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晋高速公路顺层滑坡形成机理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明新 马国正 +4 位作者 王恭先 张华 赵小平 张卢明 钟亮根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在对长晋高速公路K25-K32段顺层滑坡现场地质调研及设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顺层滑坡发育的地层岩性与坡体结构出发,总结了顺层变形破坏特性;进而针对长晋高速K31顺层滑坡,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路堑开挖前后、抗滑桩等工程治理实施后及在... 在对长晋高速公路K25-K32段顺层滑坡现场地质调研及设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顺层滑坡发育的地层岩性与坡体结构出发,总结了顺层变形破坏特性;进而针对长晋高速K31顺层滑坡,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路堑开挖前后、抗滑桩等工程治理实施后及在降雨入渗工况下应力分布与变形机制,结合位移监测资料探讨了具体滑坡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滑坡 形成机理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某高速铁路路隧过渡段变形特点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国平 郑明新 +1 位作者 范亚坤 钟亮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1,共8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隧交界段出现的隧道衬砌开裂、轨道板横向水平错台等病害,综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线路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线...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隧交界段出现的隧道衬砌开裂、轨道板横向水平错台等病害,综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线路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线路变形的区域主要为明洞前端和路基段,桥梁的病害由路基挤压所致;降雨是此线路发生变形的主要诱因,降雨入渗导致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软化,造成低山侧土体抗力不足,引起明洞及路基变形,并推挤桥台。根据分析的变形特点制定了大直径抗滑桩与树根桩相结合并加强防排水措施的抗滑方案,施工后监测的变形值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与铁道工程 路隧交界段 降雨入渗 机理分析 抢险方案规划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中Q420qD高性能钢角焊缝十字接头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海根 胡聪 +1 位作者 王文锋 钟亮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9-1057,共9页
目的研究腐蚀与火灾两环境因素对Q420qD高性能钢角焊缝十字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了三种状况下的十字接头疲劳试验,建立95%存活率S-N曲线,并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对其疲劳特性及疲劳寿命给予评价。结果在95%存活率下,十字接头在... 目的研究腐蚀与火灾两环境因素对Q420qD高性能钢角焊缝十字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了三种状况下的十字接头疲劳试验,建立95%存活率S-N曲线,并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对其疲劳特性及疲劳寿命给予评价。结果在95%存活率下,十字接头在仅腐蚀处理和腐蚀与火灾处理时的疲劳极限值分别比无处理时的疲劳极限值低24.85%和17.41%。腐蚀后,疲劳断口裂纹源数量增多;受600℃火灾温度作用后,韧窝尺寸相对更大。结论腐蚀会降低十字接头的疲劳性能,且当火灾温度达到600℃时,火灾温度会提高十字接头的疲劳性能。循环次数高于20万次以上时,EN规范、GBJ规范和GB规范设计曲线分别能较好预估无处理、仅腐蚀处理和腐蚀与火灾处理时的角焊缝十字接头疲劳寿命,且均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腐蚀会增加断口裂纹源数量,600℃火灾温度强化了材料的塑性,且瞬断前断口形貌特征和疲劳位移变化规律皆与疲劳损伤曲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与火灾 Q420qD高性能钢 十字接头 疲劳极限 断口形貌 疲劳损伤
下载PDF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钟亮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7,共3页
随着桩结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基加固,如何检测成桩质量成为控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原理、缺陷类型及位置的判定依据、检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合福客专DK365+676.48~DK365+739.50段C20钻... 随着桩结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基加固,如何检测成桩质量成为控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原理、缺陷类型及位置的判定依据、检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合福客专DK365+676.48~DK365+739.50段C20钻孔灌注桩地基加固路基为工程背景,采用RSM-PRT低应变仪及其所配套的时域分析软件,并结合地质、施工记录资料对桩实测波形进行反演分析,分析结果为3-2号桩在3.30 m处存在离析或夹泥。研究表明,低应变反射法能准确地反映成桩的缺陷位置及程度,为桩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反射波法 施工质量 波阻抗
下载PDF
注浆技术在岩溶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钟亮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7-99,共3页
文章以合福客运专线DK493+012~DK493+038.27段岩溶路基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压力注浆技术对该段路基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注浆后岩体节理裂隙中充填有水泥结膜,溶洞处可见水泥结块;单位岩体长度吸水量明显下降;频散曲线... 文章以合福客运专线DK493+012~DK493+038.27段岩溶路基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压力注浆技术对该段路基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注浆后岩体节理裂隙中充填有水泥结膜,溶洞处可见水泥结块;单位岩体长度吸水量明显下降;频散曲线不离散,进入基岩后介质速度快速提高,未发现低速度异常,注浆加固处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技术 岩溶路基 加固处理
下载PDF
隧道二衬拱顶脱空预注浆施工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钟亮根 《四川建筑》 2017年第4期201-203,206,共4页
二衬拱顶脱空是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如何有效控制二衬拱顶脱空成为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以消除隧道长期营运潜在的安全隐患。文章在分析二衬拱顶脱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衬拱顶预注浆施工技术,介绍了施工工艺及其特点、... 二衬拱顶脱空是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如何有效控制二衬拱顶脱空成为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以消除隧道长期营运潜在的安全隐患。文章在分析二衬拱顶脱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衬拱顶预注浆施工技术,介绍了施工工艺及其特点、注浆过程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通过质量检测,探讨了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最后,通过实例说明,实施预注浆施工后,二衬拱顶脱空比例由一般的2%~5%减少至0.5%以下,脱空处理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衬 拱顶脱空 预注浆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蘑菇山隧道超浅埋段暗挖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亮根 《高速铁路技术》 2015年第2期81-85,共5页
合福客运专线闽赣段蘑菇山隧道DK 454+545~DK 454+536段以埋深1.2 m的超浅埋方式穿越“V”字型山坳常年泉水出露自然沟,暗挖施工时如何避免出现冒顶、涌水等安全事故成为施工控制的关键。为此,现场首先通过改移自然沟、在拱顶回填10... 合福客运专线闽赣段蘑菇山隧道DK 454+545~DK 454+536段以埋深1.2 m的超浅埋方式穿越“V”字型山坳常年泉水出露自然沟,暗挖施工时如何避免出现冒顶、涌水等安全事故成为施工控制的关键。为此,现场首先通过改移自然沟、在拱顶回填10%水泥碎石改良土板结防渗及新建排水沟对地表进行排水处理;进而以管棚工作室为依托,实施40 m注浆长管棚及小导管补充注浆预支护加固措施;最后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掘进。施工监测结果表明: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地表沉降最大值分别为6.5 mm、5.8 mm、7.2 mm及最大收敛速率分别为3.1 mm/d、2.8 mm/d、4.2 mm/d,均处于稳定状态,且初支及洞顶覆盖层未出现开裂、塌陷等现象,有效控制了洞周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充分说明暗挖法施工技术所采取措施合理可行,方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福客运专线 蘑菇山隧道 超浅埋 暗挖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合福客专闽赣段隧道组合中空锚杆施工技术研究
8
作者 钟亮根 《价值工程》 2013年第10期94-95,共2页
合福客专闽赣段穿越江西省东部、福建省东北部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比高达59%,施工安全风险高。组合中空锚杆支护措施大量在本线隧道工程中应用,文章通过施工现场大量的工艺性试验,总结了隧道组合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合福客专闽赣段穿越江西省东部、福建省东北部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比高达59%,施工安全风险高。组合中空锚杆支护措施大量在本线隧道工程中应用,文章通过施工现场大量的工艺性试验,总结了隧道组合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利用HD110Z潜孔钻车钻孔,设备结构紧凑、施工方便快捷、准确高效,改善了作业环境,对规范隧道组合中空锚杆施工作业,控制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福客专闽赣段 隧道 组合中空锚杆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高铁隧道洞口段边坡蠕滑机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明新 胡国平 钟亮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了分析某高速铁路洞口段线路发生变形的原因,对边坡变形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对变形机理进行初步推定,然后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建立考虑降雨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推定的变形机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是导致该高速铁路... 为了分析某高速铁路洞口段线路发生变形的原因,对边坡变形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对变形机理进行初步推定,然后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建立考虑降雨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推定的变形机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是导致该高速铁路洞口段边坡发生蠕动变形的主要诱因;遇水崩解软化的巨厚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层是该边坡降雨致滑的基础条件;偏压地形为变形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经验证的蠕滑机理,在高山侧增设抗滑桩,对低山侧填土进行了注浆加固,路基前侧增加抗滑桩,有效稳定了明洞填土和路基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蠕滑 现场监测 机理分析 数值分析 降雨入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