儿MCA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早产儿应用超声技术检查颅脑,根据其颅脑声像分为无IVH组(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生后一周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胎龄(GA)、出生体重(BW)、平均动脉压(MABP)、日龄对IVH早产儿MCA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早产儿应用超声技术检查颅脑,根据其颅脑声像分为无IVH组(对照组45例)、轻度IVH组(45例)和重度IVH组(20例),并分析M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MCA的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轻度IVH早产儿3d内MCA的Vs明显增高(P<0.05),重度IVH的早产儿第1天MCA的Vs、Vd明显降低(P<0.05),两组IVH比较,重度IVH的早产儿7d内MCA的Vs及第1天的Vd均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VH早产儿MCA的Vs与MA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和0.86,P<0.05)。结论:IVH早产儿生后24h内存在脑血流功能破环,MCA的Vs与MABP呈正相关,超声动态监测IVH早产儿的MABP及MCA血流参数改变对评价早产儿出血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新生儿换血后贫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韦秋文 李小容 +1 位作者 刘义 钟丹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7-83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换血治疗后贫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病例82例,比较换血后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入院时、换血前、换血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分析影响因素。结果82例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换血治疗后贫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病例82例,比较换血后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入院时、换血前、换血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分析影响因素。结果82例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01),红细胞、血红蛋白上升(P<0.001)。但仍有39例(47.56%)存在贫血。两组在换血前红细胞、血红蛋白均较入院时下降,非贫血组下降较贫血组明显,经采取补输血,最终贫血均被纠正(P<0.001)。换血后贫血与换血前贫血、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输血达预定量后补输血等有关。结论换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达到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入院时常存在血红蛋白“正常”假象;换血前贫血者易导致换血后贫血。ABO溶血病、G6PD缺乏并ABO溶血病患儿换血后贫血发生率较其他病因高。输血达预定量后补输血10~15ml/kg有利于纠正换血后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血治疗 贫血 新生儿
下载PDF
南宁所见27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义 刘明良 +1 位作者 刘敏 钟丹妮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9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 :探讨南宁所见新生儿核黄疸的病因及诊疗规律。方法 :回顾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 2 7例新生儿核黄疸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 10例壮族 ,17例汉族。男 2 5例 ,女 2例。足月儿 2 4例 ,早产儿 3例。住院... 目的 :探讨南宁所见新生儿核黄疸的病因及诊疗规律。方法 :回顾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 2 7例新生儿核黄疸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 10例壮族 ,17例汉族。男 2 5例 ,女 2例。足月儿 2 4例 ,早产儿 3例。住院时日龄为 (6 8± 4 3)日 ,其中≤ 7天 18例 ,≥ 8天 9例。症状以嗜睡或反应差 ,发热 ,激惹或烦躁与惊厥最常见。常见体征有手足心发黄 ,颈后仰或角弓反张及脑性尖叫。血清总胆红素峰值 (45 0 32± 180 75 ) μmol L(12 9- 75 3μmol L)。足月儿 2 4例中 19例血清总胆红素值 >340 μmol L ,3例早产儿中 2例血清总胆红素小于 2 5 6 μmol L。 2 7例病因中 ,G6PD缺陷 19例 ,ABO溶血症 8例 ,早产 3例 ,感染 1例。 19例G6PD缺陷所致胆红素脑病均为男性 ,18例足月儿。入院较晚 ,11例入院日龄 >7日。 14例总胆红素 >340 μmol L。 14例G6PD活性为重度缺陷 (<3NBT单位 ) ,其中 9例G6PD活性为“O”NBT单位。 12例存活者 5 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治愈 17例 ,好转 2例 ,自动出院 6例 ,死亡 2例。结论 :南宁地区以G6PD缺陷组所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最常见 ,其次为ABO溶血症。G6PD缺陷组所致胆红素脑病特点为几乎全为男性足月儿 ,5 8%入院≥ 7天。症状以嗜睡及伸肌张力增高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传妹 李智贤 +5 位作者 刘军杰 钟丹妮 田桂湘 丁雪明 韦柳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1名出生1周内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根据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83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1名出生1周内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根据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83名)、PIVHⅠ级组(90例)、Ⅱ级组(106例)、Ⅲ级组(21例)和Ⅳ级组(21例),分析各组间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结果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Vs均随着日龄增加而增高。PIVHⅠ级组新生儿3天内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IVHⅡ级组(P均<0.05),高于PIVHⅢ、Ⅳ级组(P均<0.05);PIVHⅡ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IVHⅠ、Ⅱ级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间比较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动态监测PIVH患儿MCA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超声检查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