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诊治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玉龙
丁晓飞
+2 位作者
赵劲民
廖世杰
钟彰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52例,男38例,女1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平均1-3 d,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按照Bad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影像分型...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52例,男38例,女1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平均1-3 d,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按照Bad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影像分型Bado Ⅰ型骨折28例,Ⅱ型3例,Ⅲ型20例,Ⅳ型1例.Ⅰ型中尺骨完全骨折13例,不全骨折1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治疗,长臂旋后位石膏托固定3-4周,门诊按期随访.拆除石膏后,末次随访时观察并记录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受伤初期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临床表现为前臂近端外侧肿胀,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所有患儿均获3-6个月的门诊随访,其中1例患儿过早自行拆除石膏出现桡骨头半脱位,1例Ⅲ型孟氏骨折患儿复位后桡骨头再发半脱位,余患儿影像及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以Ⅰ、Ⅲ型为主,诊断除了注意关注肱桡关系外,还应特别注意有无尺骨的形变,避免临床漏诊、误诊的发生;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闭合复位
诊断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育泉
钟彰宁
+3 位作者
廖世杰
陆荣斌
赵劲民
丁晓飞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周至12个月)130例(共192足)。108例(158足)完成随访,患儿按月龄分成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个月,...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周至12个月)130例(共192足)。108例(158足)完成随访,患儿按月龄分成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个月,且≤12个月),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使用Diméglio分类和评分方法评估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平均随访(5.37±1.06)(4~8)年后,患儿总体优良率为92.41%,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优良率分别为92.59%和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婴儿组4足、大婴儿组8足,共12足,因未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出现不同程度畸形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婴儿组比较,小婴儿组平均打石膏次数少,跟腱切断百分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方法是治疗3周至12个月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内开始治疗,畸形更易矫正;依从性差、未能坚持穿戴矫形鞋是畸形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手法
骨科
石膏
外科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诊治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玉龙
丁晓飞
赵劲民
廖世杰
钟彰宁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
出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75-276,共2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0GXNSFA013161)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52例,男38例,女1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平均1-3 d,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按照Bad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影像分型Bado Ⅰ型骨折28例,Ⅱ型3例,Ⅲ型20例,Ⅳ型1例.Ⅰ型中尺骨完全骨折13例,不全骨折1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治疗,长臂旋后位石膏托固定3-4周,门诊按期随访.拆除石膏后,末次随访时观察并记录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受伤初期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临床表现为前臂近端外侧肿胀,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所有患儿均获3-6个月的门诊随访,其中1例患儿过早自行拆除石膏出现桡骨头半脱位,1例Ⅲ型孟氏骨折患儿复位后桡骨头再发半脱位,余患儿影像及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儿童新鲜孟氏骨折以Ⅰ、Ⅲ型为主,诊断除了注意关注肱桡关系外,还应特别注意有无尺骨的形变,避免临床漏诊、误诊的发生;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孟氏骨折
闭合复位
诊断
@@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育泉
钟彰宁
廖世杰
陆荣斌
赵劲民
丁晓飞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
广西医科大学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59-463,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周至12个月)130例(共192足)。108例(158足)完成随访,患儿按月龄分成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个月,且≤12个月),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使用Diméglio分类和评分方法评估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平均随访(5.37±1.06)(4~8)年后,患儿总体优良率为92.41%,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优良率分别为92.59%和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婴儿组4足、大婴儿组8足,共12足,因未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出现不同程度畸形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婴儿组比较,小婴儿组平均打石膏次数少,跟腱切断百分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方法是治疗3周至12个月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内开始治疗,畸形更易矫正;依从性差、未能坚持穿戴矫形鞋是畸形复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手法
骨科
石膏
外科
外科手术
Keywords
Equinus deformity
Manipulation
orthopedic
Casts
surgical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分类号
R68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诊治
赵玉龙
丁晓飞
赵劲民
廖世杰
钟彰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李育泉
钟彰宁
廖世杰
陆荣斌
赵劲民
丁晓飞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
1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