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5.22”玛多地震影响区水体变化遥感探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钟宇茜
夏兴生
胡天宇
潘耀忠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42,共1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027,4219258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6,2019QZKK0603)。
-
文摘
对地质活动主要影响区水系、水体变化进行监测,对于探索地质活动对区域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GoogleEarthEngine平台的支持下,基于2018—2021年逐年7—11月的Sentinel-2A/B遥感数据,通过构建水体指数并利用大津算法对“5.22”玛多地震影响区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并探测其变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Sentinel-2A/B遥感数据构建的8种水体指数中B3和B5波段组合指数水体信息提取最优,为水体指数构建的波段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2)对玛多地震前后水体变化进行探测发现2018—2021年研究区水体不存在新增与消失,仅有扩张或收缩,且地表水体面积总体上呈先扩张后收缩的趋势。但是,对局部水体来说,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3)气候变化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局部水体的变化规律,结合区地震影响区域现场调查的事实证明地震活动确实造成了部分地表水体的变化。
-
关键词
水体指数
大津算法
气候变化
地质活动
多光谱传感器
-
Keywords
water index
OTSU Algorithm
climate change
geological activity
multispectral sensor
-
分类号
N37
[自然科学总论]
N39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青海湖两季水体范围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 2
-
-
作者
夏兴生
蔡建军
王林刚
钟宇茜
潘耀忠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8,共13页
-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3、2019QZKK0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027,42192581)。
-
文摘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完整性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研究青海湖的水体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以探讨青海湖1990~2020年水体变化趋势与原因为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的支持下,利用Landsat数据实现30 a青海湖冬春和夏秋两季水体面积的动态变化监测,并结合气象与径流量数据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①1990~2020年,青海湖的水体面积以2004年为拐点,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以近几年的增加最为明显。在1990~2004年,青海湖面积在冬春季减少了140.36 km^(2),约为1990年的3.19%,夏秋季减少了157.55 km^(2),约为1990年的3.56%。在2004~2020年期间,青海湖面积在冬春季增加了336.59 km^(2),约为2004年的7.89%,夏秋季增加了349.38 km^(2),约为2004年的8.18%。②年内变化方面,在1990~2000年,冬春季到夏秋季面积变化量较大,年平均变化量为26.09 km^(2),在2000年后年内变化量则逐渐减小,其中2004~2020年,平均年内变化量为5.87 km^(2),说明青海湖季节性的总补给量与流失量差异在减弱。③在1990~2004年期间,青海湖地区降水和径流的不稳定与高稳定的蒸发量是影响青海湖面积的重要原因,高蒸发与低降水、低径流三重因素导致青海湖面积减小。在2004~2020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同步增加,同时在蒸散发微弱的降低趋势助攻下,使得青海湖面积显著增加。④青海湖岸线形态在不断变化,其中东岸的沙岛,西岸的鸟岛、铁布卡湾与北岸沙柳河入口区域变化最为明显,可能是流域流失土壤的沉积和湖水动力机制的变化引起的,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对湖泊水文以及湖泊在不同尺度气候变化下的响应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青海湖
两季水体范围
遥感监测
时空变化
-
Keywords
Qinghai Lake
Water area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extraction
Change analysis
-
分类号
K90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