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至阳穴的现代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泽兰 薛红 陈莎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至阳穴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被证明治疗疾病有奇效,该穴位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其他穴位、药物使用。笔者在临床实习治疗中,每每使用至阳穴皆能收到奇效,为明确其治病机理,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载体查阅大量文献,在阅读分析中发现至阳穴的... 至阳穴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被证明治疗疾病有奇效,该穴位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其他穴位、药物使用。笔者在临床实习治疗中,每每使用至阳穴皆能收到奇效,为明确其治病机理,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载体查阅大量文献,在阅读分析中发现至阳穴的临床观察运用颇广,且都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至阳穴的现代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阳穴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从肺探讨《金匮要略》鳖甲煎丸治癥瘕病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新方 钟泽兰 陈明岭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4期69-70,共2页
《金匮要略》用方中,鳖甲煎丸治疗癥瘕病有奇效,然大多数医家皆以血瘀为理论依据来论治癥瘕病。通过分析肺与癥瘕病的关系及鳖甲煎丸中"乌扇""葶苈子"两味中药,探讨从肺论鳖甲煎丸治癥瘕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癥瘕 中医病机 鳖甲煎丸 乌扇 葶苈子
下载PDF
平衡针灸治疗肝穿刺术后疼痛临床经验
3
作者 钟泽兰 陈雄 黄史乐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平衡针灸学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以阴阳整体学说为理论基石,神经调控机制为物质基础,经长期实践摸索和验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针灸学。笔者在临床实习工作中亲睹带习老师使用平衡针灸并获得良好疗效,尤其对一名肝穿刺后胸痛的... 平衡针灸学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以阴阳整体学说为理论基石,神经调控机制为物质基础,经长期实践摸索和验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针灸学。笔者在临床实习工作中亲睹带习老师使用平衡针灸并获得良好疗效,尤其对一名肝穿刺后胸痛的患者只一次便痊愈感触颇深。据统计目前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加,患者更多追求有效、快速、痛苦小的治疗方法。因此,针灸成为人们选择治病的常用手段,而平衡针方法使用穴位少、操作简便、时间短见效快,能够减少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并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灸 肝穿刺术后 胸痛 经验总结
下载PDF
动力型矫形器在跟腱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丽丽 唐林俊 +2 位作者 赵徐英 李林 钟泽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动力型矫形器在跟腱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跟腱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矫形器外固定,研究组早期应用动力型矫形器,均持... 目的探究动力型矫形器在跟腱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跟腱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矫形器外固定,研究组早期应用动力型矫形器,均持续治疗6周,随访22周.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跟腱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4、6、12、28周末,研究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维多利亚运动学院跟腱评分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型矫形器能够增强跟腱修复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跟腱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修复术 动力型矫形器 踝关节功能 跟腱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电针对原位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及视交叉上核Per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帅 郑申 +5 位作者 陈雄 王佳宁 钟泽兰 陈莎莎 魏大能 薛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32-63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CN)中核心钟基因Period(Per)1、Per 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昼夜节律调整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 57BL/6J小鼠按6个授时因子时间(ZT)随机分... 目的:观察电针对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CN)中核心钟基因Period(Per)1、Per 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昼夜节律调整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 57BL/6J小鼠按6个授时因子时间(ZT)随机分为ZT 0组、ZT 4组、ZT 8组、ZT 12组、ZT 16组和ZT 20组,每组各设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肝脏局部注射H 22癌细胞株建立原位肝癌移植模型。电针组在各时间点给予电针小鼠双侧"肝俞"和"至阳",每次15min,每日1次,治疗10d。全程采用ClockLab(ACT-500)软件记录小鼠活动节律,采用MATLAB(R 2007b)导出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图谱,分析小鼠活动起始时间、振幅、峰相位、周期。HE染色观察肝癌组织癌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CN内钟基因Per 1mRNA、Per 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肝癌小鼠活动振幅较空白组下降(P<0.05),不同时间点电针均能影响肝癌小鼠转轮活动的振幅及峰相位,尤以ZT 8电针能显著升高肝癌小鼠降低的振幅,前移滞后的峰相位(P<0.05);不同时间点电针能够不同程度下调肝癌小鼠SCN内Per 1mRNA、Per 2mRNA的相对表达量,尤以ZT 8最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够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产生良性调节,且以ZT 8最佳。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SCN内Per 1mRNA、Per 2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转轮活动节律 肝癌小鼠 PER 1 PER 2 视交叉上核
原文传递
择时电针对肝癌小鼠生物节律及其视交叉上核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帅 郑申 +4 位作者 王佳宁 陈雄 钟泽兰 薛红 陈莎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4-870,共7页
目的:以原位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小鼠为模型,观察电针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整肝癌患者昼夜节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目的:以原位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小鼠为模型,观察电针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整肝癌患者昼夜节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将筛选合格的10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6个授时因子时间(zeitbeger time,ZT)即ZT0(7:00)、ZT4(11:00)、ZT8(15:00)、ZT12(19:00)、ZT16(23:00)和ZT20(3:00)实施干预,每个时间点设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肝脏注射H22癌细胞悬液制备肝癌小鼠模型。造模后第11天开始干预,电针组在各相应时间点给予电针小鼠"肝俞"和"至阳"穴(电针参数:2 Hz/15 Hz,0.2 m A),每天1次,每次15 min,连续电针10 d。空白组和模型组在同时间、同等条件下捆绑固定。全程采用Clock Lab(ACT-500)软件不间断记录小鼠活动节律,干预10 d后采用MATLAB(R2007b)导出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图谱,分析小鼠活动振幅与峰相位。选择最佳时间点干预组,采用高通量表观遗传学PCRarray阵列检测小鼠SCN部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结果:(1)造模后,与对应时间点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小鼠活动振幅下降、峰相位滞后(均P<0.05),模型组与电针组节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干预后,与ZT8模型组比较,ZT8电针组小鼠活动振幅升高、峰相位前移(均P<0.05),ZT0、ZT4、ZT12、ZT16、ZT20电针组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活动振幅、峰相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ZT8电针组与ZT0、ZT4、ZT12、ZT16、ZT20电针组比较,活动振幅升高、峰相位前移(均P<0.05);(3)表观遗传PCRarray阵列(Epigenetic PCRarray)结果示:最佳时间点ZT8干预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肝癌小鼠SCN内48个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下调SCN内49个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3组小鼠SCN内表观遗传学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有23个。结论:电针能够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产生良性调节,且以15:00最佳;该时间点电针能下调肝癌小鼠SCN内异常高表达的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转轮活动节律 肝癌小鼠 表观遗传PCRarray阵列 表观遗传学 肝俞 至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