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钟鸣亮 郭朝阳 +2 位作者 陈勤 刘宁 卢志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Barthel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Oswestry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椎体高度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椎体后凸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单纯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比较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钟鸣亮 陈勤 +2 位作者 钟红发 陈云生 陈荣春 《微创医学》 2017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12个月后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开放式手术临床效果相当,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经皮微创式手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开放式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钟鸣亮 陈荣春 +4 位作者 陈云生 叶书熙 陈勤 刘宁 卢志军 《微创医学》 2018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齿状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加压...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齿状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融合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低于试验组,螺钉断裂、松动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 <0. 05)。结论 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术中采用3D打印定位导板固定螺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置钉准确、创伤小、出血量少、骨折融合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3D打印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矢状面影响的早期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鸣亮 陈勤 +3 位作者 钟红发 陈云生 陈荣春 廖琦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4期71-73,8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对腰椎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矢状位参数改变影响的早期影像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对腰椎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矢状位参数改变影响的早期影像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行单节段微创TLIF术。对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椎间隙高度(DH),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L1铅垂线与S1距离(LASD)等参数进行观察。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的LL、LASD、DH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的LL、LASD、DH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的LL、PT、SS、LASD、DH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TLIF术早期有助于改善和维持腰椎矢状面序列,微创TLIF有进一步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TLIF 椎矢状面参数 早期影像学改变 X线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钟鸣亮 陈荣春 +2 位作者 陈勤 卢志军 叶书熙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骨刀完成PLIF手术,对照组采用骨刀、椎板咬骨钳等传统器械完成PLIF手术,两组均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椎板切除时间[(3.29±0.58)min]短于对照组[(4.18±0.47)min],术中出血量[(185.74±16.72)ml]少于对照组[(223.67±23.48)ml],且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34±0.3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4.98±1.05)分]及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07±0.56)分、(6.07±1.13)分、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骨刀用于老年长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可缩短椎板切除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腰椎功能尽快恢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长节段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超声骨刀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红发 陈荣春 +4 位作者 曾丽梅 钟鸣亮 张树芳 伍耀宏 卢志军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2000-2002,共3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实施选择性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进行...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实施选择性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实施选择性减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腰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仅为(23.65±4.28)m L,低于对照组的(69.61±10.5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实施选择性减压治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使术后不良反应减少,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处功能,从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椎板间入路 选择性减压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钟红发 陈荣春 +4 位作者 卢志军 刘宁 钟鸣亮 张树芳 何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9例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疗效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进行评定。结果 29例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9例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疗效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进行评定。结果 29例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89±0.80)分,术后1 d VAS评分为(0.50±0.29)分。术后3 d VAS评分为(0.90±0.65)分、术后1周VAS评分为(1.05±0.70)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0.90±0.60)分;术后1、3 d,1周及3个月的VAS评分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的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微创手术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4 位作者 陈荣春 卢志军 钟鸣亮 刘宁 叶书熙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予以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椎板间入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选择性减压、微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9
作者 卢志军 钟红发 +2 位作者 陈荣春 方世兵 钟鸣亮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4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取经皮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72例腰椎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取经皮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论治疗效果。其中男48例,女24例;L4/5节段23例,L5/S1节段39例;平均年龄(43.2±5.9)岁。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8.7±8.9)min;平均出血量(16.8±5.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4.2)d;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平均随访7.3±1.6个月。在出院时的VAS评分(2.6±1.2)分明显小于手术前的VAS评分(8.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ODI评分为(17.6±4.4)分,较术前(61.8±5.2)分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椎板间入路 微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3 位作者 钟鸣亮 刘宁 卢志军 徐灿华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5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7例老年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内固定治... 目的分析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7例老年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下载PDF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荣春 钟红发 +2 位作者 刘宁 钟鸣亮 卢志军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后凸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经后路肿瘤切除加后凸成形术并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经后路肿瘤切除术加钉棒固定椎间... 目的:观察后凸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经后路肿瘤切除加后凸成形术并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经后路肿瘤切除术加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功能、融合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Cobb角、并发症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联合中药治疗对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肿瘤 脊柱后凸 后凸成形术 椎体融合 中药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在胸腰椎单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志军 陈荣春 +5 位作者 陈彦震 曾国华 钟红发 郭朝阳 张树芳 钟鸣亮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椎体骨折中应用单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行单节段固定的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患者工作恢复状况及X线检查情况(包括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椎体骨折中应用单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行单节段固定的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患者工作恢复状况及X线检查情况(包括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等)。结果术后随访4-18个月,X线显示有10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完全恢复,脊柱序列良好;有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改变不明显;有1例患者伤椎处的椎弓根螺钉有切割伤椎上终板。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腰痛,可正常行走。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随访期间无螺钉断裂、拔出。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对于骨质密度好的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固定节段少、创伤小、效果好,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固定 经伤椎固定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3 位作者 钟鸣亮 方世兵 刘宁 叶书熙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0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脊...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侧弯标准(COBB角)、D值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结果脊髓损伤患者除A级外,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少1个等级,患者术后2天、3个月、12个月的COBB角、D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钛网植骨 带锁钢板固定 下颈椎骨折
下载PDF
脊柱手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朝阳 钟鸣亮 +2 位作者 林飞翔 李志强 方世兵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68-247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150例。根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静脉栓塞组1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138例。分别于手术...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150例。根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静脉栓塞组1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138例。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3 d、7 d、14 d、1个月、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明显升高,并于术后第7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术后不同时间静脉栓塞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术后不同时间点静脉栓塞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柱内固定术后1年静脉栓塞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4.52±6.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38±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7 d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20),特异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升高,且升高幅度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术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静脉栓塞 预后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3 位作者 钟鸣亮 刘宁 徐灿华 方世兵 《现代医院》 2016年第9期1287-1288,共2页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对照组24...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方式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单侧椎板入路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单蒂双叶足内侧皮瓣游离修复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红发 陈荣春 +2 位作者 朱道信 钟鸣亮 何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6期152-152,共1页
目的探讨运用足内侧双叶皮瓣修复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于足内侧区设计并切取双叶皮瓣,将皮瓣游离移植于手部修复软组织缺损。观察术后患者皮瓣均获成活,手部伤口Ⅰ... 目的探讨运用足内侧双叶皮瓣修复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于足内侧区设计并切取双叶皮瓣,将皮瓣游离移植于手部修复软组织缺损。观察术后患者皮瓣均获成活,手部伤口Ⅰ期修复,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果本组10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外观满意,1例示指屈肌腱在皮瓣移植后肌腱粘连,Ⅱ期行肌腱松解术,功能得到改善,其余病例患手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患手修复后指腹侧感觉恢复良好,二点分瓣觉平均为7.5mm,所有病例手功能恢复均达优良。结论单蒂双叶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复杂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蒂双叶皮瓣 游离移植 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多孔钽金属棒植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红发 陈荣春 +2 位作者 朱道信 钟鸣亮 杨怿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6期2593-2594,共2页
目的观察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科采用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18个髋)。男10例(其中1例双髋),女6例(其中1例... 目的观察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科采用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18个髋)。男10例(其中1例双髋),女6例(其中1例双髋);年龄31~56岁,平均45岁。致病原因:创伤性3例,激素性5例,酒精性8例。单侧14例,双侧2例。按Ficatb病变分期:Ⅰ期14例髋,Ⅱ期2例髋。根据Harris评分为(53±1.2)分。结果手术时间为30 min,出血量为45 ml。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为(82.6±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89.63%。其中1例出现股骨头塌陷,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具有微创、解除疼痛又延缓股骨头塌陷。其中多孔担金属植入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在取出术中见骨小梁生长入多孔钽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多孔钽棒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志军 陈荣春 +3 位作者 郭朝阳 曾文丛 钟鸣亮 陈勤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在"C"臂引导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41... 目的:探讨在"C"臂引导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41例患者获得6.5~28个月的随访,平均19个月,优30例(73.2%),良8例(19.5%),差3例(7.3%),优良率92.7%。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断钉现象。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下载PDF
应用吻合感觉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红发 陈荣春 +2 位作者 吴检发 钟鸣亮 何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31-631,共1页
关键词 踝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转移修复 小腿内侧 感觉神经 足跟部 吻合 踝部皮肤缺损 床体
下载PDF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2 位作者 钟鸣亮 卢志军 陈云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36例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36例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结果治疗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632,P=0.000)。治疗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9.366,P=0.000)。结论对于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情况,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邻近节段退变 微创 翻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