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四苓颗粒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急性肝衰竭大鼠TNF-α及HGF、VEGF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庭燕 王绒 +3 位作者 刘鹏 黄子娟 胡喻 胡玉洁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颗粒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ALT、AST、TBIL,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鼠随机等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阳性...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颗粒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ALT、AST、TBIL,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鼠随机等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阳性对照组、D中药组、E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F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造模成功后D组及F组每日灌胃茵陈四苓颗粒;E组及F组予以尾静脉注射ADSCs悬液。48h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中肝功能ALT、AST、TBIL;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生长因子HGF、VEGF水平。结果造模后各治疗组肝功能ALT、AST、TBIL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生长因子HGF、VEGF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切片坏死程度好转,炎性浸润减轻;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茵陈四苓颗粒联合ADSCs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可以明显缓解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损伤,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及血管生成,对急性肝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茵陈四苓颗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SCS
下载PDF
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F-κB、iNOS及TNF-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浩轩 田光敏 +3 位作者 刘鹏 彭琴 王绒 钟庭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5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炎症介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内毒素(ET)及相关通路核因子-κB(NF-κB)、i N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全骨髓贴壁法制备大鼠BM... 目的探讨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炎症介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内毒素(ET)及相关通路核因子-κB(NF-κB)、i N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全骨髓贴壁法制备大鼠BMSCs并体外培养;2)取清洁级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干细胞组、中药及干细胞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硫代乙酰胺灌胃造模;3)造模后中药组及联合组每日予以茵陈四苓颗粒灌胃;干细胞组及联合组予以尾静脉注射干细胞悬液。72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标本,检测肝脏ALT、AST及血浆ET水平,制作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NF-κB表达,RT-PCR检测TNF-α、i NOS的基因转录。结果造模后各治疗组肝脏生化、TNF-α、i NOS的基因转录水平、NF-κB的细胞数目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05),肝脏组织坏死程度减轻,可见部分增生肝细胞,炎性浸润减轻。其中以联合组效果最佳(P <0.05)。结论茵陈四苓颗粒联合BMSCs治疗,可减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损伤,有效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对急性肝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茵陈四苓颗粒 NF-ΚB 大鼠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子娟 马浩轩 +2 位作者 钟庭燕 王绒 刘鹏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9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急性肝衰竭(ALF)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TAA制备ALF模型,记录两组大鼠48 h生存率。48 h后腹主动脉采血,采集肝脏组织。检测两组大鼠ALT、AST、... 目的探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急性肝衰竭(ALF)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TAA制备ALF模型,记录两组大鼠48 h生存率。48 h后腹主动脉采血,采集肝脏组织。检测两组大鼠ALT、AST、TBIL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SDF-1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SDF-1表达。结果ALF大鼠血清SDF-1的浓度较正常组大鼠低(P<0.05),肝组织SDF-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肝组织仅在汇管区及胆管上皮细胞弱阳性表达SDF-1。模型组大鼠肝脏显著表达SDF-1,主要位于胆管上皮及卵圆细胞,成熟肝细胞未见明显表达。结论ALF大鼠肝组织高表达SDF-1,血清低表达SDF-1,形成了有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的浓度差,可能是BMSCs归巢到肝脏发挥其修复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该浓度差可能是肝脏自然代偿性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SDF-1 BMSCS 归巢
下载PDF
茵陈四苓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绒 钟庭燕 +1 位作者 马浩轩 刘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研究茵陈四苓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干预)、中药组(茵陈四苓颗粒干预),予以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予以... 目的研究茵陈四苓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干预)、中药组(茵陈四苓颗粒干预),予以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予以相应药物干预。造模成功48 h后收集腹主动脉血检测大鼠血清AST、ALT、TBIL,HE染色观察大鼠肝肠组织病理,ELISA法测血清DAO、D-LA及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及ZO-1蛋白的表达。结果茵陈四苓颗粒可以减缓大鼠体质量下降,抑制AST、ALT、TBIL的升高(P<0.05),降低血清DAO、D-LA及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的表达(P<0.05),促进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ZO-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茵陈四苓颗粒可以通过保护急性肝衰竭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促进肝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四苓颗粒 急性肝衰竭 肠屏障功能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桃仁-红花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喻 胡玉洁 +2 位作者 钟庭燕 王绒 刘鹏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4期162-17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桃仁-红花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及Uniprot数据库收集整合桃仁、红花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KOA的靶点基因,通过Venny获取疾病-药物交互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桃仁-红花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及Uniprot数据库收集整合桃仁、红花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KOA的靶点基因,通过Venny获取疾病-药物交互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上传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和Pymol将核心有效成分与相应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1)桃仁-红花有效活性成分45个,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2)KOA与药物的共同靶点120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转录因子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肿瘤抗p53(TP53)、转录因子p65(RELA)、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热休克蛋白(HSP90A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8(MAPK8)等为关键靶点;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可靶向结合AKT1、TNF;4)GO功能富集分析得出桃仁-红花治疗KOA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生长因子的反应、细胞应激反应的调节、细胞死亡的正调控等生物合成过程;5)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17(IL-17)、雌激素信号通路为桃仁-红花干预KOA的主要信号通路。结论:桃仁-红花中的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有效成分通过AKT1、JUN、TNF、TP53、RELA、MAPK1、IL-6、HSP90AA1、VEGFA、MAPK8等关键靶点与IL-17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发挥抗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及应激反应的方式治疗K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桃仁-红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刘鹏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胁痛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子娟 钟庭燕 +3 位作者 王绒 胡玉洁 胡喻 刘鹏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19-20,共2页
介绍刘鹏教授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胁痛经验。中医学认为,胁痛常因外感内伤致肝胆气郁,脉络受阻或者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而肝郁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之一。刘鹏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郁血瘀,络脉失和,病情有虚实之分... 介绍刘鹏教授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胁痛经验。中医学认为,胁痛常因外感内伤致肝胆气郁,脉络受阻或者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而肝郁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之一。刘鹏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郁血瘀,络脉失和,病情有虚实之分,亦有虚实夹杂,治以疏肝活血、柔肝和络,善用四逆散为基本方,并提出在疏肝活血同时,应重视健运脾胃。运用行气疏肝药物时需顾护肝体,避免耗血动血。气郁不可避免血瘀,适度活血可助行气,恢复藏泄互用之能。经断前后妇女,需重视养血柔肝,调补冲任。临证不可拘泥,应详查其兼证,灵活化裁用药,方收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痛 肝郁血瘀 四逆散 名医经验 刘鹏
原文传递
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研究
7
作者 胡喻 胡玉洁 +2 位作者 钟庭燕 王绒 刘鹏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4期172-178,192,共8页
目的:观察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B组(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组(茵陈四苓颗粒组)、D组(模型组)、E组(复... 目的:观察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B组(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组(茵陈四苓颗粒组)、D组(模型组)、E组(复方甘草酸苷组)、F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各10只。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进行BMSCs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存活情况,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肝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肝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D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B、C、E、F组较D组降低,其中B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肝脏组织病理、线粒体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较D组好转。D组Q1-UR/Q1-LR阳性百分比比值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肝线粒体膜电位稳定,E组<F组<C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发挥调节作用,并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来改善急性肝衰竭,保护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茵陈四苓颗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线粒体 膜电位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