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杰 孙建彬 +1 位作者 马先贵 钟景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19-21,147,共4页
目的 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基底节... 目的 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54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组(微创引流组)53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内镜组)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组手术耗时最长、术中出血最多;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手术耗时最短、术中出血最少。血肿清除率开颅血肿清除组最高,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最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开颅组最高,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微创引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快清除脑内血肿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其优劣,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 开颅血肿清除床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前CT/MR表现与手术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肖连东 张国庆 +3 位作者 商建军 马先贵 韩战庆 钟景阳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重视CSDH患者术前CT/MR表现,引导临床选择有效术式。方法将98例CDSH患者根据其术前CT/MR表现分为非分隔型、分隔型及机化型,分别选择不同术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d、1月临床级别差百分数明显低于术前。结论依据术前CT/MRI选择正确术... 目的重视CSDH患者术前CT/MR表现,引导临床选择有效术式。方法将98例CDSH患者根据其术前CT/MR表现分为非分隔型、分隔型及机化型,分别选择不同术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d、1月临床级别差百分数明显低于术前。结论依据术前CT/MRI选择正确术式,达到充分引流,是治愈CSDH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 被引量:35
3
作者 钟景阳 杜晓光 宋立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59-61,6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B组。A组为出血后≤6 h给予手术治疗,B组为出血后>6h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出血具体部位、血肿量、出血...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B组。A组为出血后≤6 h给予手术治疗,B组为出血后>6h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出血具体部位、血肿量、出血量大小进行手术分类,将其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机及不同方式患者的各项评分及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A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感染发生率稍高于大骨瓣开颅组;A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Ⅳ级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的ADL分级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参数,尽早地行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其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抗凝与局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景阳 杜晓光 孙建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单纯抗凝与血管内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收集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的CVST患者各30例,单纯抗凝组患者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12个月;局部溶栓... 目的对比评价单纯抗凝与血管内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收集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的CVST患者各30例,单纯抗凝组患者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12个月;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分别接受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18例)、颈内动脉溶栓(6例)、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结合颈内动脉溶栓(6例)治疗,术后常规口服华法林12个月。结果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30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有2例窦内接触性溶栓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增多并发症;单纯抗凝组27例患者静脉窦主干实现再通,3例患者影像学显示再通不明显,但临床症状改善,无出血并发症。出院前单纯抗凝组患者和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13.4±1.6、1.8±0.7和14.2±1.3、1.4±0.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随访时局部溶栓结合抗凝组患者恢复好于单纯抗凝组,单纯抗凝组有2例患者自觉偶发头痛,其中1例为CVST复发。结论局部溶栓结合抗凝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溶栓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 抗凝 溶栓 疗效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并发脑中心疝37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国庆 叶航 +4 位作者 商建军 肖连东 韩战庆 马先贵 钟景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37例sTBI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预后良好者17例,预后不佳者20例。与预后有关的诸临床因素中,GCS...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37例sTBI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预后良好者17例,预后不佳者20例。与预后有关的诸临床因素中,GC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GCS评分3~5分、临床分期中的中脑-桥脑上部期、脑桥下部-延髓上部期及延髓期和非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熟悉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重视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迅速正确诊断;间脑期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脑中心疝
下载PDF
双侧同时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庆 李刚 +8 位作者 商建军 肖连东 韩战庆 马先贵 周川 宋立涛 钟景阳 孙建彬 韩银川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49例sTBI患者,分为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方式(对照组)并于3个月后进行GOS评定。结果治疗组27例,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对照...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49例sTBI患者,分为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方式(对照组)并于3个月后进行GOS评定。结果治疗组27例,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对照组22例,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0例,(P<0.05)。结论采用双侧同时开颅手术治疗sTBI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膨出 治疗 双侧同时开颅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宋立涛 钟景阳 +3 位作者 韩战庆 周川 孙建彬 韩银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80-480,共1页
依达拉奉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国内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动物实验证实,氧自由基清除剂对颅脑损伤也有较好的疗效,本院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梗死 外伤性 依达拉奉 疗效
下载PDF
^(18)F-FDG PET辅助定位颞叶致痫灶切除术临床分析
8
作者 马先贵 孙建彬 +3 位作者 宋立涛 钟景阳 肖连东 陈继锁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颞叶致痫灶切除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对4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于术前行PET检查,显示低代谢区位于颞叶前部。术中应用皮层及深部电极证实致痫灶,予以切除。术后通过随访评价PET的定位价值。结果 48例病人中41...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颞叶致痫灶切除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对4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于术前行PET检查,显示低代谢区位于颞叶前部。术中应用皮层及深部电极证实致痫灶,予以切除。术后通过随访评价PET的定位价值。结果 48例病人中41例获随访3年以上,手术的效果优良率为87.3%,有效率96%.结论 PET辅助定位可大大提高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可减少有创皮层EEG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G-PET 颞叶致痫灶 手术 外科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步进频GPR和EMI的钢筋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戢沁楠 周斌 +2 位作者 钟景阳 赵迪 方广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为更好评估建筑物质量保障建筑安全,对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直径的准确检测。研制了超宽带步进频探地雷达和电磁感应检测模块。提出了一种相对介电常数估算方法,结合雷达数据... 为更好评估建筑物质量保障建筑安全,对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直径的准确检测。研制了超宽带步进频探地雷达和电磁感应检测模块。提出了一种相对介电常数估算方法,结合雷达数据可以得到准确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了不同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的电磁感应标定实验,得到标定数据库。将检测所得电磁感应数据和保护层厚度与标定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准确的钢筋直径。在混凝土试块上进行了实验,可以实现在没有先验信息下钢筋的检测,保护层厚度估计相对误差在2%以内,钢筋直径检测无误差。证实了系统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以为建筑质量评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检测 步进频探地雷达 电磁感应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背景矩阵减法的探地雷达杂波信号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建 钟景阳 +3 位作者 白洁 孟旭 王洪华 刘海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探地雷达是探测浅层地下目标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成像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但在实测雷达剖面中,目标反射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直达波和地面反射波等杂波信号的干扰。为了提高探地雷达数据解译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杂波进行抑制或... 探地雷达是探测浅层地下目标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成像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但在实测雷达剖面中,目标反射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直达波和地面反射波等杂波信号的干扰。为了提高探地雷达数据解译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杂波进行抑制或去除。提出一种背景矩阵减法来抑制杂波信号,并通过两组仿真数据和两组实测数据示例与减平均道法、奇异分解法对杂波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背景矩阵减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减平均道法和奇异分解法,可以在保证有效信号不丢失,幅值和相位不失真的基础上,使杂波得到较好地抑制,有助于识别探地雷达剖面中目标信号的特征,提高数据解译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杂波干扰 背景矩阵减法
下载PDF
显微镜下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比分析
11
作者 马先贵 刘永杰 +3 位作者 钟景阳 张宗文 杨长志 杨盛翔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镜下手术31例,神经内镜下手术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镜下手术31例,神经内镜下手术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肿瘤切除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肿瘤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垂体功能低下、视力改善、术后高血糖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显微镜手术相比疗效相当,但内镜手术具有视野好、照明优、全切率高等优点,适宜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入
原文传递
跨矢状窦脑膜瘤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先贵 钟景阳 +3 位作者 孙建彬 商建军 张国庆 陈继锁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8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跨矢状窦的脑膜瘤先行显微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残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结果经5年随访,肿瘤消失8例,缩小11例,无变化5例,肿瘤复发2例。伽玛刀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探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跨矢状窦的脑膜瘤先行显微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残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结果经5年随访,肿瘤消失8例,缩小11例,无变化5例,肿瘤复发2例。伽玛刀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利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的脑膜瘤,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脑膜瘤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