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黑星病菌的分离培养和基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钮绪燕 李丽青 +2 位作者 赵华 顾彪 艾海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2,共3页
 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  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5.0μg/mL的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00%,100%和7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星病菌 分离培养 基质 营养水平 生长速率 孢子萌发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虎耳草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钮绪燕 吴文君 +1 位作者 刘虎奇 吴国民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61-65,共5页
用虎耳草科7种植物3种溶剂的21种提取物对7种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子(Ribesmaximowiczianum)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杀菌活性最强,对蕃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为763μg/ml... 用虎耳草科7种植物3种溶剂的21种提取物对7种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子(Ribesmaximowiczianum)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杀菌活性最强,对蕃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为763μg/ml;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萌发Ec50为1107μg/ml。茶子的石油醚提取物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盆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1.36%和58.61%;对盆栽烟草花叶病毒的效果分别为51.74%和64.23%。上述结果说明,茶子中含有高活性的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科 天然产物 杀菌活性
下载PDF
梨黑星病原菌离体培养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钮绪燕 赵华 +3 位作者 詹刚明 高小宁 顾彪 王学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光照对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孢pH为6.0;将梨黑星病菌分别接于pH为6.0的PDA和LP'培养基上,20℃下培养14d后,经黑光—黑暗各12...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光照对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孢pH为6.0;将梨黑星病菌分别接于pH为6.0的PDA和LP'培养基上,20℃下培养14d后,经黑光—黑暗各12h的光照周期培养72h,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较高。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分离一年后的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液中萌发率可达55%,对任何时候进行室内生物药效测定试验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星病 病原菌 离体培养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钮绪燕 詹刚明 +2 位作者 姬志勤 师利龙 王学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3,共4页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植物源杀菌剂 黄瓜霜霉病 孢子囊 治疗
下载PDF
苦皮藤果实中农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53
5
作者 杨征敏 吴文君 +1 位作者 姬志勤 钮绪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4,共4页
采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分别从苦皮藤假种皮体积分数 2 5 %和 5 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卫矛醇 (化合物 )、1α,2 α,4β,6 β,8α,9β,13-七羟基 -二氢沉香呋喃 (化... 采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分别从苦皮藤假种皮体积分数 2 5 %和 5 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卫矛醇 (化合物 )、1α,2 α,4β,6 β,8α,9β,13-七羟基 -二氢沉香呋喃 (化合物 )、9β-苯甲酰氧基 - 1α,8β,13-三乙酰氧基 -二氢沉香呋喃 (化合物 )、β-谷甾醇 (化合物 ) ;其中化合物 有杀菌活性 ,化合物 有杀虫活性 ,化合物 为在苦皮藤中首次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苦皮藤 二氢沉香呋喃 活生成分 分离 化学结构 鉴定
下载PDF
陕西省中南部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杰 钮绪燕 +2 位作者 张管曲 彭德良 康振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1-185,共5页
2010年4-5月,于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采用5点取样法,取根际5-20 cm土壤,运用漂浮法分离孢囊,统计100 g土孢囊数量,用生物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小麦禾谷孢囊线虫调查的39个县市中20个县市均有分布,南部县市尚未发现小麦孢囊线虫,关中地... 2010年4-5月,于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采用5点取样法,取根际5-20 cm土壤,运用漂浮法分离孢囊,统计100 g土孢囊数量,用生物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小麦禾谷孢囊线虫调查的39个县市中20个县市均有分布,南部县市尚未发现小麦孢囊线虫,关中地区发生普遍且较重。其中,周至县、岐山县、西安市临潼区、扶风县、眉县、杨凌、三原县、高陵县、泾阳县、华县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密度较大,每100 g土壤的平均孢囊含量达9.8~63.0个。小麦孢囊线虫在陕西省分布广、危害严重,呈快速传播态势。这是首次报道陕西中南部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状况与分布,为陕西省全面防治小麦孢囊线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小麦 分布 陕西
下载PDF
灰葡萄孢BC4菌株产生天然脱落酸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惠 钮绪燕 +2 位作者 张建 董金皋 商鸿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4-36,共3页
 用柱层析和制备HPLC法从灰葡萄孢BC4菌株的PD培养滤液中分离到一种白色固体。经HPLC-ESIMS,GC-MS,IR和1HNMR鉴定为脱落酸。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脱落酸的活性是标准脱落酸的2.5倍以上;用0.7μmol/L该物质的丙酮溶液处理反枝苋催芽...  用柱层析和制备HPLC法从灰葡萄孢BC4菌株的PD培养滤液中分离到一种白色固体。经HPLC-ESIMS,GC-MS,IR和1HNMR鉴定为脱落酸。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脱落酸的活性是标准脱落酸的2.5倍以上;用0.7μmol/L该物质的丙酮溶液处理反枝苋催芽种子,2d内反枝苋种子幼芽和幼根均无生长,而对照的反枝苋种子幼芽和幼根总长度平均为2.3cm,抑制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脱落酸 生物活性 病原真菌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卫矛科植物苦皮藤杀菌活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征敏 吴文君 钮绪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76,共3页
采用系统溶剂对苦皮藤鲜假种皮进行了提取 ,并对粗抽提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离。以孢子萌发试验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盆栽试验系统测定了粗抽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初步研究了粗抽提物在活体条件下对植物真... 采用系统溶剂对苦皮藤鲜假种皮进行了提取 ,并对粗抽提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离。以孢子萌发试验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盆栽试验系统测定了粗抽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初步研究了粗抽提物在活体条件下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苦皮藤鲜假种皮的体积分数 2 5 %乙醇抽提物对植物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在活体条件下 ,体积分数 2 5 %乙醇抽提物对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科植物 苦皮藤 杀菌活性 植物源杀菌剂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颉颃菌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宗兆锋 钮绪燕 +2 位作者 李君彦 武建华 张晓燕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0-64,共5页
从健康西瓜根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68个荧光假单胞菌株。80.88%的菌株具有较强的皿内颉颃作用;4.41%的菌株活体和19.12%的菌株代谢物明显抑制西瓜枯萎菌分生孢子的萌发;52.08%的菌株可以不同程度抑制枯萎... 从健康西瓜根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68个荧光假单胞菌株。80.88%的菌株具有较强的皿内颉颃作用;4.41%的菌株活体和19.12%的菌株代谢物明显抑制西瓜枯萎菌分生孢子的萌发;52.08%的菌株可以不同程度抑制枯萎菌在瓜苗导管内定殖;23.53%的菌株可以利用几丁质作为碳源。用自然的大田土进行温室盆栽试验,A63,A51和A41菌株在各枯萎菌浓度水平下均表现出较好的防病作用。D33,A61和A63对瓜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拮抗细菌 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提高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丹丹 钮绪燕 刘杨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39-41,共3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剖析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以后更加完善有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 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 教学实习
下载PDF
旋转浓缩对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惠 钮绪燕 +2 位作者 彭文文 董金皋 商鸿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用旋转浓缩法浓缩灰葡萄孢代谢产物的培养滤液 ,以试样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校正抑制率为活性指标测定蒸出液和浓缩液的除草活性 ,同时测定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 ;结果发现 ,浓缩至原体积一半时的蒸出液和浓缩至干后的蒸出液均表现出生物... 用旋转浓缩法浓缩灰葡萄孢代谢产物的培养滤液 ,以试样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校正抑制率为活性指标测定蒸出液和浓缩液的除草活性 ,同时测定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 ;结果发现 ,浓缩至原体积一半时的蒸出液和浓缩至干后的蒸出液均表现出生物活性 ,对反枝苋种子发芽的抑制率分别为90.4%和84.6 % ,两种蒸出液的紫外吸收曲线相似 ,均在232nm处有最大吸收 ;表明浓缩过程中除了溶剂水被蒸出外 ,至少还有1种活性物质被蒸出或损失 ,其在232nm有最大吸收 ;浓缩至1/2体积的蒸出液在232nm的吸光值 (0.893)比浓缩至干的蒸出液在该处的吸光值 (0.697)大 ,表明浓缩前期该活性物质的损失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代谢产物 除草活性物质 旋转浓缩 培养滤液 植物病原真菌 旋转蒸发仪
下载PDF
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语言技巧运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詹刚明 钮绪燕 高小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50期273-274,共2页
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信息传递量大增,但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很好。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些语言技巧应用实践,旨在探索更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信息传递量大增,但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很好。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些语言技巧应用实践,旨在探索更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教学表达方式,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的"人文化"教学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 语言技巧 专业兴趣
下载PDF
陕西省猕猴桃枝腐病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小宁 樊民周 +3 位作者 李春游 钮绪燕 车俊义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89-92,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严重威胁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的枝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主要在秋冬及早春发生,以危害当年的结果枝为主,引起枝条皮层腐烂及整枝枯死。全省各地发病程度在年份间有差异...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严重威胁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的枝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主要在秋冬及早春发生,以危害当年的结果枝为主,引起枝条皮层腐烂及整枝枯死。全省各地发病程度在年份间有差异,严重时病株率和病枝率分别达98%和33%。利用常规的病原菌分离培养及接种方法证明该病害为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的形态特点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一种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0~3.0舯A×0.5~1.0 μm,极生单鞭毛。电镜观察发现,该病原细菌主要分布在枝干皮层细胞间隙,并且在发病后期的组织中易观察到由5~15个菌体集结成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猕猴桃 枝腐病 形态观察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小宁 黄丽丽 +1 位作者 谢芳琴 钮绪燕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8年第3期7-10,共4页
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对农科创新人才的客观需要出发,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植物病理学实验改革的实际,提出了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规范实验成绩评定等改革的重要意义及方法措施,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梨黑星病菌室内药效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翔 刘宝康 +1 位作者 钮绪燕 刘慧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3-33,51,共2页
对梨黑星病菌药效测定试验表明:在所选的14种低毒杀菌药剂及一种生物制剂中,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EC50为0.1458 ug/g,50%新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0.1463 ug/g,药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13%宝多可湿性粉剂EC50为3.166 ug/g,药效最差。生物制剂... 对梨黑星病菌药效测定试验表明:在所选的14种低毒杀菌药剂及一种生物制剂中,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EC50为0.1458 ug/g,50%新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0.1463 ug/g,药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13%宝多可湿性粉剂EC50为3.166 ug/g,药效最差。生物制剂苦皮藤(EC50=1.674 ug/g)防治效果不理想,但由于该药剂对人畜及天敌安全,在自然环境下易降解,残留量低等特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黑星病菌 低毒杀菌剂 生物制剂 药效测定
下载PDF
《植病研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詹刚明 钮绪燕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期383-383,共1页
大学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启迪学生,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训练学生基本科研素养,相对于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技术 大学教育 中学教育 学生 自主性
下载PDF
灰葡萄孢BC4菌株抑菌活性成分分离及对小麦纹枯菌的作用
17
作者 王惠 钮绪燕 +3 位作者 李海娟 同金霞 苏红霞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6,共5页
首先探索了利用薄层色谱分离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BC4菌株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溶剂系统,在此基础上分离得到了该菌4个代谢产物组分;然后以小麦纹枯菌为生物测定对象,观察了这4个组分对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同时利用显微... 首先探索了利用薄层色谱分离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BC4菌株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溶剂系统,在此基础上分离得到了该菌4个代谢产物组分;然后以小麦纹枯菌为生物测定对象,观察了这4个组分对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同时利用显微技术进一步观察了抑菌活性组分对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部位。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薄层色谱溶剂系统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分离灰葡萄孢BC4菌株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较好展开剂。对利用该溶剂系统分离得到的4个代谢产物组分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2个组分具有生物活性,其中组分4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相反组分2对其生长却有促进作用,组分1和3对该病菌没有作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接触组分4的小麦纹枯病菌菌丝顶端外部有深色液滴,对照则没有这种现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接触组分4的菌丝与对照明显不同,菌丝停止向前延伸生长,分支增多,菌丝体出现不规则的膨大与缢缩,有些菌丝体新生部分变薄、模糊,有熔化迹象;有些与其它菌丝体粘合或融合在一起。表明灰葡萄孢BC4菌株代谢的抑菌活性成分对小麦纹枯菌的菌丝体体壁的形成具有严重阻碍作用,与三唑酮具有相似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小麦纹枯病菌 抑菌活性 菌丝形态
下载PDF
棉花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单孢菌系间的遗传差异(英文)
18
作者 宗兆锋 钮绪燕 +1 位作者 杨之为 Claude ALABOUVETT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提取棉花枯萎菌CF3中的15个单孢菌系基因组DNA,用RFLP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可以将15个单孢菌系划分为2个杂交类型。致病性测定没有差异。对于1号和6号单孢菌系中新出现的DNA片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棉花 枯萎菌 RFLP分析 单孢菌系 遗传差异 杂交类型
下载PDF
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区序列与RFLP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杰 张管曲 +2 位作者 钮绪燕 彭德良 康振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1-569,共9页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TW81和AB28对采自陕西的20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Mega软件的UPGMA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及其与GenBank公布的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孢囊...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TW81和AB28对采自陕西的20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Mega软件的UPGMA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及其与GenBank公布的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片段的长度为1 045 bp,且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ITS区序列同源性为99.56%,只有3处碱基存在差异。其ITS区同中国河南(EU106175)、北京(AY148382)、山东(HM370427)的禾谷孢囊线虫H.avenae,澳大利亚的H.australis(AY148395)及俄罗斯的H.pratensis(AY14835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利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AvaⅠ(Eco88Ⅰ)、AluⅠ、HhaⅠ(CfoⅠ)、HaeⅢ(BsuRⅠ)、HindⅢ、HinfⅠ、RsaⅠ和MvaⅠ(Bst N1)对20个陕西省CCN群体的ITS区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RFLP)分析,结果表明8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ITS-PCR产物后共产生22个酶切片段,20个种群的PCR-RFLP谱型一致,表明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是同一个群体且与已报道的中国CCN群体的"C"型一致,有别于欧洲的"A"型群体和印度的"B"型群体。这是首次报道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种群的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RDNA-ITS RFLP 小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