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蜀道难》——天宝治乱转关的缩影
1
作者
钟元
凯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2-65,共4页
《蜀道难》是李白的传世名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奇构佳制之一。它当初一问世,就在同代人中间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激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的评语中,特地标出此篇云:“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
《蜀道难》是李白的传世名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奇构佳制之一。它当初一问世,就在同代人中间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激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的评语中,特地标出此篇云:“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殷璠作为一个著名的诗选家和评论家,把《蜀道难》引为“骚人”的同调,是很有见地的。此中消息,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难》
殷璠
《河岳英灵集》
中国诗歌史
同代人
远别离
敬亭山
楚骚
古乐府
写景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刻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评一九六三年优秀话剧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元
朱立元
+3 位作者
庄松盛
陈金珠
钟元凱
张建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25-32,共8页
一九六三年的话剧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它的重要标志,是在话剧创作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剧目,比之前几年,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论是在全国舞台上盛行的...
一九六三年的话剧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它的重要标志,是在话剧创作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剧目,比之前几年,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论是在全国舞台上盛行的《霓虹灯下的啃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或是在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的《丰收之后》、《小足球队》、《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等,都以崭新的思想艺术面貌,强烈的时代气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些优秀剧目,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戏剧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现代剧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创作
现代剧
时代气息
话剧艺术
思想艺术
戏剧创作
观摩演出
新剧目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诗的任侠精神
被引量:
11
3
作者
钟元
凯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6-66,共11页
侠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韩非在《五蠹》篇里首次提出“侠”的名称,所谓“侠以武犯禁”、“国平养儒侠”等,有时或称之为“带剑者”、“游侠私剑之属”。韩非之后,在《...
侠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韩非在《五蠹》篇里首次提出“侠”的名称,所谓“侠以武犯禁”、“国平养儒侠”等,有时或称之为“带剑者”、“游侠私剑之属”。韩非之后,在《史记》和《汉书》里,又出现了诸如游侠、豪侠、节侠、气侠、轻侠、伉侠等名目。侠和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特殊的关系,从秦汉的史传散文到清代的侠义小说,它不时扮演着各种角色。到唐代为止,在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所产生的诗文作品中,对侠及其节概风义曾有过两次最引人瞩目的礼赞:一次是西汉司马迁写的《游侠列传》,他以传记文学的形式,第一次把“儒墨皆排摈不载”的“布衣之侠”列入史册,并对“侠客之义”加以热情的赞颂;另一次则是唐人在诗歌中对任侠精神的讴歌。达两次对侠的礼赞,恰好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汉唐两代,并非偶然。而唐代对游侠的赞颂,从规模到程度又更胜过汉代。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诗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以及考察唐诗的渊源和流变,都将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侠精神
中国封建社会
司马迁
游侠列传
战国时期
社会势力
唐人
韩非
渊源
史记
原文传递
魏晋玄学和山水文学
被引量:
8
4
作者
钟元
凯
《学术月刊》
1984年第3期60-67,共8页
魏晋时期正处在山水诗田园诗正式问世的前夕。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实际上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山水文学的成型过程及其特性,将是有益的。一中国...
魏晋时期正处在山水诗田园诗正式问世的前夕。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实际上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山水文学的成型过程及其特性,将是有益的。一中国作为一个宗法性的农业社会,人们和大自然似乎早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但自然景物却直到魏晋以后产生的山水文学里,才从配角跃为主角,成为艺术表现的独立对象。山水自然要成为文学的独立题材,其前提是它先要在生活中成为人们审美观照的独立对象,而魏晋正是人们日益自觉地展开对自然美的观赏活动,登山临水蔚成风气的一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文学
魏晋玄学
山水诗
玄言诗
审美观照
田园诗
山水自然
自然美
自然景物
审美活动
原文传递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5
作者
钟元
凯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3期247-254,共8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歌诗奇特的风貌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夭,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来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到了晚唐时期,他的影响更与日俱增。那时诸如韩...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歌诗奇特的风貌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夭,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来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到了晚唐时期,他的影响更与日俱增。那时诸如韩孟,元白、韦柳等当年名重一时的流派都只剩下余波荡漾,而李贺开拓的诗风却成为诗坛上最活跃的因素。晚唐最有才华的诗人们,都众口一辞地对他推崇备至;杜牧为他写叙,盛赞其歌诗之美;李商隐为之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歌
中国文学史
市民文学
都市生活
李商隐
艺术表现
审美理想
白居易
地位
传统
原文传递
哲理与诗情的交融——说李白诗《日出入行》
6
作者
钟元
凯
《文史知识》
1987年第8期30-31,29,共3页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所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能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所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能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李白爱月,那皎洁晶莹的明月映照出诗人天真爽朗的襟怀;李白也爱白日,他从太阳终古不息的运行中体认到宇宙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羲和
鲁阳
日出入
李白诗
逆道
人生理想
谢荣
中体
哲理诗
何德
原文传递
一洗凡调万古新——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7
作者
钟元
凯
《文史知识》
1983年第2期54-57,共4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这是一首写登临远眺的小诗。作者王之涣,盛唐开元年间人,他生前坎坷不遇,'官一尉而卑栖',死后史书不传,作品大多逸失,只存六首传世,《登鹳雀楼》便是其中之一。古来写登临送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这是一首写登临远眺的小诗。作者王之涣,盛唐开元年间人,他生前坎坷不遇,'官一尉而卑栖',死后史书不传,作品大多逸失,只存六首传世,《登鹳雀楼》便是其中之一。古来写登临送目的诗不可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开元年间
魏国山河
畅当
依山
清诗别裁
王诗
流水对
写景诗
原文传递
题名
《蜀道难》——天宝治乱转关的缩影
1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2-65,共4页
文摘
《蜀道难》是李白的传世名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奇构佳制之一。它当初一问世,就在同代人中间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激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的评语中,特地标出此篇云:“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殷璠作为一个著名的诗选家和评论家,把《蜀道难》引为“骚人”的同调,是很有见地的。此中消息,耐人寻味。
关键词
《蜀道难》
殷璠
《河岳英灵集》
中国诗歌史
同代人
远别离
敬亭山
楚骚
古乐府
写景诗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刻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评一九六三年优秀话剧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元
朱立元
庄松盛
陈金珠
钟元凱
张建民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三年级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25-32,共8页
文摘
一九六三年的话剧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它的重要标志,是在话剧创作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剧目,比之前几年,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论是在全国舞台上盛行的《霓虹灯下的啃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或是在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的《丰收之后》、《小足球队》、《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等,都以崭新的思想艺术面貌,强烈的时代气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些优秀剧目,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戏剧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现代剧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问题。
关键词
话剧创作
现代剧
时代气息
话剧艺术
思想艺术
戏剧创作
观摩演出
新剧目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诗的任侠精神
被引量:
11
3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6-66,共11页
文摘
侠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韩非在《五蠹》篇里首次提出“侠”的名称,所谓“侠以武犯禁”、“国平养儒侠”等,有时或称之为“带剑者”、“游侠私剑之属”。韩非之后,在《史记》和《汉书》里,又出现了诸如游侠、豪侠、节侠、气侠、轻侠、伉侠等名目。侠和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特殊的关系,从秦汉的史传散文到清代的侠义小说,它不时扮演着各种角色。到唐代为止,在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所产生的诗文作品中,对侠及其节概风义曾有过两次最引人瞩目的礼赞:一次是西汉司马迁写的《游侠列传》,他以传记文学的形式,第一次把“儒墨皆排摈不载”的“布衣之侠”列入史册,并对“侠客之义”加以热情的赞颂;另一次则是唐人在诗歌中对任侠精神的讴歌。达两次对侠的礼赞,恰好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汉唐两代,并非偶然。而唐代对游侠的赞颂,从规模到程度又更胜过汉代。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诗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以及考察唐诗的渊源和流变,都将是有益的。
关键词
任侠精神
中国封建社会
司马迁
游侠列传
战国时期
社会势力
唐人
韩非
渊源
史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魏晋玄学和山水文学
被引量:
8
4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学术月刊》
1984年第3期60-67,共8页
文摘
魏晋时期正处在山水诗田园诗正式问世的前夕。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实际上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山水文学的成型过程及其特性,将是有益的。一中国作为一个宗法性的农业社会,人们和大自然似乎早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但自然景物却直到魏晋以后产生的山水文学里,才从配角跃为主角,成为艺术表现的独立对象。山水自然要成为文学的独立题材,其前提是它先要在生活中成为人们审美观照的独立对象,而魏晋正是人们日益自觉地展开对自然美的观赏活动,登山临水蔚成风气的一个时期。
关键词
山水文学
魏晋玄学
山水诗
玄言诗
审美观照
田园诗
山水自然
自然美
自然景物
审美活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5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3期247-254,共8页
文摘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歌诗奇特的风貌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夭,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来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到了晚唐时期,他的影响更与日俱增。那时诸如韩孟,元白、韦柳等当年名重一时的流派都只剩下余波荡漾,而李贺开拓的诗风却成为诗坛上最活跃的因素。晚唐最有才华的诗人们,都众口一辞地对他推崇备至;杜牧为他写叙,盛赞其歌诗之美;李商隐为之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
关键词
李贺诗歌
中国文学史
市民文学
都市生活
李商隐
艺术表现
审美理想
白居易
地位
传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哲理与诗情的交融——说李白诗《日出入行》
6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文史知识》
1987年第8期30-31,29,共3页
文摘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所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能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李白爱月,那皎洁晶莹的明月映照出诗人天真爽朗的襟怀;李白也爱白日,他从太阳终古不息的运行中体认到宇宙的生命。
关键词
羲和
鲁阳
日出入
李白诗
逆道
人生理想
谢荣
中体
哲理诗
何德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洗凡调万古新——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7
作者
钟元
凯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2期54-57,共4页
文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这是一首写登临远眺的小诗。作者王之涣,盛唐开元年间人,他生前坎坷不遇,'官一尉而卑栖',死后史书不传,作品大多逸失,只存六首传世,《登鹳雀楼》便是其中之一。古来写登临送目的诗不可胜数。
关键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开元年间
魏国山河
畅当
依山
清诗别裁
王诗
流水对
写景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蜀道难》——天宝治乱转关的缩影
钟元
凯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刻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评一九六三年优秀话剧的创作特色
李元
朱立元
庄松盛
陈金珠
钟元凱
张建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诗的任侠精神
钟元
凯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11
原文传递
4
魏晋玄学和山水文学
钟元
凯
《学术月刊》
1984
8
原文传递
5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钟元
凯
《社会科学战线》
1983
2
原文传递
6
哲理与诗情的交融——说李白诗《日出入行》
钟元
凯
《文史知识》
1987
0
原文传递
7
一洗凡调万古新——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钟元
凯
《文史知识》
198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