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日间越冬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被引量:53
1
作者 孔德军 杨晓君 +2 位作者 钟兴耀 道美标 朱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2,共8页
2006年10月—2007年4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进行了越冬时间分配和日间活动节律的研究。取食是黑颈鹤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占(53.05±4.93)%,其次... 2006年10月—2007年4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进行了越冬时间分配和日间活动节律的研究。取食是黑颈鹤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占(53.05±4.93)%,其次为警戒(18.75±2.65)%、搜寻(10.38±1.34)%和休整(10.32±4.93)%,其余行为依次为:行走(4.90±1.59)%、飞行(1.70±0.38)%、其他(0.55±0.41)%、争斗(0.36±0.25)%。黑颈鹤的出飞时间与日出时间、飞回时间与日落时间分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各时间段(1h)(09:00—18:00)和各月份间(2006.11—2007.03)行为差异极显著(P<0.05),并呈现出上午和下午取食双峰、中午休息高峰的规律性变化。气温高时黑颈鹤增加休整时间减少取食时间;气温低时则减少休整时间增加取食时间。偏相关分析说明:环境温度独立地对越冬时间分配产生影响,湿度通过温度对黑颈鹤越冬时间分配产生相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 黑颈鹤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宁 邝粉良 +1 位作者 夏峰 钟兴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25-32,共8页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越冬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下载PDF
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植物性食物显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强 朱顺梅 +2 位作者 李宁云 刘朝蓬 钟兴耀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01-204,共4页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杂食性鸟类,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进行了植物性食物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食物较为多样,共取食43种植物,其中以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杂食性鸟类,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进行了植物性食物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食物较为多样,共取食43种植物,其中以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毛连菜(Picris hieracioides)、纤细柴胡(Bupleurum gracillimum)、滇香薷(Origanum vulgare)为主,分别占总干重的13.04%、8.51%、5.99%、5.28%、5.15%。黑颈鹤取食的植物部位差异性显著(F=10.095,df=3,P=0.000),以植物叶子为主,占总量的63.91%。在今后的湿地植被恢复工作中,可考虑在退化区域通过人工种植白车轴草来提高植被盖度并增加黑颈鹤的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植物性食物 显微分析 大山包
下载PDF
黑颈鹤鸣叫行为及声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德军 钟兴耀 +2 位作者 张金国 赵锡森 杨晓君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67-180,共14页
2009年11月—2010年3月和2010年6—7月分别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和北京动物园的笼养个体进行了鸣叫行为和声谱特征分析。共记录到黑颈鹤的6种短鸣叫,包括通讯鸣叫、起飞鸣叫、报警鸣... 2009年11月—2010年3月和2010年6—7月分别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和北京动物园的笼养个体进行了鸣叫行为和声谱特征分析。共记录到黑颈鹤的6种短鸣叫,包括通讯鸣叫、起飞鸣叫、报警鸣叫、保卫鸣叫、聚拢鸣叫及交配前鸣叫。研究发现黑颈鹤成体的通讯鸣叫频率显著低于幼体。成体通讯鸣叫具有6种音节类型(频率范围:332.80~1902.30 Hz),幼体通讯鸣叫具有7种音节(频率范围:2229.20~5266.70 Hz)。起飞鸣叫及报警鸣叫具有两种音节型。保卫鸣叫仅有一种音节型,交配前鸣叫由雌性发出。黑颈鹤雌雄两性的鸣叫频率和音节持续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雌性报警鸣叫最高频率(雄性:1016.43±105.53 Hz;雌性:1817.97±512.68 Hz)、保卫鸣叫最高频率(雄性:1127.00±83.05 Hz;雌性:1334.23±42.68 Hz)、报警鸣叫频率间隔(雄性:485.77±42.01 Hz;雌性:1309.63±539.57 Hz)及保卫鸣叫频率间隔(雄性:521.22±102.28 Hz;雌性:705.88±88.42 Hz)均显著高于雄性;雌性保卫鸣叫持续时间(雄性:0.35±0.06 s;雌性:0.41±0.06 s)大于雄性。该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鸣叫声谱特征有助于黑颈鹤的性别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鸟鸣 鸣叫行为 声谱特征
下载PDF
黑颈鹤春秋季和日间迁徙行为策略:时机和进程 被引量:1
5
作者 孔德军 钟兴耀 +1 位作者 杨君兴 杨晓君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81-188,共8页
2006年10月29日—2007年5月19日,于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越冬种群的春秋季和春季日间迁徙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的黑颈鹤种群稳定期为947只,最高1199只,90%个体的越冬时长为153天,最长为... 2006年10月29日—2007年5月19日,于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越冬种群的春秋季和春季日间迁徙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的黑颈鹤种群稳定期为947只,最高1199只,90%个体的越冬时长为153天,最长为203天。越冬期间黑颈鹤种群数量呈现春秋迁徙期间的高峰期,说明大山包为黑颈鹤迁徙的中途停歇地和集散地。春季迁徙期间,黑颈鹤主要集成大于20只的群体(45.83%)于晴朗、轻风的天气开始迁徙,94.7%的个体于每日13:00之前开始迁徙,10:00—11:00为每日的迁徙高峰时段。春季迁徙期,随温度上升每日迁徙的黑颈鹤比例上升(r=0.709),迁徙群体也呈增大趋势(r=1.000),并且起始迁徙时间显著提前(r=–1.000)。随着日期的推移黑颈鹤每日迁徙的比例显著升高(r=0.854,n=6,P=0.031),表明黑颈鹤迁徙具有自我催促机制,而迁徙过程受到强风和多云天气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大山包保护区 迁徙行为 环境因子 时机
下载PDF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觅食地选择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邝粉良 钟兴耀 +2 位作者 道美标 计扬善 刘宁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是越冬黑颈鹤主要选择和利用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风志 王金亮 +1 位作者 钟兴耀 范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年第2期78-82,89,共6页
湿地调查是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开展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存高山草甸等8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 227.11 hm2;目前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放... 湿地调查是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开展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存高山草甸等8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 227.11 hm2;目前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复垦开荒等威胁,需要通过完善补偿机制、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探索人口与农业发展新模式及提升民众湿地保护意识等途径来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 湿地 黑颈鹤 地理信息技术
下载PDF
大山包漆姑草的植物学特性及繁殖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兴耀 李恒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97-98,共2页
通过对生长在云南省大山包黑劲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漆姑草进行调查和研究,观察了其形态特征,探讨了其生态生物学特性,概述其利用价值及繁殖方法。为漆姑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漆姑草 植物学特性 繁殖方法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兴平 钟兴耀 +2 位作者 和亚君 艾祖明 李世荣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华山松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林区,采用固定设样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确定病级与树高、径级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损失量和损失率;各病级指数(X)的材积量损失率(Y)的相关数律,从而推导出华山松腐烂病损失率,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的... 在华山松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林区,采用固定设样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确定病级与树高、径级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损失量和损失率;各病级指数(X)的材积量损失率(Y)的相关数律,从而推导出华山松腐烂病损失率,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的估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腐烂病 防治指标 损失率
下载PDF
大山包黑颈鹤对旅游干扰的行为反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丹凤 王金亮 +1 位作者 钟兴耀 边彦朝 《环境科学导刊》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两个指标来反映黑颈鹤对旅游干扰的耐受性。实验表明人数的不同对黑颈鹤的惊飞距离有所不同。研究还表明游客的干扰类型以喧哗为主,占总数的73.10%。噪音分贝对黑颈鹤的警戒距离有极显著影响(p=0.000<0.05)。... 利用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两个指标来反映黑颈鹤对旅游干扰的耐受性。实验表明人数的不同对黑颈鹤的惊飞距离有所不同。研究还表明游客的干扰类型以喧哗为主,占总数的73.10%。噪音分贝对黑颈鹤的警戒距离有极显著影响(p=0.000<0.05)。为了在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消除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的不利影响,建议最小接近区域面积=π×39.112=4802.92m2,该区域范围内限制游客进入,并在外围设立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旅游干扰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行为反应
下载PDF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野外动态监测
11
作者 钟兴耀 卢楚雄 蔡睿 《云南林业》 2013年第6期33-33,共1页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部,其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的亚高山沼泽化草旬湿地生态系统。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结合越冬期水禽监测开展了大山包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动态监测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越...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部,其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的亚高山沼泽化草旬湿地生态系统。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结合越冬期水禽监测开展了大山包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动态监测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生活习性、觅食地等基本情况,对保护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的湿地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黑颈鹤 越冬期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 保护对象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社会林业在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中的实践与运用
12
作者 钟兴耀 《云南农村经济》 1997年第6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林业 中国 德国 合作造林项目 造林
下载PDF
201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及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子蛟 蔡睿 +2 位作者 彭川 钟兴耀 道美标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15-218,共4页
2013年1月19—20日采用夜宿地直数法和样线调查法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及其他水禽进行了同步调查。两日同步调查黑颈鹤数量分别为1185和1153只,幼鹤占整个黑颈鹤种群的9.97%;斑头雁(Anse... 2013年1月19—20日采用夜宿地直数法和样线调查法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及其他水禽进行了同步调查。两日同步调查黑颈鹤数量分别为1185和1153只,幼鹤占整个黑颈鹤种群的9.97%;斑头雁(Anser indicus)为298只;赤麻鸭(Todorna ferruginea)563只;记录到灰鹤(G.grus)3只。保护区境内的大海子、勒力寨、小海坝、长会口四个湿地为鹤类及其他水禽的主要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水禽 数量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兴平 钟兴耀 +2 位作者 艾祖明 李世荣 范毅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在查清华山松腐烂病的病原 ,首次找到其有性型 ,在初步掌握病害的侵染循环、危害情况和部分防治试验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华山松 腐烂病 防治 侵染循环 危害情况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发生危害与相关因子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吴兴平 钟兴耀 +2 位作者 艾祖明 李世荣 范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调查研究表明: 华山松腐烂病的发生危害与树龄、混交比、郁闭度等11 方面的因子有关, 将有助于华山松腐烂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华山松腐烂病 发生危害 相关因子 病害
下载PDF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种群动态
16
作者 吴太平 赵子蛟 +4 位作者 李世俊 郑远见 钱颖 钟兴耀 孔德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4,共9页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高原湿地旗舰物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为了进一步提升对黑颈鹤的保护水平,同时为该物种的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至2022年...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高原湿地旗舰物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为了进一步提升对黑颈鹤的保护水平,同时为该物种的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至2022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的种群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近20 a来,黑颈鹤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最大种群数量由2005年的1065只,增长至2022年的2260只,增长率为112.21%;年际之内,黑颈鹤种群数量在越冬前期和后期出现峰值、在越冬中期数量较小;在空间分布上,黑颈鹤分布于大海子、小海坝、长会口和殷家碑4处夜宿地,种群数量占比分别为59.28%、21.95%、12.78%和5.99%,并以大海子的种群数量增长最显著。2015年始,大山包开始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累计湿地补偿面积为699 hm^(2),并于2018年至2020年完成了易地搬迁近8000人,黑颈鹤种群数量在2005年至2016年期间较稳定(年平均增长2.18%),在2016年至2019年缓慢增长(年平均增长5.00%),在2019年至2022年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15.43%);2005年至2018年期间黑颈鹤种群数量与人口数量正相关(r_(2005-2018)=0.62),2018-2022年期间则显著负相关(r_(2018-2022)=-0.90),湿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减少有助于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种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种群数量 生态补偿 生态移民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云南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动物性食物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健生 吴金亮 +2 位作者 党承林 钟兴耀 道美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9-461,共3页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动物性食物为 3种昆虫幼虫 .大山包湿地具有丰富的昆虫幼虫 ,是越冬黑颈鹤的重要动物食物来源地 .保护好湿地 ,不仅保护了越冬黑颈鹤的夜宿地、栖息地 ,也保护了黑颈鹤动物性食物的来源地 .
关键词 云南 昭通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越冬期 湿地保护 动物性食物 昆虫幼虫 食物来源
原文传递
云南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健生 吴金亮 +2 位作者 党承林 钟兴耀 道美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3,146,共5页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 ,也是东线黑颈鹤迁徙的重要中转地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现有越冬的黑颈鹤 70 0~ 80 0只 .与 10年前相比 ,数量增加了 1倍以上 .越冬黑颈鹤的种群结构合理 .
关键词 黑颈鹤 越冬 数量 云南 昭通市 大包山自然保护区 种群生态学 种群结构
原文传递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小爱 王平 +4 位作者 王倩 王涛 钟兴耀 赵子蛟 郑远见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6-922,共7页
2014年9-11月,在测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其重金属的来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Cu、Zn、Cr... 2014年9-11月,在测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其重金属的来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Cu、Zn、Cr、Pb、Cd、Ni、As和Hg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59.73 mg/kg、133.35mg/kg、16.53 mg/kg、39.6 mg/kg、1.26 mg/kg、34.76 mg/kg、5.19 mg/kg和0.08 mg/kg;其中,Cd和Hg含量都高于云南省背景值,大多数采样点土壤中的As、Cu、Pb和Zn含量也高于云南省背景值,Cr和Ni含量低于云南省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Zn、Pb、Ni、Hg、As和Cr污染,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Cu、As、Pb、Zn和Cr生态危害。退耕4 a的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高,其次为自然土壤的,退耕10 a土壤的最低;研究区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中等至强等危害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是第一污染物。土壤退耕年限越长,土壤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越低。研究区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可能会对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取食和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重金属 土壤 污染评价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
作者 许先鹏 周锐 钟兴耀 《林业建设》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本文概述了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讨论了保护区面临的管理难度大、黑颈鹤食物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监测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本文概述了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讨论了保护区面临的管理难度大、黑颈鹤食物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监测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