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宣图书出版之我见
1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05年第8期56-57,共2页
在出版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所谓的外宣图书,是指那种出于宣传的需要,国家出资出版的图书,这些书通常是“叫好不叫座”。因此,如果没有专款支撑,一般的出版社是不敢贸然出版此类图书的。
关键词 图书出版 外文 精品工程 图片 文字 时间 读者阅读 出版实践 编辑出版 过程
下载PDF
直面媒体的角色担当与沟通技巧——《直面媒体20年:赵启正答中外记者问》评析
2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15年第9期27-29,共3页
从主管浦东开发的上海市副市长,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再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的身份虽时有变化,但他直面媒体时的坦诚与智慧一直未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心愿始终如一。
关键词 赵启正 中外记者 媒体 办公室主任 技巧 浦东开发 全国政协 副市长
下载PDF
软实力更需硬功夫——赵启正新作《跨国对话:公共外交的智慧》浅析
3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2011年5月底6月初,中国派出的第一个公共外交出访团成行,赵启正率领政协外事委员会代表团一行8人,出访了韩国和美国,就公共外交的话题与有关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跨国对话:公共外交的智慧》一书便是此次出访的直接成果。
关键词 公共外交 赵启正 智慧 对话 软实力 硬功 出访 代表团
下载PDF
从两个成功的营销案例看北美出版
4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11年第7期55-56,共2页
案例一:优秀文本打造畅销书传奇 代表图书:《大象的眼泪》(莎拉·格鲁恩著,美国Algonquin Books of Chapel Hill出版)小说以马戏团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与动物的命运为主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
关键词 营销案例 出版 《大象的眼泪》 北美 成功 经济大萧条 生活场景 30年代
下载PDF
数字时代,编辑何为?
5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12年第3期33-34,共2页
有人说,在数字出版已成汹涌之势的现在,编辑似乎已成为一门正在逐渐消逝的艺术而渐行渐远。我们真的不再需要编辑了吗?那些虽然经受重大冲击但数量仍然众多的纸质图书,还有越来越多的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真的可以绕过出版工作重要的编... 有人说,在数字出版已成汹涌之势的现在,编辑似乎已成为一门正在逐渐消逝的艺术而渐行渐远。我们真的不再需要编辑了吗?那些虽然经受重大冲击但数量仍然众多的纸质图书,还有越来越多的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真的可以绕过出版工作重要的编辑一环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数字时代 数字出版 纸质图书 电子图书 出版工作 网络出版
下载PDF
加拿大出版业印象记
6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11年第5期58-59,共2页
2010年9月5日到12月10日,我受中国外文局委派,到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出版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
关键词 加拿大 出版业 传播方式 发行工作
下载PDF
记者之王的中国传奇
7
作者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05年第11期15-15,共1页
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在中 国可谓家喻户晓。他的著名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曾经震惊世界, 这部典范之作也奠定了斯诺在世 界新闻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说真话 中国 传奇 记者 名字 友谊 新闻从业人员 战争期间
下载PDF
“读书就是生活”……——赵启正回忆与汪道涵的忘年交
8
作者 周奎杰 钟振奋 《对外传播》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惊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汪道涵先生逝世的消息,身在北京的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心情十分沉痛,在赴上海参加汪老追悼会前夕,笔者有幸聆听了启正与汪老相识、相知过程的回忆。
关键词 读书 办公室主任 回忆 生活 书店 终身受益 新闻 好书 上海 学者
下载PDF
直面媒体的角色担当与沟通技巧——评《直面媒体20年:赵启正答中外记者问》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振奋 《公共外交季刊》 2015年第4期113-119,130,共7页
从主管浦东开发的上海市副市长,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再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的身份虽有变化,但他直面媒体时的坦诚与智慧一直未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心愿始终如一.
关键词 赵启正 中外记者 媒体 办公室主任 技巧 浦东开发 全国政协 副市长
原文传递
《跨国对话:公共外交的智慧》:公共外交有技巧
10
作者 钟振奋 《中国政协》 2012年第8期78-79,共2页
本书既有对现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又有沟通技巧的生动演绎,对话时双方不回避矛盾,不隐瞒缺点,真正做到了直面问题,坦诚交流,寻找公共外交的智慧。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技巧 智慧 对话 回避矛盾
原文传递
我的同事杨宪益先生
11
作者 钟振奋 《各界》 2020年第3期28-30,共3页
一提起杨宪益,他在翻译界可谓声誉卓著。24岁在牛津读书时“出于好玩”,用英雄诗体译出了《离骚》,让英国人大吃一惊,这本书还进入了欧洲各大学的图书馆。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意等多国语言,他的中译英作品有《楚辞》《聊斋》《... 一提起杨宪益,他在翻译界可谓声誉卓著。24岁在牛津读书时“出于好玩”,用英雄诗体译出了《离骚》,让英国人大吃一惊,这本书还进入了欧洲各大学的图书馆。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意等多国语言,他的中译英作品有《楚辞》《聊斋》《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外译中的作品则有荷马的《奥德修记》、肖伯纳的《戏剧集》及《英国近代诗抄》等,就译文的精湛与文学功底的深厚而言,后生们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译界巨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聊斋》 杨宪益 文学功底 《楚辞》 肖伯纳 《红楼梦》 声誉卓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