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结合微课教学应用于乡村医生专业超声影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超声科学习的乡村医生专业学生70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观察组给予PBL教学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对...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结合微课教学应用于乡村医生专业超声影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超声科学习的乡村医生专业学生70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观察组给予PBL教学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间在理论成绩方面,包括超声基本理论知识、超声专业知识、病例分析和报告书写四项观测指标,其中超声基本理论知识成绩为(17.09±1.40 vs 17.66±1.1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专业知识成绩为(21.14±1.17 vs 21.74±0.92),病例分析成绩为(34.63±1.99vs 35.71±1.53),报告书写成绩为(12.77±1.00 vs 13.29±0.71),此三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乡村医生专业的超声影像临床教学中,应用PBL结合微课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超声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评估移植骨早期再生血管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SD级雄性大鼠,于左侧后肢近股骨头处肌间隙内植入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rhBMP-2/CPC)复合材料(rhBMP-2组),右侧后肢同水平肌间隙内植入普通CPC(...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评估移植骨早期再生血管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SD级雄性大鼠,于左侧后肢近股骨头处肌间隙内植入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rhBMP-2/CPC)复合材料(rhBMP-2组),右侧后肢同水平肌间隙内植入普通CPC(普通组),建立大鼠肌内异位成骨模型,分别于建模后3、7、14、21、28 d对各5只大鼠进行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测,通过二维超声、CEUS评估两组骨生成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示,建模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移植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自外向内逐渐增加,rhBMP-2组新生血管百分数建模后14 d达最大值,普通组21 d达最大值,28 d时rhBMP-2组外周新生骨明显较普通组成熟。CEUS检测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示,建模后21、28 d rhBMP-2组到达时间(AT)较普通组提早;建模后7、14、21、28 d rhBMP-2组达峰强度(PI)较普通组增强,达峰时间(TTP)较普通组提早,同一时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BMP-2组的PI与新生血管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888,P<0.05),AT、TTP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39、-0.902,P均<0.05)。CEUS评估结果与病理学结果一致。结论CEUS技术可实时动态检测早期骨再生的血管化及不同移植材料间的差异性,可为临床早期无创评估不同移植材料内早期骨再生的血管化情况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结合微课教学应用于乡村医生专业超声影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超声科学习的乡村医生专业学生70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观察组给予PBL教学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间在理论成绩方面,包括超声基本理论知识、超声专业知识、病例分析和报告书写四项观测指标,其中超声基本理论知识成绩为(17.09±1.40 vs 17.66±1.1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专业知识成绩为(21.14±1.17 vs 21.74±0.92),病例分析成绩为(34.63±1.99vs 35.71±1.53),报告书写成绩为(12.77±1.00 vs 13.29±0.71),此三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乡村医生专业的超声影像临床教学中,应用PBL结合微课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超声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评估移植骨早期再生血管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SD级雄性大鼠,于左侧后肢近股骨头处肌间隙内植入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rhBMP-2/CPC)复合材料(rhBMP-2组),右侧后肢同水平肌间隙内植入普通CPC(普通组),建立大鼠肌内异位成骨模型,分别于建模后3、7、14、21、28 d对各5只大鼠进行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测,通过二维超声、CEUS评估两组骨生成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示,建模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移植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自外向内逐渐增加,rhBMP-2组新生血管百分数建模后14 d达最大值,普通组21 d达最大值,28 d时rhBMP-2组外周新生骨明显较普通组成熟。CEUS检测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示,建模后21、28 d rhBMP-2组到达时间(AT)较普通组提早;建模后7、14、21、28 d rhBMP-2组达峰强度(PI)较普通组增强,达峰时间(TTP)较普通组提早,同一时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BMP-2组的PI与新生血管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888,P<0.05),AT、TTP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39、-0.902,P均<0.05)。CEUS评估结果与病理学结果一致。结论CEUS技术可实时动态检测早期骨再生的血管化及不同移植材料间的差异性,可为临床早期无创评估不同移植材料内早期骨再生的血管化情况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