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3 位作者 袁国荣 吴国清 薛骞 高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664-666,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GP方案即吉西他滨(择菲)1000mg.m-2第1、8天,顺铂25mg.m-2第1~3天+注射用黄芪多糖250mg静滴,每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单用GP方案。结...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GP方案即吉西他滨(择菲)1000mg.m-2第1、8天,顺铂25mg.m-2第1~3天+注射用黄芪多糖250mg静滴,每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单用GP方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注射用黄芪多糖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5 位作者 袁国荣 吴国清 薛骞 赵同伟 高亮 郑爱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联合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OLF方案OXA 130m/mg.m-2静滴第1天,5-Fu 400mg.m-2静推第1~2天,亚叶酸钙200...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联合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OLF方案OXA 130m/mg.m-2静滴第1天,5-Fu 400mg.m-2静推第1~2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第1~2天,5-Fu600mg.m-2维持22h第1~2天,21天为1个周期,共3~6个周期。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加榄香烯800g静滴第1~21天。观察两组病人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5.9%,对照组有效率50%;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6.86±1.73)个月,对照组(6.34±1.7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治疗组(11.26±2.12)个月,对照组(10.84±1.52)个月。疾病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状况改善率治疗组82.3%,对照组41.2%,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CD4及CD4/CD8,在3个周期化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能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榄香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格拉司琼(枢星)注射液预防肝癌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钦志泉 刘子江 +1 位作者 瞿幼存 罗祖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7-428,共2页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 (枢星 )预防给药对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 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 ,比较枢星和恩丹西酮的疗效和毒性。结果 枢星能有效地预防肝癌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枢星与...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 (枢星 )预防给药对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 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 ,比较枢星和恩丹西酮的疗效和毒性。结果 枢星能有效地预防肝癌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枢星与恩丹西酮的止吐有效率虽无明显差异 ,但应用枢星患者第二天、第三天平均呕吐次数比应用恩丹西酮少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表明枢星止吐疗效持续时间较恩丹西酮长 ,且枢星毒副反应小。结论 枢星为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的止吐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治疗 格拉司琼 恶心 呕吐 预防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榄香烯乳腔内注射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学治疗肺癌合并胸水 被引量:4
4
作者 钦志泉 瞿幼存 +1 位作者 贾勇士 刘子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胸水 并发症 榄香烯乳 支气管动脉 灌注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3 位作者 袁国荣 吴国清 薛 骞 高 亮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PH)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L-OPH联合GEM的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GE...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PH)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L-OPH联合GEM的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GEM方案.21~28 d为一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分别观察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8.5%和33.3%.2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结论 L-OPH联合GEM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癌大咯血 被引量:1
6
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2 位作者 袁国荣 陈方宏 袁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356-1357,共2页
肺癌所致大咯血是内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内科治疗常常难以奏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chial arteries embolization,BAE)现已成为肺癌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首选方法,也是唯一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的治疗措... 肺癌所致大咯血是内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内科治疗常常难以奏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chial arteries embolization,BAE)现已成为肺癌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首选方法,也是唯一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的治疗措施。现将我院自1994年来急诊收治肺癌伴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与同期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动脉栓塞术治疗 大咯血患者 肺癌 急诊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内科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贾勇士 《浙江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芬太尼透皮贴剂 骨转移瘤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192)Ir内放疗增加肺癌动脉化疗和外照射疗效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钦志泉 张苏展 +3 位作者 卢丽琴 刘子江 贾勇士 吴树强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192Ir(铱)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BB)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外照射(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联组和二联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三联组卡氏评分提... 目的:初步研究192Ir(铱)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BB)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外照射(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联组和二联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16例,二联组卡氏评分提高6例。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近期有效率为90.3%,二联组近期有效率6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1年生存率为72.8%,而二联组1年生存率为44.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AI、RT及HDR-IBB三者联合治疗是NSCLC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IR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勇士 吴树强 +1 位作者 钦志泉 卢丽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3-684,共2页
鸦乳是鸦胆子提取物,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广谱抗肿瘤活性,70年代曾应用于临床,由于乳粒过大,出现不良反应多,易产生油水分层等问题以后应用减少.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新一代鸦胆子油乳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 鸦乳是鸦胆子提取物,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广谱抗肿瘤活性,70年代曾应用于临床,由于乳粒过大,出现不良反应多,易产生油水分层等问题以后应用减少.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新一代鸦胆子油乳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34例,与同期对照组32例肝癌作比较,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症状改善,化疗副反应优于对照组,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鸦胆子油乳 肝动脉栓塞化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针剂联合应用配合NP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骞 卢丽琴 +2 位作者 袁国荣 钦志泉 高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75-1577,共3页
关键词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临床观察 化疗治疗 中药针剂 患者生活质量 近期疗效 手术机会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激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其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国清 郑爱红 +5 位作者 邓海霞 钦志泉 廖奕佶 卢丽琴 买世娟 谢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相关激酶(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研究CCRK在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CRK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相关激酶(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研究CCRK在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CRK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130例卵巢癌组织与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CRK表达水平,并将CCRK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表明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膜周围,细胞核内也有少量分布。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卵巢肿瘤组织中CCR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CRK表达上调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01)。结论 C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膜周围,其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上调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提示CCRK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周期相关激酶 亚细胞定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NSCLC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同伟 卢丽琴 +5 位作者 袁国荣 钦志泉 高亮 孙馨 陈韵 洪朝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97-250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G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中药"扶正祛积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进展期NSCLC...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G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中药"扶正祛积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进展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化疗组,34例)和对照组(化疗组,31例),研究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更高,在WBC、HB、PLT骨髓抑制和便秘方面均较小,卡氏评分和体重稳定增加率均更高(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组CD3+、CD4+、CD4+/CD8+和NK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中药"扶正祛积汤"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NSCLC,可以提高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免疫功能,值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积汤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洪朝金 卢丽琴 +2 位作者 钦志泉 陈韵 孙馨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8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主要中医证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6例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患者四诊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分析。结果 106例强阿... 目的探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主要中医证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6例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患者四诊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分析。结果 106例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中医证候可分为3类,分别是虚证,包括气虚、阴虚及实证气滞证。其中气虚证患者44例,占41.50%;阴虚证患者36例,占33.96%;气滞证患者26例,占24.52%。结论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和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引发便秘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辨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阿片类药 便秘 中医证候 数理统计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亮 卢丽琴 +4 位作者 钦志泉 袁国荣 薛骞 赵同伟 郑爱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对比奥沙利铂(L-OH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与顺铂(DD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方法对7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接受L-OHP加GEM方案治疗,对照组(33例)接... 目的对比奥沙利铂(L-OH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与顺铂(DD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方法对7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接受L-OHP加GEM方案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DDP加GEM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其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近期疗效:实验组的有效率为(CR+PR)37.8%,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9.4%,肿瘤控制率为69.7%。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生率高,但无较严重运动神经损害且为可逆转。消化道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生存质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L-OHP加GEM方案与DDP加GEM方案疗效相仿,但具有较为满意的疾病控制率,较低的消化道反应,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较为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奥沙利铂 顺铂 吉西他滨
下载PDF
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朝金 卢丽琴 +2 位作者 郭勇 钦志泉 袁国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9-1472,I0016-I0018,共7页
方法:针对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阴虚证,采集符合条件病例的大肠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采用罗氏公司含12×135K个基因的人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分析阴虚证癌组织组和癌周正常组织组的差异表达... 方法:针对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阴虚证,采集符合条件病例的大肠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采用罗氏公司含12×135K个基因的人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分析阴虚证癌组织组和癌周正常组织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Pathway对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出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阴虚证癌组织组和癌周正常组织组表达的差异基因共4869个,包括上调基因1574个,下调基因3295个。经检索数据库Gene Bank,获取基因名称等相关信息。进行Pathway分析,筛选出阴虚证癌组织组和癌周正常组织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结论:大肠癌围手术期阴虚证癌组织组与癌周正常组织组比较,存在组织差异基因表达特征图谱,主要涉及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内吞功能,矿物质吸收,酮体合成与分解功能,免疫功能等相关基因。其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包括MAPK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围手术期 阴虚证 基因差异表达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建平 瞿幼存 +2 位作者 祝文娴 钦志泉 鲍建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明确 s ICAM- 1在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 2 2例未经任何治疗、组织学类型明确的肺癌 ,在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 2周及 8周取血 ,以 EL ISA法测定血... 目的 动态观察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明确 s ICAM- 1在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 2 2例未经任何治疗、组织学类型明确的肺癌 ,在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 2周及 8周取血 ,以 EL ISA法测定血清 s ICAM- 1水平。结果 治疗前 ,肺癌组血清 s ICAM-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8.4± 10 1.7) mg/ L vs(171.3± 34.2 ) m g/ L ,P <0 .0 1],血清 s ICAM- 1水平与原发灶大小呈正相关 (r=0 .6 0 14,P<0 .0 1) ;血清 s ICAM- 1水平 >30 0 mg/ L组与 <30 0 mg/ L组相比 ,前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后者 (2 6 .7%vs 85 .7% ,P<0 .0 5 )。治疗有效组化疗后 2周 s ICAM- 1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 [(2 48.6± 46 .7) mg/ L vs (377.4±48.7) mg/ L ,P <0 .0 1],而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 s ICAM- 1水平变化不大 (P>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s ICAM- 1水平与体内肿瘤负荷、临床病期及癌细胞类型有关 ,血清 s ICAM- 1水平可作为疗效评估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学 可溶性细胞间附分子-1 血清
下载PDF
从诱导细胞凋亡机理探讨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可群 赵同伟 +7 位作者 卢丽琴 周永列 赵仲生 钦志泉 王德玉 孟群 金李君 吴国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形成移植瘤,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抑肺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采... 目的:观察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形成移植瘤,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抑肺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95(Fas)、Bcl-2,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抑肺饮"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增长,升高凋亡指数,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并上调CD95(Fas)及Caspase-3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与鸦胆子油对照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中药"抑肺饮"对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抑肺饮 细胞凋亡 CD95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同伟 卢丽琴 +7 位作者 钦志泉 袁国荣 高亮 陈永健 孙馨 陈韵 洪朝金 杨思福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周期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2周期后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NSCLC患者化疗前、2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EA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CE...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周期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2周期后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NSCLC患者化疗前、2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EA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CEA水平变化对于化疗后影像学疗效达疾病控制(DC)的评价效能;探讨CE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EA水平变化率评价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CEA水平变化率阈值为-34.0%,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7.5%。CEA水平变化与DC呈明显正相关(r=0.526,P<0.01)。CEA变化阳性的患者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明显长于阴性患者(中位值分别为6.87和2.77个月,P<0.05)。CEA水平变化及化疗周期数、体重变化均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子(均P<0.05)。结论在CEA水平升高的晚期NSCLC患者中,2周期化疗前后CEA水平变化可以有效评价影像学DC和预测PFS,CEA水平变化可作为影像学评价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利于全面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化疗 预测因子 预后
下载PDF
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变化早期评价晚期NSCLC疗效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同伟 卢丽琴 +6 位作者 钦志泉 丁忠祥 袁国荣 高亮 陈永健 孙馨 陈韵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NSCLC患者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的变化来研究其在早期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DC)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早期检出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及时中止无效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NSCLC患者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的变化来研究其在早期评价影像学肿瘤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DC)的效能和预后的价值,为早期检出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及时中止无效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NSCLC患者化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血液中CEA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来评价CEA变化对于化疗后影像学DC的早期评价效能;探讨CEA变化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EA变化率早期评价患者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当CEA变化率为-12.8%时,敏感度达80.4%,特异性为90.0%。Logis-titc二元风险回归分析知CEA变化是早期评价DC的独立评价因子(P<0.01)。单因素分析知CEA变化阳性的患者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阴性患者(中位值分别是6.44个月和2.67个月,P<0.05),但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两组没有差异(P>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知CEA变化也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化疗周期数、体重变化是预测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1)。结论在CEA水平升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第1周期化疗前后CEA变化可以早期评价影像学DC和预测PFS,CEA变化可作为影像学评价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化疗疗效 预测因子 预后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国荣 卢丽琴 +3 位作者 薛骞 吴国清 钦志泉 高亮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CR+PR)达64.2%,对照组45%,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脑转移发生率11.9%,对照组脑转移发生率30%,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和骨髓功能方面优于化疗组,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客观疗效,可防止脑转移,并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