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Q200 AIM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小玲 霍健 钟秋颖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评价iQ200 AIM尿沉渣分析仪的性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iQ200和牛鲍氏细胞计数板对325例尿液样本进行红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Q200的批内精密度为3.6%,批间精密度为0.6%;对红细胞低、中、高值尿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目的评价iQ200 AIM尿沉渣分析仪的性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iQ200和牛鲍氏细胞计数板对325例尿液样本进行红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Q200的批内精密度为3.6%,批间精密度为0.6%;对红细胞低、中、高值尿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7、0.998;携带污染率在0~0.24%之间,平均为0.16%;与牛鲍氏细胞计数板(NB法)计数红细胞的一致度为0.77。结论iQ200可用于过筛检查和治疗监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200 性能评价 尿红细胞
下载PDF
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干预效果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明益 钟秋颖 +3 位作者 罗崴 苏红梅 湛湘丽 田志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健康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萝岗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妇保卡档案的流动人口孕产妇512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两次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健康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艾...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健康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萝岗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妇保卡档案的流动人口孕产妇512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两次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健康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中,干预后平均得分为(17.82±3.51)分,高于干预前的(12.96±4.5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15,P<0.05);干预前分别有57.2%、53.1%和35.7%的调查对象认为共用毛巾衣物、礼节性接吻及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干预后为85.5%、84.2%和78.5%(P<0.01);干预前"四免一关怀"、"孕产妇免费筛查艾滋病"政策的知晓率为28.4%、35.9%,干预后分别为80.6%、80.9%(P<0.01)。相关态度中,干预后平均得分为(12.65±1.81)分,高于干预前的(11.54±2.1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33,P<0.05);干预前67.6%的调查对象认为艾滋病防控与自身相关,59.2%的认为能与艾滋病亲人朋友正常相处,干预后分别为87.6%、79.6%(P<0.01);相关行为中,分别有30.1%和38.7%的调查对象自愿在干预前、后接受HIV检测。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认知不足,通过健康教育材料、短信和讲座等宣教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知识水平,改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促进预防感染的行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流动人口 孕产妇 艾滋病 健康干预
下载PDF
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明益 钟秋颖 +5 位作者 罗崴 苏红梅 湛湘丽 陈庆胜 田志鹏 曾君玲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并就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体采集广州市某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6月—2014年5月符合流动人口纳入条件并建立妇保卡档案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匿名面对面问卷调查,比较...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并就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体采集广州市某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6月—2014年5月符合流动人口纳入条件并建立妇保卡档案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匿名面对面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5,P<0.05);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有明显差异(F=5.578,P<0.05);不同民族、婚姻状况及年龄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无差别。干预后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孕产妇感染HIV愿意向医护人员寻求意见、出现生殖系感染症状到专科医院就诊以及接受过HIV病毒检测的比率比干预前均显著增高,干预效果明显。结论在广州市某区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有效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善,能有效地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孕产妇 艾滋病 干预
下载PDF
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钟秋颖 谭志勇 +4 位作者 刘顺玉 彭明益 曾君玲 杜春生 罗昔儿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相关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4所小学1 029名学生及学生家长,回顾性调查学生2015年9月-2016年8月一年内交通伤害发生情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相关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4所小学1 029名学生及学生家长,回顾性调查学生2015年9月-2016年8月一年内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并对学生家长进行一般家庭情况调查及伤害知信行模式调查。结果该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为2. 14%,男生(3. 01%)高于女生(1. 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80,P=0. 046)。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家长交通伤害相关知识得分是否合格、家长对骑自行车使用头盔对降低交通意外伤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认识态度不同、家长对孩子使用自行车头盔的意愿不同,孩子交通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孩子的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3. 5%,以此作为参照组,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中专,孩子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 43%(OR=0. 093,95%CI:0. 029~0. 300),家长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孩子的交通伤害发生率为2. 08%(OR=0. 136,95%CI:0. 043~0. 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学生性别、家长文化程度进行校正后,家长认为骑自行车使用头盔对降低交通意外伤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起重要或部分作用(OR=0. 145,95%CI:0. 037~0. 573)是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周围认识的人有使用某种防护用品会促使家长更有意愿使用或尝试使用该种防护用品。结论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受家庭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交通伤害 家庭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家长知信行模式对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钟秋颖 谭志勇 《中国校医》 2018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的伤害现状及其家长知信行模式,探讨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家长风险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家长周围的环境规范情况及家长的风险感知与学生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的伤害现状及其家长知信行模式,探讨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家长风险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家长周围的环境规范情况及家长的风险感知与学生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4所小学1 029名学生家长,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进行1年内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学生家长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知晓、风险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家长周围的环境规范及风险感知情况等调查。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29名学生家长参与调查,1年内共有159名学生发生伤害,男生伤害发生率为19.0%(101/532),女生伤害发生率为11.7%(58/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得分≥9分、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负有完全或部分责任是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家长身边有发生过或有听说过因意外事故造成孩子伤亡的案例、家长曾因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发生伤害是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的伤害发生受学生性别、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得分、家长的风险感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高家长伤害相关知识知晓及其对孩子伤害发生的重视,增强责任感,以减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生 创伤和损伤/流行病学 双亲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原文传递
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顺玉 罗崴 +3 位作者 彭明益 易国庆 钟秋颖 谭志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对公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试点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相关内容健康教育1年,教育前后抽... 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对公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试点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相关内容健康教育1年,教育前后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860人,其中试点村调查436人。效果评价调查干预村335人,对照组240人。试点村干预前后比较,对健康的正确认识态度由40.4%提升到92.5%;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46.3%上升到67.9%;健康行为形成率由63.9%上升到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居民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四方面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干预 效果评价 农村居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