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制氢合成氨技术综述与展望
1
作者 王月 张学瑞 +5 位作者 宋玺文 陈渤燕 李庆勋 钟海军 胡孝伟 何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8,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解制氢合成氨的工艺路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20年代发展至今,电解制氢合成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水力发电合成氨到当前风光发电驱动下的合成氨。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程,深...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解制氢合成氨的工艺路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20年代发展至今,电解制氢合成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水力发电合成氨到当前风光发电驱动下的合成氨。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化石能源合成氨、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和网电制氢合成氨的技术发展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国内电解制氢合成氨的当前态势,预测了我国未来合成氨的产业规模,预计2030年国内合成氨行业产值达到3173亿元,预计2050年达到7900亿元。针对合成氨行业的发展路径,本文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与策略建议,指出两条可行的发展路线:其一,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且电价相对低廉的地区,氨可作为有效的电力储存与消纳手段,促进能源体系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其二,对现有合成氨装置实施绿色转型,通过部分采用绿氢替代化石原料,逐步释放并扩大合成氨的产能与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制氢 可再生能源 合成氨
下载PDF
翻白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6
2
作者 钟海军 陈纪军 +1 位作者 王惠英 罗士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8-490,共3页
首次从翻白叶 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f.var.velutina Card.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为黄酮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及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翻白叶苷 A(potengriffioside A, )、委陵菜酸(torm entic acid, )、野蔷薇... 首次从翻白叶 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f.var.velutina Card.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为黄酮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及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翻白叶苷 A(potengriffioside A, )、委陵菜酸(torm entic acid, )、野蔷薇苷 (rosamultin, )、euscaphic acid( )、kaji- ichigoside F1 ( )、2 4- deoxy- sericoside( )。其中化合物 为新化合物 ,其结构为山柰酚 - 3- O- β- D- 6 - O- (对羟基桂皮酰基 ) -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 3-O-β- D - 6 - O- (p- hydroxycinnam oyl) - glucopyran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叶 黄酮苷 翻白叶苷A 三萜类化合物
下载PDF
灯盏花素脂质体/水分配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海军 邓英杰 +3 位作者 王丽君 杜松 王秀敏 陈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应用脂质体 /水分配系数 ,初步揭示灯盏花素与磷脂分子间相互的作用机理 ,探讨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机制 ,并且解释一些因素影响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的规律。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灯盏花素的脂质体 /水分布系数。结果与灯盏花素的油 ... 目的应用脂质体 /水分配系数 ,初步揭示灯盏花素与磷脂分子间相互的作用机理 ,探讨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机制 ,并且解释一些因素影响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的规律。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灯盏花素的脂质体 /水分布系数。结果与灯盏花素的油 /水分配系数随着 pH值的增加而减小相反 ,脂质体 /水分配系数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大 ;磷脂浓度增大 ,脂质体 /水分配系数有增大的趋势。结论药物与磷脂膜的作用除疏水相互作用 (hydrophobicinteraction)外 ,离子间静电、氢键等相互作用占了很大比例 ;初步推测灯盏花素的吸收差可能是因为其吸收有除简单的被动转运外的其它机制 ;实验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包封率影响因素的一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脂质体/水分配系数 分子间相互作用 口服吸收机制
下载PDF
硅改性Hβ沸石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钟海军 柳云骐 +3 位作者 冯锡兰 安高军 柴永明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4,共6页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β沸石进行硅改性,并对其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硅油类型、沉积量和沉积时间对硅改性Hβ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射线衍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Hβ沸石的...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β沸石进行硅改性,并对其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硅油类型、沉积量和沉积时间对硅改性Hβ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射线衍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Hβ沸石的晶相、孔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基本不改变Hβ沸石骨架结构、内孔孔体积和内表面性质的前提下,有效钝化Hβ沸石外表面的酸性位,提高Hβ沸石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性能。黏度为100mm2/s的硅油是较好的硅改性剂,在硅油沉积量为0.4mL/g、沉积时间为12h时,可达到较好的改性效果,在此条件下进行硅改性对Hβ沸石的孔口有一定的修饰作用,提高了它的择形催化效果,同时还可提高萘的转化率及二异丙基萘和2,6-二异丙基萘的收率,萘的转化率达82.47%,二异丙基萘和2,6-二异丙基萘的收率分别达到33.80%和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液相沉积 HΒ沸石 硅改性 异丙基化
下载PDF
智能型电子舌的虚拟仪器构建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海军 田师一 邓少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4,38,共5页
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研制了一种新的伏安型电子舌——智舌,主要由特定的传感器阵列模块、自行设计的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及其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 4部分构成。系统主要实现了激励信号生成、多通道信号采集和实时显示、特征值提取及... 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研制了一种新的伏安型电子舌——智舌,主要由特定的传感器阵列模块、自行设计的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及其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 4部分构成。系统主要实现了激励信号生成、多通道信号采集和实时显示、特征值提取及共享样品数据库等功能。对5种康师傅茶饮料进行检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区分效果,验证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智舌的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恒电位仪 LABVIEW 主成分分析 智舌
下载PDF
万丈深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6
作者 钟海军 罗士德 +2 位作者 王惠英 陈纪军 李雪琼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531-534,共4页
关键词 万丈深 三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钟海军 唐孝亮 曾刚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3期783-784,798,共3页
目的观察核酸纯化柱提取法(简称柱提法)对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柱提法和酚-氯仿提取法提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7例抗... 目的观察核酸纯化柱提取法(简称柱提法)对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柱提法和酚-氯仿提取法提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17例抗-HCV阳性的丙肝患者同时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7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以酚-氯仿提取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66.7%(78/117),以柱提法提取核酸进行HCV-RNA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79.5%(93/117)。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将两法所测浓度结果换算成对数值,经u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1,P>0.05)。结论采用核酸柱提法提取血浆标本中HCV-RNA进行定量检测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病毒 肝炎 丙型 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经阴囊单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低位隐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海军 王翔 +7 位作者 张斌 陈宏 汤梁峰 刘颖 沈剑 陆良生 毕允力 阮双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比较经阴囊上缘或中部单切口与经腹股沟阴囊双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低位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09例低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经阴囊上缘单切口(A 组)、经阴囊中... 目的比较经阴囊上缘或中部单切口与经腹股沟阴囊双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低位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09例低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经阴囊上缘单切口(A 组)、经阴囊中部单切口(B 组)和经腹股沟阴囊双切口(C 组)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9例患儿136侧手术均成功完成。A 组49例62侧,B 组23例33侧,C 组37例41侧。平均手术时间:A 组(38.14±12.80)min,B 组(37.48±11.0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A、B 两组均较C 组[(44.38±13.37)min]短(P <0.05)。随访2-15个月,3组患儿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3种手术切口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低位隐睾,经阴囊上缘或中部单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势,特别是经阴囊上缘单切口更为隐蔽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外科手术 阴囊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恒电位仪研究现状及基于恒电位仪的电化学检测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钟海军 邓少平 《分析仪器》 CAS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介绍了恒电位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恒电位仪电位控制误差问题;从溶液电阻的角度阐述了恒电位仪的研究现状;简介了基于恒电位仪的电化学检测系统的应用;对恒电位仪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恒电位仪 溶液电阻 电流跟随器 电子舌
下载PDF
灯盏花素新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钟海军 邓英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0-953,共4页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新剂型 专利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肾上腺区巨大肿瘤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海军 毕允力 +2 位作者 陆良生 刘颖 汤梁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直径≥5 cm)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巨大肿瘤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岁3个月~7岁5个月,平均年龄5.50岁;肾上腺肿瘤均位于右侧,肾上腺病灶最...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直径≥5 cm)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巨大肿瘤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岁3个月~7岁5个月,平均年龄5.50岁;肾上腺肿瘤均位于右侧,肾上腺病灶最大直径均≥5 cm。结果5例患儿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20~210分钟,平均144分钟;术中出血量15~30 ml,平均23 ml;术后住院时间4~10天,平均6天;出现并发症1例,为术中隔肌破裂、右侧肺水肿;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5例均获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肾上腺区巨大肿瘤切实可行、安全有效,但术前需要依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病例,并由腹腔镜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术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腔镜 手术治疗 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Hβ沸石催化合成2,6-二异丙基萘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海军 冯锡兰 +2 位作者 柳云骐 侯远东 刘晨光 《工业催化》 CAS 2007年第7期38-43,共6页
采用高压釜对Hβ沸石催化剂的萘异丙基化催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系统考察了溶剂用量、异丙醇与萘的物质的量比、Hβ沸石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异丙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2,6-二异丙基萘(2,6-DIPN... 采用高压釜对Hβ沸石催化剂的萘异丙基化催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系统考察了溶剂用量、异丙醇与萘的物质的量比、Hβ沸石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异丙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2,6-二异丙基萘(2,6-DIPN)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溶剂十氢萘用量25 mL.(0.05 mol-萘)-1,n(异丙醇)∶n(萘)=2.5∶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6 h,此时萘的转化率达66.41%,DIPN及2,6-DIPN的收率分别达到18.72%和3.41%,同时2,6-DIPN和2,7-DIPN的比值达到1.56。覆硅改性Hβ沸石,在基本不改变孔道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钝化其外表面酸性位,从而改善其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综合性能。硅油沉积量为0.4 mL.g-1时,萘转化率81.21%,2,6-DIPN收率7.60%,2,6-DIPN与2,7-DIPN的比值保持在1.52的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Β沸石 异丙基化 硅改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与血清中游离HBV-DNA含量差异的研究
13
作者 钟海军 唐孝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8期462-46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浆与血清中游离HBV-DNA含量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抽取乙肝患者静脉血2mL,其中1mL注入普通真空采血管,另1mL注入含EDTA-Na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并混匀,4h内分离血清和血浆,对...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浆与血清中游离HBV-DNA含量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抽取乙肝患者静脉血2mL,其中1mL注入普通真空采血管,另1mL注入含EDTA-Na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并混匀,4h内分离血清和血浆,对二者同时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127例乙肝患者血浆和血清标本阳性率分别为74.8%(95/127)和72.4%(92/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05);两种标本检测为阳性者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5,P>0.05)。结论血浆和血清标本均可用于乙肝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但由于血液在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的收缩及红细胞的聚集,可能会将血液中少量乙肝病毒颗粒包裹在一起形成凝块,使血清中HBV含量略低于血液中的实际含量,加上抗凝血标本可快速分离出血浆,方便实验室工作,故建议临床工作中做HBV等病毒定量检测最好采用血浆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 HBV-DNA
下载PDF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智能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14
作者 何竹 蒋晓芳 +10 位作者 朱首东 陈勇 陈娇 黄玲 钟海军 廖茂 张林 蒋晓涓 柏平 谢瑜涵 杨莉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的智能预警体系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前(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的住院病人为对照组,选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后(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依据住院病... 目的:探讨构建的智能预警体系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前(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的住院病人为对照组,选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后(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依据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落实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构建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智能预警体系并应用,比较两组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落实率及单项正确率、跌倒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跌倒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单项正确率及落实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高效、安全的跌倒智能预警体系,通过高危筛查、实时监控、预警提示、反馈处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对病人跌倒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科学化,确保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预警体系 住院病人 跌倒 预防
下载PDF
河北怀柔栽培黄芩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秀敏 邓英杰 +3 位作者 钟海军 郝艳丽 陈妍 王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了解河北怀柔栽培黄芩根部生长状况及黄芩苷的积累动态 ,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 :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采集的不同株龄的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 :栽培黄芩中黄芩苷含量 5~ 6月份及 9月份最高。黄芩在栽培后的头三年 ,黄芩苷含... 目的 :了解河北怀柔栽培黄芩根部生长状况及黄芩苷的积累动态 ,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 :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采集的不同株龄的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 :栽培黄芩中黄芩苷含量 5~ 6月份及 9月份最高。黄芩在栽培后的头三年 ,黄芩苷含量无明显增加 ,但三年生黄芩根重 (9月份 )较二年生的显著升高。结论 :栽培黄芩的最佳采收期为第三年的 9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最佳采收期 月份 株龄 生长状况 黄芩苷 根重 含量 不同时间 HPLC法
下载PDF
超滤法-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 被引量:23
16
作者 雷国峰 陈琳 +3 位作者 邓英杰 钟海军 郝爱军 张丽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39,243,共4页
目的对灯盏花素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Kromasil ODS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2.5)(体积比为17... 目的对灯盏花素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Kromasil ODS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2.5)(体积比为17:17:66),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超滤法能很好的将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游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5.9%~97.6%,加样回收率在96.4%~97.1%,脂质体不能透过超滤膜;该色谱条件下,灯盏乙素得到良好分离,辅料不干扰测定,灯盏乙素在1.0~40.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2.0%(n=5),加样回收率在99.7%~100.1%之间,RSD小于1.2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灯盏花素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灯盏花素 脂质体 包封率
下载PDF
微柱离心-气相色谱法测定β-榄香烯脂质体包封率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秀敏 邓英杰 +3 位作者 郝艳丽 陈妍 钟海军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β 榄香烯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 方法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5 0 )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 ,采用SE— 30毛细管柱为分离柱 ,正辛醇为内标物 ,乙醚为萃取剂 ,无水乙醇为定容剂 ,测定脂质体中药...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β 榄香烯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 方法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5 0 )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 ,采用SE— 30毛细管柱为分离柱 ,正辛醇为内标物 ,乙醚为萃取剂 ,无水乙醇为定容剂 ,测定脂质体中药物含量 ,计算包封率。结果SephadexG— 5 0对 β 榄香烯的吸附率为 96 89% ,对空白脂质体无吸附 ;洗脱率为 10 0 5 % ;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2 5 0~ 8 0 18g·L-1;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2 %~ 10 3 0 % ;低浓度的日内RSD和日间RSD分别为 3 4 9%和 3 96 %。结论微柱离心 气相色谱法可作为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脂质体 气相色谱法 包封率
下载PDF
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秀敏 邓英杰 +3 位作者 赵春杰 钟海军 郝艳丽 陈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0,320,共3页
目的测定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方法摇瓶法,选用PEG20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为检测手段测定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416.0mg·L-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2.6%... 目的测定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方法摇瓶法,选用PEG20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为检测手段测定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416.0mg·L-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2.6%~104.8%,日内RSD和日间RSD分别小于1.26%和1.47%。结论该方法可作为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气相色谱法 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HPLC-ELSD-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测定黄芪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 被引量:6
19
作者 索绪斌 邓英杰 +4 位作者 井水泉 杜松 李春蕾 钟海军 郝爱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对黄芪皂苷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黄芪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在0.026-1.229 mg·mL-1间线性良好(r=0.999 7),... 目的对黄芪皂苷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黄芪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在0.026-1.229 mg·mL-1间线性良好(r=0.999 7),精密度小于1.24%,加样回收率在99.97%-101.67%之间,预饱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对空白脂质体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6%,且能很好保留溶液中及脂质体制剂中游离药物。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 大孔吸附树脂 黄芪皂苷 脂质体 包封率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鞠雅娜 兰玲 +4 位作者 刘坤红 钟海军 吕忠武 姜增坤 李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11-2516,共6页
在传统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基础上,以γ-Al_2O_3为载体,Co-Mo-Ni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了一种催化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现有技术生产国Ⅴ汽油存在的问题,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 在传统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基础上,以γ-Al_2O_3为载体,Co-Mo-Ni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了一种催化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现有技术生产国Ⅴ汽油存在的问题,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硫含量满足国Ⅳ标准(S≤50μg/g)的催化汽油产品进一步接力脱硫时,可脱除硫醇硫及其他形态硫,烯烃基本不饱和,加氢脱硫选择性高达90%以上。该催化剂作为国Ⅳ升级到国Ⅴ标准的重要技术,降低了现有国Ⅴ技术的辛烷值损失,技术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 催化(作用) 加氢脱硫 选择性 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