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讨评价性一般法理学
1
作者 钱一栋 《南大法学》 2024年第4期90-103,共14页
一般法理学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种做法。评价性一般法理学的最佳版本由菲尼斯提出。一些批评者基于认知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区分,认为诉诸认知价值便能完成对法律的说明,菲尼斯的道德化方案是错误的。这一批评陷入了稻草人谬误,忽视了菲尼... 一般法理学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种做法。评价性一般法理学的最佳版本由菲尼斯提出。一些批评者基于认知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区分,认为诉诸认知价值便能完成对法律的说明,菲尼斯的道德化方案是错误的。这一批评陷入了稻草人谬误,忽视了菲尼斯对一般法理学的关注。但菲尼斯的方案并非无懈可击。它的两大前提——法理学要追求一般性;只有诉诸道德评价才能实现一般性——都存在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性 一般法理学 菲尼斯
下载PDF
基于节能减碳及光环境性能优化的办公建筑被动式窗墙系统研究
2
作者 陈锦韬 钱一栋 +2 位作者 方雨航 罗晓予 葛坚 《建筑技术》 202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在双碳目标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引导下,节能减碳的同时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是当前建筑发展的新要求。针对办公建筑能耗大,室内光环境不佳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的一种被动式窗墙系统,并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进行建模模... 在双碳目标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引导下,节能减碳的同时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是当前建筑发展的新要求。针对办公建筑能耗大,室内光环境不佳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的一种被动式窗墙系统,并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进行建模模拟分析,评价其节能和提升室内光环境健康性的效果。结果显示,该被动式窗墙系统可有效降低建筑总能耗并改善室内采光环境质量,适宜应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窗墙系统 建筑能耗 照度达标率 照度均匀度 性能优化
下载PDF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物化碳排放测算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培欣 吕越 +2 位作者 钱一栋 赵鑫 陈忠清 《科技通报》 2023年第11期28-32,39,共6页
本文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获取工程量清单,通过系统功能、数据库及计算过程等设计,并采用Javascript语言开发了一种可视化、易操作的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系统,可实现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构件生产、构... 本文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获取工程量清单,通过系统功能、数据库及计算过程等设计,并采用Javascript语言开发了一种可视化、易操作的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系统,可实现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构件生产、构件运输、现场施工安装和现场施工管理等6个部分碳排放的快速计算。以绍兴市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例,开展了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测算系统的计算结果与基于传统工程量清单的碳排放测算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靠;建筑材料生产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达到88.13%,是实现建筑业碳减排的关键部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中装配工艺的碳排放明显低于现浇工艺,其中构件生产及现场安装的碳排放占比仅为现场施工在现浇工艺中碳排放占比的0.56倍,装配工艺在降低碳排放上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将为快速、准确评价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以实现碳排放事前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物化阶段 碳排放测算系统 BIM技术
下载PDF
规则至上与后果主义的价值理由及其局限——从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看当代中国司法哲学 被引量:16
4
作者 钱一栋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4期12-28,共17页
在司法哲学层面,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表现为规则至上与后果主义之争。争论双方有不同的价值侧重,因此产生了重规则与重后果的差异。但双方都局限于方法论层面,对方法论主张背后的价值立场缺乏有意识的系统梳理,因此都表现出朴素的直... 在司法哲学层面,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表现为规则至上与后果主义之争。争论双方有不同的价值侧重,因此产生了重规则与重后果的差异。但双方都局限于方法论层面,对方法论主张背后的价值立场缺乏有意识的系统梳理,因此都表现出朴素的直觉主义态度,即不成系统地诉诸主流价值观的某些侧面。在司法活动中,法教义学并非无视后果,它有综合权衡各种价值的方法论潜力,而社科法学的价值立场较为狭隘,因此法教义学在司法实务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本国法律背后的政治理想、风俗民情保持敏感,能够在裁判过程中建构出诸价值间融贯秩序的法教义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规则 后果 价值 融贯性
下载PDF
法治与法律人的伦理与技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钱一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3,157,共6页
法律适用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法律活动离不开法律人的能动因素,因此法治必须落实为法律人之治。而只有当法律人具有充分的职业伦理与技能时,他们才能成为良法的肉身,法律人之治才是真正的法治,而不是另一种人治。只有当法律人拥有法治... 法律适用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法律活动离不开法律人的能动因素,因此法治必须落实为法律人之治。而只有当法律人具有充分的职业伦理与技能时,他们才能成为良法的肉身,法律人之治才是真正的法治,而不是另一种人治。只有当法律人拥有法治信仰时,法律人才会认真对待职业伦理与技能。本文将进入英美、欧陆法学理论中的相应学术脉络,着重探讨德沃金与拉伦茨的理论,借助于这些杰出的法学思想来把握我们在现实遇到的法治疑难,以及如何从法律人的伦理和技能上来突破这一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律人 职业伦理 职业技能
下载PDF
对法律实证主义概念分析方法的检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一栋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3年第1期63-72,158,159,共12页
在当代英美法哲学中,法律实证主义占据支配地位。法律实证主义自我定位为一种描述性、一般性的概念分析,主要目标是澄清法律的本性。通过检讨概念分析、描述性、一般性这三个元理论特征,可以发现在法哲学研究中,描述性的概念分析确实可... 在当代英美法哲学中,法律实证主义占据支配地位。法律实证主义自我定位为一种描述性、一般性的概念分析,主要目标是澄清法律的本性。通过检讨概念分析、描述性、一般性这三个元理论特征,可以发现在法哲学研究中,描述性的概念分析确实可行,且有重要哲学价值,在明确理论前提、限定解释范围后,能够与德沃金的规范性概念分析并存。但这种研究有语境限度,其一般性主张言过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分析 描述性 规范性 一般性 地方性
原文传递
对法律实证主义概念分析方法的检讨
7
作者 钱一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7期123-124,共2页
法律实证主义者这样定位自己的研究:(1)通过概念分析探究法律的本性;(2)致力于理解,而非批评或证成,因此是描述性而非评价性的;(3)关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而非特定法律体系内的具体问题,因此是一般性而非地方性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元... 法律实证主义者这样定位自己的研究:(1)通过概念分析探究法律的本性;(2)致力于理解,而非批评或证成,因此是描述性而非评价性的;(3)关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而非特定法律体系内的具体问题,因此是一般性而非地方性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元理论特征,其表现了法律实证主义者对法哲学这项工作的特定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评价性 概念分析 描述性 分析探究 检讨 地方性
原文传递
论反思平衡在《正义论》论证结构中的位置——兼谈桑德尔对《正义论》的误读 被引量:2
8
作者 钱一栋 《北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73-98,共26页
反思平衡在《正义论》的论证结构中究竞处于何种位置,它与契约论如何分工、衔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清晰的说明。本文试图论证,对正义观的最终辩护应由正义观与深思熟虑的判断之间的反思平衡来完成。反思平衡的主体不是原初状... 反思平衡在《正义论》的论证结构中究竞处于何种位置,它与契约论如何分工、衔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清晰的说明。本文试图论证,对正义观的最终辩护应由正义观与深思熟虑的判断之间的反思平衡来完成。反思平衡的主体不是原初状态中的道德人,而是现实中的我们。在反思平衡中,与深思熟虑的判断融贯度最高的正义观便是最佳的正义观,在此意义上,这一正义观获得了辩护。《正义论》中提出的正义观是反思平衡所面对的无数正义观中的一种,而契约论是罗尔斯为构造自己的正义观采取的方法。因此,契约论并不提供最终的辩护,它只负责构造一种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最终从它与判断的反思平衡中获得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平衡 契约论 道德理论 辩护
原文传递
反思事实/价值二分法:具体含义和理论后果
9
作者 钱一栋 《人大法律评论》 2021年第2期86-107,共22页
在现代人文社科研究中,事实/价值二分法是公理般的存在,但它的具体含义和理论后果却不易把握。事实/价值二分法仅仅意味着价值问题上的非实在论立场,不能径直从事实/价值二分法推导出价值怀疑论。在拒绝价值实在论后,我们依然可以为价... 在现代人文社科研究中,事实/价值二分法是公理般的存在,但它的具体含义和理论后果却不易把握。事实/价值二分法仅仅意味着价值问题上的非实在论立场,不能径直从事实/价值二分法推导出价值怀疑论。在拒绝价值实在论后,我们依然可以为价值真理辩护。作为法哲学领域的两种基本立场,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理论都与事实/价值二分法紧密相关,澄清这一元伦理学问题可以为法哲学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价值 实在论 怀疑论
原文传递
语言学转向后法治如何反对解释?
10
作者 陈馨 钱一栋 《法律方法》 CSSCI 2014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陈金钊教授的"法治反对解释"命题有力地重申了罗马法中的明晰性规则。渊源于罗马法的明晰性规则强调对于清楚明确的法律规定无须作任何解释,而这正是"法治反对解释"命题的题中之义,而明晰性规则在英美法中对应的是... 陈金钊教授的"法治反对解释"命题有力地重申了罗马法中的明晰性规则。渊源于罗马法的明晰性规则强调对于清楚明确的法律规定无须作任何解释,而这正是"法治反对解释"命题的题中之义,而明晰性规则在英美法中对应的是平义规则(Plain meaning rule)。本文对围绕"法治反对解释"命题的争论和平义规则在美国法学界的相关讨论进行了梳理,在语言学转向的理论语境中重新诠释了"法治反对解释"命题,并强调了此命题在理论与实践语境中的不同修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反对解释 平义规则 客观性 修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