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4例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钟慧闽 杨杰 +1 位作者 姚萍 曲晓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284例黏膜隆起性病变和胰腺疾病采用日本Pentax EG-3630u型超声内镜,探头频率5.0~7.5MHz,纵轴电子线阵扇扫。结果食管63例(平滑肌瘤30例,炎症6例,息肉4例,癌症6例,食管囊肿1例,外压9例),胃169例(...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284例黏膜隆起性病变和胰腺疾病采用日本Pentax EG-3630u型超声内镜,探头频率5.0~7.5MHz,纵轴电子线阵扇扫。结果食管63例(平滑肌瘤30例,炎症6例,息肉4例,癌症6例,食管囊肿1例,外压9例),胃169例(胃炎67例、间质瘤40例、平滑肌瘤3例、癌症14例、息肉9例、脂肪瘤6例、胃溃疡2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1例、外压25例),十二指肠16例(息肉6例,炎症1例,间质瘤3例,异位胰2例,外压1例),胰腺36例(肿瘤11例,炎症9例,假性囊肿4例,囊腺瘤1例)。治疗息肉电切治疗14例,良性肿瘤套扎治疗13例。胰腺穿刺注射治疗5例,腹腔神经丛注射治疗2例,疼痛可暂时缓解。手术病理与内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3%。结论该组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中食管平滑肌瘤和胃间质瘤多见,超声图像和发生部位有助诊断。癌症、异位胰腺、脂肪瘤或脂肪肉瘤、静脉瘤、腔外压迹、扁平息肉、炎性增生等内镜超声表现特点清晰,易于诊断处理。胰腺疾病内镜超声可提高早期诊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胰腺 内镜超声
下载PDF
纵轴超声内镜指导胃黏膜下间质瘤套扎126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钟慧闽 宋健 +3 位作者 董文珠 杨杰 王群英 姚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144-3146,共3页
目的:评价纵轴超声内镜指导胃黏膜下间质瘤的套扎和随访.方法:经纵轴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筛选胃黏膜下小间质瘤126例,胃贲门8例,胃底45例,胃体39例,胃窦34例,行内镜下黏膜套扎术治疗,于术后、术后1-2mo,半年,每一年随访观察.结果:部分细针... 目的:评价纵轴超声内镜指导胃黏膜下间质瘤的套扎和随访.方法:经纵轴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筛选胃黏膜下小间质瘤126例,胃贲门8例,胃底45例,胃体39例,胃窦34例,行内镜下黏膜套扎术治疗,于术后、术后1-2mo,半年,每一年随访观察.结果:部分细针穿刺组织,病理符合率为100%,进行胃黏膜下间质瘤的套扎术,成功124例,成功率98.4%,超声内镜随访间质瘤消除125例,随访清除率99.2%.有86例患者经1-5年随访,套扎瘤局部平滑,11例可见条状白瘢,其余患者局部黏膜未见不同,未发现残留、复发等,治愈率99.2%.结论:在超声内镜检查指导下对胃黏膜下间质瘤定性、定位、定体积,选择内镜下套扎治疗,随访观察治愈率高.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值得进一步规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黏膜下间质瘤 套扎术
下载PDF
胶囊内镜诊断消化道疾病102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钟慧闽 王群英 +3 位作者 曲晓静 姚萍 董文珠 宋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3660-3663,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和慢性腹泻患者进行Pillcam胶囊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行传统检查(胃镜、结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2例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和慢性腹泻患者进行Pillcam胶囊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行传统检查(胃镜、结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2例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检查.胶囊1-4 d自然排出,食道排空平均时间2.46 min,胃排空平均时间37.8 min,小肠转运时间平均275.82 min,其中,5例胶囊未达结肠.所得图像清晰,检出食道静咏曲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肠炎症、克罗恩病、血管畸形、息肉和间质瘤等.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痛苦,成功率高,对病变检出率高,定位较准确.与其他方法相比.对小肠疾病和上消化道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P53和Fas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钟慧闽 宋健 +1 位作者 姚萍 尹成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56-457,共2页
胃癌是多种癌基因多阶段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1],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协同致病因子[2-8],我们观察了Hp阳性的胃癌组织的P53和Fas抗原的表达,探讨Hp在胃癌发生中与某些因素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1997本院手术切... 胃癌是多种癌基因多阶段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1],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协同致病因子[2-8],我们观察了Hp阳性的胃癌组织的P53和Fas抗原的表达,探讨Hp在胃癌发生中与某些因素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1997本院手术切除胃癌25例,分2组.甲组:Hp阳性胃癌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49.7岁,胃癌部位在窦部8例,贲门1例.乙组:Hp阴性胃癌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9岁~81岁,平均53.5岁,胃窦部12例,胃体、贲门各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学 微生物学 幽门螺杆菌 致病基因 抗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影响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慧闽 王群英 +1 位作者 姚萍 宋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为提高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影响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诊断率的因素。方法胶囊内镜检查172例,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1例,分为2组,A组为胶囊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变者,B组为无明确出血病变者,... 目的为提高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影响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诊断率的因素。方法胶囊内镜检查172例,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1例,分为2组,A组为胶囊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变者,B组为无明确出血病变者,根据年龄、性别、病史、病变程度、病变表现、排空时间、肠道清洁、检出率、诊断率等对比分析。结果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88.52%,包括胃炎、肠炎、血管畸形、肠息肉、食管静脉曲张等。出血的诊断率为67.2%,包括小肠糜烂,克罗恩病、糜烂性胃炎、溃疡病、肿瘤等。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病史活动性出血者多,病史长,合并症多,小肠转运时间较长,肠道清洁好,病变程度重,病变检出率高。结论注意病人的选择、合理的小肠转运时间、肠道清洁好、了解出血原因和排序、提高病变鉴别、图像解读及临床综合判断和随访等,可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率,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得到及时明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复方褐藻胶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慧闽 刘善坤 +2 位作者 姚萍 徐峰 杨杰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0-52,共3页
观察了复方褐藻胶胶囊(compound algin capsule,CAC)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HP清除率为67.4%,胃炎消除率为75%,溃疡治愈率为92.8%,CAC组的症状改善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68.6%,P<0.... 观察了复方褐藻胶胶囊(compound algin capsule,CAC)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HP清除率为67.4%,胃炎消除率为75%,溃疡治愈率为92.8%,CAC组的症状改善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68.6%,P<0.05)。提示CAC可用于治疗HP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幽门螺杆菌 慢性 胃炎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慧闽 姚萍 杨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对U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 86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及时诊断的病人多为初诊时即行肠镜检查。延误诊断的病人 37例 (43 .0 2 % )多为复诊时才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和组织学有特征表现。结论 :本组资料表...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对U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 86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及时诊断的病人多为初诊时即行肠镜检查。延误诊断的病人 37例 (43 .0 2 % )多为复诊时才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和组织学有特征表现。结论 :本组资料表明UC的首次就诊时未做肠镜者确诊率比较低 ,近年来随着肠镜的普及UC的诊断率不断提高 ,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模糊、黏膜粗造、细颗粒状、无糜烂、溃疡或缓解期的表现 ,容易漏诊 ,肠镜检查时应该取活检 ,联合应用结肠镜检查与内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对U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有时内镜下肉眼观察的“正常的黏膜”可能有病理性炎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UC 结肠镜 早期 诊断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8
作者 钟慧闽 姚萍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内细胞因子表达和NF-κB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群英 王继德 +3 位作者 钟慧闽 史芸 张振书 张亚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酶(CAT)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大鼠UC模型;CAT灌肠,观察UC的症状和组织学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UC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IL-8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电泳迁移率改变分...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酶(CAT)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大鼠UC模型;CAT灌肠,观察UC的症状和组织学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UC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IL-8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UC大鼠肠黏膜细胞NF-κB的激活情况。结果CAT预防组UC的症状、组织损害均较CAT治疗组、模型组明显减轻,同时TNF-α、IL-1β、IL-8的表达较CAT治疗组、模型组降低(P<0·05),NF-κB的核结合活性也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升高。结论CAT对UC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结肠炎 溃疡性 细胞因子类 NF-ΚB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萍 高百春 +1 位作者 史芸 钟慧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65-667,共3页
目的对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B超、血液检验等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4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或无门脉高压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血液检验,观察食管胃底静脉... 目的对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B超、血液检验等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4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或无门脉高压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血液检验,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为6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伴胃底静脉曲张比例越高;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存在差异。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Child-Pugh分级在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与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密切相关,独立性强。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综合上述3点并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可较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程度;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胃镜 B超
下载PDF
褐藻胶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刚 郝军 +2 位作者 贾钢锐 钟慧闽 宋应敏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0-32,共3页
褐藻胶是海藻提取物。本文研究了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服用褐藻胶后肝脏组织学和血清PCⅢ和H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褐藻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褐藻胶 肝纤维化 防治
下载PDF
利福昔明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111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芳 陈安进 +4 位作者 石杰 孙樱 刘吉勇 钟慧闽 汪肃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入选急性感染性腹泻240例,完成227例,其中利福昔明组111例,男性52例,女性49例,年龄(30±s 11) a,入组d 1,服用...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入选急性感染性腹泻240例,完成227例,其中利福昔明组111例,男性52例,女性49例,年龄(30±s 11) a,入组d 1,服用利福昔明300 mg和左氧氟沙星安慰剂1片,po,tid,d 2~5,利福昔明400 mg和左氧氟沙星安慰剂1片,po,bid;左氧氟沙星组116例,男性57例,女性59例,年龄(30±11) a,入组d 1,服用左氧氟沙星100 mg和利福昔明安慰剂3片,po,tid, d 2~5,左氧氟沙星100 mg和利福昔明安慰剂4片,po,bid.2组疗程均为3~5 d.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福昔明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7 %和100 %,左氧氟沙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6 %和100 %.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福昔明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 %和99 %, 2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利福昔明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腹泻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认知治疗联合匹维溴胺、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文珠 姚萍 +5 位作者 董东方 李娜娜 苑刚 王群英 钟慧闽 宋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结合匹维溴铵、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可行性。方法符合罗马Ⅲ标准的62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3种肠道固有菌的活菌制...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结合匹维溴铵、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可行性。方法符合罗马Ⅲ标准的62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3种肠道固有菌的活菌制剂)(420 mg/次,3次/d);B组:认知治疗+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双歧三联活菌制剂(420 mg/次,3次/d),疗程为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症状积分。结果 A组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5%和77.4%;B组分别为54.8%和90.3%;B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维度的积分有显著提高(P<0.05),优于A组。结论认知治疗联合匹维溴胺和益生菌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IBS症状疗效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认知治疗 生活质量 益生菌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33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健 钟慧闽 +2 位作者 朱寿美 姚萍 杨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代偿期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苦参素联合治疗组33例,拉米夫定对照组32例,观察第0、3、6和12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代偿期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苦参素联合治疗组33例,拉米夫定对照组32例,观察第0、3、6和12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Ⅳ-C)和HBV DNA定量,并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苦参素联合组在疗程结束时,肝功能(ALT、TBIL)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t=2.267,2.256,P<0.05);两组4项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和Ⅳ-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显著(t=2.358,2.367,2.236,2.217,P<0.05).乙肝病毒定量第6和12月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t=2.235,2.326;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t=136,P<0.05;t=144.5,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及增强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减轻或延缓肝肝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史芸 钟慧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7-869,872,共4页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有48例慢性腹痛患者及20例无消化道症状体检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进行诊断结果的相关统计性分析。结果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53例,未通过15例。...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有48例慢性腹痛患者及20例无消化道症状体检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进行诊断结果的相关统计性分析。结果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53例,未通过15例。全部胶囊在检查结束后排出体外。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在慢性腹痛患者中检出了6种病变,包括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小肠单发及多发息肉、非特异性小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憩室。小肠疾病在慢性腹泻患者中的患病率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的体检者,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的诊断中有良好价值,临床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慢性腹痛
下载PDF
肝硬化基础上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阎丽 柳婧美 +3 位作者 乔伟 宋健 王群英 钟慧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肝硬化基础上大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按60mL/LCCl4和100mL/L食用白酒的方法诱导肝癌模型.观察两组大鼠不同时期质量变化,死亡率,肝假小叶形成率及肝癌结节发生率.结果:诱...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肝硬化基础上大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按60mL/LCCl4和100mL/L食用白酒的方法诱导肝癌模型.观察两组大鼠不同时期质量变化,死亡率,肝假小叶形成率及肝癌结节发生率.结果:诱导16wk后,对照组大鼠质量明显增加,无死亡,无肝硬化,无肝癌形成.实验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质量增长缓慢,2wk后假小叶形成率90%,继续诱导4wk后癌结节形成率40%.实验过程中大鼠的死亡率为10%.结论:CCl4和食用白酒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延长诱导时间可产生一定数量的肝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动物模型 四氯化碳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窦部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萍 王群英 +3 位作者 冯增文 杨杰 巩艳 钟慧闽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8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胃窦部黏膜的病理变化,探讨根除Hp是否可以减少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程度。方法将因上腹痛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Hp根除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对Hp根除组给予抗H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再...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胃窦部黏膜的病理变化,探讨根除Hp是否可以减少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程度。方法将因上腹痛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Hp根除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对Hp根除组给予抗H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再次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胃窦部病理变化。Hp检测采用Giemsa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诊断采用HE染色。结果对病人两次胃镜检查的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程度进行比较,Hp根除组黏膜萎缩程度减轻(P<0.05),对照组无变化(P>0.05);Hp根除组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P<0.05),对照组加重(P<0.05)。结论根除Hp能够使胃窦黏膜萎缩程度和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黏膜 萎缩 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囊肿1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杰 曲晓静 钟慧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囊肿/诊断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健 钟慧闽 +3 位作者 尹成才 姚萍 曲晓静 杨萍 《胰腺病学》 2007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不明原因RAP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1~2年,发病次数2~5次。10例在急性发作期,5例在发作间期行ERCP诊治。结果15例患者经ERC... 目的探讨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不明原因RAP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1~2年,发病次数2~5次。10例在急性发作期,5例在发作间期行ERCP诊治。结果15例患者经ERCP明确病因者6例(3例胆管微结石,1例胆总管末端小囊肿,1例胰管小结石,1例胰管蛋白栓子),可疑病因者6例(乳头旁憩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未明确病因者3例。根据ERCP检查结果,9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6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15例患者均未复发胰腺炎。ERCP和EST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ERCP对不明原因RAP有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下载PDF
35例超声内镜检查的体会
20
作者 孙凤蓬 钟慧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12-212,215,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内锐 黏膜下肿物 恶性肿瘤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