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形式下律师业务的路径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军 钱一一 《知与行》 2015年第4期92-96,共5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律师业务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为传统律师业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运用这种全新的业务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律师业务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为传统律师业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运用这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律师与律师事务所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大大拓展律师业务的广度、深度。基于当前律师业务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我国"互联网+"律师业务的建设现状,对其在律师事务所门户网站、互联思维营销法律服务、法律业务网络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尝试从"互联网+"律师业务在律所平台、律所网络发展定位以及多元化网络营销手段等方面完善"互联网+"律师业务,以期推动律师业务在网络化建设中得到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律师业务 电商平台 信息律师
下载PDF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及回归 被引量:12
2
作者 钱一一 谢军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3,共8页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犯罪高发助推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那么传统教义学解释规则更是这种适用扩大化现象产生的根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特征为切入,教义学解释规则将那些在形式上符合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纳入本罪规制的...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犯罪高发助推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那么传统教义学解释规则更是这种适用扩大化现象产生的根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特征为切入,教义学解释规则将那些在形式上符合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纳入本罪规制的范畴。尤其是在国家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的背景下,这种适用扩大不仅严重挤压了非国有金融主体的生存空间,也阻碍了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为了实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适用的理性回归,在分析发案的基础上检讨传统的适用规则教义学解释,并尝试着通过体系解释规则来诠释立法者关于本罪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文义解释 目的解释 非法集资 民间借贷
下载PDF
个人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研究——以台州市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一一 谢军 《理论观察》 2015年第9期63-67,共5页
个人律师事务所新修改《律师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我国现行规范性文件对此只有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硬性规范,而且其自身的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障这种新型的律所组织健康发展,完善相应的规范管... 个人律师事务所新修改《律师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我国现行规范性文件对此只有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硬性规范,而且其自身的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障这种新型的律所组织健康发展,完善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文中以台州市为视角,对当前的个人律所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试图探究规范个人律所的管理制度,以引导个人律师事务所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市 个人律师事务所 规范管理 制度建设
下载PDF
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效能、问题与路径优化
4
作者 钱一一 谢军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第2期52-56,64,共6页
社会公众与专家角色的耦合,决定了律师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优势。律师参与省域治理,是社会治理凝聚民智、反映民情的生动写照,其在法律活动中所积累的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有利于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与提升。然而目前,律师参与省域... 社会公众与专家角色的耦合,决定了律师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优势。律师参与省域治理,是社会治理凝聚民智、反映民情的生动写照,其在法律活动中所积累的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有利于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与提升。然而目前,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障碍,制约了其在社会治理中的效能释放。因此,要优化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路径,进一步拓展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渠道,建立健全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反馈机制,切实发挥律师参与省域治理现代化优势,助力省域治理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治理 省域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论保辜制度认定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构造
5
作者 谢军 钱一一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3-58,共6页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的一项创举,是旨在保护人身伤害案件中的受害人、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与现代理念存在冲突,且没有在现代性法体系中得到解决,保辜制度被以现代...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的一项创举,是旨在保护人身伤害案件中的受害人、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与现代理念存在冲突,且没有在现代性法体系中得到解决,保辜制度被以现代刑法理念为基础的刑法典否弃。保辜制度的消亡虽然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其本身蕴含的"被害救助"功能亦被不合理抛弃。通过分析制约现代迁移保辜制度的因果关系因素所在,尝试着在现代刑法理论基础上,重构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辜制度 被害救助 违法阻却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论被害人救助语境下的保辜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军 钱一一 《政法学刊》 2015年第2期94-101,共8页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旨在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保护被害人权益,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在立法设计上,保辜制度通过要求加害人救治被害人进行自助换刑,以实现"被害救助"的功能。纵观保辜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沿用,&...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旨在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保护被害人权益,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在立法设计上,保辜制度通过要求加害人救治被害人进行自助换刑,以实现"被害救助"的功能。纵观保辜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沿用,"被害救助"是历代保辜制度的价值选择,为了实现"被害救助"功能,保辜制度在实体规则方面创造性地实现救助义务与刑事责任的衡平,并在司法实践中为保辜制度创设了运作程序。尽管保辜制度含有许多不合理的成分,但其蕴含的"被害救助"功能,对于现代被害救助制度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可以吸收保辜制度的"被害救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辜制度 被害救助 被害救助制度 加害人 被害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