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基双层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钟红荣 方艳 +4 位作者 包红 吴婷芳 张小宁 徐水 朱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9,共7页
针对丝素蛋白(SF)吸水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以丝素蛋白为基材,亲水性葡萄糖(Glu)和塑化剂甘油(Gly)为辅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SF/Glu海绵,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法制备聚氨酯(PU)薄膜。通过医用热熔胶黏合SF/Glu海绵与PU薄膜获得丝... 针对丝素蛋白(SF)吸水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以丝素蛋白为基材,亲水性葡萄糖(Glu)和塑化剂甘油(Gly)为辅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SF/Glu海绵,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法制备聚氨酯(PU)薄膜。通过医用热熔胶黏合SF/Glu海绵与PU薄膜获得丝素基双层敷料,并对双层敷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Gly质量分数为0.5%,PU质量分数为8%,Glu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制备的双层敷料,其吸水率高达自身质量的12.5倍,溶失率低于2%,保水时间延长至11 h;Glu和SF的相容性较好,Glu可使SF维持较稳定的β-折叠结构;制备的双层敷料无细胞毒性,且具有阻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双层敷料 葡萄糖 聚氨酯薄膜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丝素/明胶/壳聚糖支架材料的构建及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钟红荣 张岩 +5 位作者 包红 方艳 吴婷芳 朱勇 张小宁 徐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54-3960,共7页
基于丝素、明胶和壳聚糖三者作为生物材料的优良性能,采用二次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一种疏松多孔的新型组织工程材料。首先检测了复合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其次研究了该材料的形貌结构,最后利用细胞学和动物学实验对该材料的细胞毒性和生... 基于丝素、明胶和壳聚糖三者作为生物材料的优良性能,采用二次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一种疏松多孔的新型组织工程材料。首先检测了复合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其次研究了该材料的形貌结构,最后利用细胞学和动物学实验对该材料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复合支架材料孔隙率高于(53.52±1.16)%,吸水率高于(89.36±0.43)%。在预冻温度为-20℃,以戊二醛作交联剂,丝素/明胶/壳聚糖复合比例为1∶1∶1.5时,制备的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断裂伸长率为(11.5±1.05)%。扫描电镜图显示该材料具有连通的三维多孔结构。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明材料各组分化学基团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伴有结晶状态的改变。小鼠体内植入实验表明,该支架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冷冻干燥 组织工程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丝素/海藻酸钠膜韧性的优化及膜释药机理分析
3
作者 高保东 钟红荣 +3 位作者 吴婷芳 谭翠 张岩 徐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首先在丝素(SF)溶液中添加既定浓度的海藻酸钠(SA)溶液和一定体积的75%甘油、50%戊二醛以及模型药物罗丹明B(4g/L),将均匀混合液以浇铸方法制备丝素/海藻酸钠(SF/SA)膜模型药物缓释敷料;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筛选最佳韧性(以断裂伸长率表... 首先在丝素(SF)溶液中添加既定浓度的海藻酸钠(SA)溶液和一定体积的75%甘油、50%戊二醛以及模型药物罗丹明B(4g/L),将均匀混合液以浇铸方法制备丝素/海藻酸钠(SF/SA)膜模型药物缓释敷料;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筛选最佳韧性(以断裂伸长率表示)SF/SA膜的制备参数;最后对优化膜的韧性和药物释放动力学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实验得出,在浓度为2.5%的丝素溶液中,添加等体积0.96%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且甘油和戊二醛添加量分别为膜液总体积1.41%和4.47%时达到最优制备条件,此时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28.36%。检验结果显示相对对照组,优化组的断裂伸长率扩大了18.14倍;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影响断裂伸长率的主效因素是甘油,且其与戊二醛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另外,根据优化组的释药结果分析表明:该体系具有药物缓释功效,释药动力学归属于Fickan模型。以上结果有利于丝素/海藻酸钠膜舒适型药物缓释敷料的制备,可为该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海藻酸钠 响应曲面法 药物缓释 断裂伸长率
下载PDF
四川省1株猪獾传播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4
作者 钟红荣 蒋明凤 +2 位作者 冯玉亮 周兴余 李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6-293,共8页
目的对四川省一例由野生动物(猪獾)咬伤发病的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唾液标本进行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分子水平对病毒进行遗传变异特征分析,了解四川省野生动物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从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唾液标本中提... 目的对四川省一例由野生动物(猪獾)咬伤发病的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唾液标本进行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分子水平对病毒进行遗传变异特征分析,了解四川省野生动物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从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唾液标本中提取总病毒RNA,采用PCR的方法以特异性引物进行狂犬病病毒序列扩增,将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并运用生物学软件将所得序列进行拼接从而得到狂犬病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对全基因组进行遗传变异特征分析。结果经测序获得1株猪獾源狂犬病病毒(以下简称SCR23-052)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经NCBI在线BLAST及与多个参考序列比对表明,SCR23-052全基因组序列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特征;分别与宁夏毒株(J)、重庆毒株(CQ92、02050CHI)之间各个基因区域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SCR23-052基因组序列差异性在氨基酸水平明显低于核苷酸水平,说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变异大多属于同义突变。种系发生分析显示SCR23-052属于基因V型,其糖蛋白主要抗原位点未见明显突变,在线网址预测糖蛋白在第56和338位发生了氨基酸糖基化,SCR23-052与参考疫苗株CTN181的信号肽序列相比氨基酸差异最少。本研究病毒在核蛋白主要抗原位点与所有参考疫苗株均发生了相同的突变(332位A→T),在B细胞表位仅与参考疫苗株CTN181相比发生了379位L→V的突变,SCR23-052与基因Ⅴ型的参考毒株在核蛋白研究位点均一致。结论获得了1株野生动物猪獾源基因V型狂犬病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不同于四川以往报道流行的犬源狂犬病病毒基因I型毒株。SCR23-052与各参考株基因组序列相比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主要毒力特征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猪獾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四川省1株野猪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5
作者 蒋明凤 钟红荣 +2 位作者 李伟 周兴余 冯玉亮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23-1030,共8页
目的测定1株由野猪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其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了解四川省野生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对2020年收集的1例狂犬病病例唾液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后采用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再以特异性引... 目的测定1株由野猪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其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了解四川省野生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对2020年收集的1例狂犬病病例唾液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后采用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再以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利用BioEdit 7.0软件对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绘制种系发生树。结果获得1条全长为11881 bp的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SCR20-093)。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显示,SCR20-093属于ChinaⅠ型,其与中国目前主要流行株的N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5.2%~99.9%和92.6%~99.7%,其中与四川毒株(SCR13-30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最高,进化关系最近。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国内外重要疫苗株相比,SCR20-093与我国疫苗株CTN-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重要功能位点分析显示,SCR20-093相较于疫苗株的主要功能位点相对保守,但在N、G基因中存在抗原位点差异。结论获得1株野猪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ChinaⅠ型,与四川省常年流行的狂犬病病毒株分型一致。SCR20-093与疫苗株相比,部分抗原位点存在差异,但主要毒力和抗原性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全基因组分析 野猪
原文传递
四川省2012—2021年输入性登革病毒E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伟 蒋明凤 +2 位作者 钟红荣 曹一鸥 冯玉亮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2—2021年四川省输入性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E基因序列的分析,掌握四川省输入性DENV的血清型、基因型等分子特征,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21年四川省经Real time RT-qPCR检测DENV阳性的28份血清标本采用RT-... 目的通过对2012—2021年四川省输入性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E基因序列的分析,掌握四川省输入性DENV的血清型、基因型等分子特征,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21年四川省经Real time RT-qPCR检测DENV阳性的28份血清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DENV E基因扩增及测序。利用Mega Align5.0软件对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经RT-PCR和序列测定获得了28株DENV的E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20株属于DENV血清型1型(DENV-1),其中16株为基因I型(Genotype-I,G-I),4株为基因V型(Genotype-V,G-V);7株属于DENV血清型2型(DENV-2),其中4株为G-I,3株为基因II型(Genotype-II,G-II);1株属于DENV血清型3型(DENV-3),为G-I。四川株与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广东等地的DENV病毒株同源性最高,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完全吻合。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了2012—2021年四川省输入性DENV存在3种血清型及其多种基因型,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E基因 血清型 基因型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